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景帝纪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既然后宫的荣宠与朝中的荣宠永远息息相关,既然人之本性是有私心,那么有朝臣明着或者暗着涉及其中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天启二年四月初十,大朝会上有言官当廷进言,言景帝不准大选乃违背祖宗惯例之举,恳求景帝自省。 

  景帝闻言毫不动怒,下旨若众臣对此有异议,可上折陈述。然后就坐等雪片似的折子承上来。纵观这些折子,在此事上如景帝所愿,朝臣一分为三,一部分反对一部分支持还有一部分明智地保持沉默。 


  关于保持沉默,这在景烈一朝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景烈一朝的诸多争斗中,景烈帝的众多心腹重臣都是保持沉默,越是位高权重可轻易改变君王心意的越不肯轻易开口,早期的柳泽生沈莫陈天尧肖越是,后期的卫衍及卫氏一门俱是。当然这里的保持沉默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他们有意见但是他们不会当场慷慨陈言激烈反对或许私下会和景烈帝沟通但是至少在明面上不会持反对意见,另外一种就是他们没有意见景烈帝的意见就是他们的意见。无论是哪一种,显然都符合景烈帝的意愿,这大概也是景烈帝虽然在景史上以铁血而闻名,但是他的心腹重臣们却都能得以善终并且福泽后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很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力量,就比如说齐远恒,他的沉默让整个士林对帝王家事皇家秘辛保持沉默整整三十年,若他能再多活三十年,或许景烈晚期景宣一朝的血腥历史就能得以重写。当然,这些不过是后世史学家的无聊假设罢了。 


  话说景帝当时看完这些折子唯一的反应就是冷笑。这些折子上众臣个个都是为国为民大义凛然的忠臣形象,这里面有多少水分他将拭目以待。 

  这些折子当然全部留中不发,几日后事态越发严重,开始有朝臣暗指是不是君王身边有小人进谗言以至于君王如此一意孤行不肯纳取臣子的进言?到此时,哪些朝臣牵扯其中,此事又是谁在背后指使景帝也就心中有数了。 


  景帝一开始就预料到这事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他不想卫衍过多牵扯其中,早在事前就希望沈大统领能找个由头把卫衍调出京城一段时日,等事情平息下来再让他回来,不过沈莫的一番话打消了他这个念头。那日他要沈莫调人出京,沈莫问他: 


  〃陛下是因为他而不准大选?〃 

  〃当然不是。〃对此景帝当然矢口否认,他不准是因为他的后宫已经有足够多的女人他根本应付不过来这事跟卫衍一点关系也没有。 

  第二十八章黑手 

  〃既然不是因为他陛下怕什么?〃沈莫对皇帝的回答不置可否,显然并不相信,再一次反问。 

  〃朕才没有怕,朕只是不希望这事被有心人牵扯到他身上。。。。。。好吧,其实有那么一点点。〃景帝仔细思考以后承认有那么一点是因为卫衍的缘故。如果没有卫衍,这种事根本就无所谓,他肯定也会像他的先祖们一样坐拥三千美女尚嫌不足。但是现在有了卫衍,女人越多意味着他的麻烦越多,与卫衍相处的时间也就越少。至少在目前他不希望给自己找麻烦,至于以后,日子还很长,而人心多善变,也许到时候会有别的想法也说不定。 


  〃既然与他有关,他总有一天必须面对这个局面,陛下不可能每次都能将他调开。再说,以臣看来,他未必会对此反对。〃在沈莫看来,卫衍绝对不是那种会介意这种事情的人,当然也不可能会反对皇帝陛下广选美女充斥后宫。 


  〃朕当然知道他不会反对。他肯定巴不得朕的后宫充斥女人,朕再也没空搭理他呢。〃景帝很清楚这一点,就是因为太清楚才会更觉郁闷。虽然他这么做并非是为了讨好他,但是卫衍非但不领情还肯定会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这种事真的让景帝情何以堪。 


  见皇帝陛下因为郁闷而快要抓狂,沈莫立即明智地告退。 

  过了几日,京中的局势越发严重。朝臣对于景帝的劝谏还没起到什么作用,景帝命人对于内务府的彻查却已经稍有眉目。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堂会审之下,多名内务府高官因受贿渎职等罪名入狱。而且,这彻查似乎有从内务府蔓延开来的趋势,弄得整个京都官场都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纵观景朝整个官场,廉洁奉公的清官固然有,但绝大多数官员都有些心照不宣的收入。这种事情,不查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真要认真查下去,景朝十有五六的官员要被砍掉脑袋,十有八九的官员要被下狱。在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局势下,有几个官员敢打包票自己禁得起彻查,又有几个官员能在皇帝摆明了要追查到底的架势之下安稳睡觉? 


  一场关于皇室内务的争论却在瞬间成为了肃清吏治的由头,成为了随时都会让人掉脑袋的催命符,这真的是众人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大概已经有官员在心里后悔为什么要轻易去捋景帝的虎须,但此时后悔显然已经太晚了,而且比起后悔或者继续纠缠皇室内务这些事情,把自己的帐目做做平把屁股擦擦干净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当然景帝并没有打算杀到朝中无可用之臣,他的心中很清楚贪官污吏是杀之不尽的,而且水至清则无鱼,什么时候该查要看时机,什么人该杀则是要看目的,所有的一切在他心里都有一本帐,参考依据当然是前阵子众臣明里暗里的表现。不过,这些想法,他没必要也没义务知会众臣一声,任由得众臣每日把这明媚春日过成肃杀秋季,战战兢兢克尽职守再不敢随意出头,就怕一个不慎景帝的目光就会落在自己身上。在这大势所趋之下,整日里唧唧歪歪东家长西家短的言官也迅速找到了新的进言题材。 


  果然,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对于这一点,景帝向来深信不疑。 

  在景帝与他朝中众臣斗智斗法大获全胜的时候,卫衍还是埋头案牍两耳不闻朝中事,一心只做手中事。在他废寝忘食的努力工作下,待查的文书只剩下一半了。 

  待沈莫沈大统领有天终于心血来潮想到要去文书库看看卫衍顺便检查一下他的工作进度的时候,沈大统领终于明白了皇帝陛下最近见他一直没有好脸色并且如此穷凶极恶的找众臣麻烦的真正原因。本质上而言,年轻的皇帝陛下是那种他的日子不好过,那么谁都不要想过好日子的人。很不幸的是,他也是有力量让此种邪恶本质化为现实的人。 


  以沈莫原来的打算,是要把卫衍扔在文书库一年半载不闻不问的,卫衍若中途受不住自己要跑最好,若受得住撑下来了好歹也能杀杀他的锐气。据他了解,卫衍实在是太受宠,甚至连皇帝身边的第一心腹高大总管都将他当做半个主人小心伺候着,就足以说明他在皇帝心中重到何种程度,就算本来是个稳重的人在如此受宠的情况下也难免会骄纵,磨一磨实在是有备无患的事情。 


  而且皇帝虽然事前说了由着他调教,不过一旦真的发生冲突皇帝会站在哪边是不言而喻的,真的太过严厉了皇帝也许嘴里不说什么但是心里难免会不舒服只怕日后麻烦众多。鉴于种种考虑,沈莫决定先将卫衍扔到文书库磨磨脾气,却实在没有想到会磨出如此大的干戈。 


  就算是个熟练此类文书的官员也要半年时间才能梳理一遍的工作量,卫衍却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半,而且还做得有模有样,可以想象他在这里花了多少时间精力。人也就那么一点时间精力,此处花了太多自然意味着别的地方花的很少,沈莫检查完卫衍的工作进度,然后再看看眼前明显瘦了一圈的人,非常头痛的地叹息。 


  不用多问就知道目前京城中的麻烦与眼前的人脱不了干系,而且自己好像也是幕后黑手之一。不过,无论是眼前的人还是自己实际上都是非常无辜的人。 

  不知道现在亡羊补牢会不会太迟?沈莫此时唯一能作的就是夸奖安抚卫衍告诉他这些工作不急最后打发他回去休息,并且衷心盼望皇帝陛下见了他能多些事情做做不要有空没空就想着怎么折腾人。 


  景帝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卫衍回宫休息的消息,然后也扔下公事挥退了一堆已经明显被他的勤于政事肃清吏治弄到神经衰弱的朝臣摆驾回宫了。这段时日卫衍出去的时候越来越早回来的时候则越来越晚而且通常累到晚膳也没胃口吃直接埋头苦睡,已经憋成重伤的景帝除了让众人与他一般水深火热之外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舒解郁闷的消遣。 


  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郁闷的话只能越想越郁闷,但是如果有一堆人每天过得比你更郁闷的话很显然看到别人如此郁闷你的郁闷就会少一点,当然能把自己的郁闷变成别人的郁闷的话则更好,不过景帝目前还做不到后者,只好靠前者平衡一下心理。 


  卫衍还是在景帝的寝殿里面休息。本来事情开始闹起来的他是想过让卫衍搬到原先值宿的庑房里面休息稍微遮一下旁人的眼目。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就算换个房间又能怎样,除非他再不去碰卫衍,这种事情要瞒过身边人是不可能的,索性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进了寝殿走近床边看到卫衍听到声响动了动眼皮不过没有睁开眼睛似乎想说什么,赶紧上前安抚: 

  〃是朕。没事,有什么话等睡醒了再说。〃 

  然后由着宫女伺候着他宽衣解带,景帝也躺到了卫衍的身边。春日阳光明媚,睡意正浓,一切等睡醒之后再说。 

  不过景帝若是知道卫衍睡醒以后会说些什么大概宁愿卫衍从此以后不会说话,免得那些逆耳的话从他的嘴巴里面说出来。 

  卫衍睡醒之后第一个话题就是与景帝讨论内务府那个广选美女充斥后宫的建议。卫衍并不是不知道这些时日朝中发生了什么,只是一直拒绝思考所有发生的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