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筹划,使孙孤立无援,闭门设想,必将一无所成而失去在人民中的威望。不久,袁世凯果然实授孙中山以筹划全国铁路的全权。
〃国内双雄见礼〃未能收到预期效果,袁世凯反而露了怯,这是叫他深感遗憾的事。
双雄相会不久,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
每次会见时,袁世凯都对孙中山竭力恭维奉承,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袁世凯腆着大肚子在孙中山面前低三下四的,使霭龄转变了对他的一贯印象。有一次,她对孙中山说:〃我原来一直以为袁世凯是个猴精猴精的奸诈鬼,没想到是这样一位厚道慈祥的大头翁。〃孙中山问何以见得,霭龄说:〃人太奸诈了老用心思琢磨别人,就不可能长胖,必定是尖嘴猴腮;只有心眼厚道的人才能心宽体胖,腆出大肚子来。这样的人即使想使坏,也必定不难斗!〃孙中山听得大笑,故意说:〃听口气你还是个相面专家。我比袁世凯瘦得多,你看看是不是不如他心眼好啊?〃霭龄心思一时转不过来,就撒娇地扑向孙中山,用手去捂他的嘴。孙中山只得连连后退。
孙中山也对袁世凯失去了警惕,接受了〃全国铁路督办〃的委任。孙中山诚恳地对袁世凯说:〃今后我们二人分工合作,十年之内,你练精兵百万,我筑铁路二十万里,共同使中国走向富强。〃
宋嘉树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司库,与孙中山一起奏响了铁路狂想曲。
翻开《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版),孙中山在这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活动几乎全部与倡修铁路有关:
9月19日自北京经保定抵太原考察。
9月22日赴唐山参观铁路制造厂、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等。
9月24日由天津至山海关巡视北宁铁路。
9月26日沿津浦线北段视察,抵济南。
9月27日在济南五十二团体欢迎会上演讲及同各报记者谈话中,着重讲述了铁路建设问题。
9月28日自济南至青岛,视察胶济铁路。在各界欢迎会上,重申了修建铁路的计划。
10月10日为英文《大陆报》撰写《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原标题为Dr.SunYat…senonRailwaysandSocialism)一文。认为:〃国人现已确知中国之将来全赖天然之富源……深信吾国家之巩固,所恃于自然宝藏之开发。〃指出:〃中国亦将自行投入实业漩涡之中……实业主义之行于吾国也必矣。〃同时,须采用民生主义,以避免其〃恶劣之结果〃,争取〃以最少限度之穷困与奴役现象,以达到最高限度之生产〃。
10月12日出席上海报界公会欢迎会,阐述修建铁路、开放门户、改良币制和厘定地价等主张。
10月14日致电袁世凯并通电各省都督及议会,告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即日在上海开办。孙中山又在上海设立铁道督办办事处,钻研铁路工程资料,规划铁道建设。
10月19日抵江阴,视察炮台,并在欢迎会上讲述共和与专制的区别,并论及修筑铁路的重要性。
10月22日抵南京,次日上午在南京国民党组织及各界欢迎会上,讲述实现铁路计划必须采取〃门户开放主义〃。
10月23日下午抵安庆,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上发表演说,称赞当地政府和人民焚烧英商鸦片的正义行动,并指出〃兴利之事亦很多,最要紧的就是修铁路,开矿产,讲求农业,改良工艺数大端〃。
10月25日抵南昌,在百花洲行辕发表谈话,讲述修建铁路、借债等问题。
10月29日抵九江,出席各界欢迎会,演说铁路政策。
12月9日再赴杭州,在国民公所特别欢迎会上发表演说,提出实施民生主义的〃四大纲〃:〃节制资本〃,〃平均地权〃,铁路〃国有〃,教育〃普及〃。
12月23日致电北京国民党本部王正廷、徐谦,表示反对过多修改铁路总公司条例,指出〃若无特权,即不须有条例;若照修改之条例通过,则总公司无权办事,宁可取消〃。
谁是暗杀宋教仁的元凶(1)
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但这并不能满足他恶性膨胀的权力欲。他还想把〃临时〃二字去掉,改为正式,而且还做着至高无上的皇帝梦。因此,他施展着各种阴谋家的手段,这便是诛锄异己,分化离间,谋杀暗害,褒奖加官,诡言惑众,以及穷兵黩武,无所不用其极。
他首先一计是取消革命军力量,颁发〃训勉军人令〃,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缩编军队。南方政府撤销后,还有十几万军队分布在南方各省。袁借口经费困难,不发军饷。以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为表示对北京政府的诚意,通令各地革命军裁军或解散。一时,在革命军中,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功成身退〃、〃解甲归农〃的运动。军权统一,袁世凯看了甚为满意,肥胖的脸上露出了奸笑。于是他拉下窗幔,再生一计,诛锄异己,想方设法把临时政府改造成他的独裁工具。
内阁总理的位置十分重要,而总理唐绍仪虽是他多年的老朋友,但此人不可重用。唐在与南方政府和谈期间,受到革命思想的感召,曾加入同盟会。再者,唐曾留学美国,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因此,他在主持政府时,民主空气较浓,按职行使自己的权力,并非对自己言听计从。这使袁大伤脑筋。3月间,唐南下接手南京临时政府时,议会根据革命时期各省都督由谘议局推选的惯例,推选了靠近同盟会的军人王芝祥为直隶总督,唐当时表示同意,回北京又请示袁,袁也点头同意。唐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可是由政府加以任用来京时,问题就来了。袁表面上对王大加赞誉,月支付马费八百元,但却在暗地里搞小动作,怂恿直隶五路军人通电反对王任直隶总督。唐一听就火了,当下找到袁。袁却说:〃王系革命党人,若使督直,不啻引狼入室,将来他和南方联合,能有我们的好吗?〃
唐说:〃前既答应,何能食言?〃
这时,袁见遮羞布捅破,立时变了脸色:〃是你答应的,我并未预闻。〃
唐也不客气地道:〃这是责任内阁职权,我要发表。〃
袁一拍桌子:〃我不盖章,就能生效吗?〃
二人唇枪舌剑一阵子,可见袁世凯决不放过用人权。
接着,袁竟公布了一项没有内阁成员签署的任王芝祥为南方军宣慰使的任命,把王远支南下。唐绍仪一气之下,留下一份辞呈,第二天就不告而辞去了天津,然后转赴上海,过起了〃隐士〃生涯。
袁世凯并没有收敛,看了唐的辞呈,哈哈大笑:〃你走了,还省得我下辞令。走得好!小子,你中计了。〃当天,袁另举外交总长陆徵祥为内阁总理。人们都知道陆是个不学无术、不懂政治的洋饭桶。屈于袁的淫威,大家都投了赞成票。陆刚上任组阁,同盟会议员蔡元培、王宠惠、宋教仁、王正廷等联袂辞职。陆勉强出席了参议会,在谈到施政方针时,竟不知所云。当他提出事先与袁世凯商量好的六个新内阁成员名单时,竟大讲开菜单、做生日一类废话。参议员们啧有烦言,一气之下,把他的提名全部给否决了。陆徵祥闹了个无趣,谎称生病躲进医院去了。街头上传出了在共和时代,以武乱政的笑话。一传十,十传百,闹得个满城风雨。
〃这不等于打我的脸吗?〃于是,袁世凯唆使他手下一群军棍——北京军警特别联合会,通电指责参议员〃只争党见,不顾国亡〃,向内阁参议院提出警告。接着,袁世凯又另提出六位内阁成员,要参议院通过。他们是:财政周学熙、司法许世英、教育范源濂、农林陈振先、交通朱启钤、工商蒋作宾。24日,各种〃军界团体〃发传单,打电话,写黑信,对议员进行恫吓的事不断发生。7月26日,参议院再次开会,除将蒋作宾改为刘揆一外,其余总算被通过。
袁世凯当政三个月,把民国政府搞得人仰马翻。7月29日,他假惺惺地发表通令,劝告各政党说:〃方今民国初兴,尚未巩固,倘有动摇,则国之不存,党将焉附。〃为了掩人耳目,7月间,邀请孙中山、黄兴、黎元洪等来京举行一次没有名目的会谈,想以此欺骗和麻痹包括孙中山、黄兴在内的革命党人,骗取他们的信任,以便他在政治、军事、财务各个方面,做好对付革命力量的充分准备。
18日上午,传来袁世凯受黎元洪唆使,在北京枪杀了武昌起义革命军官张振武(前湖北省军务司副司长)和方维(前湖北将校团长)的消息。黎元洪是怎样成为〃民国元勋〃的,湖北革命党人最知其底细。黎视他们为眼中钉,尤其最恨张振武。黎对张假称中央将任以要职,要他去见袁世凯,借袁世凯的手把他们除掉。张、方事件发生后,一哗天下,震惊了革命党人。更严重的事件还在后面——如果说前者是明杀,后者却是暗杀。
很快宋教仁被暗杀的噩耗在上海传开……
1913年3月20日的夜晚,阴雨连绵。四马路上的申江饭店笑语喧哗,灯火明亮。缤纷彩色的光影,投射到被雨水淋湿的门前台阶上……离台阶不远,几辆带着篷布的轿式马车沿街排开。
堂会正在进行。窄小的台上,旦角在演唱。
双喜字贴满小戏台两侧。一场新旧仪式混合的庆婚酒宴即将开席……
在这热闹的气氛中,身着西装的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和黄兴、于右任、陈其美、廖仲恺等,由一批在沪国会议员陪同,谈笑风生地从楼上雅座走下,出现在壁灯、吊灯和大红烛光交相辉映的大厅门口。
国会议员们和宋教仁殷殷握别。
一名中年国会议员问:〃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中山先生知道了吗?〃
宋教仁道:〃当然知道,他最近在日本演说,还多次提到……〃
另一名国会议员说:〃既然我们在国会获多数,组织内阁是必然的,您也将出任内阁总理……〃
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爆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