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迅曾说过:“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
强敌的死命”②。作为一个过来人,蒲松龄对于科举制度的虚伪性、腐朽性有
深刻的体会,所以揭露起来十分有力。
(四)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所寄托的“磊块愁”,不仅表现为他对封建统
治集团、科举制度的某些不满,而且也表现为他对当时的人情世态、社会现
象以及某些道德伦常观念的不满。
蒲松龄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他的性格又正直耿介,不愿趋炎附势,随波
逐流。因此,他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比较清醒的估计和了解。他注
视着生活的不同的角落,注视着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物的活动。结果,他发现
了许多不堪入目的现象。他有一首诗表达了他的这种感受①:
生无逢世才,一拙心所安。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世好新奇矜聚鹬,我惟古钝
仍峨冠。古道不应遂泯没,自有知己与我同咸酸。何况世态原无定,安能。。仰随人为悲欢!
① 《司文郎》。
② 《写在“坟”后面》,见《鲁迅全集》第1 卷,第364 页。
① 《拙叟行》,见《聊斋诗集》。
君不见,衣服妍媸随时眼,我欲学长世已短。
他把丑恶的社会现象同自己高洁的理想和志趣对立起来,并且运用批判的
笔,把它们写进了《聊斋志异》。
他在这些作品里,采用了广泛的题材,描写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我们读
了之后,无异于看到了一幅封建社会的百丑图。
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抨击了社会上的黑暗面和虚伪、腐朽的事
物,鞭挞了社会上的渣滓、败类。写得比较好的,例如《金世成》和《金和
尚》,刻画了两个寄生虫的形象,一个是愚弄落后群众,敛集金钱捷于酷吏
的头陀,另一个是儿孙众多的炙手可热、气焰熏天的和尚。最传颂人口的不
能不推《劳山道士》。它讽刺了地主阶级子弟的贪逸取巧。全篇描写有层次,
有转折。故事情节是逐步展开的。开始时,王生拜道士为师,道士指出他有
娇惰不能作苦的缺点,他却愿意留在观中,因为他还没有接触实际,所以还
有一点信心。月余以后,不堪受苦,阴有归志,但见到道士的法术,又生忻
慕之心,归念遂息。又过一月,苦不可忍,在辞归时请道士授法,试术三次
才成。结果,回家试术失败。王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写得清晰分明。随着每
个阶段的转移。王生的思想也在变化着。一环紧扣一环,合情而又合理。直
到王生碰壁,额上坟起的时候,对于他的那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所应获得的结
局,我们不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对于当时的读书人的种种庸俗而丑恶的面貌和卑劣而无耻的行径,蒲松
龄也作了不留情的笔伐。《仙人岛》里的王勉,目空一切,却又文才鄙陋,
受尽了一个少女的嘲讪和藐视。《狐联》讽刺了读书人的迂腐。《嘉平公子》
则通过温姬错爱嘉平公子的故事,讽刺了读书人的不通文墨。而在《苗生》
里,三四个缺乏自知之明的读书人得意地朗读着自己的文章,互相阿谀称颂。
苗生厉声大叫:“此等文只宜向床头对婆子读耳,广众中刺刺者,可厌也!”
当他们不听劝阻的时候,苗生就大吼一声,变作老虎,扑杀了他们。这里已
经不是冷静的批判,而是愤世嫉俗的感情的爆发了。
在这类作品中,还有一些是以批判某些男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表现出
来的恶劣品质为题材的。它们塑造了一系列的丑恶的形象,其中有《毛狐》
里的马天荣,他贪金而得锡,贪国色而得大足驼背的女人;有《丑狐》里的
穆生,他因狐女赂遗渐少而背德负心;有《武孝廉》里的石某,他趁着恩人
酒醉,想杀死她;有《云翠仙》里的梁有才,他为了贪图金钱,装腔作势地
要鬻妻为娼。梁有才,这是一个和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李甲相似
的人物,但写来极有个性。
我们可以说,蒲松龄通过这些作品里面关于群丑的描写,在客观上抨击
了他们所赖以存在的封建社会。
(五)
毛主席说过:“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①。《聊斋志异》正是这样
的情形。
我们已经说过,蒲松龄对当时的现状不满,对封建社会的某些方面不满。
一方面,他把他感到不满的丑恶现实给予尖锐的揭露,无情的鞭挞。另一方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93 页。
面,冷酷的人生并没有使他绝望,也没有使他因此产生消沉颓废的情绪。他
用一种执着的态度,坚持着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注视着那些在人民群众生活
中涌现出来的美好事物,加以热情的歌颂,把它们作为封建社会所固有的丑
恶现象的对立面,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作实际上也是
表现了蒲松龄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在这一方面,《聊斋志异》最突出的内容就是对真挚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属于这类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它们动人地描写了痴心的恋爱的故事,塑造
了种种可爱的青年男女的性格。它们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
当时社会上的广大青年男女在重重的压抑和摧残下所产生的冲破樊笼、打碎
桎梏的愿望和行动。
《阿宝》塑造了一个情种的形象:孙子楚。他生有六个手指。当他向富
翁的女儿阿宝求婚的时候,阿宝不过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渠去其枝指,
余当归之。”他不顾疼痛,用斧砍去枝指。不久,他在清明节出游,路遇意
中人,不觉痴立,魂随阿宝而去,同居三天,才被女巫招回。后来,他们无
缘再见一面。孙子楚瞧着一只刚刚死去的鹦鹉,心里想:“倘得身为鹦鹉,
振翼可达女室。”还没有想完,他就真的变作鹦鹉飞去了。这篇驰骋着美丽
幻想的作品歌颂了和封建礼教势不相容的真挚的爱情。男主角孙子楚是个有
真性情的人,可是当时有人把他看作呆子,时加嘲笑,称为“孙痴”。这不
正是可以看出蒲松龄在有意识地把他的性格和行动从封建社会的一般庸夫俗
子中间区别出来吗?
《连城》里的乔生、《香玉》里的黄生同样也是感情真挚的男子。乔生
为了医疗意中人的瘵病,不惜到膺割肉。黄生以白牡丹幻化的香玉为“爱妻”,
以耐冬花幻化的绛雪为“良友”,为了朝夕相从,殉情而死,死后也变成一
株花,茁生在她们的近侧。
如同我国的文学传统所表现的那样,在描写爱情的作品中,蒲松龄更大
的贡献也还是在一系列可爱的女性性格的塑造上。我们可以指出一些带有光
彩的名字:含笑捻花、憨态可掬的婴宁,“弱态生娇,秋波流慧”的青凤,
爽朗豪迈的莲香和羞涩怯弱的李女,受妖物威胁去迷人而又心地善良的聂小
倩,处处不脱冤苦之色的公孙九娘,自叹命薄的巧娘,低首哀吟以寄幽恨的
连琐,温柔而勤俭洒脱的辛十四娘,有“寄慧于憨,寄情于恝”的花姑子,
用镜中人影来督促爱人读书上进的凤仙,时而恶作剧、时而一本正经学写字、
但又彼此怀有稚意的妒嫉、常常耍小心眼的秋容和小谢。。。她们都是美丽、
聪明、多情的女性形象,大多对封建礼教的教条抱着蔑视的态度,甚至把它
践踏在脚底,积极地为自己争取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
婴宁更是刻画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一个女性的形象。和其他一些女
性比较起来,除了美丽、聪明、多情等共同点之外,她还天真乐观,而且带
有一点娇惰,但是那经常不停的憨笑,却成为她的性格牲征的主要表现之一。
关于这一点的描写,从她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封建社会对一般妇女的要求是矜持、娴静。婴宁形象的出现正好是
多少挣脱了这些强加的枷锁的反映。蒲松龄在篇末亲腻地称之为“我婴宁”,
表现了他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热爱。他选择了这样的形象来作为女主角,显然
是有其用意的。
蒲松龄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在处理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的时候,行
动上处处表现了出自内心而不加掩饰的主动性。外界的任何压力改变不了她
们的决心。《湘裙》里的女鬼看中了晏仲。她的姐夫晏伯曾指出“以巨针刺
入,迎血出不止者,乃可为生人妻”。其妻握针出门,见到湘裙,“急捉其
腕,则血痕犹湿,盖闻伯言,早自试之矣”。这个意志坚强的女性为自己选
择配偶,何等有主张,又何等妩媚可爱。《菱角》里的画工的女儿菱角也是
一个这样的形象。少年胡大成在观音祠问她:“我为若婿,好否?”她难为
情地回答:“我不能自主”。一时的少女的羞惭无法掩盖住她那心已许之的
喜悦。胡大成走远了,她追上去细心地告诉他:“崔尔成吾父所善,用为媒,
无不谐。”尽管她的思想最终没有越出封建礼教的范畴,她的自动示婚的行
动却是封建礼教所禁锢不住的。
噬人的封建势力在当时的广大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途程
上遍设了形形色色的障碍。它的体现者用尽一切伎俩,或干涉在初恋之前,
或破坏在成婚之后。蒲松龄在许多场合对这种罪恶行为进行了谴责。与此同
时,他又塑造了一些向恶劣的环境进行斗争,并且取得最终胜利的女性的形
象,例如《鸦头》里的鸦头,她是孤女而又是娼妓。卑贱的职业却培养了她
的勇烈的个性。鸦头男装私奔,被捉回后,受尽千折百磨,矢志不二。她的
个性是十分勇敢和坚强的。
这些青年男女的故事在《聊斋志异》里构成了许多不同的绚丽的而富于
诗意的画面。他们抵抗住封建社会所给予的各式各样的压力,坚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