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80-中国文情报告(2005~200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是受到非人的待遇和歧视,度日如年,不知前面的时光是什么,肉体和心理上的折磨时刻都在发生着。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作者那片灰色的心竟还有一片美丽的光放射出来。绑赴“杀场”的卡车上,一个女兵的裤缝露出的一段大腿,造成了作者面临死前的暂时的迷醉。作者毫无遮蔽的、细致的描写不只是暴露某种隐私的一种勇气,更是唱出了特定环境下的凄悯的人性悲歌。迟子建是写小说的高手,其也擅长散文写作,《简朴生活回忆录》(载2005年第2期《天涯》),以极其自然化的心态描摹了东北的乡村生活,这种生活简朴而纯粹。让人陶醉其中的,是作者冷静、安详的笔调及这种笔调泼洒的风情。如,“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这些年李木生创作得很苦,也很认真,一篇是一篇地写出,篇篇扎实。《泰山赋》(载2005年第3期《海燕·都市美文》)托以泰山的伟岸与丰姿,点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改朝换代的惨烈厮杀,宦海中的惊涛骇浪,都会被时间的风雨销蚀净尽,只有人类文化的血脉江河赴海般奔涌前行。作者倾泻于文字间的是宏阔的历史观和精神观。    
    王充闾多年研习历史,探究个案,在散文中陈述胸臆。《他这一辈子》(载2005年第2期《十月》)对李鸿章这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旧事重提,旧案重定,写得真实而服人。作品给人以更多的思索。李国文也善写历史,调侃幽默,戏说事件,臧否人物。不多见的是一篇咏物的文字《读树》(载2005年第10期《中华散文》),写树的沧桑,树的长久,人与树的相通相近,相依相携,“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读树读多了,即能够参悟出人生的道理。二月河的“皇帝系列”得到了社会承认,其创作初衷竟有了一篇文字。《雍正一书的构思始末》(载2005年第10期《中国铁路文艺》),从写雍正说开去,纵论历史、解读帝王,不偏倚、不流俗,真实地展现自己的观点,读来很有嚼头。作家们对艺术的理解及探索的形式越来越广阔,理性的思索变得形象而直观。李江树的《艺术的岔口、水纹与熏风》(载2005年第5期《人民文学》),以事物、风景解说艺术,“艺术并不存在于真实的世界中,艺术存在于真实世界与想像世界的落差中”。作者写作的意境与内心的意境同样辽阔。《美·学·动·易·悟》(载2005年第5期《散文选刊》)是李永新的一篇文。谈艺说理,相映相衬,李永新将美、学、动、易、悟五个词语逐一解说,实际是一篇理性斐扬的思辨文字,其中例证翔实引人,具有说服力。近些年来,刘长春以书林人物为写作对象,创作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文化散文,他在文中既评人物个性、社会背景,又说书法艺术、影响观点,《八大山人》(载2005年第5期《海燕·都市美文》)即是如此。要在大量介绍性书典中淘出自己的所需,并为己所用,确实要做很多先前的工作,同时也可见作者对书坛人物及书法艺术的把握与理解的功力。佛学是一个宏大的课题,能以一篇短文概括始终,确非一件容易的事。蔡飞跃的《释源溯》(载2005年第7期《散文百家》),讲说了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以两种性质征服中国,他的哲学性质适应学者,他的宗教性质适应民间。”(林语堂语)作者从洛阳白马寺引入,将这一观点放之广大,写得很有功底,显出厚实与深度。舒婷是一个诗人,这些年间她写出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作品,她的诗歌的语言和构想总能在她的文章里得以一见。诙谐、幽默、情趣的特色在《鱼鸟鼠诙谐曲》(载2005年第8期《散文选刊》)中再次显现。安实的生活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奢想,养鱼养鸟的人越来越多,作者既写出了养鱼的情趣,又写出了对鸟的喜好,更有趣的是对老鼠的描写。鼠与鱼和鸟放在一篇文章里,着实构成了一种诙谐的奏鸣曲。周同宾的《那些天,吃饭不要钱》(载2005年第6期《海燕·都市美文》)很有意味。是不要钱的吃饭形式让作者怀念吗?感慨中不是甜蜜,不是幸福,是心酸。那种纷杂的热闹、戏剧性的场景,配以“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曲,构成极好的讽刺效果。历史不可重演,历史却又不可忘记。诗性写作的特点是感染力强,《读莫扎特与忆乡村》是耿翔发于2005年第9期《散文》上的一篇诗意盎然的作品,乡村的美景与莫扎特的奏鸣曲一同展现,让笔下泻出田园牧歌似的画面。作者的胜处是亮闪着诗性的语言色彩。余志刚对历史的研究,直显学人气象,其多篇文字都受到读者的重视。《大唐歌飞》(载2005年第2期《飞天》),借李国文《唐朝的天空》发挥,描述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文化景观,其实不过是“一坛深厚肥腻的文化酱缸”。历史是一条河流,也是一部沉重的哲学。秦皇兵马俑本身就是一部史书,一部文化大散文,涉猎其间者可谓多矣,学群的《兵马俑》(载2005年第5期《散文》)重又写出了特色,其运用想像力让兵马俑重注生命,进入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对兵器的解说,揭示争战对人类的摧残。


散文:个人视角中的人生世相散文中的心之声

    文学与社会应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家生活在现实中,他必然地也要将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带入写作中去。只不过有些写作借助了历史和阅读,有些写作直接体现了现场感。在当今时代,一个崇尚金钱、注重商品经济的风潮中,人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而在2005年的散文写作中,我们从一些作家的作品中欣喜看到他们对此的切实关注。    
    田中禾的《关于心理健康》(载2005年《大河报》),为此击鼓鸣钟。他引经据典,穷理尽性,提出的问题在看似寻常中发人深省,文章深刻而耐读。韩小蕙的《做个平民有多难》(载2005年第10期《北京文学》),依然是当代社会话题。一个文人涉猎这一话题,未免尴尬好笑,作者却列举了生活中的问题,以独到的写作方式,解说心中的困惑。《城市景象》(载2005年第5期《岁月》),是彭国梁通过细微的观察写出的心灵之声,其描写当代社会的世生相,幽默中拌进了嘲讽,点出正面的发展中带有的负面杂质。鄢烈山的《中国农民的幸福生活》(载2005年第1期《随笔》),让人很有琢磨头。社会进步了,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因而他们总是显得自足自乐,充满“幸福”感,但作者文字的背后却让我们感到结论的浅显,这种幸福是农民以廉价的劳动力和无计的辛劳提取的,他们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美好的愿望过于简单。肖凤的《穷人,富人》(载2005年第5期《海燕·都市美文》),同样是一篇探讨幸福的文章。叔本华说:寓于健康身体内的健全的精神,乃是幸福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让所有的人都富裕,才是高尚的人追求的目标。作者以诸多例证,解析了这一观念。祝勇的《昆明:最后的顺成街》(载2005年第4期《人民文学》)写当代建设与开发对历史遗产的恐怖冲击,这不只是一个昆明的顺成街的问题,而是当代生活与民族传统的矛盾对立。2005年5月,一群作家走进了闽西,他们以一种亲历的形式感受革命老区。王洪应《泰宁的色彩》(载2005年7月8日《光明日报》),是较为出彩的一篇。作者以“满眼的绿”、“鲜艳的红”、“泛香的古”三个方面,记叙了老区泰宁的独到魅力,单说三个色,就让人产生了深刻的联想,因也就有了深刻的记忆。叶多多的《怒江的期盼》(载2005年第8期《散文选刊》)揭示了怒江州一个叫基独罗的地方,一群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在贫困和饥饿中的挣扎及对学习的渴望,是一篇真诚夹杂着眼泪的文字。作者长期致力于文化的抢救与慈善救助工作,以其微弱的个人力量感染社会的进程。这是她又一次走进怒江大峡谷后的经历,一群孩子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羊。作者写到了期盼的眼神,也写到了困苦与无奈。“我想,如要每个人都能打开自己的心,让慈悲从里面流露出来,然后把这种慈悲延伸到一切众生,人类必定能避开那个无限循环的圈套,而在浩荡无边的慈悲中得到解脱。”这是文章最后带有祈祷性质的文字。作家的善良与诚心显见于文中。马莉的《本能》(载2005年第2期《人民文学》),通过一只溺水的蝙蝠被自己和爱人救助的故事,剖析人的本能与道德的差异,即使在一个道德社会,本能的力量也依然大于道德的力量。“本能,是人类最高贵的天性,它不仅仅是体现在肉欲上,它更是应当体现在人类的德行上。本能,应当是人类天性中至高无上的力量。”作者强调了人类在道德观念还未达到一个水准线的时候,起码应当保有自己的本能意识。


散文:个人视角中的人生世相精短散文与新人新作

    精短美文的创作是近年来散文界一直所倡导的,这是针对那些冗长的、堆砌的、无味的长散文而言的。精短散文的特点就在于其短又要精,这是易写而难工的事情。对于短而精的美文,读者总是要抢先阅读,因为它占有的时间短,又得到的东西多。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载2005年6月15日《中华读书报》)是史铁生的一篇精制的短文,看似晦暗,有种宿命感,却写出了作者的心声。其已将死亡看得平淡,“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地到来”。正因为此,作者坦然地面对了一切,包括文学及其以外的任何东西。贾平凹的《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