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两甘草。主治证与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的主证基本相
似,特殊的就是水谷不忧、干呕心烦。下利而水谷不化,说明
中焦虚寒更甚;于呕心烦说明胃气上逆,胃气虚更甚,同时也
说明由于误治以后津液已经伤了。所以在此情况下,还得用泻
心汤来治,但要加重甘草的用量,加强了补气的作用。《伤寒
论》是用人参来生津益阴。用甘草来益气。有一个方剂说没有
人参,从原方的症状上来看是不对的,因有心烦、有干呕。那
L下篇各  论
时的人参与现在的不同,现在经过加工炮制的红参是热性的,
是以补气为主,即所谓大孙元气,气补以后就可以生津,就可
以益阴。但它的作用是间接而来的,是一个化的过程。通过大
补元气以后,气足了,津液就能够化生,但不能认为它就是幸}
阴药,它终究是热睦的.是补气的药,不能代替滋阴生津的
药,与甘寒成寒的生津益阴药是不同的。人参有两种,一是生
晒参,未经加工,一种经过加工,是热性的,所以一些年轻人
吃了人参以后鼻子出血。或者把眼睛吃坏了,证明此药是热性
的,而且过量以后还会伤阴。
    要理解这几个方剂,从小柴胡汤来看,从和解的意义来
看,要了解心下痞的原因是素有痰饮叉有外邪人里,外邪人里
变成了痰热夹杂的证。寒是本,热是标。热是外邪人里,是
标,寒是痰饮之本。也可以说邪为标,正为本,正虚邪实,寒
热互结,升降失常。治疗时既要除实,也要扶正。既要祛邪
热,叉要治痰。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整个方剂是以温、热为
主。
    黄连汤与以上几个泻心汤基本差不多,也是误治之后但情
况稍有不同,都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来的。其中生姜改成干
姜,黄芩改成黄连,柴胡变成桂枝,寒热相配有了变化,是因
为误治以后产生了不同的情况。中医中药难学就在于此,如何
掌握一黄莲的寒究竟寒到什么程度7无法量化!古人通过宴践
经验能够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但无法用数字来表示,所以学
的时候就必须费功夫,要宴践,要悟。不但要理解,而且理解
之后要有所得,这样才能悟出点东酉。看上去好像都差不多,
但实际又有差别。
155














下篇备  论一
    书上的定卫有些咿睃,指用请热药组成,具有清热褥火、
凉血解毒、滋阴退热的作用的方剂。有些地方还需要更准确一
些,所毗我略微改变一下。凡是用寒瘴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
热泻火作用,能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凉血也好,解
毒也好,都是指血中之热,指热积的程度。过去有的叫清热驾
火剂,所以鞲热泻火就包括了这个作用。温、热、火,只是程
度的不同而已。本质没有区别,都是阳邪,所以我们仍然叫清
热剂。清热剂属于清法的范围,属于寒剂。但是清热剂不完全
代表清法,比如,有的里热证用寒凉之剂治疗并不能起到清热
作用,因为是人体的真阴亏了。“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反之.
“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所以有“壮水之主吼制阳光,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的治法。所雌清热剂不完全代表清法,只是清法的
一部分。
    理论指导为“热者寒之”,“韫者清之”,“治热以寒”。凡
是温热之邪都用寒凉、清凉之药为主来治疗。清次于寒,温状
于热。“有余折之”,“火郁发之”。有余之火、有余之热,邪
热、实热可以用苦寒直折的办法,苦以泻之,寒以清之。火郁
急的时候,可以用苦味和辛味药“折之”、“发之”。具体的用
法就更复杂一些。清热剂在临床上比较常用,越来越受重视。
因为病人对发热特别着急,总希望药下去热就退了。应该注
意清热仅仅是一个方面,而中睦治疗热证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和
法,所以不能理解为清热剂是临床上主要的退热方剂。
    下面谈谈清热剂在临床上直口何用。邪在表就发汗,阳明里
实就泻下。清热所治的也是里热盛,主要的也是邪宴,因此也
k下篇各  论
可以说是里热实证,但习惯上并不这样讲,主要是为了与揭下
剂的里实证相遁别。因为邪不在表,所以不能用解表剂幕治
疗,解表剂必然起到发汗的作用,本来里热就伤津耗液,再用
发汗的药物就更容易伤津液,这样就会出现变证,甚至发生虚
脱。现在临床上不是里热用了解表剂的多,而是表证误用清热
剂的多。有一个例子,一个小臻,我校一名青年助教的女儿,
不足3岁,冬天素来咳嗽痰多,即患有所谓的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宴际上包括在中医的感冒和咳喘证中,当时已经在小儿
科用了西药发汗(阿鲁片,是阿司匹林和鲁米邢的合剂,这种
药现在已经不用了,属镇静发汗药)。西药的发汗与中药不同,
发汗力量太猛,一发而过,汗出津伤。还注射青霉素,一日两
次,每次80万单位。中药方开的是石膏八钱、黄芩五钱、银
花、连翘、大青叶等,半夜喘得更加厉害,来找我。当时药房
又无人值班·就到学校药圃里摘了鲜荆芥、苏叶各二钱,煎服
后不久即咳出大量粘白痰,喘也平了,汗出热堪。可见古人
“见热莫清热”并非一概否定“热者寒之”,而要辨清热从何来
而后用药,同时还要根据热病的性质和具体部位,以及虚实的
程度如何,注意“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
之”t BH辨证时既要看到有余、有病的一厩,又要看到不足、
有病的一面。邪热在里肯定会伤阴液,动营血,耗阴津,伤元
气,这时要根据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热而产生的症状,与以
前所讲的寒下一样,要保存阴津,可以清气、凉血、止血;病
热之后,大热伤气,叉要适当补气养阴;特别是邪去热清以
后,更要益气养阴,补血生津,肼助康复。
    清热剂主要蓿疗的还是外邪之热,内伤之热要用补益剂来
治疗。所以后面附的治疗虚热的方剂也是治疗外邪为主,个别
方剂如当归六黄扬是没法归人别的类别中了。但治疗外邢所致
的热证也不全包括在内,特别是湿邪不在其中。六淫之邪中只
有湿邪是有形的,其他都是无形的,所以湿邪重着难除。但许



Il









稿
下篇各  论一
多东西都是相对的,湿与水相比,湿又是无形的,水是有形
的,是微甚、程度的不同。治疗湿产生的热,以祛湿为主,放
在祛湿剂中。祛暑剂原来也在清热剂中,但后来考虑到暑邪有
自己的特点,暑是阴邪还是阳邪,在夏天有没有寒证?为了引
起注意就将它们分开了。
    如前所说清热剂主要是清外邪八里,但并不全都如此。譬
如左金丸就不是清外邪,是清脏腑之热。这里所讲靖里热,也
有浅深之分。如温病学家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卫就是
表,用解表剂来治疗),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
^血就恐耗血、动n,直须凉血傲血。”温热病到了营分与血
分的见证转变很快.相杂而见。另外还有一类就是清热解毒.
此毒就是火热之毒,火热盛,蓄积成毒。还有请五脏六腑之
热,另外还有养阴清热,只是分类的角度不同,主要理解其大
概意思就行了。
    使用注意:首先要确定是里热、是真热,即辨清楚证在
里,确实是真热。第二,防止太过。凡是热证都应该用寒药、
凉药来治疗t但寒凉太过,可以伤中而成中寒,伤了中焦阳气
就成中寒证了,所以说“始为热中,继为寒中”。为什么?就
是寒药太过。再就是苦寒药太过,因为苦寒的药是可以化惧
的,苦寒药太多能清热燥湿,但过量就化燥伤阴助火。这两个
次序要注意一下,首先是寒赢不要太过,以免由于中阳伤而产
生寒中。其次就是苦寒使用太过就容易化燥,热不清反而更
甚。在外邪所致的热中,虽然不多,但一定要注意。至于虚热
就更不是苦寒所能够治疗的。热病以后一定要注意“食复”。
由于吃东西不注意,正如《伤寒论·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
脉l正并治》中所讲的一样,就是因为“脾胃气尚弱”而吃多
了,就食滞发热,需重新用消导的办法治疗。饮食中要特*U注
意肉类,它不是直接引起发热,而是往往引起病的复发,所以
饮食注意要清谈。病后一定要逐渐地增加饮食,要清淡,再有
k下篇各  论
一点,服药的时候由于邪热盛而产生呕吐格拒的情况,可以寒
药热服,亦可加姜汁服,姜是热的,而且能够止呕t足反佐的
办法。因为邪盛可叭拒药,所以用反佐法。
    首先谈清气分热,气分究竟指哪些地方’中医辨证方法有
很多,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应抓住气分的
特点,即六淫之邪没有进^营分,也没有在中焦成为热积,而
又不在表,也没有逆传心包,这里纯粹是温热之邪或是寒邪人
里化热。阳明气分之热,热是自内而出,特点就是发热而不恶
寒,相反的,热高了甚至还恶热、喜欢凉。热从里出,而表无    第
邪,皮毛是开的,所叭热蒸汗出,有汗也是它的一个特点。由    :
于热在里,必然消耗津液,所以口褐也是一个特点。津液伤了
必然烦。所以气分热都有过四十字:热、汗、渴、烦。但要注    潸
意程度的不同,因此用药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这是没有与其    蚶
他病情相联系时的情况。另外j丕要考虑到气分与卫、表相近,
正好利用表无邪、皮毛正常地开合,可咀更好地透邪,所以清    村
的同时要兼透。要根据烦渴的情况来确定清热药的用量,吼及
是否需要加甘寒生津的药。这些都是清气分热时需要注意的情
况。
宜虎汤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