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家解读聊斋志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蒲松龄也是发忿著书,终其生,他也没得见到他自己的辛勤著作印刷出
版。粗略地谈过这部名著,我们从作品和作家那里,能获得哪些有益的经验
教训呢?


1978年 7月 23日
(原载《天津日报》1978 年9 月 2 日)


述幽冥变化无穷写人情曲尽世态


刘文忠
写人写狐高人一等
——谈《娇娜》的人物描写艺术


《娇娜》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它在思想内容上别具一格,以表现
青年男女之间的友谊见长。在《聊斋》故事中,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屡
见不鲜,特别是反映花妖狐魅与人的爱情故事的,更为普遍,其中有不少名
篇佳作;但是表现青年男女之间友谊的却极为少见。不惟《聊斋》如此,其
他古典小说也是如此。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不可能有公开的社交
活动,也不允许有异性的朋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建社会虽然是个进
步的口号,但它把“有情人”的关系发展,归结在夫妻关系上,如果“有情
人”不能结合,那便是爱情的悲剧。《娇娜》所描写的故事,却是一个例外。
它着重描写了娇娜与孔生的友谊,他们患难与共,疾病相扶,彼此的友谊都
经过了严峻的考验,但最终他们仍然是朋友,而不是夫妻。从他们的友谊中,
我们看到了男女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丽的灵魂,这正是小说的动人之
处。

从《娇娜》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和人物形象来看,蒲松龄在对待爱情与友
谊的看法上,不仅置封建礼教和“男女授受不亲”于不顾,而且表现出人与
人之间一种新的关系——即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思想的闪光。这种
关系的普遍化是在男女青年可以有公开的社交活动之后的事情。

有人认为蒲松龄“写孔生把娇娜看作是闺中‘腻友’,又说什么‘观其
容可以忘饥’,这就仍然流露出封建文人把妇女当为玩物的思想意识。”这
种看法值得商榷。从小说本身看,孔生并未将娇娜当作玩物,他们的关系是
友谊关系,光明正大,既非暧昧,也没有男女苟苟。作者蒲松龄对男女主人
公是歌颂赞美的,对孔生与娇娜的友谊是肯定的。蒲松龄羡慕孔生有娇娜这
样患难与共、矢共生死的朋友,所以他说:“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
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
则‘色授神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所谓“腻友”,不过是亲密的
朋友,面对这样一位外貌美心灵也美的异性朋友,为什么不可以唤起“观其
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的感情呢?应当承认,这种感情是人类美的
感情、健康的感情。在这一点上,作者并无可指责之处;恰恰相反,这倒是
表现出作者在男女观上很进步的看法。我们不应当以道学家的面孔来指责蒲
松龄。

《娇娜》体现了作者先进的美学理想,它不仅有反对封建礼教的“男女
授受不亲”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小说主人公的患难与共、
疾病相扶、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它写出了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美丽的灵
魂,这与封建社会上层所普遍存在的尔虞我诈,甚至卖友求荣,形成鲜明的
对照。《娇娜》不仅思想性强,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人物描写有很多精彩
之处。本文想重点探讨一下《娇娜》的人物描写艺术。

一娇娜——完美的艺术形象


娇娜是作者极力描写的人物,但她出场很晚,对娇娜的描写占的篇幅并
不多,最精彩的有两个主要段落,一是为孔生治病,一是孔生被雷击后救活
孔生,两处都是写娇娜妙手回春的医术。娇娜的出场与书中其他人物不同,
如同戏台上的大将出场先要敲一阵“急急风”锣鼓一样,娇娜出场之前先作
了充分的铺垫。小说一开头便对孔生的家世、性格、学问和落拓情况作了简
单介绍。由孔生引出皇甫公子,由皇甫公子引出香奴,香奴引动了孔生的感
情,由此又引出孔生的一场大病,因病而思及求医,这样娇娜这位女华佗的
出场就非常自然。娇娜出场时,作者这样写道:

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生望见颜色,。。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
蒲松龄刻画娇娜的美丽,语言极简净,只用了“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八个
字。作者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不是面面俱到的精雕细刻,而是用画龙点晴的
方法,求其神似,把人物写的神采飞动。“娇波流慧”是对少女美丽流动的
眼睛的特写,从人物的眼神可以看出人物的聪明、智慧,这是我国古代画论
中在论人物画时所主张的“气韵生动”,用这种方法来写人物,往往一两句
话便可看出人物的“风神气韵”。“细柳生姿”是写娇娜的腰肢体态之美,
“生姿”二字,包含了无穷的体态变化之美。作者仅用了八个字,便传神的
写出了娇娜的眼睛的风采和体态的轻盈秀美。紧接着,作者借用书中另一人
物孔生的感觉,来烘托娇娜的美,“生望见颜色,。。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 
这虽然不是正面描写娇娜的美,但美学效果却超过正面描写。前文已经交待
了孔生病中的“痛楚呻吟”之状,当他一见娇娜之后,竟能“。。呻顿忘,精
神为之一爽。”娇娜的动人之处、惊人之美,就被表现得十分透足了。皇甫
公子向娇娜介绍了孔生是他的好友,亲如同胞兄弟,请求娇娜精心治疗。娇
娜听了孔生的介绍与请求,并不出一语,而是以动作写人物。如写诊脉的几
句:“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诊视,把握之间,觉芳气胜兰。”“敛羞
容”三字,既写出了少女的羞涩,又写出了她的举止大方。“把握之间,觉
芳气胜兰”,是从孔生的感官,写娇娜的美,前文的“生望见颜色,。。呻顿
忘,精神为之一爽”,是写从视觉感受娇娜的美而引起的内心波动,这里是
由触觉的“把握之间”到嗅觉的“觉芳气胜兰”来写娇娜的美,孔生对娇娜
的一见倾心,通过感官表现得情貌无遗。此时,男女主人公均没有说话,但
“色授神与”的感情,胜过千言万语的描写,如同近代电影,不用对话,用
动作用眼神来表现人物复杂的感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
琶行》)的艺术境界。

娇娜出场后,第一次开口说话,是诊脉后的几句话:“女笑曰:‘宜有
是疾,心脉动矣。然症虽危,可治;但肤块已凝,非伐皮削肉不可。”这几
句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娇娜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清代的《聊斋》评论
家但明伦对这几句话赞不绝口,他说:“解颐妙语,笑可倾城。闻其言,洗
却无数郁闷,况近娇姿而蒙把握者耶?”又说:“慧心妙舌,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这些见解还是可取的。娇娜从诊脉中知道心脉动是产生疾病
的原因,此病虽非由娇娜而得,但作者除表现孔生见香奴而思佳偶的心脉之
动以外,又数次写到见娇娜的心脉之动,“心脉动矣”四字,一面需作两面
观,含有双关隐语的味道。这与后文孔生的面壁吟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
却巫山不是云”,预设了伏笔。也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孔生与娇娜日后的
关系究竟如何),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整篇中娇娜的语言不多,后文的“姊


姊乱吾种矣”,“姊夫贵矣,创口已合,未忘痛耶?”都是很风趣,很有个
性化的语言,处处表现出娇娜的诙谐、爽朗、活泼、天真。
伐皮削肉的一段艺术描写,是很精彩的:

乃脱臂上金钏安患处,徐徐按下之。创突起寸许,高出钏外,而根际余肿,尽束在
内,不似前如碗阔矣。乃一手启罗衿,解佩刀,刃薄于纸,把钏握刃,轻轻附根而割。紫
血流溢,沾染床席。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未几,割断
腐肉,团团然如树上削下之瘿。又呼水来,为洗割处。口吐红丸如弹大,着肉上,按令旋
转;才一周,觉热火蒸腾;再一周,习习作痒;三周已,遍体清凉,沁入骨髓。女收丸入
咽,曰:“愈矣!”

手术过程描写非常精细,带有神奇的浪漫色彩,可以看出娇娜决非人间的良
医,初读至此,已知娇娜非狐即仙。小说的精彩之处不独在于写手术过程,
而在于手术过程中,穿插一段孔生的心理描写,写出孔生对娇娜的倾慕之情。
代皮削肉,当然是件痛苦的事,即使像关羽这样的英雄人物,对于刮骨疗毒,
虽神色自若,但也要强忍痛楚。按照常情,手术时间愈短,病者痛苦愈少一
点。这里却一反常情,孔生为了“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而且生怕手
术很快就完了,偎傍不久。这种矛盾心理,把孔生的内在感情写得淋漓尽致,
手术过程插入此段描写,为整个小说增色不少,这样写手术过程不惟不板滞,
而且姿趣横生,既把孔生的心理写活了,也把娇娜的动人的美经过烘托,更
加显得突出,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种手法,实可叹为观止。

按照小说构思的一般常情,娇娜与孔生的结合并非出人意表,作者的艺
术构思,打破了这种俗套。议婚的结果,孔生与松娘结为夫妻。为了更充分
地表现娇娜与孔生的友谊,小说又安排了孔生为救娇娜而死,娇娜为救孔生,
不惜一切。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孔生对娇娜虽倾慕之至,但那时娇娜是冷静
的;当他们彼此都经受一次生死大难之后,两人的关系急遽发展,已成为经
过严峻考验的生死之交了。娇娜见孔生为救自己而死,大哭曰:“孔郎为我
而死,我何生矣。”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试看娇娜如何
救活孔生的:

娇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
红丸随气入喉,格格作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