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绒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吧。”
  又一支外籍兵团部队的高原特种训练要转入实战训练了。 
 
 
 
  
 第四节 四面楚歌
 
  杨光一边听着侦察人员的汇报,一边盯着电子地图,脑子里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这里是中印对峙线,印度防线背后50公里处的一个山凹。杨光有个习惯,每次受训法军中第一批接受高原实战训练的法国小分队都是他亲自带领着深入敌后的,当然这次也不例外。这个山凹是数个敌后集结地之一,从这里一直到中国境内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完全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所以几乎没有印度驻军存在。
  从这里往印度方向则海拔不断降低,台地、盆地、公路也越来越多,那里则有印度的重兵驻防。军区特种大队一直利用这个地方对印度军队的后方进行特种渗透,所以杨也很愿意选择这个地方来给法国山地特种兵进行训练。当然,这里也是印度训练山地特种部队的基地之一,双方的渗透、反渗透非常激烈。
  杨光带着队伍越过边境六天,在这里则是第四天,跟随他的法军约有一个排的规模,全部来自2REP,和杨光过去在兵团指挥的特种团一样,是法国外籍兵团的影子部队之一。同时参加训练的是兰州军区特种大队的一个山地特种排,科目是特种情况下,中法军队的协同渗透和破袭。两支部队中军衔最高的就是法国陆军中校杨光,当然,如果不注意肤色和语言的话,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两个国家的部队组成的队伍,因为他们穿着的服装和使用的武器都是相同的。
  杨光在二天前就命令断绝了分队指挥部和后方的通话,也禁止分散出去执行训练科目的小组再进行联络。他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在今天晚18:00以前,所有的小组不论是否已经完成训练任务都必须返回集结地。当晚20:00,所有人员必须开始向自己的境内撤退。之所以杨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是因为他在两天前意外的三次看到印度的电子战用的无人机出没在这一地区。印度军队也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拥有很强的电子战、信息战技术,C3I 系统的应用也不比中国军队弱多少。杨很明确的知道,一旦印度军队很不记成本的仔细侦察这一地区,他和上级和部下的通讯都会暴露集结地的位置。基于中法高层的共识,法军士兵是不能活着落到印度人手里的,所以,一旦小分队被包围,没有撤退的希望,等待他们的只有两个方法,一个结局。1。是使用中国分队最高指挥官李东上尉背囊里威力巨大的炸弹。2。是被随后发射的战术导弹彻底蒸发。
  杨并不是很有把握把队伍完整的带出危险,已经回来的战术小组和侦察人员报告,印度军队的调动是大规模的,所有的迹象表明,大量的部队已经被机降在这个山区,对他们的包围圈已经基本完成了,甚至还有一个小组报告,看到了印度的军犬部队。看来,自己掉进了一个圈套,杨光苦笑着。某个印度高级指挥官大约猜到了中国军队里搀杂有法国人了,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确切的证据了。
  纳吉帕中将看着电子地图上的蓝色弧形已经隐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包围圈,心情很好。几乎可以确定,圈子里有中国部队存在,而且他们绝对还来不及撤走。
  如果天神眷顾的话,那里应该会有法国人存在吧。
  中国境内的某个军事基地的作战室里,气氛异常凝重。何志远中将皱着眉头,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巨大的电子地图上,一个大大的蓝色包围圈里,有一个红点分外醒目,那里就是杨光他们的集结地,最后收到讯息的地方。那个红点代表着70多个中法部队的精英,其中的一半是绝对不能落在印度人手里的。何志远也没有想到,印度军队居然从紧张对峙的前线抽调出一个山地师,一个机降旅的兵力来围捕这区区几十个人。而且,自己的部队从今早已经进入了前进阵地,作出了进攻的态势。对方的指挥官居然还能不为所动,继续完善着包围圈,胆子也实在大得可以,大概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了。对面的法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打破了沉寂:“何中将,按照协议,我们不得不做出最后的选择了。请告诉特种分队,我们的ZOO 计划将在今夜0 点启动。”何志远点了点头,拿过了放在桌上很久的命令,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好象是自己第二次,看着杨面临自己人挥舞的死神镰刀了……
  杨光看着月亮从黑沉沉的山背后露出了半张脸,耳朵里似乎听到了疾风中传来的直升机旋翼声。他知道,这应该是最后一个撤退的机会了,但能不能把握住,多半是要看运气了。
  几千公里外的成都,方含之打开了一所单身公寓的门,小心的把一张化验单放在了餐桌上,用花瓶压住,开心的进了浴室。 
 
 
 
  
 第五节 脱困
 
  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场景啊,无尽的雪山、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的雪粉;眼前只有队友依稀可见的背影,和晃晃悠悠的结组绳;耳朵里除了风声就是自己粗重的喘息……
  杨光和其余的7 个人都知道,是向另一个方向突围的两个中国班给了自己生存的机会;他们也同样知道,法国排能否突围,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己这个小组的表现。
  杨光和李东拟订的突围计划是传统而又悲壮的,李东率领两个中国班向东面山区突围,不但要和总部保持联络,而且必须突围得坚决,一定要引起印度军队的注意。由杨光率领挑选出来的有登雪山经验的7 名人员直接向中国境内突围,横在面前的是一座海拔达7000多米的雪山,雪山的那一边就是中国。他们的任务是让印度军队以为是另一只部队需要掩护的分队,从而集中阿三们大部分的注意力。而剩下的法国排则在附近潜伏24小时,待印度军队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到那两支分队上的时候,潜入真正的通道—从雪山绵延下来的冰川里撤回中国。其中,李东的分队是完全没有生还的希望的,他们将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争取一些机会。
  杨光的分队也几乎是自杀式的,他们的装备不足以攀登7000米以上的雪山(7000米是登山界的一道坎,只有极少数人具备上去的素质,这种素质又大多是属于一种天赋,后天的锻炼几乎是没有作用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高山对印度人同样是个困难,他们的追击部队也很难上来。而且印度人的直升机基本无法在海拔6000米以上,气候条件如此恶劣多变的地方执行军事任务。他们甚至不能使用导弹、火箭弹和炸弹。因为万一引起雪崩的话,是要把追击部队也埋进去的。
  杨光赌的就是这个,他要把印度人的装备和数量优势拉到和自己一样,让他们头疼不已。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住阿三们的注意力,让法国排能悄悄地溜走。
  当夜突围的时候,杨光的分队甚至没有触动到遍地的传感器。天亮的时候,他们已经上了6000米。不过,晴朗的天气也暴露了他们的行踪,顺着雪地里清晰的脚印,印度军队追了上来。
  杨光的分队确实给印度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没有一只特种分队会在携带数日份的武器弹药食品燃料的同时配备完整的登山器材。也没有哪些人会在装备和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对一座7000米以上的高山进行无氧攀登。所以,在面向大雪山的山脊上,他们只布撒了大量的传感器,他们没有,也没有办法在那里部署警戒部队。所以,当巡逻的直升机发现绵延的脚印的时候,除了重新部署各山口的包围线以外,只能组织有雪山经验的部队进行追击。印度人的包围圈在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出现了混乱。一部分重新包围了强行突出去的中国分队,并有大量的部队在包围圈内的丛山中进行地毯式的搜捕。另一部分被重新部署在大雪山周围通往中国的任何一个山凹和峡谷,一只数百人的部队被组织起来,并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线建立了大本营,以次为依托开始了追击。下午的时候,中国人的运气来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开始下雪了,能见度一下子低了下来。天黑的时候,雪还没有停,印度人躲在高山帐里,一边诅咒着鬼天气,一边祈祷着中国人全部冻倒在路上,他们第二天可以安然的上去拖死尸。没有人注意到,一群人偷偷的从身边溜过,躲进了前面的冰塔林。也许杨光建议法国军队进行这样的实战训练真的是一种错误,但他的部下至少学会了一点,就是完全依靠GPS 定位和事先标好线路点的电子地图,在能见度极差的时候进行机动。
  天亮了,雪停了,大雪抹去了昨夜所有活动的痕迹。印度的无人侦察机和直升机再也无法看到中国人活动的痕迹,唯一的指望就是开始攀登的追击队员了。
  而法国人们安然的躲在冰塔林里休整,等待着夜晚的来临。杨光唯一需要担心的只剩下包括自己在内的8 个人的生命了。杨光当然无从得知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的消息,他已经变得迟钝的脑子里,思考的只是什么时候雪再下下来,什么时候还能继续攀登。有两个队员已经严重冻伤,无法再走了。他们也失去了再走下去的体力和勇气,看着他们在帐篷口筑起的冰雪掩体,杨的内心充满了歉疚。
  登山是一种残酷的运动,生存和死亡大多数时候纯粹是运气决定的,但最痛苦的莫过于还能走动的人,看着那些没有生存希望的人的生命慢慢流逝,却爱莫能助。
  杨不是第一见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在过去的登山生涯还是在铁血战场,他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但一个参与者和一个领导者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当雪粒又打下来的时候,望远镜里已经可以看到印度人的身影了。杨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摸了摸已经站不起来的两个士兵的头,走了。他对自己说,一定要活下去!
  半个小时后,呼啸的风里,隐约传来自动武器有韵律的射击声,不知道是不是幻觉,风镜里,杨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