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莫斯科奥运会1
500米比赛获胜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信念,洛杉矶奥运会则给了我带来了突如其来的愤怒当然我最后的胜利证明了那些媒体是错误的可能也带来了一些满足感。当你在奥运主体育馆进行的决赛中一路领先并获得胜利的时候,之前的半小时会使你学到很多与你自身有关的东西。可以说,很少有什么经历能够与在亿万观众面前夺冠相提并论。这也是竞争产生的首要推动力。不过能出现在奥运赛场本身就是值得纪念的,奥林匹克的独特魅力就在于〃重在参与〃的精神。总而言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你生活中新的起点。
塞巴斯蒂安o科,这位奥运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选手之一,为了此次奥运夺冠已经谱写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序曲。两年前,他在欧锦赛的800米项目上败给了斯蒂夫o奥维特,不过那只是在实验自己的跑步技术,比赛的第一圈他就用公认的近于自杀的49秒验证了自己的能力。虽然只获得了铜牌,却是他和彼德o科(Peter
Coe,塞巴斯蒂安o科的父亲)已经进行了8年的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有些人会说这种训练方式很荒谬。早在塞巴斯蒂安o科15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梦想着要在莫斯科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了。
在1979年夏的41天中,科一共打破了3项世界纪录,其中800米比赛成绩为1分42。33秒,比胡安托雷纳的纪录快了整整1秒;1英里比赛成绩为3分48秒95,这也使他和同时打破两项纪录的斯内尔平分秋色;此外,他在1
500米比赛中创造的3分32。03秒的成绩再次刷新了巴伊于1974年创下的纪录。
对于科,前5
000米项目的奥运纪录保持者布瑞登o福斯特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你不能和一个你知道始终比你快那么几秒的家伙一起站在起跑线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别想取胜。〃作为回应,奥维特于当年在奥斯陆创造了2分13。4秒的1
000米世界纪录,并在1个小时内以3分48。8秒打破了1英里的世界纪录,他还在莫斯科800米预赛之前平了科的1
500米纪录。当科到达莫斯科时,英国业余运动员委员会决定举行新闻发布会以缓解采访压力,400名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然而就在此时,一次出人意料的失败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科对于800米比赛获胜一直深信不疑,这一点反倒加速了他的失利。如果仅看进入决赛的其他7名选手的成绩,他的估计也许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接近他的最好成绩,而事实上最关键的不在于奥维特,而在于两名东德选手安德里亚斯o布塞(Andreas
Busse)和德特勒夫o沃根尼切特(Detlef
Wagenknecht)可能会采取的团队阻止或夹逼战术。此次参与抵制运动的新西兰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约翰o沃克说:〃如果我们和美国人及西德人都在这儿,我想1
500米比赛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比赛之一。虽然我非常尊重奥维特的实力,但我在这两项赛事中更看好科。〃
早在比赛开始前,科便决定在此次比赛中不再领跑,而是采用最后冲刺的战术。选手们起跑之后,科看起来就像跑在软沙上一样,似乎对前面的情况浑然不觉。进入第2个弯道后,奥维特以其特有的方式甩开了沃根尼切特,后者因失去平衡而倒地,还几乎带倒了法国人琼斯o马拉约(Jose
Marajo),此人是赛场上除了科外唯一突破1分44秒的选手。此时的科仍像偷渡者一样在队伍后边蹒跚。当比赛进行到第3个弯道时,排在第3位的英国选手戴维o沃伦(David
Warren)冲到了前面对此,奥维特现在的教练安迪o诺曼(Andy
Norman)预见道:〃沃伦一定会虚张声势地爆发一下,奥维特会像以前一样在还剩280米时发起冲刺,赶上沃伦,然后进行新一轮的冲刺,一旦他慢下来的话,还要小心别人的冲刺。奥维特会逐渐?开距离,如果此时科还未能跑到前面的话,他将很难胜出。〃实际情况果然如此。
第22节:莫斯科(2)
当科最终醒悟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他现在距离奥维特6个步长。虽然科最后疯狂爆发,金牌最终还是落入奥维特囊中,他的成绩仅为1分45。40秒,同样的成绩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只能排第5名。
除了对手的自身素质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使奥维特在1
500米比赛中处于不利位置。首先,他希望能保持自己的不败纪录,这种毫无必要的做法就意味着他必须在半决赛中击败尤尔根o施特劳布(Jurgen
Straub),而这将会消耗他为决赛所保存的体力。其次,他在800米比赛过后承认这场胜利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场意外的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的动力。
施特劳布是这场比赛的关键人物。诺曼曾再三警告奥维特说施特劳布会在最后700米开始加速,并努力保持自己的位置,这样一来,谁在最后300米领先,谁就能获得冠军。事实的确如此,形势对奥维特极为不利。施特劳布和他的教练伯恩德o戴斯勒(Bernd
Diessner)已经精心安排了比赛战术,他们深信这至少能使他夺得一枚奖牌:开始的700米尽可能放慢速度,之后竭尽全力一直跑到终点。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勇敢的、成功的尝试。
起初,施特劳布和科一路领先,速度还算正常。施特劳布低着头跑在前面,好像已经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样,就这样二人相安无事地跑到还剩800米的地方。此时,施特劳布开始实行自己的赛前计划,这将把这场比赛从闲庭信步变成生死大战:奥运历史上最漫长的一次终点冲刺开始了。施特劳布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将科和奥维特甩开。在以61。6秒和63。3秒的成绩慢慢溜达了两圈后,他将第3圈的时间缩短到了54。2秒。当最后一圈的铃声响起时,赛场次序依次为:施特劳布、科、奥维特、布塞(东德)、方达奈拉(意大利)以及马拉约(法国),英国年轻选手斯蒂夫o克拉姆(Steve
Cram)跑在最后。进入最后的直道时,施特劳布发起了最后的攻势。科现在必须作出回应了。在最后的转弯处,他的第一次冲刺使局势顿时变得明朗起来:据后半段的时间纪录显示,即便是在经历了700米的一路狂奔之后,科依然从距终点150米处加速一直到最后50米。科赢得了这场比赛,他最后800米所用的时间仅为1分48。5秒,这是当时1
500米比赛后两圈的最好成绩。施特劳布夺得了银牌,奥维特只拿到一枚铜牌。
拉塞o维伦再次出现在长跑赛场上,但此时的他已经过了体育生涯的黄金期。曾在8年前的慕尼黑奥运会上继维伦之后获得铜牌的埃塞俄比亚选手米鲁兹o伊夫特已经35岁了。抵制事件把许多人挡在了赛场外,比赛最后发展成了3个埃塞俄比亚人和两个芬兰人之间的竞争。伊夫特、莫罕默德o凯迪尔(Mohammed
Kedir)和图卢兹o科图(Tolossa
Kotu)3人一路领先,不过,领跑者和前进速度却不时会发生变化。20圈过后,芬兰选手维伦和卡尔罗o马宁卡(Kaarlo
Maaninka)还在苦苦竞争,维伦也在徒劳地挑战着伊夫特,却被伊夫特最后的冲刺弄得精疲力竭,毕竟伊夫特是上一年度多特蒙德世界杯5 000米和10
000米双料冠军。马宁卡插到了伊夫特和凯迪尔之间,获得了银牌,而维伦只得到第5名。
毫无疑问,田径赛场的统治权依然掌握在前苏联人和东德人的手中,不过东德选手吉尔德o韦西格(Gerd
Wessig)在跳高项目中的夺冠还是让人颇感惊讶,该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西德选手迪特马o默根堡(Dietmar
Mogenburg)缺席了比赛。韦西格是在奥运会前两周才被选来参加比赛的,但在列宁体育馆他击败了世界纪录保持者波兰选手雅塞克o弗绍瓦(Jacek
Wszola)。
意大利选手萨拉o西梅奥尼(Sara
Simeoni)获得了女子跳高冠军,并创造了1。97米的新奥运纪录,从前苏联和东德人手里夺得了漏网的两枚金牌之一。另一枚金牌则由古巴选手科隆o鲁埃涅斯(María
Caridad
Colón…Ruenes)在标枪比赛中获得。前苏联和东德的统治地位是如此稳固,以至于比赛显得十分单调乏味,这也更加坚定了新当选的主席萨马兰奇的立场,即允许在西方毁誉参半的职业选手参赛的〃开放〃型奥运会才是使奥运会更具有地域代表性、在政治上更加均衡的最佳途径。
在抵制事件众多无辜的受害者中,没有比埃及运动员约瑟夫o纳吉o埃萨德(Youssef Nagui
Assad)更为不幸了。1968年,23岁的他以2厘米之差而未能参加奥运会的铅球比赛。接下来的两届奥运会,他仍在为参加比赛进行不懈的努力,然而在慕尼黑大屠杀之后,他所在的代表团退出了比赛,而后他的国家又参加了针对蒙特利尔和莫斯科的抵制运动。
人们很难对特奥菲洛o史蒂文森,这位奥运历史上的优秀运动员的行为作出评价。这位古巴重量级选手是唯一一位获得三连冠的拳击选手,曾在1972年至1980年的3届奥运会上连续夺冠。在同样重量级别上,他一直拒绝进入职业赛场,不过即便选择进入职业赛场,也未必能获得像前奥运冠军阿里和福尔曼那样的声望。蜂拥而至的职业入场券没有穿透史蒂文森的道德防线。〃我不会用古巴人民的荣誉换美元。〃史蒂文森反复声明。
第23节:莫斯科(3)
女子体操因一名前苏联裁判的偏见而变得阴云密布,而世界冠军叶连娜o穆希娜(Yelena
Mukhina)因上场前练习时脊椎骨折造成瘫痪而不能上场。她的缺席使罗马尼亚选手娜蒂亚o科马内奇卫冕之路变得不可思议的顺畅,虽然18岁的她已经丧失了当初的巅峰状态。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来自东柏林的15岁少女玛克西o格瑙克(Maxi
Gnauck),她杂技般不可思议的表演连松鼠都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