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辟为万国公用。
(四)德国对于中国,或对于任何与国之政府,不得因在
华德人被幽禁或被遣回,及因德人利益于一九一七年八月十四
日被没收或被清理之故,而有所要求。
(五)德国放弃其在广州英租界内之国有产业,让与英国。
并放弃上海法租界内德人学校之产业,让与中、法两国。
这五项条约,讲到平允二字,已不甚合。德国既放弃在华
权利,为什么除开胶州?北京使馆内德人产业,例应归中国处
分,为什么应得署约各国同意?汉口与天津租界,为什么要辟
… Page 28…
民国演义 ·847·
作万国公用?广州英租界及上海法租界内的德国产业,为什么
让与英、法?这岂不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明证吗?大声疾
呼。又有一种关系山东条件,由日本专使西园寺侯爵等提出和
会,硬要占利。美、法、英、意诸国,明知日本恃强欺弱,但
与自己无损,哪个肯替中国帮忙,代鸣不平?弱国无公法。当
由日使拟定约文道:
(一)德国以胶州各项权利所有权特别权利,与因一八九
八年三月六日与中国立约及其他关于山东条约而得之铁路矿产
海底电线,让与日本。
(二)属于青岛至济南铁路之德国各项权利,连同器用矿
权开掘权,一并让与日本。
(三)自青岛至沪及烟台之海底电线,亦让与日本,免偿
其值。
(四)胶州德国国有之一切动产与不动产,亦归日本所有,
免偿其值。
胶州是我中国的胶州,青岛是我中国的青岛,从前清光绪
二十四年间,为了一个德国教士,在山东曹州地方,为华民所
害,德国政府即派兵来华,占据胶澳,清政府无法拒绝,不得
已将胶澳租与德国,定期九十九年。嗣是德人筑路开矿,竭力
经营,至欧战开手,中国宣告中立,日本独不顾公法,破坏我
中立国章程,竟出兵攻夺胶澳,且将德国所有路权矿权,悉数
占领。彼时日人曾向中国声明,谓将胶澳租借地移交日本,以
备日后交还中国云云。木屐儿专使此等伎俩。中政府一再抗议,
均归无效。后来袁项城热心帝制,乞援东邻,驻京日使,遂提
出二十一款的要求,包含胶澳全境在内。袁项城自讨苦吃,没
奈何与他签约,但约文中尚有交还胶州湾,待诸战后解决字样。
此次战事已了,各协约国为公道主义,组织和平大会,理应将
… Page 29…
民国演义 ·848·
德国租占地,归还中国,方算得公正无私,为何日使眈眈,竟
视胶澳为囊中物 ?曩时尚声言交还,到此竟说出“让与”二
字,不但有违公理,并且自食前言。美、法、英、意诸国,作
壁上观。那时中国专使陆徵祥等,忍无可忍,只好当场抗议,
先提出山东问题说贴,缴入和会,凭诸公判。说帖中文字甚繁,
小子不便直录,但撮举大要,胪列如下 :(甲)德国租借权,
暨其他关于山东省权利之缘起及范围。
(一)租借之缘起。(二)租借地之范围。(三)德国之路
矿权利。(四)中国之铁路警察权。(五)德国对于铁路借款之
优先权。
(乙)日本在山东军事占领之缘起及范围。
(一)日本之对德宣战。(二)日本军队在租借地,及百
里环界以外之龙口地方登岸 。(三)中国宣言划出特别行军区
域。(四)日本收管青岛之中国海关。(五)日本对中国二十一
条之要求 ,暨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关于山东省之条约 。
(六)沿铁路之日本民政权。(七)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之铁路借款草合同及换文。即济顺及高徐两路草合同。
(丙)中国何以要求归还?
(一)胶澳租借地,素为中国领土中不可分拆之一部分。
从前中德租借条约中,本有主权仍归中国之明文,今德国
既放弃权利,当然归还中国,以彰公道。(二)胶澳居民,种
族语言宗教,均完全属于中国,既得脱离德国关系,自不愿再
属他国。(三)山东为中国文化所肇始,孔、孟两圣贤,诞生
此地,人民称为圣域。胶澳为山东属境,既得由德国收回,何
能辗转让人?(四)山东居民稠密,不能再容纳他国人民。前
时德国逞横暴势力,据有胶澳,今彼既遭天忌,自弃权利,山
东百姓,方庆其苏,不堪再受他国朘削。(五)山东一省,备
… Page 30…
民国演义 ·849·
具中国北部经济集权之要则。胶澳地居海口,尤关重要,将来
必成为中国北部外货输入土货输出之要路。若植立外国势力范
围,适与门户开放主义,互相背驰,中外通商,必交感不便。
(六)胶澳为中国北部门户之一,胶济铁路,至济南接津浦,
可以直达北京,即自旅顺大连至奉天,直达北京之铁路,亦与
胶澳相近。中国政府为固圉计,久欲杜绝德人之蟠踞青岛,今
经德人放弃,中国深愿收回此地 ,自巩国防。(七)和平大会
中,以该租借地及附属权利之问题,悉还中国,不特德国肆意
横行之罪恶,借以矫正,且各国在远东之公共利益,亦借以维
护。否则山东人民,前拒后迎,势必不乐,或致激成剧烈之行
动。即他国亦必与将来移转权利之国,互相龃龉,是与日本攻
击青岛时,宣言巩固东亚长久稳固和局之用意,难以相容。亦
与英日同盟之宗旨,所谓护中国之独立完整,守各国在华商工
业机会之原则,亦不相符合。
何以彰中外之大信?何以保远东之永久和平?
(丁)何以应直接归还?
(一)程序简单,不致滋生枝节。且中国参战以后,得向
德国直接收回青岛,及山东权利,既足以增我国家之光荣,复
足以彰友邦维持正义公道之原则。(二)中国政府,非不知日
攻青岛所损失之生命帑款,为数亦巨。
但日本固宣言战争之目的,在使远东和局,不为德人所危
害,目的既完全达到,则虽有所牺牲,亦必不惜,宁有加惠中
国反自取怨之理?(三)日本以军事占领青岛及所有权利,不
过暂时办法,究不能因此而终得所占土地或产业之主权,以与
共在战事中之中国权利相抗。
(四)一九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国与日本订立关于山
东省之条约,中政府本所不愿。经日本送递最后通牒,勉强承
… Page 31…
民国演义 ·850·
认,以待和平会议为最后之修正。况所订条文,日本并未获得
关于山东租借地与铁路暨他项德国权利。
不过得有保证,谓所有关于德国权利利益让与之处分,倘
经日本与德国协定,中国即当承认云云。彼时中国尚为中立国,
日本系设想中国始终中立,不能参与最后之和平会议而言。今
中国早加入战局,有列席和议之权,则该约设想之情形,固已
根本改变,不得视为有效。
(五)中国宣言布告,曾声明从前中德所订之条约,一律
废止,是德国所有租借地与一切权利,当然在废止之列。既已
废止,领土权即回复于中国。且与德人订约租借时,本有不准
转租之明文。即一九○○年之中德胶州铁路章程,亦有中国国
家可以收回之规定,依约办理,德国无转让第三国之权。中国
既得收回领土,亦当然不能让与他国。
最后又有一段总结云:
中国鉴于上列各理由,深信和平会议,对于中国要求胶澳
租借地胶济铁路,暨关于山东省之他项德国权利之直接归还,
必能认为合于法律公道之举。苟完全承认此项要求,则中国政
府人民,对于诸国秉公好义之精神,必永永感激于无涯,而对
于日本,必且加甚。此一举也,不特日本与诸友邦所愿维持之
中国政治之独立,与领土之完整,借以巩固,而远东之长久和
局,亦借此新保而益坚矣。
此项说帖,递入和会,会长克勒孟沙,方将说帖出示,日
本专使西园寺侯爵等,怎肯退让,自述从前攻取青岛,如何损
失,并讥评中国参战,并没有甚么助力,不过办运些须粮食,
派遣几个工役,便算了事。今日所得利益,不啻百倍,还想与
我争回青岛,这真叫做不度德,不量力,妄事请求,不值一睬
云云。在会诸人,见日使很是忿激,也不便参入异议。惟美总
… Page 32…
民国演义 ·851·
统威尔逊,略加劝解,援照德国前约,谓领土权应属中国。日
使遂接口道 :“我国并不欲长据胶澳,自愿将胶澳领土权归还
中国,惟行军所受损失,中国可能悉数偿还吗?中国既不能偿
还,便应该将从前德人所有的权利,归与我国享受,这乃是公
允办法,我国并没有意外要求哩 。”英法各国专使,多随口赞
成。以强护强,应有此态。美总统亦不便与争,付诸一笑罢了。
是时意国代表欧兰都等,为了亚得里亚海沿岸问题,与美
总统意见不合,致有违言。亚得里亚海,在意大利东北,海口
有阜姆一埠,为通商出入要枢,意国欲据为己有。惟美总统威
尔逊,以为匈牙利、波希米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诸国,均
与阜姆相近,应该享有出入权利,不应专归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