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巅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这是我们以前就有的,只是升级换代了!   
他抛开复杂的心情,赞许地点着头:“这样很好。我们的工作中,总会有不足,但要找出其中差距,迅速弥补,这个单位就做得相当好。是哪个单位啊?”   
周主任把这个问题交给了郑大校,他感激地对周主任点点头,向首长们介绍道:“是东北的一一零二厂。他们这次不但改进了处理系统,还从小萧的定位系统中得到了灵感,为部队也配备了这样的装备。只是我们的计算机中心处理能力还有限,无法达到所有人员定位的要求。并且,这套系统也有些重,所以只在连级单位配备。   
各位首长请看,这些亮点的外形是有微小区别的,普通的步兵班,以蓝色的圆点表示;排级作战所,则用空心圆点表示;连部所在,是空心内,加一个圆点;营级指挥所,是实心大圆点标注。我们的团级指挥部,则采用的是空心五角星来识别。这里,这个实心五角星,就是我们现在的位置,蓝军的总指挥所在地!   
首长们看到的其他标示,例如空军,是用一架小飞机来表示,比如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野战机场;还有这里,这是坦克集结地;这是炮兵阵地;这是导弹阵地……”   
郑大校口若悬河,将情况介绍得通透明了,整个蓝军的布防,都清晰地显现在这些宿将的眼前。   
“这样明了的布防图,这样的一套系统……”一个老将军喃喃说到,忽然间,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泪水顺着他苍老的面颊,流了出来。   
高科技,什么叫做高科技?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   
什么多少辆坦克、多少门大炮、多少飞机,就是高技术军队的论调,此刻在面对蓝军的高技术装备的时候,全都烟消云散!   
演习还没有开始,但结果,已经出现在了所有参加观摩的将领心中。   
假如我们所有部队,都有这样一套系统……   
忽然一个军长叫了起来:“小郑,你这搞的是防御态势啊!你作为蓝军,不去打击对手,怎么把部队收回来,进行防御作战了?”   
将领们看得很清楚,蓝军只在前沿布置了少量部队,而将重兵集结在后面,把守着主要要点,这是一幅标准的防御作战。   
他们都不明白,郑大校具有这样的优势,还摆出这幅挨打的架子,是为了什么?   
郑大校对这种问题早有准备,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干吗要把部队撒出去?我带的都是高科技兵种,跑出去和对面的王疯子搞冲锋、坦克大会战、万炮齐鸣?除非我傻了还差不多。我怎么会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对面六师是军区有名的红军师,号称守无不坚,我就在这等着,让他先来攻!等我的先进战场侦察手段完成,找到他的软肋,我再把缩回来的拳头……”   
他握紧拳头,收到肋下,然后猛然击出!   
一群将领们相互讨论起来,作为征战多年的宿将,他们都有自己的军事见解,一时之间,帐篷里充满了他们的声音。   
对于郑亦亭的布局,他们并不是完全认可。   
红六师是个老红军团了,他们确实有守无不坚的名誉称号,但他们并不是只会打防御战。我军历史上,这是部队转战千里,一样是攻无不克,郑亦亭的如意算盘,并不一定能够打得响。   
同时,他们对郑大校掌握着如此先进的技术装备,却龟缩起来,也感到不满。   
尤其是一些老将领,在看过指挥部的技术装备以后,尽管同样目驰神眩,但他们对过去的技战术打法,也保有着很强的信心。   
你郑亦亭不出去打,放手让人来攻,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   
一号首长看着将领们热烈的讨论,没有制止。   
这次为什么来,就是要让大家看一看,什么叫做真正的高科技作战。   
讨论好啊,经过激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争吵,才能更加明晰地看清楚,高科技战争和以前的战争有什么不之处!   
军事意识,不是看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他对郑亦亭大校说道:“那么,演习开始吧,让我们开开眼界,你的高科技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是!”郑亦亭立正领命,然后笑着说道,“不过,在演习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请各位首长领导,吃一盘开胃菜!有一个演示场面,将在几分钟后开始,再看过这个演示之后,相信首长们,对于高科技武器的高精度打击,对我们蓝军装备武器的战斗力,有更加明晰的了解!”   
他对这一名技术军官,示意开始。   
一台投影机,向幕布上投射一个画面,那是一个山包,在山包上,有一个方圆不到一米的露顶堡垒。镜头忽然切换,另一头的视频信号,传来图像:战场某处,三枚导弹冲天而起,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射长空,在两百米高度折向平飞。   
“这是我们的老式导弹。”郑亦亭的声音传来,“等它们攻击之后,将要展示的,是我们特制的,陆上巡航战术导弹。”   
  第九十三章 如何打赢高科技对手   
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还有一小会儿时间,郑大校趁机简短对暗堡的设置作了讲解。   
整个演习区域,为不规则的多变型,总面积大约有五百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一是山地,而且是石头山,便于构筑坚固阵地。   
其余的三分之二,是平原和草地,适合于大军团,特别是装甲军团会战。   
在演习区,靠近山区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大致是呈南北走向。河流不宽,也就是多米的样子,多浅滩,有利于部队泅渡。   
而暗堡,就修建在一个山头,整体潜埋在下面,只留下了一个出入口。在上面,还有一个弧形的顶盖,以最大限度抵消炸弹的动能。   
这些情况,战场态势图都表现得很明白。   
旁边的另一台投影机打开,播放着录像,这是暗堡的具体内部结构特写。   
从摄像机近距离拍摄效果来看,将领们都非常满意。   
厚达两米的钢筋混凝土堡顶,十多毫米直径的钢筋条经纬编织成网,再浇筑上高标号混凝土,足可承受五百公斤级重磅炸弹的直接轰击。   
下面,是一个间隔空间,以四十厘米厚的混凝土墙为隔离层。   
最里面,才是一个宽敞的空间。演习人员设置了许多橡胶假人,堆积了一些桌椅,摆上报废的电脑显示器等,模拟出战地指挥部的架势。   
在指挥中心,向两边,分别挖出几条通道,曲曲回回,用于藏兵,和作为后勤仓库。   
看到这个指挥部的设置,所有的将领都一致认为:就是美国采用地毯式轰炸,以高烈度投弹规模,不把整座山铲平,也别想威胁到这个指挥所的安全!   
随后,周主任又趁机把导弹的发展作了个回溯。其实,作为新一代的军区首长和军以上战斗主官,对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已经非常熟悉。他的目的,是给一些老将领们,作初步的说明。   
他特意点明了导弹,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命中精度也在迅速提高。   
导弹,顾名思义,就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   
早期德国的V1、V2火箭,也就是导弹的前身,其命中率是非常低的,弹着点相当分散,其误差是以公里计。   
到六十年代,电子科技的进步,加上美苏军备竞赛,使得导弹的准确度大为提高,误差迅速缩小到了三百米左右。   
而到了七十年代,其误差已经缩小到了百米之内。   
八十年代是电子科学的飞跃阶段,据外军所透露出来的消息,美国的最新战斧式巡航导弹,其命中精度,达到了惊人的十到三十米之间。   
排除外军故意放出来的水分,这个命中精确度,也是让人咂舌!   
监视画面采用的不是战场监视系统,而是正规的航拍,只是其信号,被首先传递到了指挥中心,让包括演习指挥部的首长们,能对导弹的攻击效果,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眼看导弹进入最后末端指导,周主任加快了说明速度:“这是我军自行研发的地对地导弹。射程一百公里,采用了雷达制导与电视末段制导相结合的手段。其命中精度,在理想条件下,为五十米,但通常为七十米到八十米之间。”   
指挥部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叹息声,各位将领们心里既难受,又无可奈何,面对国家整体实力的弱小,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几十米的差距,差距应该不算很大吧,他们只能在心中这样安慰自己。   
飞弹次第落下来。   
第一枚导弹从指挥暗堡的后方,数十米远的悬崖擦了过去,落在山谷之中,一团蘑菇云腾空而起,可惜对暗堡没有任何伤害。   
将领们齐声叹息起来——我们的导弹精度,也太差了点!   
周主任的脸有些红,导弹的制造,是军工企业的产品,属于他们国防科工委的管理范围。第一枚导弹居然从山崖擦过,落入了深谷,这是他也没想到的。虽然这仍然在允许误差以内,不过这个头一开,给将领们极坏的印象,这实在让他有些下不来台。   
第二枚导弹随后落了下来,这次比较靠谱,落点距离暗堡只有四十米左右。   
将领们一下从刚才的郁闷状态,变为欣喜,齐声欢呼了起来。   
周主任心中明白,这是因为导弹的发射距离近,相对出现误差的可能较小,又没有敌方电子干扰,所以属于超水平发挥。   
如果真是在防区外,又是面临严苛多变的战场环境,导弹最多也就能达到七八十米的误差。   
由于这是试验导弹效果,所以装药十足,爆炸部猛烈的冲击,形成一团夹杂着黑烟的火光,冲天而起。无数的山石,被炸得粉碎,当火光烟雾散去,在弹着点,留下了一个直径三十米的大坑,犹如月球表面的陨石坑,所有的杂物都被一扫而空,留下干干净净的坑底。   
不过,当所有的灰尘都降落下来,视线清晰以后,透过监视器拉近的镜头,将领们发现,暗堡依然巍然不动,只是面向弹着点,有少许的墙壁出现了裂缝。   
“我就说嘛!这个指挥暗堡,不把山推平,谁也动不了它的分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