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俄罗斯-苏联文学简史(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战友,死在敌人的枪口下;游击队员的女儿丽达纯朴可爱,还对准尉一见钟情,但她未能来得及品尝爱的滋味,就在回去送信的途中陷进沼泽而牺牲;出身医生家庭的索尼娅是一位大学生,她沉默寡言,对世界充满着温情和幻想,在她返身去为准尉寻找遗忘的烟袋时,被德寇用刀刺中;从小是孤儿的嘉亚娅,她在战斗中因为惊慌和恐惧而暴露了自己,被敌人打中。这一个接一个的死,一朵接一朵突然凋谢的鲜花,使读者感到强烈的震颤。作者这是在把最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但在这浓重的悲剧意味中,人们又能感受到壮丽的英雄主义气概。最后,身负重伤的瓦斯科夫仍全歼了敌人,这是对五个姑娘的告慰,也是对读者的告慰。

  康德拉季耶夫 (1924—)也是上过前线的老战士,但他开始创作较晚,他的第一部小说《萨什卡》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发表,之后他陆续发表的中短篇小说还有 《鲍尔卡的道路》、《伤假》(均1980)、《相逢在列斯坚科》(1983)、《叶妮卡》(1985)等。《萨什卡》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士兵,他诚实、善良,而又勇敢、坚强。作者将这一普通人置于战争的大背景中,让他在战斗、友谊、爱情等的考验中表现出他性格的内涵,从而揭示出俄罗斯性格的美德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中的释放。为了战友,他冒死去抓俘虏,搞弹药和服装;但当失去理智的营长命令他去枪毙俘虏时,他却冒着生命的危险拒不执行;他在战斗中也感到恐惧,但努力把恐惧埋在心底;他负伤后遇到了心爱的姑娘,但一想到战友们还在前线,又毅然返回。他似乎没有建立什么特殊的功勋,但他却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俄罗斯人民的胜利基础,就是无数的萨什卡以及他们在战斗中体现出的献身精神。与传统的战争题材不同,在康德位季耶夫的小说中没有重大的战役、特殊的功勋,而是对战时日常生活的描写,通过普通人的普通战斗经历,表现出战争中人的命运,或是主人公经历中的战争。这种写法,又被人称之为“战争生活流”。它人物不多,情节单纯,叙述也很仆实,却总给人以更强的文学感,更大的思考空间。有人认为,以康德拉季耶夫的创作为代表的倾向也许是战争题材文学中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第三节 生产题材文学

  七十年代,苏联社会进行了“科技革命”和“新经济体制”。“科技革命”,就是加快科技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科技当成直接的生产力,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在“科技革命”时代,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传统的“劳动”主题、“生产”主题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开始多以科技管理和管理者为具体的对象。

  七十年代,素以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反应迅速著称的俄罗斯戏剧,又推出了一大批生产题材的剧作,如萨伦斯基的《玛丽娅》(1969)、卡普林斯卡娅的《工程师》(1970)、德沃列茨基的《外来人》(1971)、鲍卡列夫的《炼钢工人》(1972)、切尔内赫的《来去之日》(1975)、盖利曼的《反馈》 (1977)等等。这之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当数《外来人》一剧。德沃列茨基(1919—)的这一剧作,不仅轰动了戏剧界,而且也轰动了整个文艺界和全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该剧在全国各大剧院反复上演,观众不绝。剧中的主角是年轻的工程师切什科夫,他自愿到一个连续数年完不成任务的冶金车间当主任。这个“外来人”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留情面地实行科学化的管理,终于使车间的生产走上了科学的轨道。剧本发表后,引起争论,有人认为主人公是时代的典型、新的领导艺术的代表,也有人称之为“小彼得大帝”,是“独裁的苗子”。但不管怎样,切什科夫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外来人”不仅走上了许多现代化生产管理者的岗位,也步入了俄罗斯经典文学形象的行列。

  与《外来人》中的切什科夫的领导风格相近的,还有李帕托夫(1927—)的小说《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1969)中的主人公。有人称这位普隆恰托夫经理是科技革命时代主人公画廊中的第一幅肖像。李帕托夫的小说由“现在的故事”、“过去的故事”和“未来的故事”三个部分组成。西伯利亚某大型木材企业的总工程师兼代总经理普隆恰托夫在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一系列努力,是“现在的故事”;“过去的故事”是主人公的身世;而在“将来的故事”中,主人公终于正式就任总经理,这个毛遂自荐的新官,上任后敢作敢为,赏罚分明,终于消灭了企业中的懒惰现象。这位自己也“紧张得如压紧的弹簧”的代总经理,以及其“善良加拳头”的工作作风,在文学中,如同在生活中一样,都引起了非议,但这却代表着一种时代潮流,因而有人评论普隆恰托夫为科技革命条件下的“当代英雄”。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地,切什科夫、普隆恰托夫这样可敬不可亲的“外来人”离开了文学的中心位置,代之而来的是所谓的“实干家”形象。这些人工作踏实,既不守旧,又有人情味,是最理想的现代化领导人材。在这类形象中,比较突出的是阿尔图宁。阿尔图宁是科列斯尼科夫(1918—)的“阿尔图宁三部曲”中的主角。三部曲由《阿尔图宁的同位素》(1974)、《阿尔图宁作出决定》(1975)和《培养部长的学校》(1977)组成,描写了阿尔图宁从作业班长到副部长的成长过程,多方面地展示了他精通业务、富有革新精神和组织才能的实干家的性格。

  格拉宁(1918—)是一位热衷科技题材、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家。195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探索者》使他一举成名,六十年代的《走向雷电》也引起过较大反响。七十、八十年代,格拉宁继续相近题材的创作。在写实性中篇小说《奇特的一生》(1974)中,作者记述了动物学家留比谢夫饶有趣味的一生;《一幅画》(1980)塑造了“实干家”洛谢夫的形象,小说以计算机厂的兴建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契机,多线索、多层次地展示了众多现代人的心理,对人与环境、人与历史、人与文明等大主题进行了思索。“一幅画”,象征着对历史的记忆,象征着和谐的过去或现实,现代人如何保持这“一幅画”的纯净和完整,这就是作者向读者和自己提出的问题。格拉宁的创作,虽以科技主题为主,但其意义已超越了题材的限制,他的创作因而获得了一种哲理意味和普遍意义。而他之前的大多数生产题材的作家们却未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在狭窄生产领域中设计两种势力的冲突,塑造带有某一鲜明倾向的主人公,虽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引起过反响,却很难具备较为持久的艺术魅力。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传统的生产题材文学日趋衰落,纯粹反映劳动、生产的文学佳作越来越少。这也许是因为,现代化大工业枯燥的生产过程原本就缺少文学色彩,也许是因为,置身于后工业社会中的人更愿意用机器以外的东西去满足自己的美学需求。

  第四节 乡村题材文学

  与俄罗斯战争题材文学的全景化进程相呼应,这一时期的乡村题材文学也出现了一种追求史诗化的倾向,一些作品描写俄罗斯乡村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描写城乡的分离过程及其对现代人心理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乡村题材文学创作中取得较为突出之成就的俄罗斯作家,有阿勃拉莫夫、扎雷金、阿列克谢耶夫、别洛夫、阿纳尼耶夫等人。

  阿勃拉莫夫(1920—1983)生在乡村,战后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后在母校的苏联文学教研室任主任,从事乡村题材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他也亲自进行文学创作,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他陆续发表了《兄弟姐妹》(1958)、《两冬三夏》(1968)、《十字路口》(1973)和《房子》(1978)等四部长篇小说,合成了洋洋大观的“普里亚斯林四部曲”。故事发生地是作者的故乡、俄罗斯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小说以佩卡申诺村中普里亚斯林一家从卫国战争至七十年代末长达三十余年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示了俄罗斯北方乡村生活的历史变迁。《兄弟姐妹》写战争期间佩卡申诺村民与自然斗争、坚持生产支援前线的事迹;《两冬三夏》和《十字路口》写的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农民们要重建家园,却又因强迫命令和官僚主义而背负重担,生活艰难,乡村中的矛盾正在激化,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乡村在呼吁变革。《房子》写的是七十年代的佩卡申诺,农庄已成为国营农场,农庄庄员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农场中仍然存在着混乱和懒散,乡村中的生活仍是那般沉闷。阿勃拉莫夫以一个后代之子的赤子之心,用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揭示了各个时期乡村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俄罗斯农民的处境和未来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将一幅并不乐观的俄罗斯乡村生活编年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别洛夫 (1932—)是另一位杰出的乡村散文大师,这位被评论家称之为“俄罗斯的声音”的作家,以朴实无华的文字描写着俄罗斯乡村的日常生活,使平凡的农家生活带上了某种诗意,在俄罗斯农民身上有更典型、更集中体现的俄罗斯人性格也得到了欣赏性的再现。别洛夫的重要作品有《炎热的夏天》 (1963)、凡人琐事》(1966)、《木匠的故事》(1968)、《前夜》(1976)和《和谐集》(1981)。《凡人琐事》中的凡人伊万和《木匠的故事》中的木匠斯莫林,都是乡村中普通的人,作者把他们生活中最平凡的琐事捡起来,平淡地说给你听,然而就在这平淡之中,你却能受到某种强烈的感染,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