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二人。
这下朝中人人自危,李渊也不例外,但他毕竟出身官宦世家,加上多年的官场风雨锤炼,早已经锻炼成一个胸有成竹、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一面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沉湎酒色不理政事,另一面又暗中授意长子李建成在河东地区广交才俊,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拉拢农民起义军首领。建成和世民两兄弟很了解父亲的苦心,无不尽心竭力,广纳豪杰。就这样,表面上不思进取的李渊秘密地积蓄着自己的实力,只等待时机到来的那一天。
晋阳起兵
正在这时,一个对李渊的事业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刘文静。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时任晋阳令,后来因亲家李密造反而被捕入狱,他本来就与李渊有密切来往,李渊得知消息后派李世民前往牢内探望,并表示如有机会一定设法营救。刘文静感于李渊的知遇之恩,向李世民建议李渊尽早起事,最好能在其他义军与隋军纠缠时乘虚入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不到半年就可图成霸业。这个建议让李渊兴奋不已,同时也下定了反隋自立的决心。
但李渊毕竟和一般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不同,他和隋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起兵也必须有个能够服众的说法。他在努力寻找一个最佳的借口,希望能让一切变得理所当然。
纵鹊毁巢唐史纪:太宗时,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之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命毁其巢,纵鹊于野外。
李渊在山西驻防,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北抗突厥。往常他总能在突厥入侵中获取阶段性的胜利,但这次他派副留守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敌人作战,却因为二人的战术不当,惨败而还。炀帝本来就对李渊不满,这下终于抓到了把柄,下令将李渊下狱,将王仁恭斩首。现在李渊终于觉得找到了时机,他在狱中告诉李世民让他尽快起兵,否则束手待毙,恐怕连全家性命都难保。
于是李世民尽快回家召集英雄,准备起事,同时也为父亲的命运感到担心。幸好炀帝觉得时局危险,如果杀了李渊,等到突厥打进中原时将找不到人来抵抗,到时恐怕隋朝会亡得更快,一番权衡利弊之后,竟然把李渊放了。李渊一家在庆幸之余,决定不再坐失良机,准备尽快行动。
这个时机终于来了。隋朝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因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害怕被发现,就以贪污之名杀死了王仁恭,进据汾阳宫,自称天子,国号定杨。这下他侵犯到了李渊在山西的势力,于公于私,李渊都不能姑息。李渊看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一面派李世民、王威、高君雅率兵讨伐刘武周,一面以讨伐刘武周需用兵为名,派谋士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到处召集兵马粮草。由于早已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众英雄纷纷归附,很快聚齐了一万多亲兵,又暗中召回驻守在蒲州的建成、元吉两兄弟到晋阳,准备起事。
李渊的动作和意图被副留守高君雅和王威察觉到了。他们并不是李渊的亲党,担心李渊要谋反,想了个计谋,打算请李渊到晋祠祈雨,乘机将他杀死。李渊得知他们的计谋,于是先下手为强,给高、王二人找了个里通外国、引突厥袭边的罪名,将二人杀死,正式起兵。
首战告捷
因为山西北靠边境,李渊必须考虑突厥的问题。一旦突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骚扰,或者直接被他人利用与他作对,那么自己的后方将不得安宁。所以早在起兵之初,李渊就已经想好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他知道突厥进犯中原无非是想得到粮食财物,就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以谦卑的态度与突厥交好,许给他们不少好处,希望自己起事时突厥能够率兵相应。其实李渊并没有真的指望他们会帮忙,只要能够不趁机从身后袭来,就已经是战略性的胜利了。这下一切准备周全,李渊终于可以放手作一番大事业了。
但李渊并没有急着自立门户,称王称帝。他知道这样会招来天下骂名,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先建起了大将军府,设立三军,分立左右,十分齐整却不张扬。他命令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率左军;次子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大都督,率右军;谋士裴寂、刘文静等也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除此之外,他还开仓赈济贫民,在所辖境内废除苛捐杂税、大行仁政,使得远近归心,积极响应。
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李渊的事业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所向披靡,势力很快壮大起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他就收服了山西周边。看到自己的事业大有前途,雄心勃勃的李渊便将眼光放在了关中,直指天下。他任命四子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第二天就亲率甲士三万,由晋阳誓师出发,沿着汾河谷道南下河东,开始西图关中的征程。
但这次李渊却碰上了个出师不利。他遇到的第一个对手是驻守霍邑的隋虎牙郎将宋老生,这个人十分善战,他看到李渊逼近,并不急着与他们作正面冲突,而是屯兵坚守,以逸待劳,准备打消他们的锐气。这时恰巧又天连降大雨,道路泥泞,李渊部粮草供应十分困难,几乎陷入绝境。再加上外间谣传突厥将与刘武周乘虚攻袭大本营晋阳,出使突厥的刘文静又尚未归来,李渊心如乱麻,终于坚持不住,打算下达撤军的命令。但李世民坚持说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让士气大损,再想东山再起就很难了。李渊听了,一时也犹豫不定。
幸好不久之后就雨过天晴,粮草也如期送到,让李渊的军队士气大振。北方又来了一支援军,那是刘文静说服了突厥的始毕可汗后,可汗派大将增援来的五百精兵和两千匹马。这无疑给了李渊极大的鼓舞,他立即重新组织进攻霍邑。这次他沉住了气,没有急着找宋老生决战,而是先派一些游击军去激怒宋老生。这一招果然有效,宋老生统兵三万由东门、南门出来迎战,李渊以退为进,吸引宋老生到城外一里的地方,又派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军绕到宋老生部背后,切断他的后路,让人在乱军中大声喊话,说宋老生已经被斩,让大家快去逃命。结果宋老生的部众阵势大乱,溃不成军,宋老生也被斩于马下,李渊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决定性胜利。随后李渊兵分两路,一路由李世民率领,顺利攻下了屈突通固守的河东,另一路主力军则由他自己亲自率领西进,从壶口渡过黄河,扼守潼关,直取关中。 登临帝位
从此之后,李渊通向关中的路变得一帆风顺。他的女儿平阳公主在陕西散尽家财,招揽义士,又派家人招降附近军队,一路攻城夺地,召集了七万人的部队,号称“娘子军”。李世民一路西进,所到之处,吏民豪杰也纷纷归附。等到了泾阳时,已经有了九万人马,与“娘子军”胜利会师,声势大涨。李建成则率领着精兵与李渊会师,二十余万军队围攻京城,一时间,云梯林立,千军万马并进,守军见了大为恐慌,纷纷溃散投降,京城很快被攻下。李渊入城以后,约法十二条,善待民众,剪除奸臣,平息民愤,在长安站稳了脚跟。
文臣武将纷纷请李渊登基,但他却没有答应。因为他十分明白,现在只是关中略微平定,离他统一全国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如果现在登基称帝,只能把自己推向孤立,让部众们争功争位,骄奢难治,反而会坏了大事。于是他决定学曹操,表面上打着“志在尊隋”的旗号,宣布尊立十三岁的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实际上早就不把偏安江南一隅的隋炀帝放在眼里,只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此时的隋炀帝看到各地起义军烽烟四起,却还不知收敛,依然奢侈残暴,拒绝臣下的劝谏,滥杀忠臣良将。公元616年,他不顾隋朝的安危,再次巡游江都,临出发时,有小官崔民象上表谏阻,他却把崔民象杀了。走到汜水时,又有小官王爱仁上表劝谏,他又杀死王爱仁,继续前行。到了开封,又有人拦路上书,说皇帝如果非要去江都,一定会丢了天下,他就又杀死了上书人,最后终于到达江都。
到江都后,炀帝更加荒淫无度,在宫中建造了一百多座殿房,居住许多美女,每天轮流由一宫妃子作东,他带着后妃侍女一千多人前去饮酒作乐。他也不是不知道隋朝的危亡局势,只想在生命结束前及时行乐,经常对萧皇后说:“外面有不少人想谋害我呢!别管他,还是顾得眼前快活吧!”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镜子呆呆地照了许久,然后说:“这颗大好的头颅,不知道谁会来砍它呢?”
眼见隋朝的大部分地区已被起义军所控制,隋军只是困守着洛阳、江都等几座孤城,炀帝怕江都不安全,就准备迁都到长江以南的丹阳去。但他的禁卫军将士都是关中人,早已经怨恨炀帝的久居江都,现在见他还要南迁,都担心此去再也难以回到北方,恐怕见不到亲人,于是纷纷谋划着逃归故里,军心浮动,众叛亲离。
公元618年三月三日,炀帝的禁军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将隋炀帝杀死。消息传到长安,李渊的儿子和谋臣们都认为是个大好时机,当即逼着隋恭帝让位。李渊看到炀帝已死,正好以讨叛军为名东进,就在文武官吏一片劝进声中正式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他以世子建成为皇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大封百官。从晋阳起兵到长安称帝,李渊正好用了一年的时间。
四海归一
但是当上皇帝不代表能坐稳皇位,更不代表已经坐拥天下。事实上当李渊称帝时,西北和北方边境上有李轨、薛举、梁师都、郭子和、刘武周、高开道;黄河流域有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徐圆朗;江淮之间有杜伏威、李子通;江南一带还有林士弘、萧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