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的。那么,他们的主张何以被时政所拒绝呢?这其间原因很多,其中,稳定一统的周代国家政权衰微是儒学不得其用的根本原因。儒学的基本政治组织背景是周代礼制国家,它是对周代礼制的恢复建设努力过程中形成的学派。它的实施,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一统的政治形势。儒家的礼义仁政是一种治国长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而诸侯各国相互攻伐,需要的是及时有效的解危救亡之术,迅速的富国强兵之策。如果说春秋时期还有霸王扶持天子,全天下还有一个主题:尊王攘夷,那末战国时候就不再尊王了。诸侯国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自己怎么去做号令诸王的霸主,一个则是自己怎么在危机中保存自己。儒生周游列国没有实现调动侯王的目的,此时策士们做到了,文士们第一次尝到了调动驱使侯王的快乐。
春秋时诸侯争霸,主要依赖实力和威望,必须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大国,方有称霸天下的可能。小国不可以争霸,宋国争霸,大家都认为不行。而战国时期不一样,每个国家都感到自己可以当一次头,带领大家去把谁讨伐一把。春秋霸王有准天子色彩,盟会以后,霸主有保护诸国的责任;而战国时期的盟会是建立一个临时利益共同体,领头的是召集人。这样的头,赵国作过,楚国作过,秦国也作过,连中山这样的小国也想作。这些小的侯国通过这种方式一是自保,另外,当一次合纵长或者召集人也是一种价值实现。战国的召集人与春秋不同,春秋是霸王一声令下,其他诸侯惟命是从。而战国时要调动其他诸侯,需要使者去游说,能说通就行,说不通事情则办不成。那么,事情的成败就与游说息息相关了。策士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他们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生存和发展急需的一个社会角色。不管是弱国还是强国,策士都为政治生活所必需。由于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策士由边缘走向了中心。
各国这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开明,大多虚位待贤,厚待策士。各国的相位是开放的,不管来自于哪个诸侯国,不管出身于哪个阶层,真正是唯才是举。策士不仅仅是充当说客,一旦国王被说动,马上就会得到卿相之位,获荣华富贵,参与诸侯国家事物的决策,或者主宰诸侯国的命运。苏秦和张仪都出身贫寒,然而他们或在赵,或在秦,都是地位高崇,并为其他诸侯国所器重。各国国王大都很谦虚,都称寡人无知,先生教我,愿以国从等。这些说法,有的是客套,是当时特有的谦词,但不少还真是真心的。因为这时的诸侯国有危机感,弄不好土地就被削走了,甚至就被人灭国了。这在春秋,尤其是在春秋早期和中期,是不大可能的。那时,灭国不是一件道德的事。大国不是灭掉小国,而是要保护小国。所以,有人作霸主对小国来说是件好事。战国就完全不一样,一战过后,如果被灭,便成为大国的郡县,祭祖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诸侯国的危机是空前的,他们急于招集各类人才为王国服务,机遇就这样降到策士们的头上。
策士们与诸侯国王讨论的主要是各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合纵与连横是两种基本形态。所以,策士中最耀眼的主角是苏秦和张仪,同时还有一大批富有才华的策士群体。苏秦合纵,联合东方各国对付秦国的东侵;张仪连横,以秦为主,联合数国对付其他。但是,诸侯国之间也远远不只是这两种形态。东方诸侯的联合也有针对东方大国的。策士有两种基本游说倾向,一种是吹,说对方怎么怎么厉害,多么多么强大,只要联合谁谁谁,就会称霸天下云云;一种是吓,说对方怎么怎么渺小,多么多么脆弱,假如不联合谁谁谁,就会亡国灭种云云。除此以外,也还有许多较为客观的分析,但大多急功近利,有强烈的针对性。在错综复杂的时局面前,要解决现实危机,非有出乎寻常的智慧不可。所以,策士的游说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分析,大多想象大胆,设计缜密,引古鉴今,发人深省。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方案设计方面,策士们表现出一流的智慧。他们的游说技能及其不循常规的问题解决思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他们面临危急时的自我解救,以及穷厄时刻的奋起,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精神,给人们以巨大鼓励。如苏秦的悬梁刺股,成为勤奋的典范,世世代代都在鼓励着人们去为理想而奋斗。策士们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正面的有价值的遗产。
对多数策士来说,他们的个人利益诉求很高,取卿相富贵是其行为的根本目的,他们的社会价值是在个人价值实现过程中连带出现的。他们不顾及传统的价值规范,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势利之士,这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
端。但是,这也并非所有策士的写照。一些策士也十分努力维护自我人格的尊严,如鲁仲连提出的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最高原则,几千年来一直受人尊崇。所以,策士成分是多元的,这不仅仅表现在价值取向,而且表现在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的方式上。他们有的在周天子的蕞尔土地上奔忙,有的在强大的诸侯国国王面前游说,有的为封君出谋划策,有的则为卿相将领排厄解困。游说是他们的主要行为手段,但他们不仅仅只有口头功夫,有的能够杀身成仁,谋刺暴君,有的则习计会,为封君管家理财,甚至鸡鸣狗盗,身怀各种绝技。总之,策士是那个时代一批最有才华,影响最大的阶层。
那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魅力,也留给后人太多太多的感慨。那是一个没有长策的时代,也是缺少道德规范,诚信失落的时代,那时,欺诈与武力是胜利的法宝。这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不是件好事。所以,后来秦王朝依赖诈力夺取了天下,可仅仅存活十余年,他们在战国时期的价值选择,对王朝建立以后的命运是有深远影响的。而对于策士,他们有那样的绝世才华,而命运却掌握在他人手中,只能选择依附他人才能实现其价值。苏秦、张仪,为诸侯国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最终命运悲惨。秦王朝的儒生更是被坑埋于地而成为千古奇冤!一个没有独立性的阶层,它的出路在哪里呢?他们多数是强权价值的鼓吹者,是不是他们参与掀起的浊浪最终也把自己吞没了呢?战国策士们的智慧值得欣赏,他们的命运更值得反思。对此,刘向编撰《战国策》时有篇书录写得非常好,本书录于卷前,请读者参看。
由于《战国策》是以策士游说为中心的一部史书,所以,本书的编选便打破了原书以国别分类的编纂形式,直接以策士为中心重新编辑,以体现该书的本质特征。这也是在众多的《战国策》选本中的一项新的尝试。事实上,原书以国别编撰,由于必须以策士为核心,所以一国之策也往往有多国之事,所编不尽科学。我们这样重新编排,读者不仅可以把握《战国策》所表现的中心,也能对战国社会的重要角色——策士群体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成为一部真正的战国纵横家书。
本书所选策士大致以出场时间为序,又注重不同事类的相对集中。其首篇选严率,不仅因为他是《战国策》第一篇第一个出场的策士,更因为他直接面对的是周君的传国九鼎被秦人索取,清楚地表现了战国时期,天子权威彻底瓦解的现实,而解除周君暂时危机的不是武官悍将,而是策士。接着编排合纵和连横两大派系的策士。据有的专家考证,可能在历史上张仪先苏秦出,但《战国策》不仅将二者并为同一时代,而且将张仪表现为成功后于苏秦者,我们还是尊重《战国策》的这种选择,先苏氏兄弟,次张仪,并一批相秦者;继而编排六国策士为国内政外交的策划。其中,我们把封君的门客作为策士之一类穿插其间,以见战国策士的丰富层面。最后以荆轲作结尾,不仅是时代相对晚近,也因为此时策士的游说已经进入尾声,由于七雄较量,秦国逐渐浮出水面,完全可以以用武力短时解决问题;策土言论也无关紧要,策土由说客变为侠客,荆轲悲壮的死去正象征着策士时代的终结。
本书的编撰方式是一种探索,是否合理,诚请专家和读者批判指正。
(《战国策选评》,田兆元、孟祥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版,15.00元)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朱伟一
我顽固地认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外语不好的人不会是一流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可以用法语创作,而且还通德语。《日瓦格医生》的作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以翻译谋生干了十年。托尔斯泰、普希金,这两位作家都会法语。契诃夫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海明威干脆常驻国外。中国近代叫得响的作家也一样,不仅懂外文,而且大多是“海归”。鲁迅、钱锺书、郁达夫、梁实秋,都在国外留学或游学过。连老舍这样专写老北京本土文化的作家,也曾在英国长期留学。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话我就不信。《红楼梦》怎么一出国门就成了弃儿?金庸笔下的武侠纵然是上天入地,也只能在华人圈内格、杀、打、扑。
或许我对单语作家的看法是错误的,所以我热切地期盼通晓外语的中文作家出现,以检验我的假设。王小波是得到公认的优秀作家,而王小波留学美国,英文应该相当不错。再看一位作家,看一位新生代女作家。一个叫丁丁的女作家写了本叫《生生不息》的小说。据悉,丁丁会做中、英文同声传译,想来她的英语不错。丁丁还在讲法语的比利时留过学,在国际上流窜过,想必没有见过彩虹也经历过风雨。
“中国式”丈夫
《生生不息》是一个爱情的故事,不,是一个愤怒声讨爱情的故事,声讨爱情,更声讨婚姻。一个叫伊冬的美貌知识女子,嫁给了一个叫费思明的男人,在南方的一座城市过活。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