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语言技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对性都很明显。至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哲学论文,由
于它原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这份公文中所拟写的开头一段文字(它是作为这份公文的指导思想写进去
的),其内容就更紧密地与当时的具体实际相关联。

以上是仅就题目或中心内容紧密联系具体实际来评述毛泽东语言的针对
性的,其实,他对于具体内容的选择,也十分注意尽可能与现实的具体情况
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1937 年10 月19 日他在延安作的《在陕北公学鲁迅
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其内容选择的角度就是这样。一般人论鲁迅,
或者论他的文学艺术技巧,或者论他的学术贡献;然而毛泽东却紧密结合当
时国内抗日战争形势和需要与陕北公学急待培养抗日先锋队的任务来论“鲁
迅的精神”。因为这是当时最大、最迫切的具体实际。由于毛泽东选择了这
样角度的内容,才使这篇讲话产生巨大的现实的指导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
毛泽东的确是“文为有所为而作”的典范。

另外,毛泽东还特别注意选择最新的材料,这样做,也有利于紧密联系
实际,增强针对性。例如他在《论联合政府》中说,“当我在这里作报告的
时候,我们的军队已经发展到了九十一万人,乡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发展
到二百二十万人以上”。这是最新的材料。这种情况,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
随处可见。

总之,毛泽东的文章和讲话,特别是收到《毛泽东选集》中的那些文章
和讲话,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他所经历和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种具体实
践活动的真实纪录,也可以被看作是与国内外敌人和党内的“左”右倾机会
主义斗争的结果。因此,他的文章和讲话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鲜明性的句法技巧

毛泽东鲜明性的句法技巧,主要运用了对比法、重复法、设问法、诘问
法、增色法等。

1。对比法(含层次、段落对比法)
对比法属于句法修辞的范畴,但它也可以扩大到层次间和段落间运用。
下面对他运用的对比法加以综合评述。

①运用对比法的种类
毛泽东运用对比法的种类比较繁杂,这里仅介绍两体对比法、两面对比
法、单纯对比法、复杂对比法。
两体对比法。这是把两种相对或相反的人或个体事物等进行对照、比较
的技巧。例如,1939 年毛泽东说,帝国主义自称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中国也
有人“不加思索地称他们做朋友”,但他们是唐朝宰相李林甫那样的“口蜜
腹剑”式的假朋友,而斯大林则是“拿真正的同情绪我们”,“把我们当做
弟兄看待”的真朋友(《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是两种相反人物
的两体对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政治标准评价文艺作品时,毛泽
东说:

。。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
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
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

这是两种文艺作品(一好一坏)即两种相反事物的两体对比。

两面对比法。是把同一人或事物相对立的两个侧面作对比的技巧。《中
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有这样的话: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
为的表现。

“阳奉”、“口是”和“当面说得好听”,与”阴违”、“心非”和“背后
又在捣鬼”,是同一种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中两种相反的表现。又,在《改造
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讲,党的“幼年时期”“幼稚”,而在“战争时期”
“成熟”,这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像这样同一种人在不同环境
条件下或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中的表现的对比,都属于一体两面对比。

单纯对比法。如果只有一组对象进行一次对比,则属于单纯对比。如“群
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的序言
和跋》),由于其中只有群众是英雄和我们自己幼稚可笑这样的一组对象的
一次对比,故属于单纯对比。

复杂对比法。复杂对比法与单纯对比法正好相对,它一般由一组整体对
比或两组以上的对比构成,故也称多重对比法或连续对比法。例如:

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
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这是对一种人两种思想方法的对比,其中包括两组对比:一种是这种人自己
的言与行的对比,一种是这种人对己与对人的两种态度的对比。这样连续对
比,有利于全面表达内容,并且增强内容的分量。

这种情况的对比,虽然属于复杂对比,但还比较简单;另外有些情况更
复杂。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把民族统一战线和
关门主义这正反两个策略放在一起进行具体对比,他是这样说的:

一个要招收广大的人马,好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
一个则依靠单兵独马,去同强大的敌人打硬仗。
一个说,如果不足够地估计到。。(下面是一段很长的议论文字,详细

阐述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主张,并对关门主义作了批评——引者)
一个则说,这些批评都是不对的。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纯粹。。(下
面的议论也较长——引者)

这节文字也是由两组对比构成的连续对比,前一组对比(“一个要。。”与
“一个则。。”)是两种策略的概括性对比,后一组对比(“一个说。。”
与“一个则说。。”)是两种策略的具体对比。显然,这种情况的对比,更
为复杂。

像上面这种多组的复杂对比,对比的双方衔接成对;还有一种复杂对比,
却不是这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
为什么中国会最后胜利的问题时,把日本情况和中国情况作了对比,这是使
两个大的对象进行对比,其中每一个大的对象都包括四种具体情况:

日本方面:
第一,它是东方最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军力、经济和政治组织力都是一

等的;
第二,它进行的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
第三,它是小国,人力、军力、财力和物力都很缺乏;
第四,它在国际上失道寡助。
中国方面:
第一,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是弱国;
第二,它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性、进步性;
第三,它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和兵员充足;
第四,它得道多助。
这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大的对象的整体对比,其中每一个大的对比对象中

都有一组四个小的内容,两个大的对象中每一个小的内容依次遥相对应,都
分别形成一组小的对比,这样小的对比共有四组。通过这样的对比,看得出
日本方面有一长三短,中国方面则有一短三长,因而毛泽东据此引出抗日战
争必将是持久战和中国必胜的结论。由于这种对比法更加具体,故很容易使
分析深入,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对比法的灵活运用
毛泽东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随处运用对比法。句内、句与句间、段与
段间、层次与层次间,甚至整篇内容和标题间也常常运用对比法。
句内与句间对比。又分为单句内的词语对比和复句内的单句对比。例如: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句内“真的、善的、美的”与“假的、恶的、丑的”一一相对,它们都属于
复杂对比中的词语对比。

。。这种进攻(指游击战的进攻——引者)必须是奇袭,大摇大摆大
吹大擂地暴露自己,是较之正规战更加不能许可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
略问题》)

这是一个复句,前一个分句游击战中的“奇袭”与后一个分句游击战的“大
摇大摆大吹大擂地暴露自己”构成正确与错误的两面对比,这是复旬中两个
分句的对比。

。。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新
民主主义论》)

这也是一个复句,“不依靠主观的夸张”与“依靠客观的实践”这两个
分句构成了两面对比。

上文提到的“一个要招收广大的人马。。”与“一个则要依靠单兵独
马。。”,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句子,故属于句子间的强烈对比。

段间对比。段间对比都在某一较大层次中进行,所以实际上这是层次中
对比。毛泽东经常运用这种对比。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三节(即
第三个大的层次),其内容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
习态度。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态度和主观主义学习态度联系起来,但又
分为两个段落对比来谈:先谈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后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学习态度。这就形成了两个段落间的鲜明对比。

这种情况,在《论联合政府》中也存在不少。例如在“抗日战争中的两
条路线”这个较大的层次中,共有11 个小节,其中有7 个小节(也可视为较
小的层次)都属于两个段落间对比性的文字:“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个小节
是共产党积极抗战与国民党消极抗战两条路线的对比;“走着曲折道路的历
史”这个小节是国共两党两条路线发展过程的对比;“两个战场”这个小节
是战争中共产党战场和国民党战场两个战场情况的对比;“中国解放区”和
“国民党统治区”是两个小节(也可视为两个段落),是解放区现状及其进
步的根据与国统区衰败及其根据的对比;“比较”这一小节是根据人民战争
和反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