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欤源锘蛐耸ⅰS教恐宋! 。ㄕ拧∫唬
题笔山
曹雪芹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
此联据传是刻在笔山底面上,看来也是作者精心之作。上联谓上乘的诗作唯有对知音方连篇叠出。”高山流水“,指<列子.汤问》所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故事,联语借此道出千篇诗作只有知己才知个中之意。这同写《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心绪有相似之处。下联说,明月对酌,临风把酒,荡舟江湖,真有酒仙之态。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曹雪芹有”酒一船“,难怪佳篇盈千了。诗酒生涯看似高雅,但往往是不满现实的曲折反映,曹雪芹何尝不是如此!此联对仗工稳,用语清隽,意境高远,不愧为名家高手之作。 (黄德金)
题灶
水火既济
黍稷惟馨
旧时居家喜求文人墨客作联榜于灶上,以图吉利。今之南方农户家舍,仍有此俗。上联”水火既济“系从《周易。既济》”水在火上,既济“中化山。水火,指烹饪之事。《孟子.尽心上》有云:”民非水火不生活。“既济,六十四卦之一,离下坎上。朱熹注云:”事之既成也“。下联黍稷,小米与高粱。馨,香之远闻也。全联意谓灶下燃火,不需太久,灶上水沸,饭亦飘香,万事皆成。此联属对亦工,用典不露痕迹,对句自然贴切,给人以浑成之感。 (希建华)
题灯谜
纪 昀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此联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作的一副灯谜联。据传为挂在文华殿宮灯上,竟难坏了当时的官员们。这个以对联形式出的谜面很有机巧。上联的谜底是”猜“字,因为不是黑、白、红、黄当是其他颜色字,而又要与”狐、狼、猫、狗仿佛“,即必配一个反犬偏旁,还要非动物所属,这”猜“字恰具备这三个条件;下联也是三个条件,”诗、词、论语“道出”言“,”对东、西、南、北模糊“表示”迷“,而短品妙文恰是”谜“,上下联谜底是”猜谜“。谜语本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确有启人智慧、妙趣横生的特点。本联更见巧思不俗。 (黃德金)
题惜字炉
盂瓶庵
能知付丙者
便是识丁人
上联之”付丙“,意为烧掉。古代以天干配五行,丙、丁属火,后因称火为丙丁,或叫丙。书札或文稿,如不愿为他人看见而烧掉,叫付丙丁,亦叫付丙。下联之识丁,意为识字,语出《旧唐书.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人吴曾以为”丁“乃”个“之误。全联意谓能够把自己写的东西因觉得不够满意而烧掉的人,乃真正识字文人。此联用典隐秘,且属对工整,音韵亦合律,可见古人为文写作之严格不苟。 (希建华)
题学款经理处
周凤楞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人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学款经理处,犹今之学校财务部门。上联说人总难免有过错,做到小事糊涂大事清醒也就够了。人谁无过,见《左传.宣公二年》。糊涂:不明事理。《宋史.吕端传》:”太宗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下联表白我不贪爱钱财,一向是来路明白,去路明白,经得起查考,又有什么遗憾呢?慊,恨,不满足.联语正反相对,以”糊涂“对”明白“,一”小“一”大“,一”来“一”去“,对比鲜明,反映出经管理财者的苦衷和心愿。 (胡 彬)
题保定大慈阁宣讲所阅报处
樊荫荪
漫论他后到先来,但愿个中人,作不速佳客
略增些耳闻目见,也算这层阁,是进步阶梯
上联说,听讲人、阅报者先来后到没关系,只希望是自觉自愿不须邀请。不速佳客,不请自来的好客人。下联紧扣联题,字字有着落。以”耳闻目见“点明”宣讲所阅报处“,颇见自然;用”略增些。。。。。。也算。。。。。。是“,语气也恰到好处。”进步阶梯“既扣住”阁“字的特点,又暗合见闻之增长,语意双关。 (张炳隅)
题财神庙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教我为难
旧时正月初五日是财神日。本联意在劝人不要拜财神。但作者不直说,而是让财神向求拜者自诉窘状。泥塑的财神本无生命,可作者偏要财神说话。下联干脆说一直拜也无用,令人扫兴!作者把改变拜财神陋俗的严肃话题以诙谐语道出,与求拜者打趣儿,寓庄于谐,教人忍俊不禁,使求拜者在跟着笑笑之后也能获得启示。联语明白如话,深入浅出,风趣幽默。 (刘铁坤)
题土地庙
土产无多,生一物栽培一物
地方不大,住几家保佑几家
此联作者模拟”社神“口吻,把”土“”地“二字分别嵌于上下联之首。”土产无多“、”地方不大“,正是”社神“职小位微的意思;而作为一方之小神还是努力使物产得以保收,居民受到福佑,而不以神小而不为。联语反映了土地神的恪尽职守,暗示”神界“也不过是”人界“的延伸而已。吴恭亨在《对联话》评为”出口如生,绝与土地菩萨身分相肖,真杰构也“。 (张炳隅)
题如皋土地庙
郑 燮
乡里鼓儿乡里打
当坊土地当坊灵
土地神又叫社神,旧时的乡里村社,一般建有土地庙,奉祀管理本地的社神,即所谓”当坊土地“。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春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的秋社日,乡人照例要去土地庙供香烛,焚楮帛,击鼓吹箫,或祈年丰,或祷时雨。如皋在今江苏省东部。
联语上句写祭社之日的热闹气氛,下句表现乡民对”当坊土地“信仰诚敬的心态。也反映了土地只在他管辖区域内显灵的规矩。话虽似率口而出,但写来传神写照,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顾伟列)
题无门洞
何须有路寻无路
莫道无门却有门
此联出自清代古吴墨浪子辑话本小说集《西湖佳话》中《放生善迹》篇。万历年间,西湖秀才沈株宏极有文名,但他全不以功名为念,却大彻大悟,一心出家,得圣僧指点,弯弯曲曲走了半晌,来到”无门洞“。这是洞门旁题的一副对联。此联仿佛家偈语撰成。
上联之”路“指到无门洞之路,谓此路原有,何须在荒草丛中曲折寻找;下联之”门“指出家之门,谓虽洞号无门,但要出家却可入门。
上下联互文足意,表达了到无门洞出家有路、有门的意思。全联在修辞上别具特色,它以有路、无路、无门、有门,交叉构成对仗。上联用反问句式,下联用否定句式,使全联体现出明显的佛家色彩,并与环境紧密切合,融为一体。 (朱迎平)
题不缠足会
尼父传经,寸肤莫毁
如来说法,两足最尊
”缠足“是一种旧时陋习。相传南唐李后主曾令宫娥窅娘以帛绕脚,使其脚纤小如新月形。后世即有人竞相仿效而成为一种摧残女子天足的陋习。满人入关时不习惯汉人女子的”缠足“,故康熙三年曾下诏禁止”缠足“;可竟遭一些士大夫的反对,以致康熙七年时又罢了此禁。以后太平天国也曾禁止”缠足“。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仍未革除,便有开明之士大力倡导”天足运动“,并建立了”不缠足会“之类的团体。本联即写此事。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古代常在男人的”字“后面加个”父“字,以示尊敬,孔丘字仲尼,故尊称其为”尼父“。如来,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
”如“指”如实“,佛常自称是从如实之道而来的开示真理者,因而后人便称其为”如来佛“。寸肤莫毁,见《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说明古之儒家是不允许自我毁伤身体肌肤的。两足最尊,指佛家有”自足禅“的说法,此处藉以强调佛家很重视人的”天足“。《对联话》评云:”不缠足会一联抬山孔佛为衬,自是大方家数。“确实点明了此联特点。因为当年反对康熙禁缠足的士大夫们一再抬出”古训“来吓人,故此联作者即以儒、佛两家的教诲来提醒人们。 (张炳隅)
题《闻一多诗集》
贺宗仪
赏音乐绘画建筑三荚
怀战士诗人学者一多
上联论新诗格律。二十年代,闻一多为引新诗进入正轨,提倡建立新的诗歌格律,即视觉方面要具备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奏匀称和句的均齐),听觉方面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三者以音节美为主,其他二者占比较次要的位置(见《诗的格律》)。有人评论,”他的实验直到现在还是最先进的考虑“。下联概括闻一多一生的历程。在”五四“早期,他是诗歌巨匠之一,写下大量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以后退入书斋,研究古籍,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抗战爆发,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入民主运动的洪流,成为战士。联语既论诗,又评人,点面结合。下联嵌入”一多“与上联的”三美“相对,亦觉工巧贴切。 (蒋竹荪)
题鲁迅浮雕像
郭沫若
返国空余挂墓剑
斫泥难觅运风斤
此为1942年10月作者应杨亚宁之请为鲁迅石膏浮雕像而作。联后附言:”余与鲁迅素未谋面而时受其斥责,虽当时受之每有难忍之处,但今则求之而不可得矣。“三十年代前后,由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