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主教所代表的“西学”相对抗,有一定的反侵略倾向。1864年,崔济愚被
当局处死,道众掀起为崔济愚“控诉伸冤”运动。后来,接连不断的农民起
义使东学道徒放弃这种斗争形式,参加了农民的武装暴动。
1893年,全罗道古阜郡一带歉收,饥民遍野。可是,郡守赵秉甲不顾人
民死活,强迫上万名民工修筑“万石洑”灌溉工程,又向农民非法征收水税
和杂捐。古阜郡农民不堪重负,在全彰赫、金道三领导下举行起义。赵秉甲
立即逮捕起义首领,处以死刑,激起农民更大的反抗。
1894年2月15日,古阜地区东学道接主全琫准率领上千名东学道徒和
… Page 65…
农民攻占古阜郡城。起义之初,全琫准领导的起义军提出了起义口号并发表
了檄文。口号是:不杀人,不伤物;忠孝双全,济世安民;逐灭
倭夷,澄清圣道;驱兵入京,尽灭权贵,大振纲纪,立名定分,以从圣
训。檄文提出起义的目的是“上辅国家,下安濒死之民生”,要求革除弊政
①。三四月,起义军占领古阜、泰仁之后,便以白山为根据地,建立农民军
司令部,由全琫准担任总大将,金开南和孙化中为总管领。以全琫准和金开
南的名义发表的檄文说:“吾辈举义至此,决非他故,所望拯百姓于涂炭,
奠国家于磐石。当内斩贪虐之官吏,外逐横暴之强敌”。将斗争矛头指向本
国封建统治者和日本侵略者。4月28日,起义军攻克南方重镇全州,直逼汉
城。
惊惶失措的统治阶级决定一方面乞救于清政府,另一方面向农民军求
和。深受“皇权主义”影响的起义农民及其领袖受骗议和,主动退出全州,
同政府签订《全州和约》。和约内容包括:停止迫害东学道徒;严惩不法两
班贪官污吏;平分土地;解放奴婢;严惩私通日本者;取消一切公私债务和
苛捐杂税;改善贱民待遇等。农民军在全罗道的53个郡建立了农民政权机
构“执纲所”,由执纲1人和议事员若干人组成,执行各项议和条款,维护
农民利益。
同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先后出兵朝鲜,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清军战败。农民起义军发生分裂。全琫准率领农民军与日寇血战,因武器简
陋和缺乏军事训练而失败。全琫准因叛徒告密而被俘。1895年4月23日英
勇就义。轰轰烈烈的甲午农民战争被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镇压下去了。
这次农民战争坚持了一年之久,在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平分土地的
主张,并创立了农民政权执纲所,在朝鲜政治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5)义兵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从朝鲜排除了清朝势力,又与沙俄争夺对朝鲜的
控制权。1895年10月,日本驻朝公使三浦梧楼亲自带人冲入王宫,杀死闵
妃等人,组成金弘集亲日派内阁。沙皇俄国大使则于1896年2月唆使亲俄
派发动政变,处死金弘集等人,建立亲俄派政权。但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就
通过签订《保护条约》,成立以李完用为首的日本傀儡内阁,使朝鲜成为日
本的保护国。日本派驻朝鲜的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掌握了朝鲜的内政、外
交、军事、立法、司法等各方面权力。
朝鲜人民痛恨日本侵略者和卖国贼,要求废除“保护条约”。市民罢市,
学生罢课,一部分朝鲜军队也加入到反日行列中来。义兵运动也高涨起来。
1906年上半年,忠清、全罗、庆尚、江原各道40多个郡都有义兵活动。
参加义兵运动的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城市贫民。1907年8月1日,日本强迫朝
鲜政府解散全部军队,激起军队的反抗。军队拒绝解散,一些士兵加入到义
兵队伍,为义兵部队提供了指挥官。1907年12月,义兵以杨州为根据地,
开始建立统一的组织,推举李麟荣为13道义兵总大将,许任军师长。当
… Page 66…
年义兵有5万人,同日军讨代队作战320余次;到1908年,全国240多个
郡都有义兵活动,义兵增至7万人,作战1450余次。义兵运动沉重地打击
了日本侵略者。由于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缺乏武器弹药,终难取胜。
1910年8月22日,日韩①合并条约签订,日本吞并了朝鲜。
从1910年9月到1913年8月间,义兵部队与日本讨伐队仍作战70多
次。
朝鲜无产阶级也开始参加民族解放斗争,从1915年到1918年,举行70
多次罢工,参加罢工人数达1万多人。农民与日本殖民者发生冲突2万多次。
朝鲜人民继续为祖国独立而斗争。
2。越南
(1)法国对印度支那的侵略
法国对印度支那的侵略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初,法国殖民主义者—
—商人和传教士就来到越南。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以后,法国
对越南的侵略步伐加快。1862年6月,法国迫使阮朝缔结西贡条约,割让南
圻东部的边和、嘉定、定祥3省和昆仑岛给法国;1867年,法国殖民者又强
占了南圻西部的永隆、昭笃、河仙3省,从而侵占整个南圻。
1873年,法军首次侵占河内。第二年3月,法国又强迫越南签订第二个
西贡条约,法国在越南获得治外法权;越南开放河内、归仁、海防等港口城
市以及红河。1883年,法国利用阮朝皇帝嗣德死后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之
机,派军队进攻顺化,迫使阮朝签订《顺化条约》,规定法国对越南有保护
权,法国控制越南的外交事务。1884年6月,阮氏王朝又在最后的卖国文契
即《巴特诺条约》上签字。越南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1883—1885年,发生了中法战争。中越人民并肩战斗,取得很大胜利。
但清政府却于1885年6月同法国签订《天津条约》,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
殖民统治。
法国在侵略越南的同时,于1863年和1893年将柬埔寨和老挝变为法国
的“保护国”。19世纪末,法国侵占了整个印度支那半岛,将越南、柬埔寨、
老挝和广州湾 (今北部湾),合并成“印度支那联邦”,归驻西贡的法国总
督统治。
法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南、中、北3圻分别建立不同形式的
殖民统治制度。南圻划为“直辖领地”,废除原有机构,由法国总督直接统
治;中圻称“保护领”,保留阮氏封建王朝,派法籍总监统治;北圻称“半
保护领”,形式上由阮朝政府派经略使统辖,实际上一切听命于法国统治者。
柬埔寨和老挝也是“保护领”。印度支那人民不断进行斗争,采取各种斗争
方式来打击法国殖民主义者。
(2)勤王运动
… Page 67…
勤王运动是指越南爱国士绅领导的武装抗法斗争,也称文绅运动。文绅
大部分是退休的官吏和乡村中的举人。1885年7月4日夜,顺化的越南士兵
在主战派首领尊室说的领导下发动起义,袭击法国侵略军。经过几小时的激
战,起义军失败。尊室说护送咸宜王阮福明从王宫逃到广治省。7月10日,
咸宜王发出檄文,号召各地文绅勤王抗法。1885至1896年,各地爱国文绅
和封建官吏掀起了此伏彼起的勤王运动。规模较大的有:1885年,张廷绘和
阮自如在广治的起义,黎宁和荫武在河静的起义;1886年,枚春赏、裴佃和
阮德润在平定的起义,陈文玙、阮维效在广南的起义,阮范遒、黎直在广平
的起义,阮春温、黎允迓在义安和清化的起义,范澎、丁功壮、何文旄在巴
亭的起义,谢光现在太平的起义;1885—1889年,阮善述在芦苇滩的起义;
1892年,宋维新、高田在雄岭的起义①。1885—1896年,潘廷逢领导的香
溪起义,在勤王运动中首先爆发,最后结束。这支起义军活动于河静、义安、
广平和清化4省,坚持斗争长达11年之久,有力地打击了法国殖民者。各
地起义军在人民群众 (主要是农民)的支持下,建立根据地,修筑工事,制
造武器弹药,攻打法军据点,袭击法军巡逻队,击退敌人对根据地的进攻,
取得一些胜利。但是,由于各地的勤王起义没有统一指挥,不能相互配合,
在法国殖民军的围剿和政治欺骗下,相继失败。咸宜帝被流放到阿尔及利
亚,尊室说等许多将领逃亡到中国。1896年1月,潘廷逢病逝。勤王运动就
此结束。
(3)安世农民游击战争
安世是北圻的一个山林区,适合进行游击战争。1887年,黄花探 (约
1860—1913)领导安世农民开始进行游击战争。黄花探,原名张文探,雇农
出身,北圻山西人。曾参加过勤王运动。1892年3月,法军大举向安世地区
进攻,起义军避入森林,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敌人。1894年9月17日,游击
队生擒《北圻未来报》主编法国大地主谢斯耐。法国殖民当局为营救谢斯耐,
与游击队谈判媾和。法军撤出安世地区,把雅南、牧山、安礼和友尚4总(地
方行政单位)划归黄花探管辖。
1895年11月,法军又向游击队发动进攻,经过两年的战斗,再次失败。
从1899年12月起,开始第二次休战。
停战期间,黄花探带兵进行屯垦,做到生产自给。并派人购买枪支弹药,
曾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取得联系。
1909年1月,法军再次向安世大举进攻。10月,在郎山战斗中,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