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内古轩亭口。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分头准备浙皖两省起义,失敗后秋瑾被捕,同年7月15日就义于此。后人于1930年立碑纪念。联语感情奔放,充满对女英雄秋瑾武艺文才的赞美。上联誉秋瑾为“剑花飞上天去”的“自由神”,下联称其诗风颇有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的豪放气势。姓氏皆香,写出对烈士的敬仰之情。龙鸾一啸,比喻其诗如龙啸鸾鸣。联语用字典雅,隽永有味。  (姚梅乐)

  绍兴青藤书屋(一)
  徐 渭

  一池金玉如如化
  满眼青黄色色真

  青藤书屋,原名石榴书屋,系徐渭《号青藤》故居,在绍兴大乘巷。上联描绘了青藤书屋前天池的情趣和灵气。金玉,华丽可贵的物品,这里指天池之水,徐渭喜爱这泓池水,自号“天池”。如如,语出《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意思是圆融无凝滞。下联描绘了青藤的苍劲、俊秀的风韵。青黄,指徐渭所植的青藤。此联既描写丁徐渭钟情的珍物一一天池和青藤,同时又隐含着徐渭的两个号。联语中“如如”和“色色”叠词相对,不仅对得巧妙,更增添了对联的写景效果。  (陶继明)

  绍兴青藤书屋(二)
  徐 渭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作者二十岁成诸生,屡试不中,恨科场多弊,怀才不遇,乃撰联以自嘲。此联围绕“屋”、“人”两个中心字,以“东倒西歪”形容房屋陈旧欲倒。再以不入流不入调的“南腔北调”写作者不拘科举绳缚而追求自由自在、与仕途经济彻底决裂的性格。两方面极为协调。
  联中嵌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十分自然,毫不牵强。至于“南腔北调”,则是作者对科举制度嬉笑怒骂的一种皮里阳秋笔法。  (曹云岐)

  绍兴东湖

  此是山阴道上
  如来西子湖头

  联语从大处落笔,推出山阴雅称,辉映西子芳邻,便显出此地大好湖山,一派幽胜,读来有恍如西施联袂,逸少同游之感。西子湖,苏轼《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人遂将西子代称西湖。山阴,浙江绍兴古名。山阴道,指该地西南郊外一带,此地风景秀美。《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何以聪)

  宁波天童寺(一)

  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

  天童寺为江南名刹,位于宁波市东南的太白山麓。建于晋永康元年。经过千百年世劫,屡毁屡修。抗战时期,幸免于难。至今寺院中尚存有银杏树雌雄二株,寺的山门甬道,植有白皮松二三十里,蔚为大观。北宋王安石有诗云:“松行三千行不尽,居然捧出梵王宫”即指此。本联重在戒勉世人勿为表面现象迷惑,“能拨开”三字,甚有力,指出勘破名利并能在恶劣环境中立定脚跟,不为外物所诱,方可为佛门弟子。联语充满哲理意味,读来有发人深省之效果。  (何禹昌)

  宁波天童寺(二)

  两浙仰禅林,首溯玲珑古迹
  四海称佛地,群推太白名山

  本联题于天王殿。上联点出寺在佛教中的崇高威望。禅林,代指寺院,此又切寺为禅宗一派。寺西有“玲珑岩”,唐乾元二年肃宗赐名“天童玲珑寺”,故联谓“首溯玲珑古迹”。下联言寺之重要地位。中国古代佛教兴旺、寺院广立,故“四海称佛地”。结语“群推太白名山”,指出天童寺的地位,又点出了太白名山一段佚闻。
  相传晋永康中,义兴禅师结茅于此,忽有童飞来供应薪水,过了好一段时间才辞去。临行道:“我是太白星,奉命来侍候你一段时光的”,说完便不见了。从此此山就被人称为太白山。联语将寺院佚事写入,使寺院更加充满神奇的色彩。  (张君宝)

  宁波天一阁

  书城巨观
  人间罕睹

  天一阁在宁波城西,是我国最古的藏书楼,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收藏天下奇书七万余卷,为私人藏书楼之冠。后屡遭盗窃,损失甚巨。解放后,访得流失三千余卷,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之书,现藏珍本善本达八万卷。联语为流水对,上联作者誉之曰“书城”,称之曰“巨观”,下联叹为“人间”所“罕睹”,这就道出了天一阁藏书楼长令后人景仰以及蜚声海外的原因。所用文字极为简约,而重逾九鼎,显出矫健笔力,醇挚感情。  (何以聪)

  诸暨西子祠
  陶在东

  浣纱石占千秋,更难寻花草吴宫,鹧鸪越殿
  泛舸人归何处?一例是琵琶汉怨,钗钿唐仙

  西子祠,祀西施。在诸暨苧萝山下,西施,春秋越国美女。越王勾践被吴工夫差打败后,听从大臣范蠡计,将西施选送吴王,夫差从此迷恋美色,终为勾践所灭。上联说当年浣纱石尚在,而吴宫越殿已渺不可寻。浣纱石,在苧萝山下浣纱溪畔,传为西施浣纱处,石长一米许,上刻“浣纱”二字,传为王羲之所书。“占千秋”、“难寻花草吴宫”,道尽沧桑之感。下联说,西施与王昭君、杨贵妃一样,只在人间留下哀怨的故事。李白《越中览古》诗:“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泛舸人,指西施。相传功成后,西施与范蠡泛舟隐入五湖。“琵琶汉怨”、“钗钿唐仙”,谓王昭君与杨贵妃,言美女西施早已不可寻,但她哀怨动人的故事就像汉代的王昭君、唐代的杨贵妃一样为千古所传诵,联语一味怀古追昔,深沉哀婉。  (张君宝)

  天台国清寺
  郭篙焘

  尘世任人忙,流水春风,却笑桃花误刘阮
  天台从此入,名山福地,长留衣钵继丰寒

  国清寺,在天台县城北3。5公里的天台山麓,为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上联写人生的短促。以“尘世任人忙”领起,继以“流水春风”喻好景不长,末用刘阮天台遇仙之典。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却笑”两字,是讽刺当时世人梦想成仙的妄想。下联写寺之历史悠久。天台从此入,点出寺在名山的重要位置。尾句的“长留衣钵”意谓寺院香火旺盛、佛法连绵。丰寒,指国清寺的中兴祖师丰干和寒山。
  丰干,唐高僧,曾居国清寺为舂米之役。寒山,即唐诗僧寒山子,居天台寒岩,与国清寺僧拾得交好。此联用人世短暂与佛寺兴盛对比,以劝人依皈佛门,写来平稳老到,意蕴无穷。  (张君宝)

  天台方广寺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方广寺在浙江天台县城北天台山中。上联写方广寺周围所听到的各种声响,下联写所看到的各种色彩,再用数字的对仗作结,宣传佛教一切色法都是空幻不实的观点。梵呗,佛教徒吟唱的赞偈。四万八千丈,极言天台山之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台四万八千丈。”无声不寂,是对前面各种声响的结语,指出任何声响都不能永存,终有寂灭的时候。《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色皆空,是对前面各种色相的结语,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其本质都是“空”。  (吴关镛)

  天台桃花夫人祠
  江湘灵

  是天台古洞烟霞,眷念旧游,蓬山此去无多路
  问当日唐宫心事,凄凉故国,鹦鹉前头不敢言

  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载,春秋时息国被楚灭亡,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被迫嫁与楚王,生了两个儿子。她满腹忧伤,始终不肯说话,楚王问她,她说:“我以一个妇人而嫁两个丈夫,活着不死,还有什么可说。”她的不幸遭遇和无言的抗议,被传为佳话。唐代建有桃花夫人祠。上联意谓:此是天台山烟霞古洞所在,追忆往日游踪,觉得蓬山仙境已距此不远。蓬山为海上三神山之一。唐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下联意谓:要问唐代宫女当日心事,回顾故乡凄凉景况,在鹦鹉面前不敢表述。末句用唐朱庆馀《宫词》:“含情欲说宮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句意。上联写烟霞洞景色之美是衬托。下联是主旨所在。借桃花夫人故事,写唐朝宫女不仅失去了青春幸福,也因有所畏忌,丧失了说话的自由。  (商启予)

  上虞曹娥庙
  徐 渭

  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
  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

  曹娥庙在上虞曹娥江边。东汉汉安二年端午,上虞人曹吁失足堕江。其女曹娥,年方十四,哀哭寻父,十七日不见其尸,投江而死。宋代建庙以祀。上联说,未能侍奉父亲,到庙里对我表示诚心是小节。倾诚,竭尽诚心。末节,小节。下联说,做个能使双亲愉悦有孝道的人,见我不拜也可以。悦亲,使父母愉快喜悦。有道,联中指有孝道。占来写曹娥诗文,非歌即颂。作者有感于薄赡厚葬、生苦死荣的世风,独具慧眼,独运匠心,一反诔辞程式,以第一人称手法,替孝女立言。试想,一个不能孝亲之人,岂不愧作人子?
  本联用“假称”手法,生动通俗,读之甚有意味。  (曹云岐)

  桐庐严子陵钓台(一)
  郑 燮

  先生何许人?羲皇以上
  醉翁不在酒,山水之间

  钓台位于桐庐县城西富春江畔。严光,字子陵,曾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数次诏访他任官,他坚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终不出仕。联语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高风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