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1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一人之忠之功,乃对于先帝之忠之功,对于天下百姓之忠之 

… Page 69…

上古秘史                                                       ·1381· 

 功也。所有诸忠臣、诸功臣、姓名事迹,朕已制有银册,一一 
 书于其上。现在伯夷既作史官,这亦是史官之事,朕就将这银 
 册交给汝,汝作史之时,亦可作为根据 。”伯夷听了,又再拜 
 稽首。当下任官已毕,其余小官,由各大臣自行荐举委任,帝 
 舜亦不去管它。 
       第四项政令是建都。照例换一个朝代,是一定要另建新都 
 的。帝舜择定了一个地方,名叫蒲坂。此地在大河东岸,从前 
 帝舜曾在那里作陶器,后来娶帝尧之二女亦在此地。君子不忘 
 其初,所以择定在此。而且近着大河,交通很便,离老家又近, 
 便叫大司空、秩宗、共工三人率领属官工匠等前往营造,一切 
 规模,大致与平阳相仿。四项大政发布之后,帝舜暂时休息。 
       一日,忽报隤□死了。帝舜听了,着实伤感,回想从前在 
 野时,八元八恺之中第一个认识的就是他。如今我新得即位, 
 正想深加倚畀,不想就此溘逝,实属可叹!当即亲临其家,哭 
 奠一番,又从优叙恤。这都是照例之事,不必细说。 
       后来各地的百姓因为他随禹治水之时驱除猛兽、鸷鸟及毒 
 蛇、害虫等,功绩甚大,立起庙宇来祭把他,给他取一个号, 
 叫做百虫将军,亦可谓流芳千古了。但是他姓伊,名益,号又 
 叫柏翳,与皋陶的儿子伯益声音相同,并且掌管草木鸟兽,其 
 职司同,后人往往误为一人,不可不知。 

… Page 70…

上古秘史                                                       ·1382· 

                          第一百四十二回 
                封第象于有庳 立学校以施救 

      一日,帝舜退朝后在宫中,他的妹子敤首忽然跑来说道: 
  “二哥,前日你用天子之礼去朝见父亲,父亲乐不可支,说道: 
   ‘有二哥的这样大孝,自然应该享有这样的尊荣,这真是吾家 
 之福呢 。’哪知母亲听了这话,心中有点不自在,便说道:“ 
 阿哥固然好了,兄弟没有出息,做阿哥的亦没有体面。我想舜 
 儿做了天子,大权都在他手里,今朝封那个人的官,明朝拜这 
 个人的爵,弄得来烈烈轰轰,但是自己的嫡亲兄弟,何不封他 
 一个官爵呢?’母亲在那里如此说,便是三哥也有点气忿忿的 
 样子,我看如此情形,总有些不好。二哥你再想想看 。” 
      舜问道 :“后来父亲怎样说呢?”敤首道:“父亲说,舜 
 儿对于兄弟是极友爱的。他不封兄弟,必定有一个不可封的道 
 理,或者还要迟几日,亦未可知。母亲听了这话,才不言语。 
 ”舜听了,默然良久,方说道:“我岂不想使三哥富贵?但是 
 有两层为难:一层是三哥对于国家百姓并无一点功劳。土地爵 
 禄,是崇德报功之物,是天下的公器,并非天子一人之私物, 
 可以随便滥用。第二层,三哥对于治民经国之道,素来一点没 
 有研究,就使封他一个诸侯,他明朝竟暴虐起来,或者刑政废 
 弛起来,必定受百姓之反对,或者受朝廷之贬黜,岂不是倒反 
 身败名裂吗?所以我正在这里想,想不出方法 。”敤首听了, 

… Page 71…

上古秘史                                                       ·1383· 

 亦连连点头,说道 :“不错,那么只好且看吧。” 
       哪知过了一日,帝舜去朝瞽叟,他的后母亦在旁边。帝舜 
 问安已毕,瞽叟忽然说道:“儿啊,自古说得好,兄弟如手足, 
 同气连枝,是一样的。现在你做了天子,可谓富贵之至,但是 
 兄弟象依然是个匹夫,似乎相形之下,太觉难堪,你有法可以 
 给他想吗?”帝舜未及答言,他后母就接着说道 :“兄弟从前 
 待你是不好的,但是你是个有名的仁人,我虽不曾读过书,然 
 而亦听见有两句道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亲爱之而已矣 。’兄弟从前纵有万分的不好,望你总看我们父 
 母面上,不要记他的恨,好歹给他想一个方法吧 !” 
      帝舜听了,惶恐之至,便将前日和敤首所说的两层意思, 
 更加委婉的向父母说了一遍。瞽叟听了,叹口气道 :“是啊, 
 我知道你是个极友爱的人,不封兄弟,必定有一个原故。既然 
 如此,象儿亦不必再妄想了 。”那后母道:“且慢,舜儿!我 
 知道你是向称大智的人,什么事情你办不了?如今虽则有这两 
 层困难,但是我想你必定有方法可以斡旋。你是亲爱兄弟的, 
 再想想着吧 。” 
      帝舜至此,只得说道 :“方法是有一个,不知道兄弟的意 
 思愿不愿?待儿去问了他再说 。”那后母道:“不必问他,同 
 我说就是,你且说来 。”帝舜道:“第一项,路的远近,计较 
 不计较?”那后母道 :“你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说,近地不可 
 封,远地可以封了。是不是?”帝舜应道 :“是。”那后母道: 
  “近地与远地有什么分别?难道近地天子不得而私之,远地可 
 以私用吗?”帝舜忙陪笑道:“不是不是。近地人人所贪,必 
 以待有功。封兄弟于近地,为众人所注目,易启物议。远地人 
 之所弃,容易使人忽略些。还有一层,近地难于见功,远地逼 
 近蛮夷,易于树绩。现在三弟一无功劳,儿封他一个地方,虽 

… Page 72…

上古秘史                                                       ·1384· 

 则近于私情,但是几年之后,成效卓著,那么就有可以解释, 
 不受人之指摘了 。” 
       那后母道 :“你刚才不是说,象儿不知道政治吗?边地远 
 方,逼近蛮夷,人地生疏,哪里会得有成效呢?”帝舜道 :“ 
 儿所以还有第二层要问三弟:不知道三弟但是要富贵尊荣呢? 
 还是兼要那刑赏政治的权柄呢?兼要刑赏政治的大权,儿有点 
 不放心,恐怕吃不住,弄糟了,倒反为难。如其只要富贵尊荣, 
 那么儿有办法,三弟尽管去做那边的诸侯,居这个爵,享这个 
 名。由儿另外派遣精明强干的人去代治那个国家,一切赋税等 
 等统归三弟,岂不是富贵尊荣都齐全了吗?” 
       那后母听到这话,正在忖度,尚未发言。那象本在后面静 
 听消息,等到这个时候,觉得万万忍不住,直跳的跳出来,叫 
 道 :“二哥,好的好的!就是这样吧!我横竖不知道什么治民 
 理国之道,我只要富贵尊荣便罢了 。”帝舜听了大喜。过了几 
 日,就发布命令,封弟象于有庳,但是象不必一定在那个国里, 
 仍旧可在家伺候父母,来往极为自由,亦算是幸运之至了。 
       一日,帝舜视朝,问群臣道 :“从前洪水为灾,百姓流离 
 荡析,艰食鲜食,生命尚且不保,当然谈不到“教育’二字。 
 如今水土平治已经二十余年,大司稷播时百谷成效卓著,天下 
 百姓大约都可以算小康了。但是人心容易为恶,饱食暖衣,逸 
 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古人说的话一点都不错。大司徒历年 
 播教以来,教他们亲睦,教他们谦让,效验亦已大显。不过朕 
 的意思:于成人而施教化,收效较难,因为习惯已成,成见已 
 深,一时不容易改转,不如先就重蒙教起,古人说 :‘蒙以养 
 正,圣功也 。’所以朕拟大规模的设起几个场所来,无论什么 
 人家的子弟都叫他来学。这个场所的名字,就叫作学。学有二 
 种:一种是学些技能及普通的知识;一种是学做人。有了技能 

… Page 73…

上古秘史                                                       ·1385· 

 和知识,将来长大之后就不至变为游民,可以得到一个相当的 
 职业,以维持其生计。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将来长大之后,到 
 社会上去,就是一个善人。人人都能如此,国家岂不是就大治, 
 刑罚就可以不用吗?古人说 :‘移风易俗,莫大于教。’肤的 
 意思如此,汝等以为何如?” 
      大司徒道 :“帝之言甚是。臣的意思:教固然要紧,育尤 
 其要紧。人之初生没有不善的,所以不善的原故,就是为习俗 
 所染。譬之一根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则赤,近 
 墨则黑。所以能够另辟一个场所,订定一种教法,造成一个环 
 境,使他左右前后,所见所闻,无非是个正人,无非是个善事, 
 那么就是他天性本恶,亦可以化而为善,何况本来是善的呢? 
 所以帝的主意甚是,臣以为可行 。” 
      帝舜道 :“那么有两项要先决定。第一项,是教育的宗旨 
 究竟如何?朕的意思:最好定一个极简极赅的字,做一个标准, 
 然后依了这个标准做去,自然容易达到目的 。” 
      于是大家一齐思索,有的主张用“让”字,有的主张用“ 
 仁”字,有的主张用“孝”字,纷纷不一。帝舜道 :“朕看起 
 来用‘孝’字最妥当。‘孝’为百行之原。先帝当日就最重‘ 
 孝’字,但是百姓识浅,以为‘孝’字是专对父母而言,对于 
 常人应该如何,他就不知道了。所以朕拟于‘孝’字下再加一 
 个“弟’宇,使百姓知道,对于父母固然要孝,就使对于常人 
 中年纪比我长的,亦要恭敬。那么不但家庭安宁,就是社会上 
 亦不会纷扰 。” 
      大家听了,都以为然。于是就通过教育宗旨:是“孝”、 
  “弟”二字。帝舜又道:“第二项,是教育的科目。这种科目, 
 包括知识、技能和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