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镜店

  不是胸中存灼见
  如何眼底辨秋毫

  眼镜不过是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透镜,而此联却讲出了一番道理。人贵有真知灼见,才能明辨是非、判断正确,而这首先要出自”胸中“,即思想上正确的认识。灼见,明白透彻的见解。秋毫,原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借指细小处。借写眼镜,而引出这样一段哲理,自然切合,更加深了对联的思想意义。联语是流水对,上下意思相承,以”不是“”如何“两词前后呼应,比直陈更为有力。  (施绍文)

  剪刀店

  剪将淞水
  快若并州

  此联突出行业特点,着意在联首”剪快“两字。短短八字,言俗事却因用典而雅致含蓄.晋代索靖曾观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画惊叹不已,大加赞赏说:”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淞江半幅练纹归去。“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也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之句。吴淞江,古称淞江,流经江苏与上海。并州,地名,是西汉十三刺史部之一,唐开元中改为太原府,所产剪刀驰名天下。
  索靖、杜甫意在画上,虽讲剪刀的”快“,只作虚拟而已;而此联化用前人之语,着眼在”剪快“。联语既讲有快如并州剪的剪刀,又藏古人虛拟剪取淞水的天工神物之意。虚实相生,雅俗并存,读来令人感到快意。  (黄德金)

  刀店

  不历几番锤炼
  怎成一段锋芒

  这是一副流水对,其特点是上下联相连相属,既互为注释,又含有因果关系,”锤炼“出”锋芒“,”锋芒“须”锤炼“。”不历“和”怎成“强调刀的”锤炼“的必要和刀的”锋芒“的成因,突出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几番“强调了”锤炼“的程度,说明劳作之辛;”一段“强调了”锋芒“的面积,说明功夫之深。”几番“对”一段“,也点出了锤炼之艰,锋刃之锐。此联符合刀店自我宣传要求,颇有妙趣。  (郑凤森)

  布店

  衣人德自暖
  被世岁无寒

  此联分嵌”衣“、”被“于首,为”鹤顶格“。有布店要加惠于人的意思。上联言对人行善,自感心安,犹如春温。下联说施恩于人世,会当消尽世间炎凉,岁岁安乐。联语由己及人,由人及世,层层递进,又用一个”德“字总领。韩愈《原道》说:”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即指发自内心而不依靠外来力量推动的思想行为才称得上”德“。人人都能出白内心行善,天下扬善抑恶,岂不就是清平世界么?此联既赞扬善行,也憧憬着一种理想社会,无疑有否定世态炎凉之意。此联”暖“”寒“两字由”衣“”被“生发,切合布店行业,出之自然,又一转而言为人世作贡献,喻意更为深切.  (黄德金)

  绸缎店

  云锦天孙织
  霓裳月里裁

  绸缎,我国传统的丝织品,色彩绚丽,质地轻柔。其中花纹瑰丽如云彩的称云锦,而鲜亮飘逸的绸缎衣服又称霓裳。联语极度渲染此物不同凡响,有天造地设之妙。上联语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意谓天帝之孙的织女用云彩织锦,自然是巧夺天工。下联语出《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李白也有”霓为衣兮风为马“句(《梦游天姥吟留别》)。因霓是副虹,为雌,故联中出奇想谓在太阴之月里裁衣。
  本联虽蒙上一层神秘的轻纱,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但云锦、霓裳的美丽色彩,飘洒轻扬,却又恰恰是绸缎的特点。可谓虚幻得美妙神奇,实在得可触可视。  (黃德金)

  鞋店

  由此登堂入室
  任君步月凌云

  联意在”鞋“,却不言”鞋“字,借着虚拟穿鞋后的种种想法,以招徕顾客。上联借典明意。《论语.先进》中孔子评价子路”升堂矣,未入室也“,后人将”升堂入室“比喻人们具备很高的学识和技能。《汉书.艺文志》说:”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赞扬贾谊、司马相如都善于作赋,而司马相如更优于贾谊。联语表示穿上此鞋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境界。下联的”步月凌云“也有祝福之意。步月折桂实现凌云壮志,正指的是入仕做官,步步高升。此联另一层意思在字面上和盘托出,能登堂入室必非进入柴荆之门,言鞋的贵重;可凌空登上月球,夸张中自诩鞋的轻捷。联中用语双关,悦人不媚,自夸不傲,奥秘就在于含而不露的高明技巧。  (黃德金)

  帽店

  脱帻无心惊露顶
  请缨有路喜弹冠

  脱化于古人之言,含蓄微妙地写出脱帽与戴帽的理趣,这正是本联的特点。上联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诗句:”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帻,包头巾,原指卑贱者所用,此处泛指帽。脱帽露顶在旧时是不恭敬的行为,但”无心“表示此举出之无心,恰是豪迈狂放、不拘礼俗性格的表现,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下联合用两事。初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联语一扫悲怆之意,洋洋自得,说是”请缨有路“。请缨,是个典故,用汉代终军受汉武帝派遣去说服南越王入朝称臣,终军慷慨领命,表示持长缨必将南越王缚来之事,后来用以指投军报国。弹冠,弹去帽上灰尘。《汉书.王吉传》说王吉做官,好友贡禹也弹冠准备出仕。后比喻为准备做官相互庆贺。联意暗指报国有门,众人皆能。这就把戴帽与出仕报国联系在一起了。此联从寻常之物一一帽子,道出朝野两种人的人生态度,题旨颇大,且又活画出人物的神态,颇具匠心。  (黄德金)

  伞店(一)

  看我当头掌掩盖
  赖君妙手护跳珠

  伞乃寻常障雨用具,联语在表现手法上却见机趣。全联将伞拟人化,自言其事,语调一张一弛,诙谐别致,形态逼真地道出了伞的功用。你看,上联自谓伞盖遮人何等得意,”看我“两字语气何等豪迈,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概。这一张扬的气象到了下联忽而转为收敛自谦的情态,真是出人意料。刚刚还是居高临下,一下子却说”赖君“,急转直下的声调中何尝没有劝君购伞之意呢!此联遣词也有特色。”掩盖“本是遮护的意思,但”盖“又是古人所说的伞盖,即雨伞。《太平御览》卷七。二引《通俗文》说:”张帛避雨谓之伞盖。“联中暗透消息,点出题旨,至于”妙手“由技艺高超的意思转为随风雨变化而撑伞,也富有动感。更为难得的,撷取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耒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中的”跳珠“两字描写雨珠之美,顿使联句形象而生动起来。  (黄德金、施晴东)

  伞店(二)

  霖雨春多,哪怕乌云盖顶
  长途夏热,何愁白日当头

  伞的功用,就是避雨遮阳。上联说避雨,哪怕春天连绵大雨,乌云盖顶,有了伞,全不用怕。下联说遮阳,即使夏热长途旅行,有了伞,也不用愁太阳当头。联语恰如其分地写出了伞具两方面的用途,十分妥帖而自然。写伞店而不着一”伞“字,更妙。  (施绍文)

  竹器店(一)

  虚心成人器
  劲节见奇才

  竹器店当言竹,却偏不着一”竹“字。然”虚心“、”劲节“却不仅写竹,且写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上联表面说,竹子心空,却能制成各种器物,其深层的意思是,人只有”虚心“,才能不断长进,成为大器,作出伟大的奉献。大器,喻有人才能,可以担当大事的人。
  《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下联表面说竹上坚硬的节,显示它是一种奇特的材料。其深层意思是人只有保持坚贞的节操,才能德行高尚,为世所重,成为真正的杰出”奇才“。对联妙语双关,组合自然;且对仗工整,用字讲究。  (施绍文)

  竹器店(二)

  淇园风雅今犹在
  蒋径萧疏去复来

  此联实是写”竹“,却睹物恩情,浮想联翩,一时间将与竹相关时事和人从记忆中呼唤出来,令人流连忘返。上联的淇园是古代有名的竹园。(在今河南淇县)《诗经。卫风.淇奥》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句。”风雅“两字分明让人联想起竹素来有君子的雅号。
  全句言淇园虽不存,但高雅遗风尚在。下联借典明志。《三辅决录.逃名》说,汉代蒋诩辞官归隐,”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求仲、羊仲,人名),后人用蒋径或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可见三径中的竹径当有可羡之处。全句是说这样美好的田园风光虽已荒芜,但今日可从竹店中仿佛见之。进入竹店,而能唤起你对竹园、竹林、竹径风貌的向往,这既合店业性质,又给人以高雅脱俗之感。  (黄德金、施晴东)

  爆竹店

  截来淇上平安竹
  开到人间顷刻花

  古代爆竹是以火燃竹,能发出毕剥之声响。后人是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声,也称爆竹。古今皆以爆竹报平安、驱鬼神。联中”淇上“,淇水之上。淇水,今河南北部,古为黄河支流,源出淇山。其附近有淇园,古代以产竹著名。梁代任防《述异记》有云:”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上联意谓店堂内的这些平安竹皆从产竹名地淇园割来。平安竹,即竹报平安。《酉阳杂俎》续十说:”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巢,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纲维,管寺庙事务之僧。下联意谓店堂内的这些爆竹点燃后犹如天女散花,开到人间以报平安。上联写爆竹原料,下联写爆竹功用,合表爆竹的古今用途,甚切店名。  (希建华)

  假发店

  入门尽是弹冠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