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起飞时天气晴朗,先是在开进中的先头部队上空飞过,尔后飞越波兰境内的一片辽阔地带。向下面望去,道路上是密密麻麻的队伍和东逃的难民。过一会儿,我们已经看到第8集团军前卫。我历来对飞机抱有某种怀疑态度,所以,当我们飞越不知属于何方的地区时,飞机引擎开始发生故障,我并不感到意外。此时别无他法,只有迫降。当飞行员和我走出飞机时,看到离我们不远处有一群身着橄揽绿色军服的人,我们认定他们是波兰人。当我们刚要开枪,就听到有人用德语说,他们是“劳工武装”的先遣队,正在修桥补路。
我向第8集团军司令官报告以后,参谋长费伯将军给我介绍了情况。他告诉我,第8集团军刚刚解救了在北翼出现的危急情况。在布祖拉河一线宽大正面上占领阵地的步兵第30师,遭到了由波斯尼亚向华沙退却的优势波兰部队的攻击。这股波军有四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旅,还得到聚集在华沙以西的一些波兰军队的支援。为避免使部队招致严重损失,第8集团军不得不停止向华沙进军,以援救第30师。波军的进攻被粉碎了,现在该轮到第8集团军进攻了。他们强渡布祖拉河后,将一股兵力雄厚的波军围歼在库特诺地域。第3军则负责封闭西部的缺口。
在这一个星期当中,我们紧缩了对库特诺的合围圈,并粉碎了被围波军拼死突围的企图。这一情况在许多方面颇象一九一四年在坦能堡围困俄军的情况。九月十九日,波军十九个师和三个骑兵旅的残部,约十万人,向第8集团军投降。
这一天,波兰战局实际上已告结束。古德里安的坦克军远离“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兵团,迅猛前进,强渡了那累夫河,于九月十四日突破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的筑垒地域。九月十七日,古德里安与“南方”集团军群的前卫装甲部队在布格河畔的伏洛达瓦会师。至此,我军的钳形攻势已经形成,包围了几乎是全部的波军。一些据点还有待清除,华沙守军一直顽抗到九月二十七日。
根据八月二十六日在莫斯科签定的协议,俄军于九月十七日开进波兰,我军则放弃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列姆堡,并退到商定的边境线。虽然我们在波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我们许多人对于俄军这样大举向西扩张都很担心。
第二章 征服法国
在西线计划色当崩溃在洛林结论
在西线
波兰战局还没有结束,第3军就调到了西线。十月初,我们来到了特里尔以北地区。我的一个弟弟当时在萨尔布吕肯附近的一个预备师当排长(和平时期他是林业部的高级官员),我顺便去看望他。这使我有幸亲眼看到了著名的“西部壁垒”,也就是所谓的“齐格菲”防线。
我很快就明白了,波兰战局是怎样一个赌局,我们的最高当局是冒了何等的风险。驻守“西部壁垒”的二级部队装备很差,而且训练也不行。整个防御阵地远远不像我们宣传机构所描绘的那样,什么有着牢不可破的工事。混凝土防护壁垒,厚度超过三英尺的很少。所有的阵地都经受不住重炮的轰击。几乎所有的支撑点都不能进行纵向射击,而进攻者无需冒什么风险就可以用直射火力将多数的支撑点摧垮。“西部壁垒”是仓促中筑成的,甚至有许多阵地构筑在向敌斜面上。反坦克障碍物也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防御情况,我越看越不理解法国的那种全然消极的态度。
法国人只是向萨尔布吕肯的外围(最外边的“外围”)地域派出一些直接巡逻哨,其他方面毫无动静,对“西部壁垒”也不去触动。这种消极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部队的斗志,这比我们的宣传鼓动还厉害,尽管我们的宣传也是有效的。
一九三九年十月,希特勒的和平建议遭到拒绝以后,他立即想再一次以闪击战强行达到预期的目的。他担心每拖一个月,同盟国的力量都会有所增强;况且,没有一个人真会相信,我们同俄国的和约能维持下去。俄国在进驻波兰以后占领了一些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十一月,红军进驻芬兰。这个东方的危险幽灵就成了希特勒在西方谋取胜利的另一个诱因。
我们原计划于十一月发起进攻。由于天气不好,飞机不能出动,因而不得不一再推迟D日 ' 译者注:指发起进攻之日。 ' 。军队在紧张的训练和大规模的演习中度过了这个冬天。这时我被调到第197步兵师当参谋长。我师在波兹南地区的严寒条件下进行了训练。尽管是零下二、三十度的气候,我们仍坚持演习和野外射击练习,不间断地进行了从排到师规模的训练。
一九四O年三月,当时担任军长而颇负盛名的曼斯坦将军来我师视察。实际上是曼斯坦拟制了西线进攻计划,这个计划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 注:我认为,英国官方史书《1939…1940年法兰西和佛兰德战争》过分贬低了曼斯坦的影响。据我看,古德里安和其他军官的材料是确凿的。利德尔·哈特也认为,曼斯坦是这个计划的拟制人。 ' 。曼斯坦是德军总参谋部里脑筋最灵的人,但他的方法生硬。他怎么想就怎么说,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不能取悦于他的长官。因此,他曾被“打入冷宫”,在他精心策划的战役中只充当一名配角。
我对法兰西战局的经验只局限于洛林高原。我没有参加从法国北部直到英吉利海峡的大进军,但我想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重要的战局,因为它对坦克兵作战使用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计划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德国的西线进攻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的施里芬计划非常相似,主攻点都是选在右翼上,只是行动范围比一九一四年略大一些,它囊括了荷兰。包克上将的“B”集团军群奉命执行这一行动计划。该群辖有我们全部的十个装甲师,向列日两侧实施主要突击。伦斯德上将的“A”集团军群通过阿登地区支援进攻,把步兵推进到缪斯河一线。里博上将的“C”集团军群则在马其诺防线当面进行防御。
这个计划是否得当,有人产生了怀疑。当时的“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坦将军特别反对把主攻点放在右翼。他认为,这样作会使我们的坦克同布鲁塞尔地域的英法精锐部队正好顶牛。简单地重复我们一九一四年的打法,会丧失行动的突然性,而突然性历来是夺取胜利的最可靠的保证。曼斯坦提出了一个狡猾而别出心裁的计划:主攻方向仍选在右翼,“B”集团军群率三个装甲师 ' 注:编有第3、4装甲师的胡普纳坦克军进军比利时,向布鲁塞尔实施突击,第9装甲师则向荷兰南部推进。 ' 和所有的空降部队进军荷兰和比利时。“B”集团军群要故意兴师动众地向前推进;同时伞兵部队要在比利时和荷兰的要点降落。敌人无疑会把这一行动看成是主攻,并且会迅速越过法比边界,进至缪斯河一线,掩护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他们越是往这一地区调动兵力,就越会加剧他们覆灭的命运。
“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它编有三个集团军,即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以及克列斯特坦克群。编有霍特坦克军 ' 注:第5和第7装甲师。 ' 的第4集团军向缪斯河以南前进,并在迪南强渡该河。在我第12集团军方向上,以克列斯特坦克群实施主要突击。该群编有雷哈德坦克军(第6和第8装甲师)、古德里安坦克军(第1、第2和第10装甲师)和维特希姆摩托化军(五个摩托化师)。它们要通过极不便坦克通行但防守并不算严的阿登山区,并在色当强渡缪斯河;尔后,迅速向西推进,深深插入比利时境内守军的侧后。它们的左翼先由第16集团军掩护。
这就是根据曼斯坦的神机妙算拟出的计划,后被德军最高统帅部所采用。必须承认,曼斯坦的建议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哪知,由于一桩偶然的事情,天平却朝着有利于曼斯坦这一边倾斜过来。一九四O年一月,德军一架军邮班机迷了航,在比利时境内迫降,机上一名军官的皮包里有一份原先制定的作战计划,我们当时拿不准,这份计划是否已经毁掉了。这才决定采用曼斯坦的计划。曼斯坦计划既富独创性又雄心勃勃,因而颇得希特勒的赏识。
色当
1940年5月10日5时35分,德军先头部队越过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的边境。象进攻波兰一样,我方享有制空权,但是我们并没有打算同向比利时和荷兰南部开进的英法军队直接冲突。德军最高统帅部倒是先要看看敌人对我们这场预先周密策划的进攻有些什么反应。
这次进攻成败的关键在于克列斯特坦克群的行动。它已闯入阿登山林地区,正在向缪斯河挺进。我要强调一点,一九四O年五月德军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两条重要的军事原则——出敌不意和集中兵力。德军不仅是师的数量,而特别是坦克的数量,实际上都劣于同盟军。英法联军共有坦克约四千辆,德军只有两千八百辆;就是在质量上,我们也不占上风。同盟军的坦克,尤其是英国的“马蒂尔达”坦克,装甲要比德国坦克的强。德军的主要战斗坦克T…III式,装有37毫米火炮,不如英国发射二磅重炮弹的火炮。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却是,我们为在色当和那慕尔之间打开一个口子,集中了全部十个装甲师中的七个师,而且又把其中的五个师集中用在色当地段。同盟军,特别是法军的将领们,仍然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线式战术,把他们的坦克分割配属给步兵师。英国的第1装甲师还没有来到法国,而法国的四个装甲师还刚刚在组建。法军也从来没有打算集中使用他们的装甲师。法军统帅部把坦克分布在从瑞士边界到英吉利海峡的整个战线上,这种部署对我们是有利的。他们后来惨遭失败,真是咎由自取 ' 注:三个法军机械化骑兵师(每师二百辆坦克)参加进军比利时;四个法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