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全联谓此旅舍可以丰盛的饭菜款待宾客;宾客若需暂时居留过夜,最好地方莫过于此。此联虽化用古句,但对仗工稳,且平仄合律。 (希建华)
旅店(三)
共对一樽酒
相看万里人
上联用“酒”字暗示出顾客心境的凄苦。“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这酒并不是一人独饮,而是有人与之“共对”的,境况就不那么凄凉了,心里的愁忧也就不会无处倾诉了。下联突出“共对”之人来自天涯海角。尽管如此,尽管他们诉说的也都是路途的艰辛、思乡的苦涩,但他们毕竟同病相怜,彼此能够理解,互相能够安慰,从对方身上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同情和温暖。联语言简意深,具有浓郁的人情味。而以“万里人”衬托“一樽酒”,强调了“共对”、“相看”的重要性。 (俞纪东)
旅店(四)
喜待东西南北客
献君兄弟姐妹情
上联点明旅店的行业特征是迎客投宿,但不说“四方客”,而用铺陈于法,称“东西南北客”,颇有气势,读来也酣畅流利。下联抓住顾客的特有心理,一个人客游他乡,举目无亲,总会产生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因此,待客以亲人手足之情,这对顾客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这里也不是简单地用“手足情”三字来表达,而代之以“兄弟姐妹情”,就更具形象性,温煦之情似可触扪。对联用语平易,读之使人感到热情温馨亲切。 (俞纪东)
旅店(五)
萧大猷
莫道囊空,问千里遨游,带多少关山风月
特开陋室,恐长途辛苦,误勾留杨柳楼台
这是一副旅馆联。上联是说旅客千里跋涉,披星戴月而来,即便少钱,也供留宿,含有本店待客不分贫富之意。关山,指山川关隘。下联是说长途奔波,备尝辛苦,与其误入青楼,不如来此留宿,因本店风气良好。待客真诚之意隐含其间。联中“问”、“恐”二字,语带关切,给人以亲切热情之感。全联一波三折,步步揭示劝人留宿的主旨。造语劲健,读来自有江湖豪气溢于言表。 (顾伟列)
旅店(六)
茅店月明鸡唱早
板桥雪滑马行迟
晚唐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名句,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给人生动的视觉形象,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早行图。本联虽是化用成句,也有独到之处。上联“茅店”,表明山区客栈,“鸡唱”表时间,“月明”讲天色,全句将北方山区客栈的特有景物一一交代清楚,又将雄鸡报晓,人察天色,准备行装的动态也活画出来了。一个“早”字,暗寓着店主人的挽留之意。下联再写北方冬天特有的景象,板桥上被大雪封盖,行旅之人急急催马上路,但因雪冻路滑,马儿行动迟缓。一个“迟”字,写出了行旅人思归的焦躁情绪,又照应了上联隐含的店主人的美意。全联勾勒出一幅北方冬天山乡行旅图,景美情真,引人入胜。 (黃德金)
旅店(七)
萧大猷
问我生涯,看过去、未来、现在
助君诗意,有鸡声、月色、霜痕
此联采取设问、拟答的方式。写得含蓄蕴藉,韵味醇厚。上联意谓,如果问我的经营情況,那么可看看我店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意思是,老顾客心中自有定评,无待自我表白。下联化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向顾客建议,这里可提供你一些宝贵的诗料:凌晨的鸡声,未落的残月,霜地的人迹。联语未出现“旅店”宁样,却字里行间处处不离旅店。问得平白通俗,答得巧妙高雅。 (张 一)
北京湖广会馆
左宗棠
江山万里横天下
杞梓千章贡上都
上联描写湖广辽阔,横亘天下。下联是说湖广的人才为上都所用。杞梓,杞和梓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借代人才。千章,指大量人才。《史记.货殖列传》:“山居千章之才。”本联气势磅礴,“万里横天下”,一个“横”字,境界全出。“千章贡上都”,说明虽横天下而不离心,巧妙地点出湖广与京城的关系。 (纪德裕)
北京四川会馆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会馆坐落北京骡马市大街北面,为著名古迹。会馆,旧时同省、同县或同业者在京城或省城设立的公邸,供同乡、同业寄寓或聚会。骖,古代指驾在车辆旁的马,此指马车。停骖,停车休息或住宿。剪烛西窗,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江,源出南江县,流入嘉陵江。锦水,即锦江,流经成都附近。清涟,形容清波起伏。《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以上指四川的山水。献策,为国献计,以求录用。北道,指入京。先哲,已去世的有才德者。典型,本作“典刑”,指代表人物。
《诗.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相如赋,司马相如,汉四川成都人,以赋著名。太白诗,李白字太白,唐代人,自幼随父由中亚碎叶迁居四川绵州彰明县,有诗仙之誉。东坡文,苏轼号东坡,北宋四川眉山人,古文大家。升庵科第,明清时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科录取,按成绩排列等第,称为科第,杨慎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年间殿试第一名。以上指四川的名人。上联漫谈家乡景物:剑阁的雄伟,峨嵋的秀丽,巴江的紫曲,锦水的清波,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恍如浮现眼前。下联叙故乡著名人物。从南方来京是为国献计,不能忘记先辈留下的光辉典范:如汉司马相如献赋,唐李白赋诗,宋苏轼作文,明杨慎的科第。可以想见,家乡的才子才女又将联翩而至。此联所叙家乡风土人物,平日耳闻目见,不足为奇,一旦身临异地他乡,经人集中提炼,写成对联.,读之就倍感亲切,由此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且有激励游子奋迹功名的作用。联语善用排比,将大好河山、历史名人一一写来,读来有珠玉落盘,美不胜收之感。 (唐 音)
江苏金陵湖南会馆
彭玉麟
栋梁萃杞梓楩楠,带来衡岳春云,荫留吴地
源派溯沅湘资澧,分得洞庭秋月,照澈秦淮
上联说会馆的栋梁之材来自衡岳,它带来了衡岳春云,荫被了东南吴地。衡岳即南岳衡山,借代湖南。杞梓楩楠都是优质树材,四词连用,喻各类人才之多。下联说会馆所在地金陵,在长江下游,由此可上溯至沅湘资澧,即湖南各地,沅湘资澧分流而下,流经洞庭,分得秋月余晖,义回到了身居的吴地而照澈了秦淮。“分得”,巧喻厂部分湖南人在金陵发挥的光和热。全联紧扣“金陵”、“湖南”两地,从湖南人在金陵所作贡献着眼。用“春云”、“秋月”来比喻湖南人对吴地的荫被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语意含蓄不露。上联开头六字,栋、梁、杞、梓、楩、楠,全是木部形声字,下联开头六字,源、派、溯、沅、湘、澧,全是水部形声字,因用得自然,不觉牵强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纪德裕)
浙江杭州安徽会馆
俞樾
游宦到钱塘,饮水思源,喜两浙东西,与歙浦江流相接
钟灵自灊岳,登高望远,问双峰南北,比皖公山色何如
浙皖二地比邻相连,此联抓住二地山水相连的特点布局。上联写水。钱塘江水分隔浙江东西,上游与安徽歙水相接,客居杭城的皖人自然饮水思源,不忘家乡。下联写山。皖地本多山岳,汇聚众多人杰。皖人登高望远,西湖“双峰”(北高峰、南高峰)虽美,若与家乡相比,皖山也不会逊色。灊,通“潜”,此指潜山县,汉代称皖县,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灊岳,泛指安徽山岳。联语巧妙地表明了会馆与客地的关系,建立会馆之旨意乃是不忘乡土之深情。情由景生,自然而切合题旨。 (俞水生)
江西吴城全楚会馆
彭玉麟
到处便为家,望楚尾吴头,异地同临明月色
他年谁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邻看
吴城今属江西省永修县,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与吴相连,故有“楚尾吴头”之称。相传东吴周瑜曾在此练兵。元陈友谅、清石达开皆掘为要塞,重兵扼守。联语既抒发了广阔而超脱的襟怀,也流露出对时局的隐忧。上联写出游子胸怀,作者离乡背井,四海为家,却感到“异地同临明月色”,颇有东坡《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意。下联感叹时世光景。吴城连接衡山、鄂州,“天涯都作比邻看”又化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
然而岁月沧桑,他日又将谁主沉浮?对清王朝风雨飘摇的局势,发出深沉的喟叹。鄂渚,即鄂州。《楚辞。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相传在今武汉黄鹄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隋改郢州(今武昌)为鄂州,即因渚而名。联语富于感情,对清王朝的风雨飘摇的局势,发出深沉的喟叹。语调舒婉,富于历史沧桑之感。 (俞永生)
江西江苏会馆
江峰青
曲栏杆外,看朝朝暮暮,等闲卷雨飞云,可咏可觞,人如天上
长板桥头,听燕燕莺莺,声唱晓风残月,此情此景,侬忆江南
出句大意,曲栏之外,早早晚晚,常见云飞画栋,雨卷珠帘,可吟诗,可斟酒,人间宛如天上!卷雨飞云,出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人如天上,出自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对句大意,长板桥头,听莺莺燕燕,在唱“杨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