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大会,任总理。是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5月,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

    1915年49岁5月,复函北京学生,揭露〃二十一条〃真相,指斥〃袁氏以求僭帝之故,甘心卖国而不辞,祸首罪魁,岂异人任〃?10月25日与宋庆龄结婚。12月,发表《讨袁声明》,发动〃护国运动〃。是年1月,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独占中国;5月9日,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称帝。

    1917年51岁7月6日,离沪南下;17日抵广州,发动护法运动。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9月1日,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9月10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正式成立;护法战争爆发。是年6月,北方军阀张勋率军入京,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拥戴溥仪复辟;7月,段祺瑞僭任总理;8月,段祺瑞政府宣布对德宣战;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

    1918年52岁5月4日发表通电,被迫辞去大元帅职,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离粤取道日本返沪。6月26日抵上海,〃专理党务,对于时政,暂处静默〃,〃对于时局问题,实无具体办法〃。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列宁复函孙中山,向〃中国革命的领袖〃致敬,〃共同进行斗争〃。

    1919年53岁5月,《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付梓。5月28日,发表《护法宣言》。10月10日,宣布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加〃中国〃二字,以区别1912年的国民党,并公布规约:〃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是年5月4日,爆发五四运动;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运动。

    1921年55岁4月7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举行,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5月5日,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10月10日,《建国方略·物质建设》付梓;10月13日,出席国会非常会议,宣布赴广西,准备取道湖南出兵北伐。12月4日,在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12月23日,会见李大钊介绍前来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是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56岁2月3日,以大元帅名义发出动员令,命令各军分路出师北伐。4月16日,因湖南军阀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遂指令各军集中梧州,召开扩大军事会议,决定〃出师江西〃,〃以大本营设于韶州〃。6月16日,陈炯明叛变。8月9日,因北伐军迭次受挫,腹背受敌,决定离粤返沪。8月23日,与李大钊在沪会见后,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

    1923年57岁1月1日,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1月2日,公布《中国国民党党纲》,次日公布《中国国民党总章》。1月26日,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复命廖仲恺与越飞商谈中苏联合细节。2月21日,离沪经香港抵广州,再建大元帅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10月25日,在广州召开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11月12日,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国国民党党纲草案》。12月24日,发表《关于粤海关关余问题宣言》,抗议美、英干涉中国内政。年底,李大钊抵达广州,积极协助完成国民党改组和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是年1月1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6月1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9月2日,苏联政府代表加拉罕到达北京。

    1924年58岁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提出并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阐释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共合作的宣言和文件。1月25日,为哀悼列宁逝世,电唁苏联政府并发表讲话。下令筹办黄埔军校,2月23日,命廖仲恺负责筹备并兼筹备委员会委员长。4月12日,发布《国民政府建国大纲》。8月20日,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第六次会议,通过《国共合作草案》、《国民党与世界革命运动草案》。9月18日,发布《北伐宣言》;同月,移师韶关,举行北伐誓师典礼。11月10日,应冯玉祥之邀,同意北上,发表《北上宣言》,重申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11月12日,偕宋庆龄离粤,取道日本长崎、神户北上,一路多次发表演讲。12月4日,抵天津,当晚肝病复发。12月31日,扶病由津入京,发表《入京宣言》。是年1月2l日列宁逝世;9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宣言,号召反对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政府。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925年59岁1月26日,病势加重,入北京协和医院手术,确诊为肝癌。2月24日,病危,口授遗嘱、《致苏联遗书》。3月11日,在《遗嘱》及《遗书》上签字。3月12日,病逝。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

    注:本大事年表,参阅了广东省社科院研究所历史室、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研究室联合编写、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孙中山年谱》,北京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孙中山传》(尚明轩著),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孙中山年谱长编》(陈锡祺主编)。

 孟庆鹏编孙中山重要著作选目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上李鸿章书

    共和政治乃政体之极则——

    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

    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革命是神圣的事业,天赋人权——

    在旧金山丽蝉戏院的演说

    五权宪法的由来——

    与刘成禺的谈话

    共和国成立后当将内地全行开放——

    在欧洲的演说

    借外债以营生产之事——

    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

    民生主义并非反对资本——

    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

    振兴实业,最好实行开放主义——

    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的演说

    地权平均吾人始能平等——

    在山西同盟会欢迎会的演说

    建设民国之政见——

    在上海报界公会欢迎会的演说

    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

    在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

    以五权分立救三权鼎立之弊——

    在杭州陆军同袍社公宴会上的演说

    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在广东省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

    凡事物先行而后知者居多——

    宴粤报记者时的讲话

    论三民主义

    治学杂谈(一)(二)

    中国国民党是纯粹的革命党——

    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

    五权宪法之讲解——

    在广东省教育会的演说

    学生求学,要立志救国——

    在广东省第五次教育大会上的演说

    用外资外才之益而避其害——

    复旦懋辛函

    我之思想发源地为香港——

    在香港大学的演说

    党员要富有牺牲精神——

    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上的演说

    人类进步在造就高尚人格——

    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上的演说

    俄国与中国皆为大国,成功亦将相似——

    在广州大本营对国民党员的演说

    学生立志,要适合中国国情——

    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

    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要中国富强与英美并驾齐驱——

    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的演说

    耕者要有其田——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说

    制定《建国大纲》宣言

    革命始意为人民争平等自由——

    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演说

 附录1陈廷一和他的传记文学…

    姜明名芳光之

    在传记文学界,提到陈廷一的名字,很少有人不知。

    陈廷一作品数量之多,可以与多产作家叶永烈媲美,中国当代文坛有〃南叶北陈〃之说。身居上海的叶永烈以写北京〃四人帮〃闻名,而身居北京的陈廷一以写上海〃宋氏三姊妹〃著称。然而陈廷一的作品,远远不只是《宋氏三姊妹》的三部传记。据买断他作品的青岛出版社声称,还有〃宋氏三姊妹丈夫〃的三部传记和〃宋氏三兄弟〃三部全传,《查理·宋大传》等。此外,还有早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许世友传奇》三部曲,人民出版社又出版的洋洋上百万字的新作《许世友外传》上、下卷,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毛氏三兄弟》、《宋氏三兄弟》、《贺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陈氏两兄弟》,加上将帅夫人《田普传》和台湾出版的一百万字传记作品,共计一千余万字。其中《许世友传奇》已被搬上荧屏。目前他正向一千一百万字目标〃冲刺〃。

    1995年7月16日,《新闻出版报》曾发表署名文章,谈陈廷一为何〃火〃,同时呼吁社会对陈廷一作品进行研究,并称:〃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行;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可。〃〃智人〃陈廷一

    谈到市场观念,令很多作家望而生畏。在许多作家为之困惑之际,陈廷一早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在〃活人不能立传〃观念一统江山的日子里,陈廷一还是位军人,已经自费采访写出《许世友传奇》。五年后许世友将军去世,该书便有五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最后选中中国青年出版社,一版再版,发行百万册之多。该书后被天津一家杂志转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