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两侧便是一间间展室。
两侧的展室各有3 层,一楼是1848 年至1875 年的绘画作品,北侧陈列的是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和印象派初期的作品,包括多米埃、科罗、米勒以及巴比逊学派的作品。印象派代表人物马奈1865 年画的《草地上的午餐》也在其中。一楼南侧陈列着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象征主义等画派的作品,其中包括德拉克鲁瓦、安格尔等著名画家的多幅作品。在这一层还有一个建筑艺术陈列厅,藏有埃菲尔家族捐献的埃菲尔铁塔的模型、草图、设计底稿等。
在第二层展室中陈列的是雕塑作品,作者有罗丹、马约、布尔戴尔等。
还有19 世纪末学院派画家的作品以及20 世纪初叶立体主义及野兽主义画派的绘画。
第三层主要展出的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由于靠近大厅的玻璃拱顶,光线好,非常适合摆放印象派绘画。在这里有塞尚、马奈、雷诺阿、德加、莫内、西斯莱等人的作品,印象派绘画是奥赛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在这一层除印象派外,还有新印象派和纳比派的作品。
奥赛博物馆以丰富的收藏展现了19 世纪法国艺术的辉煌时代,而1848年以前的艺术作品都陈列在卢浮宫内,1914 年以后的艺术作品收集在蓬皮杜中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因此,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完整的艺术发展过程。
巴黎发现宫
巴黎发现宫坐落在法国巴黎著名建筑“大宫”里,是世界著名的科技馆,隶属于巴黎大学。发现宫建于1937 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让。伯林用自己的奖金兴建了这座科技馆。发现宫的宗旨是向广大观众介绍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爱好和进一步探索。
发现宫的展教区面积为1。8 万平方米,分天文学、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空间技术等8 个专业部分,有专业展览厅58间,还设有电影场、讲演厅、电视室、图书馆和车间等。
展览厅里的展品非常丰富。物理展览厅里的核发电站虽然只有真核电站的1/3 大,但各种附属管理与操作装置却很齐全,观众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核能发电的原理。激光厅里有一个玻璃柜,里面是一个面积相当大的古代宫廷金器的全息照像,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天文厅里有两个电动模型,形象地说明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再参照旁边的火星轨道的反转图片,观众可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性。在数学厅里,有各式各样的几何模型,每个模型前面都写着数学方程式。这里还陈列着有关生物几何学的研究材料,在一些动物身体外形上也有几何构图,对于造形设计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发现宫里的展品,不仅可以看,而且还可以亲自操作。例如脚踏发电机,观众可以骑上去用双脚踏动发电。在航空活动室里,观众可以坐进协和式飞机的驾驶舱里,体验作为飞行员的感觉。由于运用了幻灯、电影、录音录像和电子仪表等现代化设备,使发现宫成为生动有趣的科学大世界。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鸽子是如何通过条件反射辨认颜色和图形以觅取食物,可以观察巴黎郊外沼泽中鞭毛虫和草履虫的生态,还可以重现一次某个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
发现宫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讲课和实验来介绍各学科知识。宫内的自动化实验设备可供观众自己开动,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青少年到这里可以结合学校课程作实验,也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遇到难题还可与工作人员讨论。
发现宫还经常举行科学报告会,讲世界科学的新发明、新发现。发现宫经常放映各种科技影片,每星期二为学生安排专场放映。电影放映完毕还进行专题讨论。
发现宫也通过流动展览进行科普工作,巡回展览队的足迹遍及欧洲、非洲和美洲各国。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简称“蓬皮杜中心”,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距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 米。蓬皮杜中心是在法国前总统蓬皮杜的倡议下,由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共同设计建造的,1977年,中心建成开放,并以其倡议者蓬皮杜总统的名字命名。
蓬皮杜中心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长166 米,宽60 米,高42 米,地上共有6 层,总建筑面积近10 万平方米。整个建筑除钢架结构外,全部为玻璃覆盖。建筑师有意将结构和设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因此,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以及各种颜色的管线全部暴露在外。在东立面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系统,蓝色的是空调系统,黄色的是供电系统。人们可以从大街上望见大楼里面五彩缤纷的设备。在西立面上,悬挂着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是从底层蜿蜒而上的自动扶梯,其他几条水平方向的是多层的外走廊。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其目的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整座大楼由28 根钢管柱支撑,其中除一道防火隔墙外,没有一根内柱,各层门窗和隔墙都不承重,可以任意移动或取舍。这座大楼共用去1。5 万吨钢、5 万吨混凝土和1。1 万平方米的玻璃。
蓬皮杜中心的结构设计充分显示了高工业技术对新建筑的巨大影响,打破了文化建筑的典雅、宁静的传统风格,使它从外表看起来就像一座化工厂或一艘远洋客轮。这座古怪的建筑落成后,受到多方指责,但现在已成为巴黎市最受欢迎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并且也成为西方当代新建筑的著名代表作。
蓬皮杜中心的建立宗旨,是用现代化的设备、以创造性的方法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中心包括4 个部分: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音乐和声学研究所。
公共图书馆是法国对公众开放的最大图书馆,共有两层,有图书50 万册、期刊2000 多种,还有许多声像资料,全部图书杂志都是开架阅览。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400 多万人,在全世界图书馆中首屈一指。
现代艺术陈列馆是法国目前最大的现代艺术品陈列馆,在参观人次和收藏数量方面仅次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而位于第二。这里收藏有1914 年以后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其中包括现代派、抽象派、印象派、荒诞派、立体派、野兽派的绘画和雕塑。
工业设计中心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介绍建筑、城市建设、公用设施及日用工业产品和新发明。
音乐和声学研究所设在蓬皮杜中心西侧的广场下面地下室里,有实验室、电声设备室、收音室、计算机控制室和一个新颖奇特的音乐厅,音乐工作者可以在这里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音乐创作。
蓬皮杜中心还有儿童画室、各种展览厅、剧院、电影院以及咖啡馆、餐厅等服务设施。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枫丹白露镇。“枫丹白露”的法文原义为“蓝色的泉水”,因为此地有一眼八角小泉,泉水清澈碧透。枫丹白露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1137 年,路易六世发现了这块休闲养生的佳地,于是下令在此修建豪华城堡,后经历代君王的改建、扩建、装饰和修缮,使枫丹白露宫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弗朗西斯一世、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十五、十六和拿破仑等法国帝王都曾在此居住过。有的国王在此长住,有的仅把它作为打猎的行宫。王室的婚丧大典也常在这里举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812 年,罗马教皇被拿破仑囚禁在这里,而1814 年,拿破仑被迫在这里签字让位。1945 年~1965 年,西方盟军司令部在此,至今宫墙外还残留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记。
枫丹白露宫现存有1 座封建古堡主塔、6 朝国王修建的王府、5 个不等形院落、4 座具有4 个时代特色的花园。由于这些建筑大多是由法国建筑师完成建筑工程,然后由意大利艺术家来作内部装饰,因此融法意两国艺术风格于一体,将雕刻与油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著名的枫丹白露派——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枝奇葩。枫丹白露宫成为法国18 世纪室内装饰的博物馆:有由50 幅油画和8 组壁画装饰的舞厅、有描述法国历史的蒂亚娜壁画长廊、有满墙蓝色和玫瑰色彩画的会议厅、有镶嵌128 只细瓷画碟的碟子廊、有仿大理石雕刻和仿浅浮雕灰色油画相间的王后游艺室、有雕梁画栋及仿皮革墙饰的国王卫队厅、有雍荣华贵的王后卧室和教皇卧室,还有国王办公室、弗朗索瓦一世长廊等等。宫内的御座厅原为历代国王的卧室,1808 年拿破仑将它改为金碧辉煌的御座厅,厅内墙壁和天花板用黄、红、绿3 种颜色的金叶粉饰,地板用整铺画毯覆盖,一盏镀金水晶大吊灯晶莹夺目。宫内的中国馆是由拿破仑三世时的奥日妮王后主持建造的,馆内陈列着中国明清时期的名画、金玉首饰、牙雕、玉雕等上千件艺术珍品,显示了与西欧风格迥然不同的东方文化艺术。
在枫丹白露宫周围有面积为1。7 万公顷的森林。这里过去是王家打猎、野餐和娱乐的场所。以许多圆形空地为核心,呈星形的林间小路向四面八方散开,纵横交错。圆形空地往往建有十字架,其中最著名的是圣。埃朗十字架,法国国王习惯到那里欢迎贵宾。森林中橡树、柏树、白桦、山毛榉等葱绿苍翠,浓荫四覆,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戴高乐故居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