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了夏教授,杨老坐了下来,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   
萧强也在回忆刚才看到的操作系统界面,思考如何在挖掘现有计算机潜力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更完善的功能。   
“小萧啊……”沉默了很久,杨老开口说道。   
萧强立刻回过神,恭敬道:“杨老。”   
杨老话说得很慢:“小萧啊,你的公司,虽说是私人性质,可是,我和那些不知变通的老古董不一样,从来没有另眼相看。就像你卖投影机,也是为国家创造外汇,都是支援国家建设,只是形式不同罢了。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也才这么热心地为你上下张罗。”   
“是!多谢杨老了,要不是您,我想我的提议,肯定是无法得到校方允许的。”萧强感激地说道。   
凭他一个普通大学生,啊,就算不普通,是个私人老板,学校也没有帮你的义务。   
要知道,萧强的提议是,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归于他个人的!   
如果不是杨老的奔波,萧强要想取得这么理想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萧强知道,杨老也知道。   
杨老慢吞吞说道:“从一开始帮你,我就清楚,你迟早会把挖人的主意,打到学校来。这些日子,我也很为难啦。话说,都是为国家出力,你缴税给国家,又能创造大量外汇,我们也应该支持。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是国家的人,你这算不算挖社会主义墙脚呢?”   
这时代的大学,主要的费用都是国家承担,还有那些高昂的仪器、试验消耗,都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大学生从一入学起,就已经内定为国营企业的职工,只是具体分配方向,还没有确定而已。   
萧强当这两位教授的面,特别夏教授还是系主任的情况下,就冒失地提出招揽大学生,不管夏教授个人怎么想,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没有当面指责,已经是刊载,他为学校研究提供了大量资金的份上了!   
“当然不算!我们都是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是吧?就像您说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萧强赶紧表明态度。   
挖社会主义墙脚,放在前几年,那和反革命也没多大区别!这个罪名,他可消受不起!   
杨老点点头:“所以,不要太直接了。直接,并不表示最便捷。欲速,则不达!记住这句话吧!”   
“学生受教了!”萧强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向他鞠了一躬,“我刚才听夏主任的意思,学生实践的机会都很少,很多人都是读死书。我有心组织个兴趣小组,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些学术上的问题,大家交换看法,偶尔再做点实例锻炼,不知道学校允不允许?”   
“这是好事!兴趣小组……,不错,集思广益嘛!这个提法好!”杨老一口赞同,“这个事,你也别太插手,我会和学校谈的。”   
“多谢老师!”萧强在心中,已经把杨老当作了自己真正的恩师,感激不尽。   
“那就这样吧。我也要休息了,你大概也是从军训基地溜出来的吧。时间不早了,你趁着还有时间,还是回去吧。”杨老闭目养神,轻轻地说道。   
萧强身子一振,谁说杨老没想到军训的事情,他老人家只是不提,给自己留面子呢。   
只不过,他肯定想不到,自己能够回来,可是奉了圣旨,由军训基地最高指挥官亲自操作,为了研制出高科技武器而逃学吧。   
“学生就告辞了。”萧强背对着门,尊敬地缓缓退出门外,才向杨桦打了招呼,离开了杨老的家。   
兴趣小组,想不到我的班子建立,是从兴趣小组开始的。萧强嘴角,抹过一丝微笑。   
大概现在,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这个兴趣小组,以后会产生多大的能量吧!   
真期待和他们一起为未来奋斗的日子,早些到来啊!萧强出学校大门,看到等在对面的军用吉普车,昂然而去。   
  第九十章 萧强的奇思妙想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代战争,就是信息传输之争。信息传输的成功率和时效性,最直接地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萧强见到周主任的第一句话,就奠定了这次高科技演习的准备基础。   
这一点,周少将和在座的科学家们,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我军早期作战,由于通讯能力低下,很多时候只能采用电台遥控,部队一撒出去,不到约定好的联系时间,连影也找不到。最高指挥官对战场形态、敌我变化,只能由前方将领传回来以后,给予有限的战略指令:攻占某某地区、对敌阻击、争取取得某某地域的控制权等等。而且命令也是含糊的,很少有非执行不可的坚决性。具体临敌指挥,还是右前方将领自我决断。   
到八十年代初期,西南边境战役时期,我军已经普遍配备了军用步话机,指挥部队战场的形态,有了更清晰地了解,也能做出更为明确的指示,快速调整部队,作出有针对性地计划。   
可以说,对信息的重要性,所有的军人,都不会有不同意见。   
对此,萧强也是深刻地明了。   
说句老实话,国内军方,对于什么是高科技,怎么才算是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一直并没有非常明晰的概念。   
我军从创立以来,就是一把小米一把枪,一点一点熬出来的。   
开国之初,就以劣势装备,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在朝鲜大打出手,在有限区域内,打了一场高烈度的战争。   
此后,唯精神论的战术思想,长期成为军队建设的主要方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在我国一直被美苏集团是做眼中钉肉中刺的时候,在连国家经济建设也不能正常开展的时候,奢谈军队现代化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在高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两种思维:苏式建军和美式建军。   
老一辈的将领,大多亲眼见识过二战苏军,集中数千门大炮齐射,所形成的钢铁火焰地狱。无可置疑,这种壮观的场面,确实能在人的感官刺激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并在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但萧强自己,则属于美式建军思想的拥护者。   
苏联万炮齐鸣,非常雄壮威武,不过其效率实在低下,它靠的是无休止的覆盖式炮轰,用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碾为飞灰。   
然而,这要消耗多少的资源呢?   
高科技武器的必然性,就在于它的精确性,也因为精确性,从实际上,大力节约了国家资源,减少了战场消耗。因为它消耗的,更主要的是技术储备!是无形的高技术结晶!   
而不是粗劣的大规模集约化产物。   
至于说到高科技武器的昂贵,作为保有部分前世记忆的萧强,是有着最直观认识的。   
在他模糊的记忆中,他那个时代的中国,生产能力让世界为之震惊。无论什么产品,在中国参与生产之前,都是价格高昂的,一旦中国的生产形成规模,那种产品的价格,就会急剧下降,从而成为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的消耗品。   
最开始,这种状况还不突出,因为主要集中在下游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随着国内厂家的技术革新,生产线换代,电子产品也很快走下价格的神坛,到几十年后,美英等国,只能死死地抱着它们的一部分核心技术,紧守防线。   
所以,萧强对国家未来有着绝对的信心,这和大多数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同。   
他们对未来会怎样发展,改革是否能取得成效,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心中没有底,用一号首长的话来说,叫做“摸着石头过河”。   
信心,就是萧强最大的依仗。   
既然多年以后的中国,具有强大的生产力,那为什么要走苏式建军的道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在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的发展道路上来?   
用一百枚、两百枚炮弹,作覆盖性炮轰的目标,一枚战术飞弹就解决了问题,这会为军队后勤,减少多大的压力?   
所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多生产多少的民用产品?促进多少人的就业?   
所以他借着这个机会,牢牢把握着对高科技战争的诠释权,用一句信息决定一切,为国防科工委精心组织的这场讨论会,打下了注脚。   
萧强的这个结论,毫无疑义地被全部通过,他戴着一顶八一大檐帽,快慰异常。   
他身上穿的是一套军装,这是周主任为他特意准备的。   
军队是一个集体,是一个纪律单位,是集体荣誉感胜过一切的部门。萧强要是以一个普通平民、还是个不到二十岁学生的身份,对着满屋子的军人指手画脚,从情理上也讲不过去。   
所以,他穿着一套军装,一身中校军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现在是军方的临时代表。   
不过,在座的,国防科工委那些资深的老科学家,哪一个不是大校以上的技术级别?还有好几个老科学家,肩膀上都扛着金星,是将级技术军官!萧强一个小小的中校,在这么多将官的包围下,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是军队讲求的就是服从。   
作为军方的特派军官,他的中校只是个军阶级别。临时的行政级别,则只要周主任不干涉,这里就是他最大。   
萧强趁着大家统一认识的时刻,立即就把任务分发下去。   
他的任务,是打造一支真正的试验部队,一直以现有科技为基础,努力再现他记忆中高科技部队的实验性部队——一支纯粹的数字化部队!   
当然,这只能是一支技术极为粗糙的数字化部队。   
不可能有现成的GPS定位系统,也不可能为每一个士兵都配备这样一套系统。   
他的打算,就是将定位的任务,交给每个班都会有的、专门的步话机报务员。由这么多科学家,对我军现有的步话机系统,作了全面地改进。   
撤除了许多沉重粗大的电子零件,只要能用集成电路代替的,统统采用集成电路!   
步话机上,加装了一台肩扛式监视镜头,这东西现在还没法做小,在厂家的努力下,也足有一块板砖大小,重达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