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莹督率参将邱镇功,守御鸡笼口,见英舰驶入,开炮抵敌,
轰退英兵。当下捷报到京,道光帝下旨嘉奖。嗣后英兵又窥大
安港,达洪阿、姚莹,预设埋伏,诱敌进口,英舰鼓轮直入,
… Page 53…
清史演义 ·488·
巧巧触着暗礁,霎时间伏兵齐起,奋勇上船,擒住白人二十四
名,黑人一百六十五名,炮二十门,及英兵所得浙军器械,约
数百件。捷报再上,道光帝亲书硃谕,赏达洪阿太子少保衔,
加姚莹二品顶戴。达、姚二人,将英俘监住,请旨正法,有旨
批准。达洪阿等也算谨慎,把黑人一百六十四名斩首,留白人
不杀。到了江宁议和,两国当交还俘虏,台湾只交出白人。英
使濮鼎查,寻了闲隙,遍诉江、浙、闽粤诸大吏,略说 :“台
中两次俘获,均系遭风难民。镇台达洪阿、道台姚莹,垂危邀
功,请会奏惩处 !”这位和事老耆英,连忙上奏,洋奴,洋奴!
达洪阿闻这消息 ,也具奏声明原委,最后的一篇奏牍,恰是
自请开缺,候钦派大臣查办。道光帝遂饬怡制台渡台讯究,一
面将达、姚二人撤任。正是:
功罪不明先受谴,忠奸未辨已蒙冤。
毕竟怡制台讯究后,达、姚二人得罪与否,请看下回分解。
中英开衅,为禁烟而起,屡战屡败,直至江宁受困,情见
势绌,不得已而乞和。种种条款,令人难堪,耆、牛、伊三大
臣,唯唯诺诺,不敢少违。英人始愿,且不及此,何其怯欤?
顾后人以此为五口通商之始,目为耆、牛、伊罪案,吾谓通商
尚不足病,重洋洞辟,万国交通,中国宁能长此闭关乎?但战
事为禁烟而起,至和议成后,于禁烟二字,绝不提及,是真可
怪。英人未尝不允禁烟,我既事事如约,则禁烟二字,应不难
乘此提议,数十百年之积毒,不至长遗,尚足为万一之补救。
乃议和诸臣,见不及此,清宣宗亦屡败而惧,含糊了事。虎头
蛇尾,能毋为外人窥破耶?本回写牛鉴,写伊里布,写耆英,
暗中实写宣宗。语重心长,隐含无数感慨。
… Page 54…
清史演义 ·489·
第五十六回
怡制军巧结台湾狱 徐总督力捍广州城
却说闽浙总督怡良,本是达、姚二人的顶头上司,只回军
务倥偬,朝廷许他专折奏事,达、姚遂把始末战事,直接政府,
闽督中不过照例申详,多未与议,因此怡良亦心存芥蒂。此次
奉旨查办,大权在手,乐得发些虎威,聊泄前恨。外不能御侮,
内却偏要摆威,令人可恼!到了台湾,驺从杂沓,仪仗森严,
台中百姓,闻得怡制台为办案而来,料与达镇台、姚道台一方
面,有些委屈,途中先拦舆鼓噪,争说达、姚二官员的好处,
制台大人,不必查究。达洪阿得了此信,连忙亲往驰谕,百姓
们才渐渐解散。
怡制台一入行辕,门外又有一片闹声,经巡捕来报,外面
的百姓,每人各执香一炷,闯入行辕来了。怡良问为何事?巡
捕答称,百姓口中,无非为达镇台、姚道台伸冤。此时达、姚
二人,见过怡制台,已自回署,怡良忙着人传见。不一时,达、
姚俱到,百姓分开两旁,让两人入辕。怡良此时,只得装出谦
恭模样,起身相迎,与两人行过了礼,随说 :“两位统是好官,
所以百姓这般爱戴。现仍劳两位劝慰百姓,禁止喧闹,兄弟自
然与二位伸冤 。”达、姚二人忙禀道:“大帅公事公办,卑职
等自知无状,难道为了百姓,便失朝廷赏罚么?”正答议间,
… Page 55…
清史演义 ·490·
外面的喧声,越加闹热。怡良忙道 :“二位且出去劝解百姓,
再好商量 。”达、姚二人,只好奉命出来,婉言抚慰。众百姓
道 :“制台大人,既已到此,何不出来坐堂,小百姓等好亲上
呈诉 。”达姚二人,乃再请怡制台坐出堂去,晓谕百姓。怡良
没法,亲自出堂,见外面有无数百姓,执着香,黑压压的跪了
一地。前列的首顶呈词,由巡捕携去,呈与怡良。怡良大略一
瞧,便道 :“本宪此来,原是与达镇、姚道伸冤,汝等百姓,
好好静候,千万不要喧哗 。”众百姓尚是不信,又经达姚二人,
再三劝慰,百姓方才出去。
怡良又邀达、姚二人入内,便道 :“二位的政声,兄弟统
已知悉,但上意恐有误抚议,所以遣兄弟前来。”一面取出密
旨,交与二人阅看,内有“此案如稍有隐饰,致朕赏罚不公,
必误抚局,将来朕别经察出,试问怡良当得何罪”等语。炀灶
蔽聪,前后多自相矛盾。两人阅过上谕,便道 :“卑职等的隐
情,已蒙大帅明察,甚是感德不忘,现只请大帅钧示便了 !”
怡良道 :“现在英人索交俘虏,台中擒住的英人,已多半杀却,
哪里还交付得出?兄弟前时曾有公文寄达两位,叫两位不要杀
戮洋人,两位竟将他杀死一大半,所以今日有这种交涉 。”达
洪阿道 :“这是奉旨照办,并非卑镇敢违钧命 。”怡良道: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专制时代的谰语。现在抚议已成,为了
索交俘虏一事,弄得皇上为难,做臣子们也过意不去。为两位
计,只好自己请罪,供称:‘两次洋船破损,一系遭风击碎,
一系被风搁沉,实无兵勇接仗等事。前次交出白人数十名,乃
是台中救起的难民,此外已尽逐波臣,无处寻觅 。”照此说来,
政府可以藉词答复,免得交涉棘手了 。”计策恰好,只难为了
达、姚。达洪阿不禁气忿道 :“据大帅钧意,饬卑镇等无故认
罪,事到其间,卑镇等也不妨曲认。但一经认实,岂非将前次
… Page 56…
清史演义 ·491·
奏报战仗,反成谎语?欺君罔上,罪很重大,这却怎么处?”
怡良道 :“这倒不妨,兄弟当为二位转圜 。”遂提笔写道:
“此事在未经就抚以前;各视其力所能为。该镇、道志切同仇,
理直气壮,即办理过当,尚属激于义愤 。”写到此处,又停了
笔,指示两人道 :“照这般说,两位便不致犯成大罪,就使稍
受委屈,将来再由兄弟替你洗刷,仍好复原。这是为皇上解围,
外面不得不把二位加罪,暗中却自有转圜余地。兄弟准作保人,
请两位放心 !”如此做作,可谓苦心孤诣。达、姚二人,没奈
何照办。
怡良就将写好数语,委文牍员添了首尾,并附入达、姚供
状,驰驿奏闻。道光帝一并瞧阅,见怡良奏中,末数语,乃是:
“一意铺张,致为借口指摘,咎有应得”三语 。总不肯放过。
遂密逮达、姚二人入都,交刑部会同军机大臣审讯。隐瞒百姓,
阳谢英人,苦极苦极!道光帝自己思想,无故将好人加罪,究
竟过意不去,刑部等的定谳,也是不甚加重,遂由道光帝降旨
道:
该革员等呈递亲供,朕详加披阅,达洪阿等原奏,仅据各
属文武士民禀报,并未亲自访查,率行入奏,有应得之罪。姑
念在台有年,于该处南北两路匪徒,叠次滋扰,均迅速蕆事,
不烦内地兵丁,尚有微劳足录。达洪阿、姚莹,著加恩免其治
罪!业已革职,应毋庸议!钦此。
台湾的交涉,经这么一办,英人算无异言。这是怡制台的
功劳。奈自洋人得势后,气焰日盛一日,法、美各国,先时尝
愿作调人,江宁和约,不得与闻,免不得从旁讥议;况且中国
的败象,已见一斑,自然乘势染指。是时钦差大臣伊里布赴粤,
与英使濮鼎查,开议通商章程,尚未告成,伊已病殁。清廷命
两江总督耆英,继了后任,订定通商章程十五条。自此英人知
… Page 57…
清史演义 ·492·
会各国,须就彼挂号,方可进出商船,输纳货税。法、美各商,
以本国素未英属,不肯仰英人鼻息,遂直接遣使至粤,请援例
通商。耆英不能拒,奏请许法、美互市,朝旨批准,随于道光
二十四年,与美使柯身,协定中美商约三十四款,又与法使拉
萼尼,协定中法商约三十五款,大旨仿照英例。惟约中有“利
益均沾”四字,最关紧要。耆英莫名其妙,竟令他四字加入,
添了后来无数纠葛,又上法、美的当。这且待后再详。
只江宁条约,五口通商,广州是排在第一个口岸,英人欲
援约入城,粤民不肯,合词请耆英申禁。耆英不肯,众百姓遂
创办团练,按户抽丁,除老弱残废,及单丁不计外,每户三丁
抽一,百人为一甲,八甲为一总,八总为一社,八社为一大总,
悬灯设旗,自行抵制英人,不受官厅约束。会英使濮鼎查,自
香港回国,英政府命达维斯接办各事。达维斯到粤,请入见耆
英。耆英晓得百姓厉害,即遣广州知府刘浔,先赴英舰,要他
略缓数日,等待晓谕居民,方可入城相见。
知照后打道回衙,适有一乡民挑了油担,在市中卖油,冲
了刘本府马头,被衙役拿住,不由分说,揿倒地上,剥了下衣,
露出黑臀,接连敲了数十百板。市民顿时哗闹,统说官府去迎
洋鬼子入城,我们百姓的产业,将来要让与洋人,应该打死。
这句话,一传两,两传十,恼得众人性起,趁势啸聚,跟了刘
本府,噪入署中。刘本府下了舆,想去劝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