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句,分章析句,引申为句读训诂,古人常以为鄙。《汉书.夏侯胜传》:“章句小儒,破碎大道。”不过,章句在以后即为宋儒的观点。
所谓句里乾坤者是。朱熹引《二程语录》:“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此在汉学历来是明理根本。事事追溯渊玄,则易成空谈。这是两种学派不同的地方。 (钱剑夫)
赠人(二)
粱奉直
欲知世味须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上联意谓,要想知道人世滋味,必须刻苦自励,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去亲身体验。世味,人世滋味。唐玨《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尝胆,春秋时越国被吴国击败,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夜里在柴草上睡觉,吃饭前先尝苦胆,立志报仇雪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下联意谓,要懂得人情冷暖,只须看花的变化,既看到它盛开时的多彩多姿,也看到它凋落时的冷清凄凉。联语要求人们了解社会和人生必须作长期观察与亲身体验,阅世要广要深。 (唐 音)
赠人(三)
费丹旭
合冲气于特秀
援雅范以自绥
出句意谓当含冲和之气于秀丽之中。冲气,冲和之气,《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特秀.,特别秀丽。对句意谓引高雅的规范来自求安适。雅范,高雅的规范。自绥,自安。作者遵循儒家的道德准则,一片仁心,安贫乐道,于万分困顿中作出此语,自是高人一等。虽贫病而早死,其高尚精神仍长留人间。 (钱剑夫)
赠人(四)
寿 ■〈钅尔〉
装点野人家,海棠铺绣,梨花飞雪
尽占闲中静,风篁啸晚,石笋埋云
绍兴人寿■〈钅尔〉工金石、词章,喜集句。有友人住北京宣南,庭有海棠、梨花.兼具竹石之胜,特以此联相赠。上联集自莲社《诉衷情)和东山《柳梢青》,下联集懒窟《青玉案》和筼房《高阳台》。格律工稳,切合友人住处景物,文字不假雕琢,一气呵成,好像原句即为此而设,虽出集录,犹胜自制。 (周 监)
赠人(五)
林则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此为集句联。上联见《老子》第48章,讲求学、求道的方法。
意谓追求知识学问,要天天增加,越积越多;从事道德修养,要天天减少私欲妄见,越减越少,这样才能返回朴质境界。下联引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句,讲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最勇敢的人好像胆怯的样子,最有智慧的人好像笨拙的样子。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乎外部表现,而决定于内在生命力的充实。联语表达了道家的思想观点,前者告诉人们,认识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方法;后者告诉人们,现象与实质之间有时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时候。 (蒋竹荪)
赠人(六)
林則徐
偶然风雨惊花落
再起楼台待月明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受诬陷被革职,旋又遣戍新疆伊犁,在流放新疆途中,于陕西写下这首赠送友人的对联,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志。上联以“偶然风雨”暗指受黜之事,写来轻松。这只是偶然的挫折,一场小风雨,打坏了些许花朵,“惊”动者,仅此也。下联用“再起楼台”表示重新努力的决心。月明,隐喻皇帝的明鉴,这是关键所在。一个“待”字传出作者的深切企盼。这是一幅身处逆境中的述志联,作者于个人祸福,轻描淡写,置之度外,对国家朝廷,着语沉重,眷眷系念,表达了林则徐不畏挫折、积极报国的可贵品质和进取精神。 (丁 仪)
赠人(七)
粱启超
清诗不敢私囊箧
明月傥肯留庭隅
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或者。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 (钱剑夫)
赠人(八)
章炳麟
清明初近风光动
万物咸登石首来
上联谓初近清明,景色趋新。风光,指景色。唐卢照邻《元日述怀》诗:“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下联谓万物昭苏,俱登石首。石首,城名,即南京石头城。《初学记》卷六引隋薛道衡《祭江文》:“直趋金陵,行登石首。”此形似春联,亦寓颂祷之意。联语清新质朴,惜对仗尚欠工稳。 (钱剑夫)
赠人(九)
康有为
恪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上联“恪勤”意为恭敬勤恳。语出《国语.周语上》:“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全句勉励友人珍惜光阴,勤奋努力。下联用乾隆帝题三希堂联下句。怀抱,意为抱负。作者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朝夕勤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要胸怀大志,有放眼观古今、一心为天下的非凡抱负。全联虽运用成句,然立意高远,堪为陶情励志的箴言警句。 (顾伟列)
赠人(十)
陶行知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上联提出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的原则。认为教师育人,先须正己,要以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学养去影响教育学生。下联主张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劳力,指体力劳动。劳心,指脑力劳动。知与行相互联系,不可割裂,所以要真正精通学问,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也就是在“劳力”的基础上“劳心”。联语言简意明,寓理深邃。 (顾伟列)
格言
格言(一)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是摘句联,摘自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对联揭示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却别寓深意。上联颂一代新人崛起,下联赞前贤让位于后哲。正因如此,一代胜过一代,似芳林繁花不断,流水向前不停。联中“催”、“让”二字用得十分恰切。“催”者,状“新叶”茁壮,写出林间一派生机;“让”者,描绘“流水”波波相续,浩荡汪洋,永不枯竭。对联托物寓意,令人赏心悦目,遐想连翩。 (施绍文)
格言(二)
杨士奇
不畏官司千状纸
只怕乡民三寸刀
杨士奇为明建文时人,曾任礼部侍郎、大学士等官。其子横行乡里,杨得知其罪行,写此联加以告诫,然其子不知改悔,终于伏法。上联说不怕诉讼案件多。下联的“三寸刀”指“三寸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后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为“三寸舌”。这里“三寸刀”意思是指乡民的“三寸舌”,百姓的议论好像刀子一样厉害啊。此联对仗工整,尤以“千状纸”对“三寸刀”为佳。“千状纸”极言其多,“三寸刀”极言其小,一多一小,突出“三寸舌”威力之大。梁章鉅在《楹联丛话》中说:“人谓此联可为’巨族药石”‘。 (甘 桁、殷有娣)
格言(三)
徐 渭.
任铁任金,定有可穿之砚
日磨日削,从无不锐之针
此为作者题九山草堂之格言联。上联典出《新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桑)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卒以进士及第”。“任铁任金”是喻砚之质地坚硬而耐磨,然而“定有可穿”是说韧劲的可贵、努力不懈是导向成功之路。下联典出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李白感其意,还卒业”。是说恒心的效果,努力不怠的重要。“定有”对“从无”、“可”对“不”,正反相对,形式下变中有变,斩钉截铁,铿锵有力。 (郑凤森)
格言(四)
袁崇焕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袁崇焕,明末大臣,屡有军功,为人磊落方正。撰此联以自警。
上联讲心术。《管子.七法》:“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这里的“心术”指心地、思想意识,即应具诚实之心,外济万物,处事有度,宽以待人,虽萌之于心,却天地可鉴,因此要加强自身修养,不做有负于人的事。言为心声,行系言果,作者在下联进而提出个人一言一行,应注意为后代楷模。联语立意甚高,遣词明白如话,而有笼括万象之态。 (施绍文、黄德金)
格言(五)
阎若璩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阎若璩(qu)一生勤奋好学,曾集陶弘景、皇甫谧语贴于楹柱自勉。意思是:即使一事没搞清弄懂,也算是自己的一大耻辱;遇到学者有机会必请教,因此很少有空闲的日子。阎氏自幼口吃,天资愚钝,但他刻苦学习,一心专注于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终于日积月累,成了有清一代著名的考据家。联语上句重在“学”,下句重在“间”,为意对。 (施绍文)
格言(六)
吴敬梓
正身以俟时
守己而律物
此联出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在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去拜见老师的长生牌位,在堂屋中间墙上看到了老师的这幅亲笔对联。上联本《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正身,即修身。俟时,是等待时机,有所作为.下联是说为人处世要安分守己。守己,指安守本分。律物,对待万事万物。
对联强调自身修养,上句表现了传统儒家积极用世的生活态度,下句则含有道家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过这两种思想并不矛盾,在我国封建社会士大夫思想中,它们往往是互相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