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藤县访苏亭
梁章鉅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亭在藤县藤江江月楼旁,宋代苏轼贬官琼州时,曾在藤江泛舟题诗。后人在此建亭纪念,亭内有苏轼戴笠蹑屐画像。孤臣,指孤忠之臣,谓忠心耿耿却得不到朝廷信任。扁舟留句去,指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乘小舟途经镡江,夜半赏月作《江月》诗,有“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句。镡江即藤江,相传唐有招抚使乘舟坠剑于水,故又名剑江。过客,过路主人。“空江”句是吊古,古人已去,空江独流,向谁弹我心曲?本联以“我”对“公”,表达了作者对苏公的崇敬与怀念。 (曹云岐)
海南省
琼中五指山
于海洲
峰耸,林深,花奇,雾绕
晨凉,午热,夕暖,宵寒
山在海南琼中县境內,因五峰耸立形似五指而得名。主峰高1 800余米,为热带林木覆盖,登临可眺诸峰雄姿.上联概括一山景物。山峰高耸,林木幽深,一路奇花耀眼,时有薄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下联概括一天气候。清晨凉爽,中午炎热,傍晚暖和,夜间寒冷。使人如亲身感受一日四季的山间气候变化。联语由八个主谓结构词组成,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概括了五指山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全用复词构成,形式独特。易读易记,富于节奏感。 (唐 音)
海口五公祠
于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
处南海中,别有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
祠在海口市与琼山县交界处,旁有苏公祠、邱海祠、浮粟泉、琼园等景点,树木葱翠,楼阁精雅,有“琼台胜境”之称。上联说,可与东坡相比,唐宋五贤的人品节操,千百年来历史上已有定论.东坡,苏轼于绍圣四年(l097)从惠州再次贬谪海南儋州。五贤,指唐代李德裕因谏诤被贬海南,南宋李纲、李光、赵鼎、胡铨均因反对偏安,力主抗金,先后被贬海南。下联说,天涯万里的南海上,烟云笼罩的崖县,孤忠之士,光耀不灭。别有一郡。指海南岛,唐宋时为文宫贬谪地。联语赞扬了五贤在国家危亡之际直谏被贬而不悔的孤忠大节。用词恳切,感慨深沉。 (蒋竹荪)
四川省
成都望江楼公园(一)
徐怀璋
江帆见惯风都熟
楼槛凭多月亦温
望江楼在成都东门外锦江南岸,因有唐代女诗人薛涛遗址而闻名。1953年辟为望江楼公园。现有吟诗楼、濯锦楼、崇丽阁等胜迹。联语表现了作者失落中的一种孤寂情趣:看惯了江上来往的帆船,连江上的清风也都熟悉了;靠惯了楼上的栏槛,看到天上的明月也觉温情脉脉。字里行间,寄托了作者的真情,即欲觅取在人间找不到的那种知心和温暖。只有求助于大自然的爱心和安慰。这与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描写与山建立深厚的感情,可谓异曲而同工,从中也可见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真切态度与细致感受。 (商启予)
成都望江楼公园(二)
陶亮生
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
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則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
少陵茅屋,即杜甫草堂,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诸葛祠堂,即武侯祠,在成都南郊。饰崇丽,指修饰得庄重巍峨的崇丽阁,此阁高三十米,四层,是望江楼的主要建筑。荡漪澜,形容锦江水波潋滟。系客垂杨,《诗经.小雅》有句云“杨柳依依”,因望江楼昔年是水行送别之地。下联,元相诗篇,唐代诗人元稹,有《寄赠薛涛》,句云:“锦江滑膩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韦公奏牍,据说韦皋镇成都时,曾奏请朝廷授薛涛“校书”的称号。思贤才,哀窈窕,《毛诗序》中两句,“贤才”指薛涛的诗歌才能,“窈窕”指她的端庄容貌。
“美人香草”句,《离骚》中常用美人香草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此句说薛涛的诗歌可以承续《离骚》而流传后世。上联点明望江楼是成都三大名胜之一。丽阁清秀、锦江潋滟,都是绘景,从绘景发思古之幽情。下联叙元稹赠诗,韦皋奏牍等史实,推崇薛涛的文学才华,感叹她的不幸身世(薛涛曾是乐伎)。全联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词藻典雅,最足兴感。 (陈家铨)
成都望江楼公园(三)
刘映奎
杯酒送征帆,对杨柳楼台,凡人同唱阳关曲
锦笺传妙制,过枇杷门巷,千载犹称女校书
上联登楼寄慨。面对杨柳楼台,登楼送别,有几人同唱阳关曲。征帆,远行的船,望江楼昔年曾是水行起点。阳关曲,古送别曲,有三叠,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下联因楼颂诗人薛涛。过此枇杷门巷,由锦笺而想见女诗人风范。锦笺,薛涛诗笺。枇杷门巷,薛涛所居之地。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联语通过写酒、帆、柳、楼、台、曲、笺、巷等具体景物,反映了此地原是送别之地,并由此寄其离别之情;发其怀旧之念。遂觉联语情词并茂,一时无二。 (陈家铨)
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一)
洪锡爵
返棹东来,看风景一新,从前碧玉深藏,仙客晚吟诗卷处
凭栏北顾,正斗躔相映,定有朱衣暗点,何人先夺锦标归
崇丽阁为望江楼公园內的主要建筑,取晋人左思《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意而命名。原馆早毁,清光绪年间重建,洪氏为题此联。上联写景。作者返乡,目睹崇丽阁新建,确是仙人吟咏之所。返棹东来,指作者乘船返乡。作者原在湖北为官,湖北在成都东,故称东来。棹,船桨。碧玉,用以比喻崇丽阁的华丽玲珑。
下联抒情。登楼北望,北斗星光芒照眼,定有神仙指点,不知谁能金榜题名而归。斗躔相映,斗谓北斗星,躔谓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借指管文运的星光相互辉映,暗谓人间将出俊才。朱衣暗点,相传宋欧阳修主试,每阅试卷,常觉身后有朱衣人时复点头者,皆为合格之文,后即用为中试之典。见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八引<侯鲭录》。锦标,锦制之旗,以奖竞赛取胜者。唐卢肇状元及第归,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题崇丽阁,而及斗躔相映,朱衣暗点,其育才之心切,情见乎辞。运典亦甚切当。 (吴关镛)
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二)
刘成荥
此间寻校书门巷,白杨中,问他旧日风流。汲来古井余芬,一样渡名桃叶好
西去接工部草堂,秋水外,同是天涯沦落,自有浣笺留韵,不妨诗让杜陵多
上联述薛涛遗迹。校书门巷,指薛涛浣花溪旧居。韦皋初镇蜀时,薛涛被召行酒赋诗,年已十六,因编入乐籍。武元衡镇西川时,重薛涛之才,奏为校书郎,时人称为“女校书”。她又曾与诗人元稹、白居易等唱和。“旧日风流”即指这些事。古井,即今园内所存一口古井。薛涛制笺原在浣花溪,明代始有井水造笺之说,所以上联谓古井之水尚有余芬。后人用此水制的笺称薛涛笺,如同名渡口曰“桃叶”(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相传晋朝王献之临渡作《桃叶歌》送其爱妾桃叶,因用作渡名)一样美妙。下联赞薛涛诗作。工部草堂,即杜甫草堂,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故云“西去接”。后两句谓:作为乐籍中人,薛涛声名当然不及有诗史之称的杜甫,但她制笺赋诗之事,足以名传千古。此联从景点的位置、景物的铺陈写到薛涛的生前活动。同情其身世,赞扬其才华,情文并茂,对仗工整。 (张君宝)
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三)
钟祖芬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呜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栏,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据说清光绪年间,四川旱情严重,地方官在赈济中营私舞弊,作者挺身出来揭发,被罗织罪名,逮捕下狱,在狱中写了此联。上联先总提周围的山川形势,巍峨的楼阁与东面的龙泉峰对峙,统领着近水远山。接着具体刻划:葱岭的积雪,白河的飘烟.丹景山的彩霞,青衣江的薄雾,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第三层转而写游人引起感慨。来此游览的,有时是吊古的诗人,有时是守边的猛士。一转眼,花蕊夫人早巳香消玉殒,才女薛涛只留下寂寞青冢。人海茫茫,令人百感交集,可笑那醉心名利的憨蝴蝶,只在做庄周一梦。
第四层以疑问作结,究竟半江月色,谁是它的主人?东面峰,成都东南的龙泉山。葱岭,广元东北的龙门山,亦称葱岭山。白河,源出四川松潘,流入嘉陵江。丹景,四川彭县西北的山名。青衣,水名。源出四川宝兴,流入岷江。筹边,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曾在成都建筹边楼,日与习边事者筹画其上。花蕊,即花蕊夫人。五代后蜀主孟昶之妃。枇杷,即枇杷门巷,唐代女诗人薛涛在成都的故居。香坟,薛涛墓。憨蝴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