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言

  (一)芳林新叶催陈叶
  (二)不畏官司千状纸
  (三)任铁任金
  (四)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五)一物不知
  (六)正身以俟时
  (七)爱半文不值半文
  (八)知足知不足
  (九)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
  (十)厚性情
  (十一)虽痴人可与说梦
  (十二)藏书万卷可教子
  (十三)阅尽人情知纸厚
  (十四)自长非所增
  (十五)天下奇观看尽
  (十六)不打通义利关头
  (十七)立脚莫从流俗去
  (十八)浮躁一分
  (十九)任人须知人
  (二十)每闻善事心先喜
  (二十一)有容德乃大
  (二十二)择友须求三益
  (二十三)安能尽如人意
  (二十四)反观自己难全是
  (二十五)俯仰不愧天地
  (二十六)书从疑处翻成悟
  (二十七)友如作画须求淡
  (二十八)修身岂为名传世
  (二十九)勤浴无病勤欲病
  (三十)水惟善下方成海
  (三十一)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三十二)无求便是安心法
  (三十三)贪、嗔、痴,即君子三戒


  杂题

  题花
  题春景
  题春雪
  题冬雪
  题山景
  题江寺
  题茶亭
  (一)野鸟啼风
  (二)四大皆空
  题绍兴驻跸岭茶亭
  题渡口
  题福建南平渡口亭
  题山中凉亭
  题烟霞万古楼
  题南通古屋
  题炭
  题笔山
  题灶
  题灯谜
  题惜字炉
  题学款经理处
  题保定大慈阁宣讲所阅报处
  题财神庙
  题土地庙
  题如皋土地庙
  题无门洞
  题不缠足会
  题《闻一多诗集》
  题鲁迅浮雕像



  自题

  石延年自题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出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全诗描绘金铜仙人被魏官强迫拆离汉宫、仙人依依不舍、凄然泪下的愁苦情怀,也正是作者仕途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心情的写照。其第九、十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衰枯的兰花送金铜仙人走上咸阳大道,假若苍天有情的话,也同样会衰老,何况人呢)。据说李贺写了”天若有情“这句后,想找一个好的对句而不可得,后来勉强对了”地如无恨地长平“一句,仍觉不佳。司马光称此为”奇绝无对“,然而,比他大25岁的石曼卿,一次中秋赏月,遥望中天皎皎玉兔,清光万里,心想如果月亮永久这么圆该多好,兴到即写成了下联:月如无恨月常圆。此联对仗工巧,可谓珠联璧合。作者借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抑郁和忧伤,情见乎辞。  (蒋竹荪)

  胡居仁自题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联语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有恒。上联说,学习如能持之以恒,不必”三更眠五更起“,因为学习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那种起早摸黑的突击方法是难以持久的。下联说不能”有恒“的危害。一日曝十日寒,语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本意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做事犯冷热病,努力少,荒废多,做亦无益。学习如此,其他事情亦然。联语题旨鲜明,中肯透彻,可为做事无恒心者戒。  (施绍文)

  刘宗周自题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作者为明时著名学者。为人刚正,敢于切谏直陈,以高节闻于朝。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载,此联是他任左都御史时,题在办公之处的。左都御史职责是纠弹枉法官吏,直至上书皇帝。对联结合自身职务,意在自警,旨在自励。联中以”水“来比喻中心平静,为官清廉,非常贴切;用”霜“来形容胸怀正气,肃然凛然,极为传神。这里,坚守的是端劲直言的品质,摒除的是贪赃求利的私欲。从形式上看一”有“一”无“,为对联中的反对之格;而从内容观之,上联是下联的前提条件,”有言“即有理之意,自身至清(似水)无欲,才能理直气壮,不畏强暴,具有肃霜般的勇气。  (丁 仪)

  李贽自警

  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
  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早关心

  李贽从故乡福建泉州出发,到云南姚安任职时,沿途看见民不聊生的情景,有感而作。他把此联挂在自己官衙的大厅里,用以自警自励。上联说从故乡到任所,由于战争的破坏,两地所见,同是残破凄凉景象。下联写明王朝自宸濠之乱以后,已是危机四伏,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万家疾苦“正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一个”早“字更反映了作者把关心民瘼作为第一要务,含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意。此联对仗工稳,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热烈自然,是一副自警佳联。  (张 迈  美 云)

  史可法自题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1644年,李白成义军入北京,崇祯自杀,明福王在南京称帝,马士英等专朝政,史可法督师扬州。其时朝政腐败,国事日坏。清兵南下,他坚守扬州,城破为清军所执,不屈被杀。据传他生前曾写此联。上联意谓山涧大雪压住青松,青松不弯且挺直。偃蹇,天矫上伸,高耸之意。《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下联意谓山崖泉水滴坚石,坚石无损更明彻。玲珑,明彻貌。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珑。“此联用比喻手法,意在表白自己的高尚节操。  (希建华)

  陈洪绶自题

  鸟下窥书古
  华飞缀字红

  日常生活中,飞鸟与”书“无关,落华(同花)与”字“无涉,都不能连缀成句。作者是明末翰林,身遭亡国之痛,刻骨铭心,愤而出家为僧。常以所向往的对象为中心,凡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身之所感,无不与”字“”书“有关。因而信笔写下此联,以发泄心中的不平,盖亦”伤心人别有怀抱“之类。此联虽然违反生活之”常“,其新奇的想象,却合乎艺术创作之”道“,不失为佳作。  (钱剑夫)

  郑燮自题(一)

  隔靴搔痒赞何益
  入木三分骂亦精

  联语运用成语表达了作者对文艺作品评论的见解。上联谓评论一篇文章,如果赞扬不到点子上,对读者作者都无好处。”隔靴搔痒“,一作”搔痒不着“。比喻没抓住要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下联谓分析文章的缺点、错误,只要鞭辟入里,击中要害,即使措词尖锐一点,也会使人折服的。
  ”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相传晋代王羲之写祝版,工人事后削去,发现墨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瑾《书断,王羲之》。1931年日本学者增田涉打算写《鲁迅论》一书,向鲁迅征求意见,鲁迅书此联以赠。  (蒋竹荪)

  郑燮自题(二)

  操存正固称完璞
  陶铸含弘若浑金

  古人常以”璞王浑金“比喻人品的纯真质朴,本联即由此生发,表现自己对高尚人品的向往和追求。联中”操存“意为操守、志向。
  ”陶铸“本捐烧制瓦器和熔铸金属,这里比喻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完璞“是完整无缺的璞玉,”浑金“是未炼的金,这里都喻指人品的完美纯朴。上联说,一个人志向端正、坚定,才能比得上完好未琢的纯美的玉。下联说只要持之以恒地加强修养,胸怀大志,就能像一块纯真质朴未炼的金。联语善用比喻以曲传其意,吐属隽永,凝炼厚重,于有尽的语言外,见重操守、严砥砺的精神。  (顾伟列)

  郑燮自题(三)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此联采用借物言志的手法,借竹、梅比拟、象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上联意谓竹有虚心的品格。低头叶,竹的叶尖下垂,仿佛低头,这是对谦虚的形象的赞美。下联意谓梅有狂傲的姿态却无仰面的媚态。仰面花,梅花花蕊不向上,这是傲骨形象的表现。联语显示了作者有傲骨而无傲气,谦虚待人而不屈服于强权的可贵品格。从写作角度上看,上下联都是由内(心、骨)而外(头、面),井然有序;从情调上看,上联是抑,下联是扬,抑扬有度,从对仗上看,字字对称,无懈可击。  (顾伟列)

  郑燮自题(四)

  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
  灯红楼阁迥,一片书声

  作者写此联时年七十岁,罢官家居已十年。联语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艺术想象,描画了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蓝图。上联展现秋收时节,稻穗吐香,农作物成熟茁壮,农歌此起彼伏的喜人景象。下联时间由昼入暮,极目四望,乡村新楼毗连,灯火通明,侧耳倾听,一片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清秋沃野之上。联语反映的景象正是一位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所憧憬的理想社会。  (顾伟列)

  金农自题

  德行人间金管记
  姓名天上碧纱笼

  上联谓,其人德行超迈,须以金管记于人间。金管,指笔。《初学记》卷二一引《傅子》:”汉末一笔之柙,雕以黃金,饰以和璧“(柙,匣子)。下联谓姓名高贵,当用碧纱笼于天上。唐王播少孤贫,客居扬州惠昭寺,随僧斋食。诸僧甚厌,故意饭后才敲钟。王播至时饮食已过。王播感而自耻,题壁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阇黎,梵语,意为僧众。后为大官,重过此寺,见其诗已为碧纱所罩盖保护。复题两句云:”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