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义运动的发展。到1914年,世界已有近30个社会党,党员总数达340万
人。工会会员达1000万人以上,合作社社员达700万人以上。第二国际中,
以列宁为代表的革命左派开展了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后,多数社会党领袖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变
成社会沙文主义者,第二国际公开分裂。以列宁为首的革命左派开展了反对
社会沙文主义和社会和平主义的斗争,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
上的准备,于1919年建立了第三国际。
(6)民族解放运动
在这一历史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已将世界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列强对殖
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和掠夺,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强烈反抗。在亚洲,民
族解放运动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农民和士兵起义。如 1882年的
… Page 7…
朝鲜壬午兵变,1894年的朝鲜甲午农民战争,1905—1910年的反日义兵运
动;越南的勤王运动,安世农民游击战争;印度尼西亚亚齐人民的抗荷斗争,
萨敏运动;印度农民起义;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第二
种类型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如朝鲜的甲申政变;越南潘佩珠领导的维新运
动;菲律宾的“宣传运动”;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伊朗的马尔
考姆进行的君主立宪运动;土耳其新奥斯曼人的君主立宪运动;中国的戊戍
变法,等等。第三种类型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如“卡蒂普南”领导的菲律
宾革命;1905至1908年的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伊朗1905至1911年革
命;1905至1908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第四
种类型是印度和中国的早期工人运动。从以上四种类型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解
放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是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再到资产
阶级革命运动和早期工人运动。在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产
阶级,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内部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具有一定
的革命性,同时也有软弱性,所以不能领导人民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进行到底。当时亚洲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力量也不够强大,还没有很好
地组织起来,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因此早期工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经济斗争。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受到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但也取得了一些
胜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比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得晚,类型也
不如亚洲多。主要是非洲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非洲的斗争。埃塞俄
比亚和利比里亚保持了独立。苏丹在抗英斗争中建立了马赫迪国家。在南非
有早期工人运动。
拉丁美洲国家独立运动早于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就
获得了独立,但是,由于盛行大地产制和考迪略主义,加上英美的殖民主义
侵略,使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又沦为半殖民地。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
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墨西哥人民反对迪亚斯的独裁统治,
1910年至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古巴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两
次独立战争;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的斗争,巴西工人阶级的罢工和社
会主义思想的宣传,等等。
3。政治思想
在这一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政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
期,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发展。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分
别于1867年、1885年和1894年分3卷出版。马克思花费40年心血写成的
这部著作不但是政治经济学的名著,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学理论。它从分
… Page 8…
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动力和经济结构着手,深刻论述了国家、政治、法、
政治观念等问题。1871年,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起草了致欧洲和
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即《法兰西内战》。这部著作捍卫巴黎公社的正义事
业,谴责反动势力镇压巴黎公社的罪行,并通过对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经
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克思指
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
的,应该象巴黎工人那样把它“打碎”。马克思从巴黎公社的经验中发现了
新型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指出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
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
治形式。用巴黎公社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这是马克思
在《法兰西内战》中作出的最重要的结论。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
判》中,批判了拉萨尔鼓吹的“自由国家”、依靠“国家帮助”实现社会主
义的谬论,提出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无产阶级只有通过
社会革命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原理。而且,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从资本主义
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
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①1884
年,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论述原始社会产生、
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对抗和作为阶级统治工
具的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指明私有制、阶级、国家消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
然性,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拉萨尔主义者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关于国家问题的
谬论。
列宁的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建立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思
想;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思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
胜利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关于苏维埃是一种新型国家的思
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想,等等。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著作是这
方面的代表作。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及其和社会主义革命
之间的联系,突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欧和北美最先
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的结论,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几个或
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首先在不发达的俄国获得胜利的论断。这一论
断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证实。
(2)工人运动中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①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伯恩施坦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民
主的道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是一种粗野运动,是无谓的牺
牲;无产阶级专政属于较低文化,是一种“倒退或政治的隔世遗传”。19世
… Page 9…
纪末20世纪初,修正主义成为一种国际现象。法国的米勒兰入阁被称为实
践的伯恩施坦主义。
②费边社会主义,是英国社会改良主义团体费边社的思想体系。费边主
义者主张把生产资料归地方公有,认为只要扩大市政当局对煤气、电力、自
来水等公用事业的所有权,加强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管理,就是实行社会主
义。费边社会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反对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对资本主
义的改造。主张在多数人同意和理解的前提下,在宪法范围内,和平地、一
点一滴地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改造,实现社会主义。
③工团主义,又称无政府工团主义,是工会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因其
最初产生于法国工团联合会(后改称总工会)而得名。
1906年,法国总工会亚眠代表大会把工团主义的理论和策略原则写进了
《亚眠宪章》,作为法国工会运动的指导思想。工团主义否认无产阶级政党
对工会的领导作用,主张工会独立于政党之外,认为工会是工人阶级唯一的
组织形式,总罢工是唯一的斗争手段。在工会与国家的关系上,鼓吹“工会
高于一切,管理一切”,认为生产资料转入工会手中是一切工人运动的最终
目的,主张由工会来组织和领导生产,以各地工会的联合来代替国家机构,
承担国家的职能。20世纪初期,工团主义由法、意等国传至西班牙、葡萄牙、
挪威、荷兰、美国及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列宁
称工团主义是来自左面的修正主义,是机会主义的同胞兄弟。
(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思想,是近代中国民主
思潮的高峰。孙中山、黄兴、章炳麟、宋教仁、朱执信、廖仲恺、胡汉民、
陈天华、邹容等都曾对此作出过重要贡献。
这种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
义,其中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还提出《五权宪法》。这是从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