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琳败后,天祚帝以耶律淳受贵族拥戴,命淳为都元帅抗金。耶律淳招募辽东饥民得二万余,编成军队称“怨军”(怨恨女真),另募燕云民兵数千,原属董庞儿等的起义军余部也被收编在内。耶律淳攻沈州不下,还军。金兵斩高永昌,据有其地。一一一七年,耶律淳统领的“怨军”有两营起义反辽。耶律淳往讨起义的“怨军”,在徽州东与金兵遇,大渍败。金兵占领新州。成、懿、壕、惠等州均降。金兵又攻耶律淳于显州蒺藜山,辽兵又大败。天祚帝在中京闻燕王兵败,金兵入新州,对左右说:“如果女真必来,我有日行三百五十里的快马,又与宋朝为兄弟,夏国为舅甥,都还可以去,也不失一生富贵!”辽朝君臣己在作逃跑的打算,辽国必亡,已是没有疑问了。
金国节节获胜,进据东京、黄龙,占有辽东、长春两路。辽在边地州城多年储备的粮饷,也都为金人取得。一一一七年,阿骨打建号大圣皇帝,改元天辅,遣使与辽议和。金对辽提出的条件,大体近似澶渊之盟时辽对宋的条件:辽册金帝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称兄,岁输银绢二十五万两、匹,割辽东、长春两路地。辽朝册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不称兄,其余一切照办。阿骨打不允。一一二○年,阿骨打亲攻辽上京,上京留守降。天祚帝去西京。辽朝郡县至此已失去半数。
辽朝灭亡在即,贵族之间仍在相互诛杀。一一二一年,文妃与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文妃妹夫)、驸马萧昱,贵族耶律挞曷里(文妃姐夫)等被诬指谋立皇子晋王。元妃兄、北院枢密使萧奉先派人告发,文妃赐死,萧晃、耶律挞曷里都被处死。晋王因没有参预此事,免罪。耶律余睹在军中叛变投金。一一二二年,金兵攻陷辽中京,进陷泽州。天祚帝出居庸关,至鸳鸯泊(辽捺钵)。余睹引金兵来攻。萧奉先向天祚帝献策说:余睹此来不过为了晋王。杀了晋王,余睹自回。晋王敖鲁斡由此无罪而被处死,满朝贵族更加解体。余睹引金兵直逼大祚帝行帐,天柞帝卒卫兵五千逃往云中。三月,金兵进陷云中,天祚帝逃入夹山。萧奉先父子逃跑,被兵士截回处死。
天祚帝进山,消息不通。耶律淳奉命守燕京。汉人宰相李处温与辽皇族耶律大石、奚王回离保等在燕京拥立耶律淳,号天锡皇帝,改元建福。“怨军”改号常胜军。又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从此燕、云、平等州及辽西路、上京路、中京路地都为耶律淳所控制,世称“北辽”。天祚帝在夹山,势力范围只限于辽朝西北和西南路边地的诸游牧族。耶律淳以回离保知北院枢密使事,军事委付耶律大石。遣使报宋,免岁币、结好,宋不许。又遣使奉表于金,乞为附庸。事未决,即病死。耶律淳称帝仅三个月,遗命李处温等迎立天柞帝次子秦王定为帝,淳妻萧德妃为皇太后,主军国事。李处温等与宋朝童贯联络,策划挟持德妃投降宋朝。德妃处死李处温等,遣使奉表宋朝求援。金兵至奉圣州,德妃又向金上表,求立秦王定,金不许。金兵入居庸关,攻陷燕京,德妃出古北口,至天德军见天祚帝,天祚帝杀德妃。
一一二三年四月,金兵围攻青冢寨。天祚帝子秦王定、许王宁等都被金兵俘掳。梁王雅里由硬寨太保特母哥护卫逃跑,往见天祚帝。五月,军将耶律敌烈与特母哥等又拥梁王雅里北逃,至沙岭,雅里称帝,改年号神历。十月间,雅里病死。
金兵在居庸关擒获耶律大石,一一二三年九月,大石领兵逃出,归见天祚帝。天祚帝责问说:“有我在,你怎么敢立淳?”大石回答说:“陛下以全国之力,不能拒敌,弃国逃跑,使黎民涂炭。即使立十个耶律淳,都是太祖子孙,岂不胜于向别人求命么?”天祚帝无话可答,只好赦免。天祚帝得大石兵,自称得天助,一一二四年秋,谋再出兵收复燕元。大石说:“国势至此,当先养兵,等待时机而动,不可轻举。”天祚帝不听。大石见辽将亡,杀北院枢密使萧乙薛等,率骑兵西去,自立为王。
大石去后,一一二四年冬,天祚帝自夹山出兵,南下武州,遇金兵,败溃。辽将领多率部降金。保大五年(一一二五年)正月,天柞帝经天德军过沙漠西逃。二月在应州被金兵俘掳。在金朝被囚一年多后病死。
契丹自九一六年太祖阿保机建国至天祚帝彼俘,凡二百○九年。太宗九四七年灭晋,建国号大辽。圣宗时一度改国号大契丹,道宗时复号为辽。自阿保机至天祚帝,习惯上都称为辽朝。
(四)西迁后的辽朝——西辽
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去,重建辽朝,史称西辽。西辽存在于我国西北约九十余年。正象南迁后的南宋是北宋的继续一样,西迁后的西辽也是辽朝的继续。《辽史》编者不在天祚帝被俘,而在西辽亡后,才作为“辽绝”,是符合实际的。
一一二四年,大石率二百铁骑向西北方行进。西北边地是诸游牧族的地区,在金朝南侵过程中,仍然是辽朝的统治范围,局势是稳定的。大石北过黑水,白达达详稳床古儿来献马四百匹,驼二十,羊若干。再西行,至辽朝西北的重镇可敦城。大石在可敦城召集边地七个州城和鞑靼、乌古、敌烈、王纪刺(弘吉刺)、密儿纪(蔑儿乞)、乃蛮等十八部的部众,宣告说:“金国逼我国家,残害黎民,侵占州邑,使天祚皇帝逃奔在外。我现在仗义而西,要借助你们诸部的力量,消灭敌人,恢复疆土。你们也有人替国家着想,拯救苦难中的人民么!”各部多出兵马,归大石指挥,得精兵万余人。设置官吏,备武器,又组成了一支新的军事力量。
大石通辽、汉文字,在辽朝为林牙(翰林)。在燕京拥立耶律淳时,左右的官员和统率的士兵多是汉人。大石西行,可能也有汉人随从。大石仍依辽朝制度分设北面和甫面官,金朝得到的报告说:大石在北方称王,置南、北面官僚,有战马万匹,畜产甚多(《金史·粘割韩奴传》)。
一一二五年初,天祚帝被俘后,大石仍在可敦城一带,依据他一贯的主张,积蓄力量,而没有轻易出击。但大石的存在,仍引起金朝的不安。金都统完颜希尹建言,严防大石与西夏联合。一一二九年,金泰州路都统又奏报,大石在发展势力。此时的金朝在全力侵宋,不暇北征契丹,大石也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南代金朝。一一三○年初,大石决计向西方求发展。二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整顿军旅,经回鹘西行。大石先写信给回鹘王毕勒哥说,“自我太祖以来,与你们非一日之好。今天我要西去大食,经过你们这里,请不要生疑。”毕勒哥得信,迎接大石,大宴三日,又献马六百、驼百、羊三千,愿作大石的附庸,送大石至境外,西去。
金朝得知大石去回鹘,遣降将耶律余睹与石家奴等领兵追讨,沿途向西北诸部征兵,诸部拒绝。石家奴至兀纳水还军。余睹得知大石已在和州(西州)回鹘境内,恐与西夏联结,遣使去西夏询问。西夏回答说,夏国与和州不相接壤,也不知大石的去向。
大石的去向,是自和州再往西行,至叶密立,征服这里的突厥人的众多部落,约四万余口。大石曾在此建城,据说此城的遗址曾长久地留存。
一一三一年,文武百官立耶律大石为帝,称天祐皇帝,又采突厥称号为葛儿汗(或译古儿汗,众汗之汗),建元延庆。重建的辽朝又号哈喇契丹(黑契丹,崇尚黑色)。
一一三四年,耶律大石迁都到八刺沙衮,改元康国。八刺沙衮地在塔刺思东,楚河南岸,热海西,原是回鹘的旧城。西辽时,回鹘邹括部占据此城,部民种田为业,以收获的十分之一缴税。邹括部大概还不能自己制造兵器,武力是薄弱的(《金史·粘割韩奴传》)。它时常遭到突厥康里部和哈刺鲁人的骚扰,袭击它的部民,劫掠牲畜和财物。耶律大石称帝后,八刺沙衮的部长,也象西州回鹘那样,愿附属西辽,并请求大石进驻此城。大石迂都后,号八刺沙衮城为虎思斡尔朵(契丹语:强有力的宫帐),并向周围的城邑派遣了管民官。从此,西辽即一直建都在虎思斡尔朵。
西辽的统治巩固后,连年对外作战,扩展了它的领域。关于西辽的史事,《辽史》与波斯、阿拉伯史家的记载,时间先后,互有异同。下面是参据中外史籍而作的一个大概的叙述。
《辽史》记载说,耶律大石建都于虎思斡尔朵后,以萧斡里刺为兵马都元帅,萧查刺阿不为副,卒骑兵七万东征。出征前,大石誓师说:“我率领你们远至朔漠,是期望恢复大业”。东征的目标显然是试图兴复辽朝。西辽兵东至喀什喀尔,这里原有辽朝的汉人和契丹兵驻扎,西辽军至,即相率归服。西辽军征服喀什喀尔后,进而征服了和阗。但在继续进军时,可能由于沙漠的阻隔,牛马多死·难以前进,不得已而还师。
西辽军至喀什喀尔时,曾分出一支军队,进至阿姆河彼岸,与撒马尔干的算端展开激战,获得胜利。(据阿拉伯史家阿提耳记述,时在一一三七年)算端求助于塞尔柱王朝的桑伽尔(一说花刺子模王唆使西辽攻桑伽尔)。桑伽尔大军与西辽军在迪尔干姆河(科克恰河)附近相遇。一一四一年两军大战,桑伽尔惨败,伤亡近十万。西辽的这支军队,大概就是由萧查刺阿不率领(波义耳英译本尤外尼泄界征服者史》的Erbüz,疑即萧查刺阿不),乘胜向西北进攻花刺子模。花刺子模沙(王)阿提西兹投降,作西辽的属国,每年向西辽交纳贡金三千金第纳尔,并贡献大批货物和牲畜。萧查刺阿不得胜回师。
耶律大石于一一四三年病死,依汉制立庙号,德宗。子夷列年幼,由皇后塔不烟执政。西辽的领域,在大石时已基本上确立:北至巴尔喀什湖,东自今新疆西部,领有别失八里,东南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