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笊闭趴5目菇鹑惹椋菇丛獾絮遘k,皇城被毁。范富,分指以天下为己任、拒西夏保边境的宋代名臣范仲淹与曾两度出使契丹、力拒契丹割地要求后任宰相的北宋又一名臣富弼。汴宫,北宋都城开封。禾黍出自《诗序》:“《黍离》,闵(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宮室,尽为禾黍。”末两句为一组对句,冠以“坐看”二字,将张浚当年欲战不能、报国无门的悲痛心情表露无遗。下联奇峰突起,以南宋那段耻辱的历史联系现实落笔。“今日北冥多事”,北冥,北海,借指北京。多事,指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杀害“六君子”及对外屈膝求和等事。在这国家危亡之际,作者希望有张浚一样的将才贤臣重整乾坤。先生,称张浚,亦代称忠臣良将。
刘吴,指当年被张浚重用的有功人员刘光世和吴玠。结尾用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句意,作者想像中对将士出征雄劲威武形象的描绘,与上联描摹的敌寇肆虐、城郭毁圮的凄惨场景形成强烈对比. (张君宝)
合川钓鱼城护国寺
千寻峭壁江烟锁
半岭残寺树色封
钓鱼城在四川合川县东钓鱼山上,为南宋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余玠为抗击元兵而筑,宋军坚守该城36年之久。护国寺內有宋、元、明、清各代碑刻。联语谓:江雾云烟像一层薄纱将高耸的悬崖峭壁遮掩了,半山上古老的寺庙也被浓郁的树色所隐蔽。联语色调古朴,意境朦胧,通过写景及“峭壁”、“江烟”、“锁”、“封”等词,写出此地不同寻常,使人联想起古城名寺的历史渊源。 (谢燕华)
眉山三苏祠(一)
杨庆远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弟兄父子,依然风雨共名山
祠在眉山城内西南隅,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上联颂扬“三苏”的器识文章。他们做官的事迹已难查考,只知一门出了三位俊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见识和文章,像江河奔泻于大地,无所不至。宦迹,出仕的经历与行踪。前无古,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器识,器局与见识。江河行大地,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下联赞美三苏人格节操。原来是天意所决定,任凭干百次的锻炼、考验,褒扬,不能增他一点光彩,贬斥,也难损他一根毫毛,到如今,父子三人,仍旧在风风雨雨中巍然与名山共存。扬不清,沉不浊,《世说新语.德行》:“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联语从道德与文章两方面称美苏氏父子,可谓得其要领,再用苏轼的话赞扬他们,更觉十分贴切。 (蒋竹荪)
眉山三苏祠(二)
张鹏翮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出句说,就宋代文坛而论,苏氏一门父子,就出了三位文学家;对句说,就古今文章宗师而论,共有四位大作家,苏轼是其中之一。
四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此联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了苏氏父子在古代文坛上的地位。唐宋古文八大家之称,始于明代茅坤。茅坤根据科举考试的需要,即着重文章的声调、气势、开合、转折、正反等技巧法度,从古代散文中选出了适于诵读的文章若干篇,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一书,作为应举士人必读的材料。然就文学成就言,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尚不足以称大家,苏洵、苏辙亦不能与苏轼同日而语。故“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提法是适当的。 (陈家铨)
青城山
李善济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思蛾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蘑蔔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徵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縹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住。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靸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青城山在成都西、都江堰市境内,我国道教胜地,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此联悬于建福宮后殿楹柱,全长三百九十四字。溯禹迹,追溯大禹的踪迹。传说大禹出生地在今四川西北。蜗牛两角,《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这里泛指许多游览景点。蚕丛,上古蜀王。见汉扬雄《蜀工本纪》。帑(tang)库,指珍藏物品之处。丈人峰,青城山主峰之一。圣灯,借指磷火。柴天,烧柴祭天。芳躅,前贤的遗迹。《史记》:“敏行讷言,俱嗣芳躅。”飞赴寺,佛教寺院,唐玄宗开元年间,飞赴寺僧侵占青城常道观,玄宗敕令归还道家。华渚、姚墟,地名。
黄帝之子少昊出生于华渚,舜生予姚墟,联泛指古代遗迹。铜铸明皇,原青城储福观,有铜铸明皇及唐睿宗女玉真公主像。宁封,人名,曾隐居青城山,黃帝设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李意,李意期,汉文帝时人。范贤,即范长生,晋代涪陵人,居青城山,助李雄起义,建立成国于成都,拜为丞相,尊称范贤。薛昌,幽蓟人,唐天宝间修炼于青城。张愈,益州郫人,六诏不应,文彦博镇蜀,与张愈交,购清都观侧之地以赠之,号白云隐居。借瓿(chi),古人向人借书,以瓻盛酒为酬。联借指凭藉书籍资料。官临內品,开元十二年,唐玄宗亲笔草诏书,派遣内品官毛怀景、道士王仙卿至青城,敕令飞赴寺僧将侵占之道观,归还道家,诏书刻石,于今尚在。曲和甘州、霓裳同咏,《甘州曲》,唐教坊曲名;《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舞。杜宇,古蜀王,号望帝。《高士传》,晋人皇甫谧撰,记述上古至魏晋隐逸之士几十六人。赵昱,隋朝人,拜嘉州太守,曾入水斩蛟,后归隐青城山。佐卿化鹤,徐佐卿,唐代青城道士,道书谓其曾变为白鹤,飞到长安.平仲驰骡,姚平仲,宋人,世为西陲大将,尝因兵败,骑骡奔亡,隐于青城,陆游撰有《姚平仲小传》。花蕊宫词,花蕊夫人所作之诗歌,历史上有两花蕊夫人,此指后蜀孟昶之妃。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此借指花蕊夫人。谯岩,用宋人谯定命名之青城大面山。貂蝉画像,宋代画家孙太古所绘范长生像。貂蝉,貂尾蝉文装饰的帽子。御史,指赵挘╞ian)。北宋人,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京师号称“铁面御史”,知成都时,曾游青城,其《谒青城山》诗云:“背琴肩酒上青城,云为开收月为明。”放翁,宋代人诗人陆游,字放翁,两游青城,有句云:“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干柯,唐人,在青城炼丹。谭峭,五代泉州人,字景升,道教学者,居南岳炼丹修道,丹成,抛靸鞋《即拖鞋》于东海,入青城仙去。沫水,今大渡河.龙吟虎啸,《易.系辞》:“云从龙,风从虎。”比喻人之得时。铁船贾郁,贾郁,五代闽侯官县人,始任仙游县主簿,秩满升为县令,为官清廉,正身奉法,在审理一起贪污案中,案卷末尾批两语云:“窃铜镪以润家,非因鼓铸;造铁船而渡海,不假炉锤。”铁船渡海,盖当时口语,指不可能之事。此联描述青城山幽深秀丽之景,并汇聚有关人物,表现出作者的文字修养。所述史实有详有略,剪裁得当。但惜联太长,驾驭语言尚欠醇厚功夫。 (陈家铨)
青城山天师洞(一)
黄齐生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天师洞,在四川省青城山腰,相传东汉张道陵天师在此讲道,故名。此联悬于天师洞口。联语宣扬了道家老子的思想。上联说,事情办好办坏,关系在乎人,不要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相信命运。下联说,环境由心<思想、欲望)造成,只要退后一步(寡欲、知足、不争)就能获得宽舒(满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夫唯不争,故无尤。”联语斩钉截铁,犹如格言。 (蒋竹荪)
青城山天师洞(二)
程昌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青城山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道教由古代巫术、神仙、阴阳五行等民间信仰汇合而成。东汉安帝时,张道陵于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其信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奉老子为教祖。上联出自《老子》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谓道乃万物本源,在运动中成为混沌的统一体,故云“一”,由此“一”运动变化而为对立的双方,即“二”(阴和阳,天和地),再由“二”运动变化产生新的统一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