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一炉。 (陈永泉)
扬州二十四桥
江峰青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二十四桥,相传建于隋,旧址在今扬州市西郊,宋沈括《梦溪笔谈﹒补遗》谓”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一说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一说实有桥二十四座。淮南,代指扬州。扁(pian)舟,小舟。上联写云水秋光,下联写人箫夜色。融入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一”看“一”闻“,表现了二十四桥周围的明媚风光与夜色朦胧诱人。 (张君宝)
扬州晴云阁
陈重庆
一枝孤塔,似白鹤飞来,试添金碧楼台,便成北海
几度游人,被黄鸡催老,那得乾嘉耆旧,与话南巡
晴云阁,位于扬州五亭桥南岸莲性寺內白塔的东面。昔日与白塔合称”白塔晴云“,为扬州著名一景。上联说一枝尖耸的白塔,好像白鹤突然从天外飞来,如果周围增添一些亭台楼阁,便成北京的北海。白塔,不是莲性寺僧所建,而是后来补充的景物,由两淮商总江春集资建造,素有”扬州一夜造塔“之说。《清代述异》云:”一日帝(乾隆)幸大虹园,至一处,顾左右曰: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阴,惜无喇嘛塔耳。商总闻之,。。。。。。乃鸠工庀材,一夜而成。“一枝,形容窈窕的样子。飞来,犹言迅速造成。下联说,多次来游的人,不知不觉在黄鸡叫声中变老,怎能遇上乾嘉年间的老一辈人,听他们回忆当年皇帝下江南的盛况?黄鸡催老,鸡能报时,一再听到鸡声,意味着时光消逝,走向老年。白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苏轼《浣溪纱》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酉,休将白发唱黄鸡。“乾嘉,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是清朝所谓盛世。耆旧,年高望重的人。杜甫《忆昔》诗:”伤心不忍问耆旧。“南巡,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14年下江南巡察,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16年至49年间六次下江南巡察。此联结合扬州白塔的传说故事,寄托了作者对帝王盛世已逝与往事如烟的深沉感慨。 (张君宝)
扬州第五泉
方梦园
大江南北,亦有湖山,来自衡岳洞庭,休道故乡无此好
近水楼台,尽收烟雨,论到梅花明月,须知东阁占春多
据说唐人品评煎茶用水的等级,以扬州大明寺水为第五。上联出自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诗句,反其意而用之。意谓纵观长江南北,也有美好山水可资欣赏,来自湖南的游客,不必说家乡没有这里好。衡岳洞庭,衡山和洞庭湖。借指湖南省。下联化用宋苏麟和唐徐凝诗句,意谓楼台接近水面,四时雨晴变化,尽在眼前,论到梅花、月色之美,扬州却占领先地位。楼台,苏麟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东阁,《梁书﹒何逊传》:”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花一株,逊常賦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梅花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联语就眼前景点与家乡的比较中,既肯定了家乡景物,也对扬州之美作出公允评价。化用前人诗句,有娓娓道来之韵致。 (商启予)
扬州小玲珑山馆
郑 燮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这是作者为扬州马曰璐小玲珑山馆题撰的一幅馆联。小玲珑山馆藏书甚多,乾隆39年,御赐马家《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共5 200卷,珍藏于正厅上。上联谈读书要选择,要全神贯注。咬定,这里有抓住要旨,深入体会的意思。作者题白云观居室联云: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有用书,有价值的书,作者在《焦山别峰庵雨中寄舍弟墨》中说:“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对于有用书中的要旨,须精思涵咏,一旦领会其义,其乐陶然,可以忘记饮食,此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之意。下联以培育新竹,比喻教育子孙。白居易《养竹记》曾说:“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这里,作者以竹的卓尔挺拔,直立不倚,喻指要把子孙教育成贞直不屈的人。新生竹,喻马氏儿孙,赞马氏后代品格高尚。全联缘景出论,率性而发,挥洒自如中寓意深长,读来兴味盎然。 (顾伟列)
扬州百尺梧桐阁
郑 燮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矮屋,锁不住午夜书声
梧桐阁在扬州东关街,原为清康熙年间汪懋麟读书处。此联描绘梧桐阁夜读情景。全联抓住声、色二字展开,上联写月色,下联写书声。“撑得起”、“锁不住”六字,为神来之笔,用拟人手法,写出高梧有情,撑起月色以朗照学子,矮屋无力,欲锁书声而声愈清亮。全联不出现人物形象,但书斋主人之性情旨趣、胸次怀抱,跃然纸上。联语意境幽远,形象鲜明,诗情画意,融于一体。 (朱迎平)
常熟草圣祠
粱章鉅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竟传八法
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草圣,指张旭,唐代苏州人,曾为常熱县尉,著名的书法家。上联盛赞自古流传下来张所创造“永字八法”笔法不同凡响,谓可通神明。“落纸云烟”,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句,用以形容张旭书法之神韵。下联描述酒与书的关系。据传,张旭嗜酒,他在写字前要喝得酩酊大醉,奔走呼喊,然后挥笔书写,其势放浪恣张,一气呵成,一派飞动,宛如天马行空,纵横驰骋,人们尊之为“草圣”,逢年过节,要向他供上三杯酒。上联“书道”是眼,“传”是线;下联“洒狂”是眼,“奠”是线。 (王明珍)
常熟虞山仲雍墓
一时逊国难为弟
千载名山还属虞
仲雍墓,是常熟有史可考的最古墓葬,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仲雍又称虞仲、吴仲,商末古公■<擅去扌>父(周太王)的次子。他与兄泰伯为了把王位让给幼弟季历而避吴地。他一生传播华夏族文化,赢得吴人爱戴。死后,葬在乌目山上,吴人把乌目山更名为虞山。墓依山而筑。此联石刻于山腰间的三道坊上。出句别出新意,把仲雍有意让王位给幼弟而避地江南,说成此举“难为”了弟弟,这便衬托出仲雍的谦逊和心地宽广的美德。逊国,犹让位。对句“还属虞”三字,点出了乌目山更名虞山的来历,也表达了虞仲虽未登上王位,但他的高尚品德却与虞山千秋同在的深意。联语全以议论入手,辞简旨远。 (张君宝)
常熟虞山瞿式耜墓
三更白月黄埃地
一寸丹心紫极天
瞿式耜墓,在常熟虞山剑门西南山顶的“牛窝潭”上。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崇祯末巡抚广西,后桂王封他临桂伯。清兵入广西,他留守桂林,抗击清兵,城破被执,不屈就义。其孙瞿昌文负骨归葬于此。本联刻于墓之石坊上。上联写墓地。三更白月,渲染墓地的宁静孤寂气氛。黄埃地,犹墓冢。语出《荀子﹒劝学》:“(螾)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下联写墓主。“一寸丹心”喻瞿式耜的忠贞爱国之心,语出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结尾“紫极天”,犹红遍天。三字道尽激赏之情。联语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情景相配,且十四字中用了四个颜色字(白、黃、丹、紫),色彩明丽。 (张君宝)
徐州燕子楼
胡佐卿
画栋久销沉,问何时燕子归来?只空嗟名士青衫,美人黄土
琼楼新结构,为绝代蛾眉生色,又重睹香山月旦,坡老风流
燕子楼,唐德宗贞元时尚书张建封府第中楼阁,其楼是建封之子张■<忄音>之妾关盼盼的居处。旧时常误作为建封之妾。自居易《燕子楼诗序》曾记此。画栋指燕子楼。销沉,冷落。上联巧借楼名,发出了“何时燕子归来”的感慨,表现出对昔时的深情怀恋,但又无可奈何:人去楼空,只留下长长的“空嗟”。画栋,指绘有图案的栋梁。青衫,指白居易,他的《琵琶行》诗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美人黄土,指关盼盼的坟冢。下联稍缓口气,表现此时重游的感触。
琼楼,对燕子楼新修后的美称。蛾眉,指关盼盼。香山月旦,指香山居士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中对人物的评价。月旦,指评介人物。
《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坡老风流,传说苏东坡夜居燕子楼,梦会盼盼,醒后即填《永遇乐》一词,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句。联语情调低沉,语言自然,怀古伤今之情表现得十分浓郁。 (陈永泉)
宜兴周处庙
大屋不画龙蛇,待名士来题咏者
今世复多蛟虎,愿将军出除斩之
周处,字子隐,晋义兴阳羡(即今江苏宜兴市)人。少时凶恶,横行乡里,人们把他与当地的猛虎、恶蛟并称为“三害”。后来他知过悔改,射虎斩蛟,为民除害,屡立军功,被追封为平西将军,其庙在宜兴市东庙巷。上联写周处庙建成后,特意不睿粤舸罄吹奈娜四吞庥狡浪怠;撸稳莶菔楸适疲锍隼畎住恫菔楦栊小罚骸盎谢腥缥殴砩窬笔敝患咦摺!毕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