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州韬光寺观海亭(二)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上联说,登楼可领略东海日出的奇景:金红巨轮,冉冉上升,五彩纷披,灿若锦绣。沧海,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下联说,开门就面对浙江大潮的壮观:远若素练横江,声如金鼓;近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此联引用唐宋之问《灵隐寺》五律颔联原句﹒观海亭所处地势极佳,又是看日出、观潮水的绝妙处所,读联想景,使人心胸开阔,豪情顿增。联语对仗工整,气势恢宏﹒  (施芝鸿)

  杭州玉皇山玉皇宮

  一路竹声,时疑雨至
  半空岚气,忽然云飞

  这里是神仙出没的峰峦幻境,充满灵气的缥缈宮观,作者着力于描摹倏忽万变的景象,酝酿神奇灵异的气氛。竹叶迎风,声音是细碎而神秘的,写一路竹叶声,时疏时密,时轻时重,特别写到叶声加密时,简直像是山雨来临。岚翠空明,若隐若现,偶然遇到寒暖升降,便聚作云气飞去。描绘这般云飞雨至神秘的刹那动态,自然令人联想到定会有金童仙女,隐身其中,往来游戏,给人以逍遥遗世、脱壳飞升的美的享受。正因如此,本联无需在文字上作任何雕饰,魅力全在于简约地描绘出云雨变幻启动的一瞬间。  (何以聪)

  杭州净慈寺
  爱新觉罗﹒玄烨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净慈寺在南屏山慧日峰下,供奉宋代高僧道济(济公)塑像。
  上联落墨于“色”,悠悠的白云、葱翠的绿树、灼灼的红花,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一个“满”字突出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浓浓春意。下联刻划“声”,竹林中的山泉注入池沼,似百道瀑布向下飞泻。“飞”字生动地描摹了泉水奔涌时雄奇壮美之态。色彩和声响交流,调动读者多方面感受,具有强烈的美感效果。  (王明珍)

  杭州葛岭(一)
  朱锡荣

  有几两阮公当着
  作一半白傅勾留

  葛岭在杭州宝石山的西面。相传东晋葛洪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岭上有葛仙翁墓、炼丹台、炼丹井、抱朴庐等遗址。上联蕴含一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记载,阮孚好屐,恒自经营。
  人有访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道:“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屐是鞋的一种,木底,前后有二齿。蜡屐多用于游山。量与“两”通,鞋必两只相配。故以一两为一物。下联化用白居易《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全联融合历史典故和唐诗名句而成。上联发出询问,不知一生要穿几双阮公感叹过的木屐啊。
  下联答道,就像白少傅所说过的那样,一半是为了西湖而在此“勾留”吧。联语在句式上匠心独运,用典自然﹒风韵天成。  (王明珍)

  杭州葛岭(二)
  阮 元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汞,柳堤松岛护仙寰

  葛洪,字稚川,晋代人,好神仙导引之术。所著《抱朴子》,在当时颇有影响,书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除邪却祸;外篇评论人间得失,世事沉浮。上联谓魏晋名人向以风流自炫,只有葛洪不失本真,传下《抱朴子》著作,而对弈棋、樗蒲(风行于汉魏的一种博戏,后为賭博的代词)这些玩意都不知晓,把个功名利禄忘得一干二净。诩,音Xu,夸耀。下联说葛岭的湖光山色充满着云气,这儿确是炼丹炼汞的好地方,柳树成荫的苏堤,盛植青松的小岛护卫着这神仙的境界。松岛,指孤山。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赠诸客》诗“柳堤松岛莲花寺”。联语上联着重叙事,下联重在咏景,用辞典雅古朴,上下对称,自然严密。  (谢燕华)

  杭州伍子胥庙
  爱新觉罗﹒弘历

  生全孝,死全忠,拚此身报答君亲,忍辱含冤,志士仁人今感泣
  朝在潮,夕在汐,凭浩气流行江海,御灾捍患,吴山越水古英灵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他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因直谏平王被杀。子胥历尽艰险,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夺取了王位,打败楚国,建立了霸权,并率领十卒,发掘了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报了父仇。后来,他又帮助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极力劝阻夫差拒绝越王勾践的求和、停止伐齐,被夫差赐死,投尸钱塘江中。上联颂伍员,点出伍子胥之所以能“全孝”、“全忠”以及“志士仁人”之所以为之感泣,全在这“拚”、“忍”、“含”三个字上,末句进一步点明伍子胥对后世的影响。传说伍子胥死后成为“潮神”,常“素车白马”,“朝夕乘潮”于钱塘江中。下联“浩气”指伍子胥至大至刚、宁死不屈之气。“流行江海”指浩气长存于江海之间,与“在潮”“在汐”相呼应。末二句希望伍子胥能为老百姓“御灾捍患”,真正成为造福于吴山越水的“古英灵”。联语用字贴切,感情深沉,颇有感人力量。  (周 艺)

  杭州于谦墓(一)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

  此联总结了民族英雄于谦一生抗敌保国的功绩和悲剧。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杭州)人,明永乐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尚书。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侵扰大同,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侍讲学士徐有贞等主张放弃北京而南迁。于谦坚决反对,认为英宗既成为瓦刺俘囚,帝位不应虚悬,拥立英宗弟为皇帝,自己主军务,抗击瓦刺军。后瓦刺请和,送回英宗。景泰八年(1457),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辟,诬于谦谋逆,处死。籍没时家无余资,葬于杭州。万历间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上联说,依托土地神和谷神之灵,国家有了君主,自应抛洒满腔鲜血。
  社稷,祭土地神和谷神的神坛。国已有君,《公羊传。文公九年》“缘臣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即国必有君之意。下联化用《三国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句,说,竭尽辅政大臣的力量,不惜一死继续干到底,使清白的节操,独留人间。股肱,大腿和胳膊,常喻辅佐君主的大臣。独留青白,语出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青白在人间。”于谦托物寄情,以此自喻。联语饱含感情,末句用于谦语以赞于谦,更觉贴切深刻。  (陶继明)

  杭州于谦墓(二)
  杨鹤于

  千古痛钱塘,井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上联大意:千百年来令人痛悼的钱塘恨事,于谦和伍子胥一样,在白马江边,一腔怒气卷起千堆雪浪。楚国孤臣,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使国势日强,其子夫差接位后,听信谗言,逼伍子胥自杀,将尸体装进皮袋,投入钱塘江。白马江,西汉枚乘《七发》描写曲江浪潮,“浩浩澄澄,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传说伍子胥沉江后,成为潮神,常素车白马,乘潮钱塘江中。下联大意:宋明两朝少保蒙受冤狱,于谦同岳飞一样,在夕阳亭里,还悲伤南北两地的政治风云。两朝少保,宋岳飞抗击女真贵族立功封少保,明于谦抗击瓦刺贵族有功封少保。少保,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夕阳亭,在洛阳城西。东汉安帝延光三年,太尉杨震遭诬陷,在夕阳亭饮鸩自杀。此处借指杭州墓地。此联用类比手法。上联写伍子胥因忠被害,用以比于谦,“并”字是关系词;下联写岳飞父子之冤,用以比于谦,“同”字是关系词。这样写可以避免正面歌颂的一般化缺点,但也有困难,此联即因形象化材料不足,只好借助想像“伤心两地风波”,把内容说全。  (余心乐)

  杭州钱王祠
  张 岱

  力能分土,提乡兵杀宏诛昌,一十四州鸡犬桑麻,撑住东南半壁
  志在顺天,扶幼主迎周归宋,九十八年象犀筐篚,混同吴越一家

  钱王祠在浙江杭州市清波门北,祀吴越王钱镠及其子孙。钱镠为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上联赞钱王开国业绩。分土,封建军阀割据一方。这里指钱镠拥兵两浙,自称吴越王。乡兵,唐末黄巢起义,钱镠组织的地方武装。杀宏诛昌,唐僖宗中和四年,刘汉宏反,钱镠率乡兵将他杀死。唐昭宗时,董昌叛唐称帝,钱镠率乡兵击败董昌,将其诛灭。钱镠遂有两浙十四州之地,称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建造堰闸,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鸡犬桑麻,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下联赞钱王顺天应时。迎周归宋,钱锣之孙钱俶曾出兵援助后周,太平兴国三年钱倣献两浙之地归宋。九十八年,钱镠建立吴越国到钱俶献地归宋止,计九十八年。象犀,大象和犀牛,古代认为是同类动物。筐篚,皆为竹器。这里用象犀筐篚比喻吴越归宋大一统,同为炎黃子孙,亲如一家。称赞钱王归宋乃是顺应当时历史潮流,实为英明之举。此联从吴越国的建立、发展以及它的归结来评赞钱王。言简意赅,犹如读一部简明的吴越国史。  (吴关镛)

  杭州岳庙(一)
  王文勤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
  一■<扌不>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河南汤阴人。他与宗泽、韩世忠等名将一起反对议和,奋力抗战,收复建康,屡败金兵。高宗与权相秦桧等用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杭州,解除兵权,投入监狱,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后人改建西湖湖畔北山智果院为庙以祀。
  全联抚今追昔,感慨深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