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郑锫兜挠锲惨斐5钠骄病U缙渌裕攵喽蛩涠妨耸嗄辏袢杖椿故堑谝淮渭妗3鲇诤闷妫锫对恢挂淮蜗胂蠊馕淮嫒宋锏淖鹑荨?赡苁悄炅涞脑颍丝探嗬攵讼晗吕矗膊⒉痪醯糜兴此6苑降母母芯醺嘞袷且桓霰ゾ缢念V抢险摺�
  而对多尔衮而言孙露似乎没有脱离他之前的想象。他相信眼前的这个女人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一种久违的释然让他彻底轻松了下来,坦然面对女皇询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这些人?”
  “睿王不是已经做出决定了吗。”出于尊敬孙露依旧称呼着多尔衮之前的封号。
  “我不是指孩子们。而是说我们这些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多尔衮沉声问道。
  “从那个年代沙场上过来的人没几个手上不沾血的。朕手上的血也不少。如果睿王愿意像令弟一样诚心归顺我朝的话。那杭爱山一战就算是睿王折功补过了。”孙露大度的说道。
  多尔衮听罢,回头望了望已然一身汉人打扮的多铎,缓缓开口道:“这么说来是要我们蓄发易服。”
  “这个头是你们开的。朕不能不给朕的百姓一个交代。”孙露直言不讳道。相比汉、唐两朝,明朝人的胸襟本就算不上宽广。加之又有宋朝的耻辱记忆在前,以及被强制剃发一事在后,因此为了尊严和面子绝大多数的中华朝百姓在满人蓄发易服一事的问题上都显得极为固执。
  听完了女皇的回答,多尔衮沉默了好一会儿。正当众人以为他默认了这个结果之时,他却又突然语气坚定的开口道:“我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我不能这么做。”
  多尔衮的回答显然让在场的众人吃了一惊。先前还在人亲的满人也跟着一起围了上来,静静地看着多尔衮和弘武女皇。反倒是孙露还是一脸的镇定,想都没多想就直接反问道:“那睿王要朕怎么做?”
  多尔衮一字一顿的说道:“请陛下准许我出家为僧。”


第二部 175满州残部就地出家 蒙古王公献贡归顺
  “我等也要出家。”
  岳乐与多铎双双箭步上前陪同多尔衮一起请命道。后面紧跟着的还有数名郡王以及一直以来效忠追随于他们的家奴。见此情形孙露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已然蓄发的多铎问道:“难道将军也要跟着一起出家吗?”
  然而面对女皇的询问,以及一旁长子多尼疑惑不解的目光,多铎不为所动地斩钉截铁道:“请陛下成全。”
  “请陛下成全!”说着其他几人也随之一起齐刷刷地跪地请求道。
  “明白了。朕准你们的请求。”在环视一了番眼前跪着的满洲贵族后,孙露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她知道遁入空门对于多尔衮等人来说是唯一能保住尊严的归宿,也同样是中华百姓所能接受的结果。
  多尔衮感激地望了孙露一眼,随即又拱手恳求道:“陛下,我还有一个不请之请。”
  “睿王请说。”孙露礼貌的回应道。
  “请陛下开恩准许他们回辽东故土。”多尔衮望了望身后的多尔博等人恳切地说道:“至于我等罪人还是留在归化出家算了。”
  “也罢,睿王放心。朝廷会将你们的族人妥善安排回辽东定居。那尔等就在于归化无量寺出家吧。”孙露听罢爽快地建议道。
  “谢陛下。”多尔衮深深地作了个揖道。此刻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是多尔博等人可以落叶归根。至于他本人则早已打消了回乡的念头。或许在他与多铎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颜面再回到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去面对长眠于下列祖列宗。
  面对父亲的选择,一旁的东莪也是感慨万千。虽然刚认完亲的她十分希望父亲能和她一起去南京。或是与其他人一同回辽东老家。但既然父亲决定了出家,东莪还是打从心眼里由衷地为他祝福。因为对于信奉喇嘛教的满人来说,能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佛祖同样是件值得庆祝的事。然而一旁多博尔显然不能接受生父与养父同时出家的结果。却见他当即激动地冲上前下跪道:“阿玛,我不走。我和你们一起留在归化出家。”
  “多尔博,你胡闹什么呢!快给我下去!”多尔衮板起脸呵斥道。但这一次多尔博的态度显得异常的坚定,无论多尔衮怎么叱呵,他就是死活不起身。引得一旁的孙露不禁微笑着开口道:“这位想必就是睿王的公子吧。”
  “犬子无知,惊动的圣驾,还请陛下见谅。”多尔衮连连告罪道。对于儿子桀骜的个性,他有时候也会觉得有些难以控制。
  “那里的话。有道是虎父无犬子,令公子这次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劳,是难得的少年英雄。这么年轻就去出家固然可惜。不过依朕看来以他的个性也不适合回辽东种地。”说到这里孙露又向跪在旁边的多尔博问道:“怎么样?你是想回辽东老家种地?还是加入我军留在蒙古?”
  “那阿山他们也可以一起留下来吗?”多尔博毫不避讳地抬头问道。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孙露颔首笑道。眼前这孩子的直爽让她颇为欣赏。于是她又打趣地追问了句道:“还有别的要求吗?”
  “我希望依旧能与夏团长共事。”多尔博指着站在女皇身后的夏完淳说道。因为在他看来夏完淳是唯一值得他信赖的汉人。多尔博可不想日后作战之时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一个陌生的汉人。
  “夏团长你说呢?”越来越觉得有趣的孙露回头向自己的爱将问道。不敢怠慢的夏完淳必恭必敬地回答道:“一切谨尊陛下您的旨意。”
  “那好就这么办。多尔博,你去挑一百个族人组成满州营,就归属在夏团长的麾下。”孙露不假思索地安排道。
  “这么说我要听他的指挥。”多尔博提起嘴角道,那表情仿佛是问为什么。
  “是的。因为你加入了中华军,服从就是你的天职。”孙露语重心长的告戒道。一旁的多尔衮与多铎也向自己的儿子投去了警告的目光。毕竟此刻多尔博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贵妇,而是堂堂的中华帝国皇帝。就算不用敬语也容不得他如此挑三拣四。于是在父亲等人严厉的目光下多尔博紧跟着便不再废话,而是老老实实地回到了队伍之中。
  眼看着顺利处理完满州残部事宜,孙露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蒙古诸侯的身上。毕竟多尔衮等人只是一个开场,那些蒙古王公才是她此行的真正目的。于是孙露当即向众人宣布道:“诸位也不要都傻站着这里,还是快进城吧。”一旁的司仪听罢,连忙会意地高声喊道:“起驾!”一时间刚才还蜂拥成一团的众人立刻就兴高采烈地簇拥着女皇与皇夫鱼贯着进入了归化城。
  翌日,女皇在城内的总督府正式接见了蒙古王亲贵族。作为向天朝致敬称臣的礼节,与会的蒙古贵族们代表部族逐一向女皇进献了各自带来的贡品。最先奉上贡品的依旧还是科尔沁亲王吴克善。这不仅是因为科尔沁是蒙古诸部中最先向中华朝称臣并接受亲王封号的部落。更重要的是科尔沁部在这次与准葛尔军的作战中出力最多,战功也最大。吴克善与朝廷的关系自然不是其他蒙古王公可以比拟的。
  不过吴克善所进献的东西倒不比其他蒙古王公丰富多少。但这并不会引起弘武君臣的不满。这一来是出于天朝上国的自傲,二来则是中华朝这些年从科尔沁获取的利润早已远远超出了在场其他蒙古部落所纳贡品的总和。所以这些贡品礼节上意义远大于其实际的价值。当然就孙露本人而言她并不赞成科尔沁诸部向朝廷纳。毕竟纳贡一说往往指的是藩属国对宗主国而言的。孙露不希望保持这种名义上的朝贡关系。然而蒙古人那边似乎将这件事看得很重。对此孙露与弘武内阁也不想操之过急,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加大这些地区税收的比重,并相应减少。以达到从政治上到经济上掌握实际控制权的目的。
  却见孙露在接纳下科尔沁部的贡品后,向着吴克善欣然开口道:“自从上次南京一别,算起来也有七、八年了,卿看上去依旧还是那般神彩奕奕啊。”
  “谢陛下关心,臣这几年身子骨还算硬朗。这还不都是托陛下您的福,若非陛下您当年送给臣那些会长银子的羊。科尔沁哪儿会有现在这般的风光啊。”吴克善满面春风的奉承道。他的这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就响起了一阵轻微啧啧声。
  几个来自偏远地区部落的蒙古王公一听说有会长银子的羊,立刻就惊讶地瞪大着眼睛窃窃私语起来。而那些熟悉科尔沁部的蒙古王公则清楚吴克善口中那会“长”银子的羊其实就是绵羊。自从科尔沁部在朝廷的帮助下开始大规模圈养绵羊以来。成捆成捆的羊毛每年都会为草原带来成箱成箱的银子。科尔沁这个本不算大的部落也由此俨然一跃成为了草原上最为富裕的部落。至于那些起初担心汉人进入草原后会将牧场开垦为农田的蒙古王公,在看了科尔沁部的成果后也就此放下了心。更是从心底里相信了中华女皇的诚意。
  其实无论是吴克善,还是在场的其他蒙古王公都没弄明白。并不是女皇的命令阻止了汉人移民大规模进入草原将牧场变成良田。而是从一开始中华朝就是冲着他们的牧场迩来的。当初纺纱机的改进,让中原的纺织业迅猛发展。然而当中原的汉布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之时,棉荒、毛荒、纱荒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中原的纺织商们。为了谋取暴利一些财阀便开始在南方的产粮区圈地养羊起来。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既得不到优质的羊毛,又影响了粮食的生产。为此尽快控制西北的牧区一直以来都是内阁的。而今也正是拥有了西北的牧区,朝廷才能在不影响纺织业的情况下,理直气壮地在中原产粮区禁止圈地放牧。西北的优质羊毛也同样保证了中华帝国的纺织品在世界各地的竞争力。毕竟像英国那样的弹丸小国,就算把全国的土地都圈了养羊,其产量都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