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馆地处三岔路口。凡是进出城的百姓都得从这儿经过,每天茶馆里人来客往,生
意兴隆。
一天,城里赵秀才访友途经这里。他口渴难熬,便想到茶馆去喝杯茶解解渴
再登前程。赵秀才跨进店门,主人便迎上来热情招呼。话语投机,不一会儿,就
拉起家常。当秀才问及到茶馆生意时,店主满面愁容。原来这小小茶馆生意虽然
不错,却有不少地方上熟人每天赊欠喝茶。有的拖上三月半载都不思还钱,弄得
店里本钱一时难以周转。有碍于熟人熟面,情面难却,不得开口讨还。
赵纪洪一边茗茶,一边细听店主诉说苦衷,觉得店主言之有理,并深表同情,
脑子里为店主打起主意来。
不一会儿,赵纪洪听完店主的诉说后,叫他拿来纸和笔,大笔一挥,写了一
首诗贴在店堂内,诗云:
出门无伞望云遮,
生意又如水转车,
石上种松根本少,
诸君光顾莫言赊。
诗中不仅暗喻了店小本少,又婉转地道出开茶馆还得靠众人帮忙相助。
店主看罢,心中十分高兴,既而又请赵秀才再为茶馆大门题一联。赵秀才欣
然同意店主的要求,心中盘算了一阵,他想:店主为人厚道,茶馆小本经营,得
为他来个“一语双关”,既让茶客不好意思欠账,又能招揽生意发家致富。赵秀
才思忖许久,然后抓起笔来,一副店门联写出来了:
问赊二字子丑寅;
现钱光顾午未申。
写毕,赵秀才向店主解释道:“这上联有‘子丑寅’少个‘卯’字( ‘卯’谐
音‘没’,没有的意思),意思是茶客如果想赊欠,就没有茶喝;下联有‘午未申’
少个‘酉’字( ‘酉’谐音‘有’),意思是出现钱就请进来喝茶。
店主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呼:“有意思,有意思!”
赵秀才为茶馆店堂题了一首诗,又为大门题了一联,果然平日喝茶欠账的人
少了,而且还吸引了不少来客欣赏、喝茶,增加了茶馆生意。从此,茶馆越开越
兴旺。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沙市)人。居正这
个名字是后来取的,他原来的名字叫白圭。张居正的祖父听人说,世间的状元都
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当他快要得重孙子的时候,就日思夜想,巴望天上的星宿
能光顾门庭,给自家添个有出息的后代。一天,当他又躺在床上动这个心思的时
44
… 页面 45…
候,忽然看见许多晶亮的星星在眼前晃动,一轮明晃晃的月亮从天上落了下来,
掉在他家的水缸里,化作一只雪亮的白龟。正在这时,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把他从
睡梦中晾醒,他的重孙子降临了,老爷子根据这个梦就给化取了个“白圭”的名
字。
张白圭生得眉清目秀,活泼伶俐,聪明颖悟,逗人喜爱。两岁牙牙学语时,
就认得《孟子》上的“王曰”二字。五岁入学,十岁通六经大意,十二岁中秀才,
一时轰动荆州古城,被夸为“江陵神童”。
有一次,张家祠堂请来了一个巫师,手舞足蹈,装神弄鬼,自称“文殊菩萨
附身”,吓得在场的男女老幼纷纷跪下,磕头如捣蒜。只有白圭不信这一套,在
一旁冷眼相观。巫师十分窝火,装腔作势,借着菩萨的口吻说:“好大胆的顽童,
竟敢冒犯吾神!你将来命运一定是:富贵无心想,功名两不成。”
白圭的父亲连忙替儿子请罪说:“菩萨保佑,童言无忌。”白圭满不在乎,哈
哈大笑,对巫师说:“你这个家伙倒是讲了两句实话。‘想’字无心是个‘相’,
‘富贵无心想’,就是说我将来富贵无比,位至宰相;‘戊戌’两字都不是‘成’
字,‘功名两不成’就是说我将在戊戌之年登科,取得功名。”
巫师恼羞成怒,张口便骂:
狂荡子,岂是圣门弟子?
白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冒失鬼,假充天上神仙。
巫师斗不过小小年纪的白圭,只得垂头丧气地溜走了。
张白圭被大家夸为“神童”,但他自己总是说:“乡亲们过奖了,学生哪里是
神童。”本来嘛,天才出自勤奋,神童在于用功,世上哪有天生的神童?
张白圭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十二岁那年参加了荆州府的考试。考场设在荆
州城南门附近的文庙书院,这是荆州的最高学府。开考那天,白圭提着考篮,带
着文房四宝,随着一大群读书人走向考场。当他们正要通过文庙书院前的三座青
石小桥进入考场时,忽听一阵呦喝声,原来是荆州知府李士翱坐着八抬大轿监考
来了。众考生连忙四散让路,低头回避。白圭跟在几个胡子一大把的考生后面,
不慌不忙地迈着小八字步,只当没有什么事一样。李士翱在轿子里一眼看到了,
心里有些奇怪:这么小的考生,还没有见到过咧;再看他那神态,也跟别人不一
样。李士翱停下轿来,吩咐随从把他叫到跟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带着瞧不
上眼的口气说:“你这小小孩童,也来本府应考?待我出个对子让你对,对得上
就让你过这青石小桥,对不上就请你速速回家。”白圭扑闪着一对机灵的眼睛,
回头看看远远围观的众考生,再看看眯眼凝视的李知府,随口说了一声:“大人
请。”李士翱朝书院里面两棵高大参天的古树一指,念出上联:
大文庙,两棵树,顶天立地;
白圭随手把考篮一举,对出下联:
小学生,一支笔,治国安邦。
李士翱一听,两眼忽地一下闪光,而众考生都瞪大眼睛呆住了。李知府心想,
这小孩子有点名堂,就点了一下头,打着官腔说道:“小学生出言不凡,且待考
场上见。”
到开卷的时候,李知府摇头晃脑念着一份考卷,嘴里不住地称赞,吩咐手下
按考卷号码查出考生姓名来面见。当那名考生站在他面前时,他先是一愣,随后
马上堆出一脸笑容,惊喜地说:“原来张白圭就是你呀!不想果有文极,难得难
得。”就这样,张白圭以优异成绩考中了秀才。
45
… 页面 46…
湖广巡抚顾应璘非常爱才,听说江陵出了一个神童,就特地前来荆州府进行
视察。此时正当六月天气,顾应璘一行人风尘仆仆,汗流浃背。进入荆州城南门
不远,见路旁有一座小庙,门楣上书有“东司庙”三个大字,庙前有一棵大树,
绿阴如盖,顾应璘便吩咐在此处歇脚。这时从庙里传来一阵琅琅读书声,顾应璘
情不自禁地寻声而去,步入庙中,见偏殿内坐着十数个孩童正在念书。教书先生
一见巡抚大人驾到,连忙上前参见,请顾巡抚坐下。庙里的和尚听说巡抚大人亲
临,连忙从庙后的西瓜地里摘来几个大西瓜,献给官员们解渴去暑。顾应璘见景
生情,雅兴大发,随口吟诵出一句上联:
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
念完便要教书先生应对下联。教书先生措手不及,张口结舌,急得满头大汗。
他的一个学生连忙替他解围道:
南极仙翁朝北斗,天大人情。
顾巡抚一听,十分高兴,把这个学生叫到身旁,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学生回答:“学生名叫张白圭。”
顾巡抚喜出望外,面前这个小学生,就是他要寻访的“江陵神童”。兴奋之
际,口中不觉又吟出一联: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白圭随口应答: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巡抚欣喜异常,随手解下腰间的金带赠给张白圭,并把他留下来问长问短。
当问到他为什么起了这么一个生僻的名字时,白圭回答说:“学生此名乃是家府
太爷爷所取。“接着一五一十地把他曾祖父如何为他取名的事说了一遍。
顾巡抚听完,笑着说:“想必是老太翁求孙心切,月亮怎会变成白龟?”白
圭说:“学生自幼启蒙,即读圣贤书,深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天下成败
得失,事在人为;梦幻之言,本不可信。家太爷平生急难赈贫,扶危济困,每言
愿以自身作草席,使人睡卧其上。足见家太爷本意,在于期望学生日后能以利国
利民为本,勿忘祖德皇恩。”
顾巡抚见他说得头头是道,越加感到这孩子可爱,于是说:“本巡抚看你才
华出众,抱负非凡,将来可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过若论为官做人之道,至关
紧要的,乃是秉公居正,万万不可像墙头草随风摇摆,如此方不负平生才华抱负,
也有利于社稷黎民。你看,将‘白圭’改作‘居正’如何?”张白圭觉得这话说
到了自己的心坎,连连点头称好。从此,张居正这个名字就替代了张白圭。
●凌濛初小时候,天资颖慧,可是家境贫寒,进不了学堂,只好学着岳飞的样子,
在学堂外偷听。
一天,大雪刚过,凌濛初又去学堂偷听。先生正在教学生对课,先生念道:
雪压竹竿头着地;
可学生们一个个面朝着屋顶发呆,对不上来。先生气得又是吹胡子,又是瞪
眼睛,惹得凌濛初“嘻”的一声笑了出来。那先生一肚子火正没处发,见窗外凌
濛初发笑,就冲着他说:“笑什么!难道你对得出?”
凌濛初说:“我看蛮好对。”
先生说:“那你对来。”
凌濛初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