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六卷啼血的行吟--"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小说世界 作者:沈庆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然而,当唐炎怀抱着炸弹走进派出所时,他出乎意料地看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从派出所长池田大人到办公室旁边的警察都立刻吓得“脸上无色”地抱头鼠窜,一溜烟地钻进了防空洞。整个派出所骚动起来。直到唐炎手上的炸弹消失以后,池田等人才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威风。唐炎虽然被打得“叫天叫地”,还险些被当作向警察局投掷炸弹的嫌疑犯送了性命,但出身卑贱的唐炎也由此开了一个眼界:贵人的命要比穷人更“值钱”,但他们比穷人更怕死!因此我们看到,平日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警察大人,在性命攸关的特殊时刻,不知要比出身卑贱的唐炎惊惶、恐惧多少倍!想当初在皇民化时期,日本殖民当局一直以一种为天皇效忠的“武士道”精神愚弄普通百姓,甚至以此动员台湾的年轻人充当法西斯战争的炮灰,但这小小的故事已使“日本人不怕死”的神话不攻自破。 
  1946年10月17日,吕赫若发表了第三篇中文小说《月光光——光复以前》,把讽刺的矛头进一步指向了皇民化时期日本殖民当局强迫台湾人民改说日语的“国语运动”:有八口之家的庄玉秋租了一套二楼四间的房子暂时居住,但那原本是台湾人的房东,却向他提出了“足以使他切齿”的条件:“租你却是可以,不过,你要有资格才行。就是要全家眷在日常生活都说日本话,要纯然的日本式的生活样式。”原来房东因为充当了日本殖民当局的小小“邻组长”,要响应日本人的号召建设“模范邻组”,就要求自己的房客也要讲日本话,日常生活也要遵循日本人的风俗习惯了。为了能租到房子,庄玉秋只好答应。他和妻子因为懂得日语倒还勉强,只是害苦了年迈的老母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因为害怕被房东识破自己不会讲日语的真相,他们只好整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如此日积月累如何受得了?正如庄的老母亲担忧的那样:“我们是要在此永住的,像现在这样的一也不可说台湾话二也不可说台湾话,我们是台湾人,台湾人若老不可说台湾话,要怎样过日才好呢?”不堪于长期的屈辱和愤懑,庄玉秋终于和孩子们用台湾话唱起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南塘……”这富有地道中国文化特色的台湾民歌。这不仅是在向房东示威,也是在向疯狂进行殖民同化的日本当局发出自己的抗议! 
  时至今日,更有论者进一步指出:“《月光光》并不能只是当做反皇民化运动的小说看待,其实对当时的政局,也具有微言大义的精神。”陈芳明:《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34页。应该说,作者通过这篇小说“微言大义”地暗讽当时的国民党当局专横地推行“国语运动”,并非全无道理;但是,如果借此发挥说吕赫若识破了“民族主义的假象”,把吕赫若这样一位充满爱国热情、不屈不挠地追求社会正义和理想的左翼作家“改造”成“文学台独”的先驱,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而且简直是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了。因为它完全回避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吕赫若恰恰是在对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彻底失望之后,以鲜血和生命表达了对红色中国的向往的。吕赫若和其他台湾共产党员一样,其奋斗的最终目标就是与刚刚打败国民党军队的新中国实现统一。即使抛开政治观点的纷争,单是从这种文学批评的方法来看,它不过是把一种先入为主的政治理念强行灌输到文学作品之中,恰恰是文人为文之大忌。 
  这三篇中文小说虽然在艺术上显得有些粗糙,语言也颇为生涩。但是,单从题材的选择来看,吕赫若显然把自己在皇民化时期压抑已久的愤怒都宣泄了出来。而在这宣泄中,他也曾有过短暂的扬眉吐气般的快乐。 
  《冬夜》是吕赫若创作的第四篇中文小说,也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作品。小说中女主人公彩凤悲苦的人生经历,几乎折射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幸,而她本人则成了社会动荡无辜而不幸的牺牲品。日本殖民当局发动的侵略战争,夺去了她丈夫的年轻生命,也使得她的生活失去了起码的保障。而台湾光复以后从祖国大陆混到台湾来的郭钦明,在欺骗和玩弄了彩凤的感情之后,又将其残忍地抛弃。她只好依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来维持起码的生存;但是;动荡而黑暗的社会仍然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弱女子;在一次嫖客与警察的火拼中,她仓皇地奔跑在黑得令人窒息的黑夜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彩凤怎样努力和拼搏,等待着她的总是比前一个苦难更大的苦难。不论是日本殖民政府的高压统治,还是国民党当局的贪污腐化,最终都把苦难和不幸转嫁到了彩凤这类弱女子的身上。——不论在哪一个时代里,作为社会的边缘者与弱者的女性们,不仅承载着自己悲苦不幸的命运,还被迫接受了转嫁到她们头上的社会灾难,于是她们总是成为历次社会动荡与社会灾难的最大牺牲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千古文人的一声长叹,那长长的叹息划过数千年。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完全走出了那一声叹息?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又怎能不相信:彩凤那多灾多难的命运,那在苦难中柔弱而悲苦的身影,又何尝不是整个台湾人民苦难与不幸的某种缩影? 
  不论从选材还是从具体的行文来看,这篇作品都避免了先前几篇中文小说过于粗糙简略的缺陷,无论是那深邃冷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还是气氛的烘托、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都充分体现了吕赫若那独特的艺术个性;作者又回到了他最熟悉最擅长的表现女性悲苦命运和细腻心理的创作领域,可以说基本上回复到了早年日文小说的艺术水准。这篇小说表明,吕赫若已经走出因为语言障碍造成的创作低谷,他在积极酝酿着创作上的新高峰。如果没有紧接而来的二·二八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如果没有对国民党由原来的充满期待一下子彻底失望,从而萌生出极度的不满与抗议,并在这种心态下愤然停笔;如果吕赫若能静下心来继续从事小说创作,那么他在文学上将取得怎样的成就,是很难预料的。 
第二节 悲壮的人生谢幕  
  蓝博洲先生在《揭开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生死之谜》一文中,曾反复指出,他不同意那种认为二·二八事件以后吕赫若的思想才转向“左倾”的说法。因为早在从事文学活动之前的师范生时代,吕赫若就已经是“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左倾’青年了”,“只是,当时台湾已没有可以让他那一代青年实践的社会条件了”蓝博洲:《揭开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生死之谜》,《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8月版,第128页。。这样的观点是符合吕赫若的思想轨迹的。笔者甚至认为,吕赫若决绝地走向反抗当时国民党独裁当局的不归路,不仅与海峡两岸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也是其叛逆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过台湾光复以后,吕赫若至少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他实现左翼理想的社会条件已经到来了。台湾光复以后的吕赫若的确与日据时期大为不同,但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他个人生活的改观上,而并非政治立场的骤变。吕赫若与包括台湾共产党员在内的广大台湾民众一道,对国民党政府曾抱有高度的期许,只不过由于国民党当局的种种倒行逆施,才使他的思想急剧“左转”的。当然,1945年以后的吕赫若始终处在文化信息灵通、视野开阔的台北新闻界和文化圈内,他所接触的又大多是左翼知识分子,这应该是其思想意识中左翼倾向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性因素。 
  一、地下工作与叛逆性格的极致发展 
  事实上,从祖父那里继承的叛逆基因,已影响着吕赫若不可能安分守己地度过一生。而根据吕芳雄的回忆,吕赫若那锋芒毕露的叛逆性格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有丝毫改变,相反,却在朝着“变本加厉”的方向迅速发展。一个最突出的例证就是:不论是在台中师范学校读书时,还是后来赴日学习声乐期间,尽管吕赫若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但操行评语却总是较差。他到师范学校读书的第一年,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就给他写下这样的评语:“态度不良,不服从命令。”给老师这样的印象,他的操行等级最好不过是乙等也就不足为怪了。《吕芳雄回忆录》未刊本,第11页。可以设想,以他那种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是不大可能成为一名安分守己唯命是从的好学生的。而这样一种性格,即使步入社会、担任教职工作以后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他不喜欢教书,因此学校当局每每组织拍摄团体照时,尽管吕赫若不得不参加,但每次照相时总是不戴帽子,或者干脆故意把头歪向一边,不去面对镜头。这一看似可笑的举动,显示出吕赫若坚守自己个性的冲动是多么强烈!他骨子里就有一种反叛倾向,只要遇到适当的时机,总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吕赫若那我行我素的叛逆性格在他的婚姻爱情生活——这个最私人化的情感领域里也充分暴露出来。吕赫若二十一岁从师范学校毕业那年,由自己的堂姐吕叶作媒,在双方父母的同意与安排下娶了十八岁的林雪绒为妻。尽管在这之前他们并未见过面,婚后两人的感情也还算融洽。但吕赫若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特别是从日本学完声乐回到台北定居期间,他频频出入于台北的文艺界,集小说家、剧作家、声乐家于一身,自然颇受身边女性的青睐。据说在当时就被圈内人戏称为“文化界的风流人物”。曾把吕赫若作品全集翻译成中文的林至洁,在晚年仍能回忆起她小时候与自己的堂姐一起观看吕赫若演唱会的情景:“当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