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嵋坏┍览#庑┯腥ㄓ惺浦勘阄薹ㄔ俦U献陨砗妥铀锖蟠绦硎芮钌菁纳睿徊还涤凶詈蟊簧被蚨鏊赖暮么Χ选U龅谝皇澜缟缁嵯牧说厍蛏洗蟛糠值淖试矗缘厍蚧肪吃斐珊艽蟮某寤鳌N颐钦宸强沙中缘叵岩馕蹲偶词沟谌澜绮淮嬖诨蚴遣蛔犯系谝皇澜绲纳钏剑谝皇澜缁故悄岩猿ぞ玫匚窒肿矗�
“如果环境问题变得严峻,那也是未来的事,在我死之后,所以我不用太在意”。事实上,本章开头所探讨的12种重大的环境问题,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会在现在年轻人的有生之年变得非常严峻。大多数父母都会在子女身上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为他们的将来铺路。我们让子女受教育,为他们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立遗嘱,买人身保险,就是希望他们能幸福地生活,平安地度过未来50年以上的人生。然而,我们在为自己的子女做这些事的同时,却又在破坏他们未来50年的生活环境。
我自己也为这种矛盾的行为感到愧疚。我出生于1937年,在我的孩子出世以前,我并没有特别关注那些会影响到2037年的事件(如全球变暖或热带雨林的消失)。2037年在我看来远得不真实,我肯定自己在此之前就已去世。但是,当我的双胞胎儿子在1987年出生时,我和妻子也像其他的父母那样,为他们的教育操心、买保险、立遗嘱。当我想到他们在2037年就50岁了,正好是我现在的年纪,不禁心头一惊,2037 年也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一年!如果到时候的世界一团混乱,那么我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他们又有何用?
二战结束不久后,我在欧洲呆了5年,结了婚,妻子来自具有日本血统的波兰家庭。我碰到过一些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对子女未来生活的世界却漠不关心。我的朋友有来自波兰、德国、日本、俄国、英国和南斯拉夫等,他们的父母为他们买保险、立遗嘱、选择学校,就像我和妻子近年来为儿子们所做的那样。有些人很有钱,给子女留下大笔遗产,但二战的爆发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有很多与我同年的欧洲和日本朋友,因为战争成为孤儿,或是和父母分散、家园被炸毁、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家里的财产全数尽毁,还有些人笼罩在战争和集中营的阴影之下成长。如果我们不为子女未来的世界多做考虑,恐怕他们将来也会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
最后还剩下两种常见的论调,一种是:“现代社会与那些消亡的过去社会(如复活节岛、马雅和阿纳萨兹印第安部落等)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把过去的经验直接套在现代社会上。”还有一种是:“当今世界实际上是由强权政府和大企业所掌控,我区区一人能够做什么?”和前十个不堪一击的论调相比,这两种论调有可取之处。本章最后将讨论前一种论调,而对后一种论调的解答详见补充阅读章节。
过去与现在(1)
复活节岛、汉德森岛、阿纳萨兹、马雅和格陵兰维京社会等这些过去社会能否和当今的社会相提并论?他们的崩溃能否为我们提供借鉴?有人肯定会先提出否定意见:“现代世界怎么会重现古代社会的崩溃,特别是在今天的美国。对环境友善的新科技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而古人就没有这些神奇的现代科技可用,他们不幸地遭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自己也作了一些愚蠢的事,如滥伐森林、过度捕猎以获取蛋白质、眼睁睁地看着表土流失、在缺水的干燥地区建立城市。再则,愚蠢的首领也没有书籍可供参考,无法从历史中获得过去的经验,只知道争权夺利、发动战争,无视人民疾苦。最后,社会一个接着一个,相继消亡,走投无路的饥民纷纷拥向尚未崩溃的社会,一起消耗社会资源。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现代人和古人完全不同,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并不适用。特别是像美国,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富裕和强大的国家,环境资源丰富、领导英明、友邦昌盛且忠心耿耿、敌人弱小到不足为道,那些发生在过去社会的不幸事件肯定不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是的,过去和现代社会的确存在很大差异,最大的不同就是当今人口要比过去社会来得多,所使用的科学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更大。目前我们的总人口已超过60亿,人类社会拥有挖土机之类的重金属机械和核武器。而复活节岛民不过几万人,用的是石凿和人力,但他们还是毁坏了自己的生态环境,将社会推向崩溃。我们与过去社会的差别越大,意味着我们潜伏的危机也就越大。
第二个大的差异来自全球化。让我们把第一世界国家的环境问题置于一边,先来考虑当前的第三世界国家是否能从过去人类社会的崩溃中获得教训?首先,且让我们向象牙塔内那些对生态环境深有研究但从不看报纸也对政治不感兴趣的生态学家请教一个问题: 目前有哪些国家最受环境压力或人口过多等问题的困扰?他们的回答会是:“答案明显到想都不用想,那些国家肯定是阿富汗、孟加拉、布隆迪、海地、印度尼西亚、伊拉克、马达加斯加、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卢旺达、所罗门群岛和索马里等。”(参见地图11)。
接着,再去问那些对环境和人口问题毫无兴趣的第一世界国家的政客,请他们说出当前哪些国家最岌岌可危,政府被推翻或瓦解,国内战争频频,整个国家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而且还给富裕的第一世界国家制造了许多麻烦,如向他们提供外援、军事援助,甚至可能需要派遣自己的军队平息叛乱、打击恐怖分子,此外难民们还会非法拥入第一世界国家。对此,政客们的回答会是:“答案明显到想都不用想,那些国家肯定是阿富汗、孟加拉、布隆迪、海地、印度尼西亚、伊拉克、马达加斯加、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卢旺达、所罗门群岛和索马里等。”
两份名单如此之相似,真让人大吃一惊。它们之间的关联显而易见,也就是古马雅、阿纳萨兹印第安部落和复活节岛的历史将在现代世界重新上演。现代社会和过去社会一样,环境问题严重和人口过多引起政治危机,最终导致政府分崩离析。当人民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时,会责怪政府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因此他们不惜任何代价移居国外,剩下的人则相互争夺土地、自相残杀、发动内战。人民反正已一无所有,因此成为恐怖分子,或是支持、纵容恐怖主义。
上述问题最终造成的结果有种族屠杀(如孟加拉、布隆迪、印度尼西亚和卢旺达所发生的那样)、内战或是革命(名单上大部分国家皆如此)、请求第一世界国家派遣军队(阿富汗、海地、印度尼西亚、伊拉克、菲律宾、卢旺达、所罗门群岛和索马里)、中央政府的瓦解(索马里和所罗门群岛出现过类似情况)、陷入赤贫的局面(名单上所有国家均如此)。因此,现代的“国家失败”最明显的迹象就是革命、极端的政权更替、政府瓦解和种族屠杀。而在此之前都有环境和人口问题,如婴儿死亡率高、人口急剧增长、青少年和二十几岁年轻人的人口比率高,大量的失业青年在走投无路之下加入民兵组织。在环境和人口的重压之下,资源矛盾白热化,土地(如卢旺达)、水、森林、鱼类、石油和矿物等资源都是大家争夺的对象。不但是内在冲突长期无法解决,政治和经济难民也大大增加。还有些权威政体为了转移大众对其国内压力的关注,因而出兵攻打邻国。
总之,我们不必纠缠于过去社会是否与现代社会相似、能否为我们提供借鉴等问题。因为类似的悲剧近年来已经开始重演,还有一些国家摇摇欲坠。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有多少国家将重蹈覆辙?
至于恐怖分子,你可能认为许多政治杀手、自杀炸弹袭击者或是发动“9·11”的恐怖分子都受过良好教育,也有资金,而不是没有文化、走投无路的人。这是正确的,但他们还是需要穷途末路的社会来支持和纵容他们的行动。当然,任何一个社会都有残忍的狂热分子,美国也有自己的蒂莫西·麦克维[1]〖〗[1]1995年,蒂莫西·麦克维在俄克拉何马城炸死168人。——译者和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特奥多·卡克辛斯基[2]〖〗[2]1996年,特奥多·卡克辛斯基因制造和邮寄邮包炸弹,造成3人死亡。——译者。然而,一般而言,美国、芬兰和韩国这类健康的社会提供的工作机会也多,不会对狂热分子提供太多支持。
那些地处偏远的国家所面临的环境衰败和人口过多等问题,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也成为我们美国的问题。我们总是美化全球化,想象富裕先进的第一世界居民将好东西(如互联网和可口可乐)带给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居民。实际上,全球化仅仅意味着世界交流更为频繁,任何事情的影响都可能是双向的,全球化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第一世界将好东西带给第三世界。
关于第一世界将垃圾输送到发展中国家,我已在上文提到过每年有100万吨的电器废品从几个工业国运往中国。还有一些垃圾在无意间也进行了全球运输。如东南太平洋的迪西岛和奥埃诺岛(参见地图4),它们位于地球最偏远的一隅,距离最近的无人岛汉德森岛尚有100英里。这两个小岛由环礁构成,不适合人居住,没有淡水资源,因此鲜有游艇光顾。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小岛上几乎每一码的海岸线上就能发现一件垃圾。这些垃圾必然从海上的轮船,或是几千英里外的亚洲和美洲等环太平洋国家漂流而来。最常见的垃圾是塑料袋、浮标、玻璃瓶和塑料瓶(以日本三得利威士忌的瓶子为多)、绳索、鞋子和灯泡等。还有一些奇怪的东西,如足球、玩具士兵、飞机模型、自行车脚踏板和螺丝刀等。
从第一世界国家传输到发展中国家的坏东西中还有更可怕的。世界上血液内有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