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
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
展不平衡,老牌帝国主义英、俄、法占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后起的帝
国主义德、美、日占领的殖民地较少。但是,德、美、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
国家的实力却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俄、法。1898—1905年发生的美西战争、
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最初几次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受到威胁。为了转嫁危机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
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两个互相敌对的集
团,即由英、法、俄三国组成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两大军事
集团形成后,局部战争连年发生。1908—1909年,发生了波斯尼亚危机;1905
年和1911年,发生两次摩洛哥危机;1911—1912年,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
—1913年,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这些危机和冲突,使得两大帝国主义集
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军队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
假想敌人。这次军事演习是在奥地利皇太子弗兰茨·斐迪南亲自指挥下进行
的。斐迪南积极主张吞并塞尔维亚。6月28日,斐迪南在军事演习结束后,
到达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军队,被塞尔维亚“青年波斯尼亚”成员普
林西波刺杀。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在征询德国的意见并得到支持后,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
战。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总动员。8月1日,德国
向俄国宣战。3日,德国又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借口德国侵犯比利
时的中立,对德宣战。5日,奥匈对俄国宣战。随后,英、法先后对奥匈宣
战。塞尔维亚和黑山(门的内哥罗)对德、对奥匈宣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
夺取德国在东亚的殖民地,于8月23日对德宣战。土耳其也于11月参加同
盟国方面对协约国作战。这样,战争范围逐渐由欧洲扩大到亚洲和非洲。列
宁指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英、法、德、
意、奥、俄这些国家的政府和统治阶级几十年来、几乎半个世纪以来实行的
政治是掠夺殖民地、压迫异族、镇压工人运动。当前的战争正是这一政治的
继续,也只能是这一政治的继续。”①
(2)第二国际的破产
… Page 1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领导
集团,完全背弃了第二国际的几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反对军国主义与战争的决
议,站到本国垄断资产阶级政府一边,号召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合作,煽动
无产阶级为资产阶级利益互相残杀,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各社会党之
间立即中断了联系,国际工会组织都停止了活动,国际工人运动陷入四分五
裂的境地。
1914年8月4日,第二国际各党中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议
员在国会中一致投票赞成政府的军事预算,叫嚷“俄国入侵”,声明“在危
险时刻我们不会抛弃祖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前进报》甚至向德国军事
当局保证:该报今后决不涉及“阶级和阶级仇恨”问题,并且派人去前线为
士兵“打气”。德国工会总委员会宣布“国内和平”,禁止工人罢工,号召
工人在战争中支持政府,煽动250万工会会员上前线充当帝国主义战争的炮
灰。另一个颇有影响的法国社会党于9月4日在众议院投票赞成军事预算。
它的两位领导人盖德和桑巴还参加政府当部长。法国总工会总书记里昂、石
屋和其他领袖们,从战争开始至战争结束,始终支持法国政府。英国工党主
席韩德逊,第二国际执行局主席、比利时工人党领导人王德威尔得都参加了
本国资产阶级政府。不少社会党和工会领导人参加了本国负责动员战争需要
的人力与物质的各种政府委员会。普列汉诺夫也鼓吹“保卫祖国”的正当性,
并怂恿杜马中的孟什维克议员赞成军事拨款。在美国,劳联的领导集团禁止
劳联所属的工会举行罢工,要求劳联的全部活动都服从于“工业和平”这一
口号。以考茨基为代表的各国社会党内的“中派”,对右派的公开叛卖采取
支持的态度。这样,第二国际已不再是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第二国际
彻底破产了。
(3)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斗争
帝国主义战争给交战国人民造成巨大的苦难。各交战国人民不顾帝国主
义政府的镇压和机会主义的叛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战斗争。
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自战争爆发伊始,就采取了坚定的无产
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它的5名工人代表由于在杜马中反对沙皇政府的战争拨
款和在群众中广泛进行革命宣传,遭到了专制政府的逮捕和流放。1914年10
月,列宁发表了布尔什维克党关于这次战争的宣言,深刻揭露了战争的帝国
主义性质,无情地谴责了欧洲主要国家社会党领导人的背叛行径,响亮地提
出了“变现时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
中失败”①的行动口号,同时还明确指出,必须采取同战争时期相适应的秘
密斗争方式,为社会主义而斗争。列宁号召参战国的工农兵掉转枪口来打倒
本国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德国革命派以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克拉拉·蔡特金、弗
兰茨·梅林、威廉·皮克为代表,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1914年8月3日,
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国会党团会议上,投票反对政府
… Page 119…
的军事预算。1915年5月31日,李卜克内西发表《主要敌人在本国》的宣
言,号召无产阶级起来反对德国军国主义政府和帝国主义战争。同年,梅林
创办《国际》杂志,宣传反战和革命,被称为国际派。1916年,国际派发表
署名“斯巴达克”的《政治通信》,从此,国际派又被称为斯巴达克团。1916
年5月1日,斯巴达克团在柏林波茨坦广场,组织了工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的大示威,提出“打倒战争!”和“打倒政府!”的革命口号。德国政府镇
压示威运动,李卜克内西被军事法庭判处4年徒刑。柏林军火工业5。5万工
人举行罢工,抗议对革命者的迫害。布伦瑞克的冶金工人也举行总罢工。
在奥匈境内,反战斗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相互呼应,此伏彼起。
1916年10月21日,奥地利首相斯图克伯爵被奥国社会民主党人弗里德利
赫·阿德勒领导的反战组织所枪杀。
英国工人的反战情绪也日益高涨,他们逐渐摆脱工联领袖的影响,展开
罢工斗争。从1915至1916年,有44万多人参加罢工。爱尔兰人民于1916
年4月22日举行民族起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民族压迫,宣布成立爱尔
兰共和国。起义失败后,爱尔兰人民开展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游击战争。
在法国,1915年罢工工人只有9500人,到1916年,增加到4。1万人;
1917年增至29。4万人。法国士兵也兴起了反战运动。1915年,法国开小差
的士兵有2433名;1917年,增加到21170名。
在俄国,1916年共发生罢工事件1500起,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100万。
到1917年,罢工浪潮急剧高涨。1月罢工工人有25万人,2月就超过40万
人。3月3日,由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为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而组织示威
游行,有50个企业的近9万名工人参加,次日有20万人继续举行罢工,3
月10日,举行了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总罢
工。11日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把政治罢工变成了起义。3月12日
(俄历2月27日)起义工人占领军火库,并把自己武装起来,6万多名士兵
掉转枪口站在起义人民一边。工人与士兵联合起来,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
起工兵代表苏维埃。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俄国人民取
得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4)列宁为建立第三国际而斗争
第二国际破产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旗帜,发
出建立新的国际的号召,团结各国左派,为建立新国际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1915年9月5—8日,在瑞士伯尔尼附近齐美尔瓦尔德举行了国际社会
主义者第一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倡议下召开的一
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俄、德、法、意、波、罗、保、荷、
瑞士、瑞典、挪威等11个国家的38名代表。在会上,以列宁为首的左派同
占多数的中派考茨基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列宁和各国左派的坚持
下,大会最后通过的宣言承认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谴责社会沙文主义和“保
卫祖国”的口号,指出争取和平的斗争必须同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