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蚬笞宓暮笠帷R逵戮础兑逵戮星贰! 。ń褫ィ
昆明翠湖
青鲤跃碧波,吞却三分明月
红莲开翠海,招来一辮馨香
翠湖在昆明西北隅,为市内游览胜地。康熙时建碧漪亭(又称海心亭)。每当春夏季节,湖岸柳丝含烟摇曳,袅娜婆娑,湖内荷花红幢绿盖,鲜色袭衣,故名翠湖。此联最大的特点是给人以色彩动态之美感。青、碧、红、翠,呈五彩缤纷之色。跃、吞、开、招,显活泼欢腾之态。上句描绘湖面的夜景,重点突出幽静。下句勾勒的是湖面的日景,重点表现其秾艳。幽静而不沉闷,秾艳不失清新,对比描写起到了互相映衬的作用。尤其是“吞却三分明月”的艺术构思给景色平添几分迷人的美感。 (王明珍)
昆明翠湖碧漪亭
黄奎光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出句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之句写景:此亭如鸟展翅,屹立湖心,只占绿水十分之一,眼界无比空阔。对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句抒情:何时能闲下心来,携一壶酒,亭间独饮,与明月做忘情朋友。联语用典如盐溶于水,不着痕迹。下联的“何时闲了”一个问句,感慨深沉。反映了作者对官场污浊、世俗尘嚣虽厌而不能弃,对湖山胜景虽爱而不能至的矛盾心情。 (余心乐)
昆明大观楼(一)
孙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杆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在昆明小西门外大观公园内,与碧鸡山隔水相对。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后毁于兵火。今楼为同治年间重建,共三层,朱墙碧瓦,斗棋飞檐,极为壮观,为历来吟咏游览胜地。滇池,又称昆明池、昆明湖,在昆明市西南。披襟岸帻,敞开农襟,推起头巾,露出前额,表示闲适的样子。宋玉《风賦》:“王乃披襟而当之。”《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神骏,指金马山。东骧,东奔。灵仪,指碧鸡山。相传有凤鸣其上,当地人不知为何物,呼为碧鸡。凤凰为灵禽,《书.益稷》有“凤凰来仪”句,故称为灵仪。
翥,高飞。蜿蜒,指■〈阝虫〉(h6ng)山,即蛇山。缟素,白绢,指白鹤山。选胜,选择胜景。蟹屿螺洲,形容屿似螃蟹,洲如螺蛳。屿,小岛。
翠羽,绿色的鸟雀。丹霞,红色的云霞。九夏,指九十天夏季。芙蓉,荷花。三春,指三个月春季。凌虚,耸立空际。滚滚,本指奔流,此同衮衮,谓连续不断。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楼船,战船。《史记.平准书》:“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铁柱,《新唐书.吐蕃传》:“九征毁组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联即借指此事。玉斧,以玉饰柄之斧。据《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宋曾觌《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革囊,羊皮筏子。《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珠帘画栋、暮雨朝云,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用以借喻封建王朝更迭迅速。疏钟,稀疏的钟声。杵,撞钟的木椎。全联意谓:这五百里方圆的滇池,奔到眼前,敞开衣襟,推起头巾,高兴地欣赏这辽阔无际的湖山。请看,东边的金马山,若骏马奔驰,西岸的碧鸡山,如凤凰展翅,北部的■〈阝虫〉山,似长蛇蜿蜒,南面的鹤山,像白鹤飞翔,诗人雅士,何不选择胜境登临游览。那水上的小岛小洲,花树纷披,恰如风中美女的环髻,雾中的鬂发。即便是萍叶芦苇的天地,也有翠鸟争鸣,红霞远映。切莫辜负滇池四周扬花吐穗的香稻,风日晴和连绵万顷的沙滩,炎炎长夏亭亭玉立的荷花,明媚春天婀娜多姿的杨柳。几千年的往事旧迹,涌上心头,举起酒杯,对着长空,慨叹历史上过往的英雄,而今有谁还在?试想汉武帝操练水军,准备攻伐滇国,唐中宗远征边疆,树立纪功铁柱,宋太祖手挥玉斧,划定版图疆界,元世祖命乘皮筏,渡江平定云南,为了创建伟绩丰功,帝王们真是费尽移山的气力。然而,尽管皇宫有雕绘的梁柱,珠缀的帘子,总挡不住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于是纪功碑碣被推倒打碎,橫卧在荒烟蔓草落日余光之中。到头来,只赢得,古寺里断续稀疏的钟声,江边上半明半暗的渔火,秋空中两行倦飞的归雁,梦醒时枕上寒冷的清霜。上联写景.开头说滇池风光诱人,美不胜收。继以“喜”字为眼。“茫茫空阔无边”是总写,下面具体刻划。领字“看”直贯末尾,中间从各个角度铺叙景物,气势不凡。
“东骧神骏”等六句,写山景,是重点,用排句,骧、翥、走、翔,把山脉写得活灵活现,跃跃欲试。“趁蟹屿螺洲”四句,写水上之景,也各具风姿。“莫辜负”以下四句,写季节之景,是重点,用排句。“莫辜负”三字使景物含情,也是作者感情的外化,极为传神。而数量词“四围”“万顷”等适当、连续的运用,扩大了空间时间的跨度,把昆明城写得处处有景,时时可游,令人心驰神往。下联抒怀。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继以“叹”字为眼。“滚滚英雄何在”是总写,下面具体描绘。领字“想”,直贯末尾,中间列述汉、唐、宋、元兴衰过程,气势磅礴。“汉习楼船”等六句,是重点,用排句,一连串的人物活动,概括了云南史实,显示了英雄业绩。“尽珠帘画栋”等四句点明朝代衰亡原因.“不及”还含有来不及享受就易主之意。
“只赢得”以下四句写结局,用景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是重点,用排句。数量词“几杵”“半江”等巧妙而连续的运用,加重了结局冷落凄清的气氛,与前面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是上联生气蓬勃自然景色的强烈反衬。清乾隆朝是文字狱颇为严酷的时代,人们箝口结舌,出现了万马齐暗的局面。独孙髯胸怀卓识巨胆,挥其如椽之笔,写下了这副气魄雄伟、光照千秋的长联,一面赞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示其赤子之心,一面揭示清王朝的必然灭亡,抒发其胸中之愤,真是惊天动地,震铄今古。同时代人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贾府主人散亡的描写,虽也隐寓封建王朝必将结束之意,但毕竟是客观上的暗示,孙联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汉唐宋元都已灭亡,当今王朝亦难避免的预言,难怪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见了,不禁惊呼“以正统之汉唐宋元伟烈丰功总归一空为主,岂不駸駸乎说到我朝?”于是寻找借口,对长联作了徒劳无益的篡改。
此联的首创性及对后世长联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凡是讲楹联的书,几乎都提到它。除梁章鉅《楹联丛话》出于偏见对它有所指摘之外,无不同声赞誉,因为它无论思想性或艺术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两者又作了完美的结合,不愧为古今第一长联,可以与世长存。 (蒋竹荪)
昆明大观楼(二)
放开眼孔穷天地
别有心肠蕴古今
上联写登楼所望,虽未言楼之巍峨宏大,但一个“穷”字,写出天地尽收眼底之势,且切楼名“大观”。意谓只有放开了眼界,才能看遍天地、看穿一切。下联是虚写,是所谓看透世界后的议论。一个“蕴”字,将古今人事的变化,包罗无遗。而人事是错综复杂的,唯“别有心肠”者,能辨识“庐山真面目”。联语以“天地”、“古今”,显示空间感、时间感;再以“放开眼孔”、“别有心肠”,点明至理,使此联具有深邃哲理,令人玩味,从而有别于泛泛的写景抒怀之作。 (张君宝)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
能邀过客饮文字
亦把湍流替管弦
涌月亭,位于大观楼侧,清代始建,后毁。今存系解放后所修。
出句用比拟手法,将景点拟作主人,能邀来四方游客亭下饮酒作文。饮文字,即“文字饮”,因对仗而倒置,指文人间把酒赋诗论文的聚会。宋王之道《千秋岁》词:;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对句则描摹水声。湍流替管弦,是将激流和浪涛拍击池岸的声响比作月下吟唱的弦乐伴奏声。联语渲染景好人乐的气氛,使涌月亭平添了无限诗情画意。 (张君宝)
昆明大观楼蓬莱别境
仆本恨人,吞大海一瓯,焉得洗胸中块垒
谁非乐土,卧高楼百尺,也应游梦里华胥
上联因大海联想到猛吞一瓯,荡涤胸中块垒,把郁结的不平之气一扫而空,使恨人变为快人,以此写游园之乐。恨人,失意抱恨的人。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下联因高楼,联想到陈元龙高卧百尺,超尘拔俗,真想去梦游乐土华胥国,这蓬莱别境就成了真个仙境。华胥,神话中的国名。《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指顺应自然而达于至道的境界。全联充分发挥联想作用,由景生情,概括出本园豪迈逍遥的特色风光,使名园越发显得妩媚;更倾注了作者主观感受,”仆本恨人“,”谁非乐土“,似叹非叹,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