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文化土壤之中,可是,鲁迅对外来文化借鉴得多,显得有些“洋气”,而
毛泽东则是土生土长,“土气”更明显一些;鲁迅细腻含婉,精雕细刻,毛
泽东豪放明快,不尚修饰;同样是革命性、斗争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语言,鲁
迅文而雅,毛泽东质而实;鲁迅深而远,毛泽东浅而近;即使同样是讽刺,
鲁迅多半是冷嘲,毛泽东多半是热讽。由此可见,毛泽东语言艺术的特点可
以概括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创造性、豪放性、传统性、风趣性、通俗性。
正是由于毛泽东的语言艺术同时具有这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才使得毛泽东
的语言,在语言发展史上代雄千古,自成一家,而毛泽东本人也就成为天下
一人了。

鲁迅和毛泽东在语言风格上所存在的明显差别,是由多片面的原因造成
的。除了他们在胸怀气质等方面条件不同之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鲁迅年轻时期有过一段国外留学(日本)的经历,以后便长时期地生
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书斋里,专门从事写作,可以说,他是一个职业作家,
写作和演讲的时间虽紧,但“挤”的余地较大,较为允许从容地思考;而毛
泽东的一生中,除了建国初期短时间地访问过两次苏联以外,他从未出过国,
他的大半生都是戎马生涯,流动性极强,经常要处在直接指导和应付各种紧
张而又繁杂的革命和工作的过程当中。他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他进行写作和
讲演,只有“赶”。第二,鲁迅的写作和讲演,具有地下工作的性质,在敌
人监视之下,不能不十分注意策略而有所顾忌,这样必然将满腔怒气作有限
度的抒泄,于是他的文章和讲话就不能不经常皱起“冷对的横眉”;而毛泽
东手中一直有枪,他的斗争始终是公开的、面对面的,用不着瞻前顾后,他
可以“无法无天”,他有怒气,主要是用枪杆子直接“发泄”,而笔杆子只
不过是一种必要性的补充。第三,鲁迅的读者或听众对象,基本上限于知识
分子阶层(由于这一点,直到今天,如果没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便很难
完全读懂他的文章),他进行写作,基本上是用书面语言,出发点主要是在
理论和认识上明辨是非曲直;而毛泽东的读者或听众对象,则主要是广大的
工农兵群众及其干部,一般情况下以口语为主进行写作和讲演,目的不仅为
了明辨是非曲直,还要为了直接指导革命和工作等实践活动。由于以上三个
方面的原因,所以造成了鲁迅和毛泽东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别。这多半是由历
史造成,并不完全是人为的原因。

不过,在毛泽东的语言特点(包括创造性、豪放性、传统性、风趣性、
通俗性)当中,创造性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他不但继承了祖国的语言传统,


而且发展了祖国的语言。关于创造性,本书各章均有评述,所以本章中不再
赘言。关于豪放性这个风格特点,在毛泽东语言艺术中也是十分突出的。他
的文章和讲话,在内容方面,由于选择的题目大多是从全中国和全世界,或
从整个历史的角度着眼,在认识方法方面,一般都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高
度看问题,所以他的语言,视点居高临下,有如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由于
这方面的特点,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这里也不作系统的介绍。鉴于此,本章
的内容,仅就毛泽东语言的传统性、通俗性和生动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其技
巧,分别作一些系统的评述。


一传统性的特点及其技巧

毛泽东语言传统性特点,简单地说,就是前文提到的“土气”。所谓“土
气”,就是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魄”(《中
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属于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问题。
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
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一个“任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
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
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
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同上)在民族语言方面,毛泽东确实
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历史传统,这包括成语和典故的运用,比喻、对比、对
偶、回文、排比、拈连、仿化、拆词等等各种技法的运用,结构圆整、过渡
自然等章法层次的处理。即使在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这些文风上
面,也能体现毛泽东明显地继承和发扬了祖国语言的优秀传统。不过,对于
其他方面的内容,拟将放在下面有关章节中加以介绍,这里仅对最能体现继
承和发扬祖国语言传统性的两个内容——成语的运用和典故的运用,作一些
系统的评述。

在实用性的文章和讲话中,像毛泽东这样大量地运用成语和典故,实在
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几乎无人与之相比。据约略估计,在《毛泽东选集》前
四卷中,除去重复的不计外,共有成语不少于200 个(不包括俗语在内),
典故不少于100 个,还有成语兼典故不少于100 个。在《毛泽东选集》第5
卷中,成语不少于100 个(也不包括俗语),典故不少于几十个。仅此一点,
就足以说明毛泽东的确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光荣文化传统的典范。因为成
语是传统文化在语言上形成的精华,典故是历史文明的剪影。毛泽东自己曾
经主张,除了向人民群众和外国文化学习语言之外,“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
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
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这一主张,这也是使他终于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语
言大师的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学习毛泽东语言艺术时,他运用成
语和典故的特点,自然应该成为格外重要的内容。

1。成语的运用
毛泽东在阐述具体问题运用成语时,能够作到随手拈来,简直如同探囊
取物一般。列宁说过:“常常有这样的成语,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
出相当复杂现象的本质。”(引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毛泽东就善
于运用这样的成语,都用得十分贴切、自然、生动。尤其是当他阐述那些复
杂问题的时候,所运用的那些格言式的成语,把事理阐述得是那样深刻、得
体。

首先,毛泽东能够用概括性极强的成语阐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抗日战
争时期,他就主张:中国的国体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但是,
当时的“中华民国”并不属于中华全体民众,它只有“中华民国之名”,而
无“中华民国之实”;要想使“中华民国”达到“名副其实”,还要作许多
艰苦的斗争,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革命。在这个基础上,他说,“循名责实,
这就是今天的工作”(据《新民主主义论》)。阐述建立什么样的国体和怎


样建立国体问题过程中,毛泽东先后用了“名副其实”和“循名责实”两个
成语,都十分恰当,特别是他对“循名责实”这个成语的运用,明确而生动
地规定了此后的革命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恰到好处。

其次,毛泽东经常能够运用那些带有规律性的成语作为阐述自己某些观
点的有力根据,这样做,明显地增加了对事理阐述的分量。如在阐述弱小之
我进攻强大之敌时,他说应该“避其锐气,击其情归”(《中国革命战争的
战略问题》):在阐述游击战争如何对待暂时放弃部分土地时,他说应该“将
欲取之,必先与之”(同上);在阐述要使具有“不确定性”的战争取得胜
利必须有计划、有准备时,他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论持久战》),
等等,这些成语的运用,不但使他的观点言之成理,而且持之有据。

最后,毛泽东能够利用某些常识性成语作为比喻来形象地阐述自己的观
点。例如,他讲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为了明确阐明这个道理,
除了用经常“洗脸”和“扫地”才能请洁的通俗比喻之外,他还用了“流水
不腐,户枢不蠹”这对成语作比喻。意思是说,由于“流水”和“户枢”(“枢”,
门轴)在不停地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才得以“不腐”和
“不蠹”(“蠹”,虫蛀),这不正像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抵抗
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论联
合政府》)吗?又如,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说过,农民破
除迷信,要等农民觉悟之后,自己丢开菩萨,共产党不必“代庖”,共产党
的“宣传政策”应该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这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农民
破除迷信问题,只能引导,作出示范,而不能代他们去丢菩萨(“代庖”,
即“越俎代庖”,就是代替的意思),这正像高明的射手教导初射者那样,
他只是张满弓,搭好箭,作出跃跃欲射的样子,却不把筋射出去。

下面,我们仅就毛泽东运用成语的形式和怎样运用成语,作一些具体评
述。

①运用成语的形式
毛泽东运用成语的形式,除了单一式(即一个成语单独运用)以外,主
要有并列式、对比式、层递式、串用式等。
并列式(含排比式)。例如:

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
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文中把“不屈不挠”和“再接再厉”两个成语平等地排列在一起,成为一种
并列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