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年纪尽老缮了,好好保养余年,俟寡人归来再见吧 。”真窥
听了这话,莫名其妙,不知道他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只得唯唯
答应。夏禹回到宫中,又叫过儿子启来吩咐一切,并且赐启一
块美玉,名叫延喜之玉。说道 :“我向来不贵宝玉的。但是从
前捐璧于山的帝尧亦曾经授帝舜以苕华之玉,照这样看来,玉
之为物,亦未始不可宝贵,汝其善藏而善守之 。”启再拜而受。
夏禹又与涂山后话别,回转头来,看见一个少子站在身边,是
平日所钟爱的。因又想起一事,再叫过启来吩咐道 :“汝这个
小兄弟,我打算给他一个封国,在褒的地方。我明日即须动身,
已来不及,将来又恐忘却,汝须代我记着。”启唯唯答应。
到了次日,夏禹起程,宰相伯益率领百官至南门外恭送。
忽见有两人匆匆而来,原来是大章、竖亥二人。夏禹在帝舜未
崩时,叫他们去测步大地的,如今方才回来报告。大章所步的
是东极至于西极,共总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零七十五步;坚
亥所步的是南极至于北极,共总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零七十
五步,两数相同。所以他们两个同时出去,同时回来。夏禹看
了,遂慰劳道:“汝等多年在外,仆仆奔走,辛苦极了,作速
去休息吧 。”又吩咐伯益对于二人须重加赏赐。伯益听命,和
群臣自回朝中不提。
且说夏禹这次出行并非直到扬州,他的心思,是要将他所
有的秘书宝物等分藏在各山,以便后世有缘的可以得到。所以
他的出门先向西南行,从风陵堆逾过黄河,直到熊耳山,选择
了一块地方,叫从人开凿一间石室。夏禹本来有预备好的一个
金匮,石室凿好之后,便将他携来各种图书宝物之中拣了几种
放在金匮内,就拿到石室之中去藏着。然后又叫从人用土石将
石室遮住,隐在里面。到得后来,士人但知道夏禹曾经在此山
… Page 245…
上古秘史 ·1557·
藏书,究竟所藏何书及藏在何处,均不得而知了。
这时帝女在旁问道 :“天下名山有九,熊耳山并非天下名
山,藏在此地是什么原故?”夏禹道:“熊耳山是洛水发源之
地。洛水最有神灵,当初帝尧授帝舜及帝舜授寡人以天下皆于
此水中得到祯祥。又从前寡人治洪水时,亦曾在此水中得到宝
书及九畴等等。水中不可藏书,所以藏在此水发源之山中以作
纪念 。”帝女听了,方始明白。熊耳山藏书之后,夏禹又向王
屋山而来。
帝女又问道 :“我王本来说要到泰山去行封禅之礼,现在
何不一直沿大河之南岸而走呢?”夏禹道 :“不然。寡人尚有
事未了。当初寡人治水到王屋山时,曾承王屋山清虚真人西城
王君传授宝文,是为朕有志学仙之初步。原约功成之日,送还
原书,所以现在不能不绕道一往 。”过了两日,到了王屋山,
访问西城王君,又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去了。那留下守洞之人已
得到西城王君的预告,即领了夏禹入洞。帝女本来是天上神仙,
亦得随入,其余之人皆在洞外守候。夏禹等人洞之后,经过小
有清虚之天的正殿清虚宫,曲曲弯弯又到了南浮洞室,天生石
匮依然尚在。夏禹遂将宝文放人匮中,与帝女辞了守洞之人,
循旧路出洞,再向东北行。
一日,到了一山,水石清秀,仿佛仙家之地。夏禹爱其风
景,又择了一块地,命左右将山石凿成一洞,将自己所著的一
部真经藏在里面。左右的人偷看那书,觉得是刻以紫琳,秘以
丹琼,装璜得非常华丽。这个洞,就叫作林屋洞。
夏禹藏过书之后,才直向泰山而来。那时秩宗伯夷和那些
属下的礼官都已在此等候了。东方诸侯来参加的亦不少。夏禹
遂率同登到顶,将预备好的文字掘坎藏埋。又用土石堆积得甚
高,这就是封禅之礼之“封”字。下了绝顶,秩宗就请夏禹到
… Page 246…
上古秘史 ·1558·
云云山去行排礼。因为从前帝各帝喾、帝舜都是如此,所以早
在那边预备好了。夏禹道 :“禅礼照例是应该在泰山下举行的。
不过寡人此次各处一走,太迁延了。苗山大会之期已近,再在
此举行禅礼,迟留数日,恐怕误期,寡人想禅是祭天,无处不
有天,即无处不可以祭,且到苗山再去举行吧 。”于是下了泰
山,匆匆向南而行。
到了大江之口,上了船舶,扬帆直驶,渐渐已到震泽。从
前所牵岝崿山俨然在望。当初是惊涛骇浪,而今已水平如镜,
各处沙洲涨积的甚多。回首前尘,匆匆已数十年,不觉感慨系
之。一面推篷回望,一面将往事告诉帝女。晚间收帆,泊在包
山岛下。从前治水时曾经来过,并且叫地将等探寻地脉过的。
岸边矗立着一个祠庙,庙额“水平王庙”四个大字,原来所祀
的就是水平。夏禹看了,叹道 :“能御大灾,以死勤事,水平
兼而有之,真可以俎豆千秋了 。”
这日夜间,众人悉人睡乡。夏禹轻轻向帝女道 :“此山下
有隧道,分通各州,叫作地脉,是一个极好的所在。寡人有《灵
宝方》、《长生法》两种,打算就藏在这个里面,汝看好吗?”
帝女道 :“甚好。不过妾想几千年之后,假使有人得到,而不
能认识这个文字,恐怕亦是无益的 。”夏禹道:“这却难说,
安见得那时没有大圣人能认识它呢?”说罢,携了《灵宝方》、
《长生法》,拿了赤碧二噉照着,独自一人向穴中而去。过了
许久,方才出来,这赤碧二噉自从治水之后,几十年来才第一
次用它。那时左右之人个个安睡,除出帝女以外,竟无第三人
知道。
后来隔了一千几百年,到周朝春秋之末,吴国的君主阖闾
要造宫殿,伐取山石,无意之中在一块无缝之大石中,发现一
个大洞,其深不可测。吴王就问群臣 :“哪个能够进去探探它
… Page 247…
上古秘史 ·1559·
的底?”但是没有一个敢答应。有两个冒险进去,走了两日,
不能探到洞底,也就回转了。那时凑巧有一个人,姓山名隐居,
住在这座包山上,自称龙威丈人。大家都说他是仙人。吴王从
前游历包山,曾经遇见他过,此刻忽然想到他,只有他或者能
够进去。于是就和灵威丈人商量。龙威丈人果然答应了,就进
洞去,足足走了十七日,终究走不到洞底,也只好就回转了。
恰好夏禹所藏的那部紫文金简的《灵宝方》、《长生法》并玉符
等都在那路旁,他就顺便拿了出来,献给吴王,做个证据。可
是那书上的文字竟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后来打听得鲁国孔老夫
子是个博物家,就叫人拿了这些书件去问孔子。但是还不肯直
说它的来历,扯了一个谎道 :“是一个赤雀衔来放在殿上的。
”要想试试孔老夫子的本领。哪知孔老夫子一见就知道了,说
道 :“这是《灵宝方》、《长生法》,夏禹所服的。夏禹将仙化,
封之于名山石画之中,现在竟有赤雀衔来,真是天之所赐了。
”把孔老夫子这么一说,那夜夏禹独自一人私做之事方才揭
晓。闲话不提。
且说夏禹在包山下住了一夜,次日,依旧扬帆南驶。哪知
事不凑巧,到了浮玉山相近,夏禹所坐的船竟全体破坏,沉溺
于水,大家都落在水中。幸喜那时已将近岸,其水不深,恰好
落在一块大石上,究竟这船忽然破坏,是否和那周朝时候荆国
人作弄昭王的故事有心用胶船来陷害,不得而知。但是那时落
水的人个个都有点疑心了。
哪知忽然之间,不知何故那块大石突然浮起水面,仿佛一
只大船一般,载着夏禹等一径直到苗山脚下,方才停止。这时
大众都诧异之极,有些猜是夏禹运用神力,如那牵岝崿山之故
事的。有些说夏禹洪福齐天,有鬼神随时在暗中护助的,议论
不一。这只石船到后世犹搁在苗山脚下,到得刘宋文帝元嘉年
… Page 248…
上古秘史 ·1560·
间,有人在船侧得到铁履一量,想起来当然亦是夏禹从人的遗
物。但是那铁履究竟有什么用,不得而知了。闲话不提。
… Page 249…
上古秘史 ·1561·
第一百六十回
禹会诸侯戮防风氏 启为天子灭有扈国
且说夏禹到了苗山之后,那时万国诸侯已到得不少。百姓
听见夏禹驾到,亦都来欢迎。到得一处,只见新建筑的宫观不
少,都是预备给夏禹住的。但那上面的匾额有的题“尧台”二
字,有的题“舜馆”二字,旁边都有铭记,称赞尧舜之功德。
夏禹见了,暗想 :“他们来欢迎我,而竭力称赞尧舜,就是表
明说我之功德不及尧舜而已。我现在已将出世,何必再与他们
争闲气?统统都随他们就是了 。”
到了大会将开之前一日,各国诸侯差不多到齐,只差了一
个防风氏。那防风氏国离苗山最近,偏偏不来,夏禹心中非常
不满。暂且不表示。次日,夏禹大会诸侯,朝觐礼毕,便将平
日考察诸侯功德优劣的一张成绩单发表,如某某有功,某某有
过,某某平平,某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