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挡怀鍪裁瓷钜夂兔栏校庑┤茨芟允境霰鹗魅恕㈤毫髡咭恢终媸底匀坏姆绺瘛S捎诠智康鳌倍朗阈粤椤⒉痪懈裉住埃涫魍獠南琳挥卸嗌偕缁嵋庖澹肆灿姓庖蝗醯恪2还谏⑽姆矫妫亓送砻餍∑肺牡牧煊颍叶嗌铣酥鳌! 。ê我源希

  浠水闻一多故居

  茫茫人海,同乡、同学、同事,同步行三千里,回首当年伤永诀
  莽莽神州,论学、论品、论文,论豪气十万丈,横视古今有凡人

  作者以一个老同学、老同事、老同乡的身份,在天日重光之后,重新来到闻一多先生故居,题上这副联语,表示祭吊、纪念和景仰之意。步行三千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湖南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不久又奉命迁滇,1938年2月,闻一多偕同部分师生二百余人自长沙启程,经历68天,步行三千余里,到达昆明。至情无文,容不得半点矫饰雕凿,所以用大白话,写真性情,字字发自胸臆,恍若当年对话,叙乡情,道友谊,直到同步行三千里壮举,如实道来,越质朴越见肺腑。在莽莽神州、茫茫人海中,长歌当哭,倾吐了永诀之痛,直到最后,凝聚成一句盘空硬语:”横视古今有几人。“概括了闻先生博洽淹贯的学识,独领风骚的诗篇,特别是民主战士面对特务暗杀而无惧容的品格,确能激发出十万丈豪气光芒。这句话是本联的主心骨,写得凝重深沉有力。  (何以聪)

  西陵峡三游洞
  殷昭文

  两代记三游,人杰地灵,割据江山同不朽
  千岳藏一洞,天惊石破,凿开混沌是何年

  三游洞,在西陵峡中灯影峡下游江北,距宜昌市十公里。洞在峭壁之上,背倚西陵峡,面临下牢溪。高崖深谷,风光奇丽。上联叙”人杰地灵“的佚事。”两代记三游“,点明唐宋两代文学家游洞的故实。唐元和十四年(819)春天,白居易及弟白行简在西陵峡与好友元稹相遇,三人结伴赏游,在北峰下发现这一石洞,于是寻幽探胜、赋诗抒怀,白居易并写了《三游洞序》,述其缘由,此洞因名三游。到了宋代,苏洵、苏轼、黄庭坚三人又结伴游览了此洞。文坛佳话遂与奇洞一起,长存不朽。下联以”天惊石破“形容洞的奇特,令人震惊,尤其末句”是何年“的设问,更使奇洞增加了神秘感。混沌,指天地未开辟前的状态。此联跌宕写来,却不失工稳,中间两用成语,亦十分妥帖。  (张君宝)

  蕲春手巾庵

  寺古僧稀,长引烟霞为伴侣
  山深市隔,只凭花草记春秋

  此联写深山古寺生活情景。由于僧人稀少,殿庭古旧寂寥,仅以烟霞为伴;由于远隔市嚣,纸笔缺乏,只据花草盛衰记时。陶渊明《桃花源诗》”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正成岁“描写的正是这种情况。”烟霞为伴“、”花草记时“,反映了作者追求一种淳朴天真,归返自然的生活情趣。  (张 一)


  湖南省

  长沙三闾大夫祠
  秦 瀛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战国时楚人,楚怀王时,为三闾大夫,因被谗,投汨罗死,后人建祠于长沙以祀。《招魂》《九歌》均《楚辞》篇名。香草,屈原以香草自喻,表明自己清廉的节操。三户地,即楚地。《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呵壁,王逸以为屈原被放逐时,见楚王祠庙壁画上有天地山川诸神及圣贤行事等,于是在壁上作《天问》一诗,呵而问之,以泄心中不平,但现代研究者多疑其说,认为不足据.联语将屈原的著名作品、重要事件与其高尚的人格、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融追怀、讴歌、言事于一体。是对屈原一生遭遇的同情,也是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凭吊与怀念。本联采用富有特征的手法,赋湘水以生命,仿佛是诗人的知音,寓意深邃,语言流畅自然。  (王明珍)

  长沙贾太傅祠
  李梦莹

  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谁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敝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贾太傅祠,即今贾谊故宅。在长沙市西区福胜街三条巷。现仅存祠屋一间。贾谊(前200一前168),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大中大夫,多次上疏批评时政,主张削藩以巩固中央集权,又主重农抑商,力主抗击匈奴贵族的侵掠,后因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所著《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语)上联叙祠主遭遇。开端即用贾谊事,《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西京,西汉首都长安。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多次提出良好的建议均不得重用.故言”对策谁优“,包含着无限感慨。董江都,指董仲舒,曾任江都相。董氏的”天人之策“,独尊儒术,曾为汉武帝所采纳,”后来居上“即指此。下联专写祠屋。首句”长治久安“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南楚,即长沙。敝庐,指贾祠。屈大夫,即屈原。贾谊受谗贬长沙,在渡湘水时曾作文吊屈原,并以自比,而屈子祠亦在长沙不远的泪罗县玉笥山上。终古相依,写出两人高风亮节千古共存。  (张君宝)

  长沙天心阁(一)
  马续常

  古阁仅留名,扶杖漫游挥老泪
  神州正多故,横戈孰起挽狂澜

  天心阁,在长沙市东南城堞上,与岳麓山遥相对峙。小巧玲珑,颇具古雅风韵。始建于清代,曾毀于战火,1947年重修。此联作于重修以前。上联以阁之被毁,感叹连年战火使国家几遭创伤。”扶杖“一句,使人想见一个老人(作者)徘徊于败瓦颓垣之间,一步一挥泪的凄伤情景。下联从阁毁联想国家危亡,但内忧外患,又有谁人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孰起挽狂澜“,作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对联辞痛情伤,读之令人感恨,令人萌生爱国救世之心。  (张君宝)

  长沙天心阁(二)

  游不遍七二峰衡岳,流不尽八百里洞庭,无限诗情,如此江山容我醉
  待谁反屈大夫《离骚》,问谁虚贾太傅前席,苍茫古意,满城风雨自西来

  上联写作者登上天心阁,纵目见佳山丽水,顿觉诗情满怀,心醉神驰。下联由眼前之景而怀古伤今,遥忆屈贾,引发了”苍茫古意“,慨叹今无哀屈之文士,求贤之帝王。衡岳,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岳麓山为其中之一。反屈大夫《离骚》,汉扬雄有感于屈原投江而死,不能藏器待机而作《反离骚》,并将此投于江中以示哀悼。
  贾太傅,指贾谊,西汉初政治家,遭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虚前席,指文帝曾与贾谊谈论鬼神事,因谈话融洽,不觉膝向前移动。唐李商隐《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诗言文帝徒然前席,贾谊还是被冷落了。苍茫古意,意思是想起古人,内心感到渺茫空虚。联语即景抒情,抚今追昔,感情奔放。下联的反问句,更增加了联语的悲壮气氛。  (陈永泉)

  长沙天心阁(三)
  叶圣陶

  天高地迥
  心旷神怡

  上句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迥(jiong),远。言天心阁所在,广阔无边,天悬地隔。下句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极言登楼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乃至可把个人的荣誉得失,全都置之度外。两句话,本用以写滕王阁的形胜及登岳阳楼时的广阔胸怀,移植于天心阁,嵌以”天心“二字于联首,使既有滕王阁的形势,更有登岳阳楼时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信手拈来而风韵不凡。   (周世达)

  长沙天心阁(四)
  黄士衡

  高楼逼诸天,且看那洞庭月,潇湘雨,衡岳烟云,十万户棋布星罗,到此一开眼界
  江山留胜迹,最难忘屈子骚,贾生策,朱张性理,数千年声名文物,有谁再续心传

  长沙曾是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涉足的地方,人杰地灵。上联写登楼所见,衡岳一带地势开阔,烟雨迷濛,人口稠密,使游人大大开拓了眼界。下联从楚天风云转向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作者选择了屈原、贾谊、朱熹、张拭等人,来写他们是几千年来文化精英的代表。但是作者并末满足于过去,而是对现在和未来怀着迫切的等待之情,企盼再次出现这样的优秀人物,继往开来。结尾”有谁再续心传“一句,笔墨凝重,发人深思。诸天,指高空。佛教认为天界有三十二天,总谓之”诸天“。洞庭,湖南北部的大湖。潇湘,湘江.衡岳,指南岳衡山。屈子骚,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写有《离骚》。
  贾生策,西汉政治家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写有多篇策论。朱张,指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和张拭,曾在岳麓书院主持讲学,从学者千余人。心传,指世代相传的某种学问,这里指古老的文化传统和遗产。联语节奏舒徐,寄深沉感慨于烟雨、江山、人物之中,读来有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动人心曲。  (陈永泉)

  长沙岳麓山白鹤泉
  曾广言

  鹤去泉仍冽
  山深亭自幽

  白鹤泉在麓山寺后,泉水从古树环抱中的石隙流出,冬夏不涸,清冽甘甜。出句是近景描绘,由景生情。”鹤去“切睿灿玫洹
  清乾隆年间湘潭罗典主讲岳麓书院,暇日栽花调鹤,颐养性情。后人视”放鹤“为雅事,并书于爱晚亭上,纪咏嘉游。鹤去泉仍冽,犹言高人已去,逸事犹在,清冽的泉水仍潺潺流出,滋润土地、与人恩泽。对句是远望之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