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炎夏时竹亭纳凉。一房山,仿照北京北海公园“一房山”样式而筑。
  春,酒的代称。茅屋买春,身居茅屋,品尝名酒,系化用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句。下联意谓:把半江水划进园来,就开拓了新境界,更时有辘辘车声,辗人清梦,片片帆影,动人诗思。半江水,唐杜甫《戏题王宰画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淞半江水。”联语显示了城市园林的特点,反映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宋惠洪《冷斋夜话》:“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按照常理,“水”不能“剪”,“梦”不能“辗”,但在艺术创作上却是美妙的想像。  (蒋竹荪)

  徐光启墓

  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徐墓在徐家汇南丹公园內。上联概括徐氏一生的科学成就:历法、农学的探究,天文、水利的钻研,精深洽博,堪称百世师表。治历明农,修订历法,阐明农学。经天纬地,原指规划和治理国家。《左传.昭公二八年》:“经纬天地曰文”。这里并指他在天文水利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下联歌颂他的政绩:对外显示御敌武功,对内参预国家大事,文臣武将,一身而二任。奋武,显示武功。此指崇祯二年保卫京师之战,徐光启建议使用西洋火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揆文,掌管文事。  (陈永泉)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四十州

  故居在香山路7号,是孙中山1920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寓所。
  此联摘自唐贯休《献钱尚夫》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注云:“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镠谕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休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孤鹤,何天不可飞?遂入蜀。”据说,贯休和尚献诗目的是要吴越王绐他一块地造佛寺。钱当时为吴越王,却想开拓疆土当皇帝,所以要贯休将诗中“十四州”改为“四十州”,以为祥瑞。贯休不肯,钱镠就未答应他的要求,休即前往四川。上联写吴越王钱镠排场豪华,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不下于战国四公子。其中“花醉”二字富有想像,极有工力。下联写钱镠一剑横行,据有两浙之地,称得上是乱世英雄。
  霜、寒二字字挟雷霆,气势磅礴,很有分量。孙中山借用诗句来表达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决心。把“十四州”改成“四十州”,更显得气象恢宏,壮志凌云。且联语文词优美,对仗工整,十分耐人寻味。  (延培  张迈)

  上海县黄道婆墓
  吴镇

  改草衣卉服之观,人间温暖
  极错彩镂金之妙,天下文明

  墓在上海县东湾村,古称乌泥泾。黄道婆,宋末元初松江农村妇女,早年家贫,流落海南岛。在与黎族人民劳动中学会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年老回乡,纺织为生。她改革了擀弹棉花工具,并给当地农妇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工艺,使织出的被、褥、带、帨(即佩巾)出现了如描如画的折枝团凤和灿然若写的棋局字样,于是乌泥泾织品名驰远近,畅销大江南北,大大促进了当时纺织业的发展。当地人曾在港口镇建祠纪念。1981年重建其墓。上联说,改变了草衣卉服的原始状态,给人间带来了温暖。草衣卉服,卉服即草服,南方海岛上用细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下联说,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促进了社会的物质文明。错彩镂金,本指雕绘工丽,此处指棉织物上的花纹图案绚丽多彩。联语赞扬了13世纪纺织能手黄道婆对人类社会所作的突出贡献。
  用词贴切、简洁、准确,褒语得当。  (蒋竹荪)

  上海县七宝西塘桥
  陆深

  三泖映东南,几湾绿水源流远
  九峰耸西北,数点青山气势凝

  七宝在上海西郊,镇西有西塘桥跨蒲汇塘。三泖,即泖湖,湖分上中下而得名。源出太湖,承淀山湖,下泻黄浦江人海。九峰,指“松郡九峰”,即今松江境內佘山、辰山、天马山等九山。此联描绘了西塘四周美景。上联写登桥而望,港汉纵横,绿水湾流,一派江南水乡景象。映字把三泖的浩瀚气势,表现得如在目前。“远”字,点出了一脉蒲溪源远流长。下联写极目西眺,青山相连的雄姿。“耸”字,把九峰拔地而起的形象写活了。“凝”字,把远峰如黛,紧聚连绵的山势特征刻划得惟妙惟肖。  (曹云岐)

  嘉定秋霞圃舟而不游轩
  管廷祚

  红藕香中,一角雕栏临水出
  绿杨荫里,几双蜡屐过桥来

  秋霞圃原为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宅,“舟而不游轩”是一艘石船。联语描绘石舫外部的景物:荷香扑鼻的池塘里露出石舫雕栏的一角,那边绿杨丛中,几个穿蜡屐的游人悠闲地走过桥来了。
  雕栏,石舫的组成部分,这里以部分代全体,指石舫。蜡屐,古人涂蜡的鞋子,作登山之用。这里也是以部分代全体,指游人。作者巧用色彩的对比,开头“红藕香中”、“绿杨荫里”,像霓虹灯的光芒逼眼而来。“红”与“绿”是相对色,互相对照,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
  宋祁著名的《玉楼春》词“绿杨烟里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同样是借“绿杨”“红杏”的对比来表达轻松、热烈、愉快的感情的。此外,联中还有“雕栏临水”“蜡屐过桥”的动静对比,以及色声的对比,调动读者多方面的美的感受,产生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唐音)

  嘉定秋霞圃碧梧轩(一)
  周承忠

  绿杨春蔼,白萏夏香,丹桂秋芳,青松冬秀,年年月月暮暮朝朝,无古无今,好景随时惬幽赏
  霞阁东崇,山亭西峙,华池南绕,镜塘北环,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可望可即,清光满座绝尘怀

  秋霞圃在嘉定城内。碧梧轩乃秋霞圃景点。上半句以杨柳、荷花、桂花、青松四种花木点出了秋霞圃季节的变换,下半以年、月、朝、暮的叠字,赞叹了秋霞圃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蔼,形容树木茂盛.白萏(d6n),即荷花。惬,满足、舒心。下联写碧梧轩四周的景色。
  碧梧轩,又称“四面厅”,从厅内向东西南北四面欣赏,都有胜景。
  霞阁,即凝霞阁。山亭,为即山亭。华池,即桃花潭。镜塘,即清镜塘。分别在碧梧轩的东西南北,与碧梧轩互相辉映。下半句以左、右、前、后的叠字,写出作者对碧梧轩胜景的赞叹之情,与上联的年年月月、暮暮朝朝相呼应。联语用富于色彩的字面,绘景如画,加以叠字的运用,产生了动感和节奏感。  (陶继明)

  嘉定秋霞圃碧梧轩(二)
  秦瘦鸥

  秋色满园,古木寒潭堪入画
  霞光遍地,苍岩朱实促题诗

  上联描绘了秋霞圃古树、潭水的外貌,展现出一幅淡雅的深秋画卷。下联以充满诗意的苍岩(青黑色的假山)、朱实(成熟的果实),进一步刻画了园中的秋色,使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吟诗赞美。
  此联以“秋”对“霞”,组成园名,显得十分巧妙;以“画”对“诗”,也对得很工整。“古木寒潭”对“苍岩朱实”,虽属宽对,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  (陶继明)

  嘉定秋霞圃即山亭
  戴锷青

  树老化龙易
  亭高得月多

  上联描写了即山亭旁古木参天的景色,并通过联想,把粗大蟠曲的老树枝杆比喻成正在修炼的龙。一个“化”字,贴切而富有动感。下联以“得月多”.来衬托即山亭的高耸,从而产生一种高远的意境。联语对仗工整‘上联的“化龙”及下联的“得月”不仅写活了即山亭,更有画龙点睛之妙。  (陶继明)

  嘉定秋霞圃■〈艹宾〉藻风香室
  周承忠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芳草有情,夕阳无语”出自北宋张耒的《风流子》词。意思是说,芳草脉脉含情,夕阳恹恹不语,表示对园主人的无尽思念。下联“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出自唐代司空图的《诗品。洗炼》。意思是说,园主人的丰神宛如清澈的流水,皓皓的明月应是他高洁的前身。联语把“芳草”“夕阳”拟人化,又用“流水”“明月”作比喻,抒发了作者对园主人高洁形象的怀念与赞美。全联虽用集句写成,而无拼凑痕迹,十分自然贴切。  (陶继明)

  嘉定秋霞圃延绿轩
  周承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便觉眼前生意满
  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不知门外有尘寰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自唐刘禹锡的《陋室铭》。“便觉眼前生意满”出自南宋张栻的《立春诗》。集得天然浑成。“苔痕”、“上阶绿”、“草色”、“帘青”、“生意”等语与延绿轩中的“绿”的主题十分吻合。上联连起来一读,透露出一股灵气。下联中的“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出自北宋黄庭坚的《次韵张询垒中春晚》诗。“不知门外有尘寰”出自北宋苏轼的《聚远楼》诗。尘寰,即尘世,佛教和道教指现实世界。读到下联中的“挽蔬”、“煮茗”等语,仿佛使人置身于尘世之外,显示出闲雅、清幽的意境。全联用典贴切,文词高雅不俗。惜上下联对仗欠工,是为不足。  (陶继明)

  嘉定叶池
  许次玄

  赍恨在清池,碧血寒漪溶一片
  捐生完大节,忠臣孝子各千秋

  叶池,原在上海嘉定城内,为明末抗清志士侯峒曾殉节之处。
  上联,描写侯峒曾(明天启进士,官至左通政使)在嘉定抗清斗争失败后,怀着满腔悲愤,跳入叶池准备以身殉节,当时渭军赶到,把他从池中拉出,侯峒曾大骂清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