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计划中,海军作战计划的主要内容为:〔21〕
1. 开战之初,以第1航空战队(6艘航空母舰为主力)袭击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主力舰队。
2. 同时以第11航空战队(陆基航空兵)协同陆军,对菲律宾和马来半岛进行突然袭击,尔后在该战区遂行空战任务。
3. 第2舰队在菲律宾海域遂行作战任务,以夺取东亚海上制空权,保障海上输送陆军的安全。
4. 第3舰队为运输在菲律宾及南方要地登陆部队的船队护航,并掩护其登陆;南遣舰队协助在马来半岛登陆的部队作战。
5. 第2遣华舰队参加攻占香港的作战;第4舰队参加夺取关岛、威克岛和腊包尔的作战。
6. 第6舰队(潜艇部队)参加袭击珍珠港的作战,尔后继续袭击敌舰,削弱敌海上兵力。
7.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如美国主力舰队前来进攻,以除第3舰队和南遣舰队外的联合舰队大部分兵力迎击,将其歼灭。
日本海军参加南方作战部队的指挥系统如附表712。
作战计划中陆军作战的方针、目的、范围等基本上与杉山元的设想相同。其兵力部署为:“第14军以2个师团为主力,在菲律宾作战;第15军以2个师团为主力,在泰国、缅甸作战;第16军以3个师团(其中2个师团在完成其他作战后调来)为主力,在荷属东印度作战;第25军以4个师团为主力,在马来半岛作战;南方军直属部队以1个师团、1个混成旅团和2个飞行集团为主力;中国派遣军所属之第23军以1个师团为主力,参加香港作战;大本营直属的南海支队以3个步兵大队为主力,参加关岛、俾斯麦群岛的作战。”〔22〕
1941年12月初,日本进行南方作战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12月2日,日本天皇裕仁批准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的大海令第12号作战命令。命令通知各日本舰队司令,攻击开始时间定为12月8日(日本时间)。〔23〕12月8日(夏威夷时间为7日)凌晨3时19分,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驻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实施突然袭击,给予歼灭性打击;同日凌晨2时15分,日陆军第25军在马来半岛东部海岸敌前登陆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
五、 中国战区的建立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日(当地时间为12月7日),日本向美国、英国宣战,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等20多个国家相继对日本宣战。9日,中国对日本宣战,同时也向德、意两国宣战。12月11日,德、意向美国宣战,美国、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也向德、意宣战。同日,日、德、意三国在柏林签订了《日、德、意联合作战协定》,规定三国“以一切可以采取的有力手段,将与美、英的战争坚持进行到胜利为止”;三国间“如果没有相互完全谅解,不对美国及英国的任何一方休战或媾和”。〔24〕1942年1月18日,三国又在柏林签订了《日、德、意军事协定》,规定了各自的作战地区和作战行动大纲等。日本的作战地区“大致为东经70°以东到美洲西海岸的海面及在这一海面的大陆和岛屿(澳洲、荷印、新西兰)等地区”以及“亚洲大陆”。日本的作战行动是:“消灭英、美、荷在大东亚的根据地,进攻并占领其领土;歼灭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的美、英陆海空军兵力,确保西面太平洋的制海权”等。〔25〕至此,法西斯侵略阵线和反法西斯侵略阵线的营垒已经明朗化了。
日、德、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妄图瓜分世界的战争既已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迫使东、西方反法西斯侵略的力量也联合起来。早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就曾提出“组织国际统一战线”,“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26〕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又发表宣言,呼吁“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胜利”。〔27〕与此同时,中国国民政府提议召开由中、美、英、苏、荷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共同商讨战争事宜。苏联及荷兰因欧洲战事紧张及两面作战等原因不愿参加。12月23日,中、美、英三国代表在重庆举行了东亚军事会议。美国代表为航空队队长勃兰特和马格鲁德两将军,英国代表为驻印度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中国代表为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何应钦。由蒋介石主持会议,宋美龄担任翻译。会议初步决定中英联合防卫滇缅路,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同时决定在重庆成立中、美、英三国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同。至此,中、美、英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1年12月22日至1942年1月14日,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商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问题。美国代表马歇尔认为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的主力部队,是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坚持中国抗战,对太平洋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议成立中国战区,统一指挥中国及泰国、越南等地的抗日军队。会议同意了他的意见。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设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战区最高统帅,指挥中国军队及越南、泰国盟军。马歇尔原拟的报告中,中国战区还包括缅甸东北部,但英国坚决反对中国人指挥英国军队,因此罗斯福将缅甸东北部划归英国韦维尔指挥。蒋介石表示同意,并于1942年1月3日正式宣告中国战区成立,接着在重庆设立了一个联合计划参谋部。不过美国提议的这个战区最高统帅,实际上是一个空头职务,因为越南和泰国都已在日军控制之下,根本没有可供指挥的盟军,而且英、美两国的参谋团会议也未让中国参加。但这一措施在客观上对中国抗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的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规定加盟各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以对抗与之处于战争状态之‘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国家”,并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28〕联合国家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正式形成。从此,已坚持多年、并已进入战略相持的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民有了盟军并肩战斗,而且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抗战决心和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附表711日陆军参加南方作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41年11月)
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
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
第16师团森冈皋
第48师团土桥勇逸
第65旅团奈良晃
配属2个战车联队
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
第33师团樱井省三
第55师团(欠1个联队)竹内宽
第16军司令官今村均
第2师团丸山政男
配属1个战车联队
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
第5师团松井太久郎
第18师团牟田口廉也
近卫师团西村涿磨
第56师团渡边正夫
配属4个战车联队
南方军直属部队
第21师团田中久一
独立混成第21旅团山县栗花生
第21、第83独立飞行队
第1空降兵团
第55步兵团(属第55师团)1个联队
第3飞行集团集团长菅原道大
第3、第7、第12飞行团
第15独立飞行队
第5飞行集团集团长小?英良
第4、第10飞行团
第10独立飞行队及第16战队、第11空运中队
中国派遣军第23军第38师团佐野忠义
南海支队(直属大本营)堀井富太郎
附表712日海军参加南方作战部队指挥系统表(1941年11月)
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
第1舰队高须四郎
第2舰队近藤信竹
第3舰队高桥伊望
第4舰队井上成美
第5舰队细萱戍子郎
第6舰队清水光美
第1航空战队南云忠一
第11航空战队原二四三
南遣舰队小泽治三郎
中国方面舰队第2遣华舰队新见政一
注:此表为开战前平时编制的战斗序列,不是南方作战的战斗编组。
注释: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83年中译本,第三卷第二分册第62—63页。
〔2〕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香港作战》。中华书局1985年中译本,第16页。又同〔1〕,第63—64页。
〔3〕同〔1〕,第74—75页。
〔4〕《艾登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7年中译本,第960页。
〔5〕〔美〕迈克尔?谢勒:《20世纪的美国与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中译本,第66页。
〔6〕见《英国外交政策文件集》第3辑第8卷第58—59页。
〔7〕百团大战:1940年夏,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伪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破击、进攻战役,该战役以八路军参战兵力超过百团而得名。此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另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桥梁隧道260多处,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枪5800余枝(挺)。八路军伤亡1.7万人。
〔8〕〔美〕托马斯?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