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类,手钞而点窜之,几阅寒暑,始得成帙,哦松之暇,聊以自娱,同人怂
恿付梓,公诸同好。。乾隆丁亥孟夏横山王金范书于周村且居书室”。本书
书名在卷端仍称《聊斋志异》,只是在宋允睿跋中称:“名曰摘抄”。而且
在卷八目录书名中,也出现过“志异摘抄目录”之名。全书共分18 卷,收文
265 篇,既然是“删繁就简、分门别类”,所以篇名与目次和稿本、青柯亭
本大不一样。王氏分类,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首列孝为先,次为悌、智、
贞、义、贤,再次为梦徵、勇、情痴、神、仙、鬼、狐、妖等26 门。有的虽
分类不甚恰当,但仍可见王氏按内容分类编排的指导思想。本书流传较少,
以后又有乾隆乙巳重镌王氏分类选刊本《聊斋志异》。
乾隆三十二年闽上洋李时宪刻本
本书传世极稀,现只能据看过此书的人所写的笔记加以整理。据孙楷第
先生家藏《聊斋志异》跋说:“右《聊斋志异》十六卷,乾隆三十一年莱阳
赵氏刊。此本已非初印,然尚是原本。民国二十三年夏,以国币七、八元购
之于文有堂主人者。顷隆福寺书贾送来一本,乃乾隆三十二年上洋刊本。前
载闽人李时宪序云:‘《聊斋》稿藏郑荔芗年伯家,庚戌入都,郑石幢(荔
芗之子)先生出藏本相示,披阅之下,深以一代奇文未有锲梓为憾。自是东
西南北,官辙所至,每有异书必购得之,而此书往来予怀,未尝一日置。丙
戌冬,掌教上洋,客有以一卷相贻者,读之,则山左赵清曜先生刊本,喜极,
如获奇珍,如遇良友,四十年之心,为之一快。同人谋重锓之,公诸同好,
遂书数语,俾归以付剞劂氏云。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八月望后闽中李时宪
书于上洋书院之诚正堂。’”除此序外,还有高珩、唐梦赉序及聊斋自志,
删去赵本中的“县志小传”、蒲立德跋、余集序、赵起杲弁言、例言及诸家
题跋等,全书无总目,但每卷各有目次,也不以“沈浸秾郁”16 字标卷次,
从内容看,仍属翻刻青柯亭本,而且行款、边栏几乎相同,稍异者,唯句读
以长点施于旁,全书校勘不严,文字上也有讹夺,不如青柯亭本。
乾隆六十年步云阁刻本(山东省图书馆藏)
这是一个以青柯亭本为基础的节选本。全书共10 卷,收文140 篇,目次
与青柯亭本变化较大,既不按写作时间的先后,也不按内容分类,不明其刊
刻体例何意。其中从《八大王》篇抽出“酒人赋”、《王桂庵》篇抽出“寄
生”作单篇列目,卷前只有唐梦赉序和聊斋自志,扉页题:“乾隆乙卯重镌、
步云阁梓行。”过去《聊斋志异》多为袖珍本,而此本版面稍大,与普通古
籍版同。每半页14 行28 字,白口,四周单边,全书校勘不严,讹误较多。
道光三年经纶堂刻何守奇评本(北京图书馆藏)
此书是以青柯亭本为基础的评本,评者何守奇,广东南海人(生平待考)。
原书前有唐梦赉、赵起杲、高珩序,赵本刻书例言、聊斋自志、聊斋小传,
继有王士祯、张笃庆、朱缃等人题辞,卷末有蒲立德跋,独未有何守奇序跋。
全书共16 卷,版心下刻“知不足斋原本”,可知其是青柯亭本的体例。扉页
左题:道光三年新镌,中款:批点聊斋志异,右下题:经纶堂藏板。此书后
在道光十五年,又由天德堂重刻,版心下亦镌“知不足斋原本”。并有道光
己未绣谷杨慎修题辞。
道光五年观左堂刻吕湛恩注释本(山东省图书馆等藏)
这是头一个为《聊斋志异》作注本。注者吕湛恩未见史籍记载,但可从
梁溪蔡培的序中略知其梗概:吕湛恩,字叔清,号坦垒居士,山东文登人,
髻年应试受知于阮芸臺先生,补博士弟子员,因屡不第,遂立志为“聊斋”
作注,以发其抑郁之气,历三年而书成(即道光五年)。吕注止于考证章句
典据,而不评文字的工拙。如书中人物的简历、词条的旨意和出处、某字的
音读字义等等,这对阅读者,大有裨益。该本注释较详,尤其山左的人和事,
盖其为当地人之故。其注有讹误或有应注而未注之处。此本只刊注释,不载
原文。未几,魁文堂又增注补一卷重刻。延至道光二十三年广东五云楼始将
吕注与原文合刻,道光二十六年,三让堂又重刻之。吕氏注本影响较大,后
来诸家坊本多采用其注刊刻。光绪初年,铁城广百宋斋和上海同文书局、鸿
宝斋等又继出绘图本。
道光十九年南陵何彤文刻何垠注释本(山东省图书馆等藏)
这是继吕氏注之后第二个注释本。何垠字地山,江宁人,生平不详,据
陈元富序云:“何君擅文思杰笔,多精言,每咏必示之,好书必竟读,最爱
词。”何垠为什么作注,在他的自序中也有说明:“读聊斋志异,即以无注
释为憾,嗣见吾友亦言,用择其一二易知者,勉为考订,游幕中岁月五,集
成卷帙。”何注兼重音读,这比吕注又进了一步。但是,也因何垠未见到吕
注本,所以,书中有注重的地方。何、吕两人注释,各有特点和长处,惟吕
注毕竟比何注详细,因而何注本翻刻不多,流通也不太广。本书分上下栏,
上栏注释,下栏原文。前有何垠、沈道宽、陈元富等序,还有何彤文跋,扉
页题:道光己亥,板存花木长荣之馆。故又有称:花木长荣之馆刻本。
道光二十二年广顺但氏刻但明伦评
朱墨套印本(山东省图书馆等藏)
这是继王、何之后又一评本。但明伦,贵州广顺人,其传见《广顺州志》。
书中自序,他在嘉庆二十四年入“词垣,先后典楚浙试”,并曾在两淮运署
做过官,因读《聊斋志异》,不忍释手,遂“取是书随笔加点,载以臆说,
置行箧中,为友人王萲堂等见而使之,谓不独揭其根柢,于人心风化,实有
裨益。嘱付剞劂未果。兹奉命■任江南,张桐厢观察、余瀛仙主政,叶素庵
孝廉诸友,复怂惥刊布,以公同好”。全书卷数篇目,依原赵氏青柯亭本,
并以墨印正文朱印评语两色套印,更显条理清晰。但评历为人们重视,影响
较大,后来印本,多所翻刻。此书虽刻印于道光,后两遭兵燹,失落颇多。
咸丰初,穆棣园曾补版校订之。
光绪十七年合阳喻焜刻四家合评
三色套印本(四川省图书馆等藏)
本书首次汇刻王士祯、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四家评语于一本。王、
何、但三家评已志于前,惟冯评未见披露。冯镇峦,字远村,四川涪陵人,
据喻焜序介绍,他曾“一官沈黎,寒氈终老”,大概也是个终身不得志的文
人,曾著有《晴云山房诗文集》、《红椒山房笔记》、《片云诗话》等刊行
于世。冯氏作评于嘉庆二十三年,其自称:“予尝评阅数过,每多有会心别
解,不作泛泛语,自谓能抓着作者痛痒处。”他作评的方法也很奇特,“每
饭后、酒后、梦后、雨天、晴天、花天、或好友谈后、或远游初归,辄随手
又笔数行,皆独具会心,不作公家言”。冯氏还写有《读聊斋杂说》一文,
对“聊斋”其书和各家评论,作了全面、概括的论述。后来,曾有人对比评
论:“渔洋评太略,远村评太详,渔洋是批经史杂家体,远村似批文章小说
体,言各有当,无取雷同。然聊斋得远村批评一番,另长一番精神,又添一
般局面。”冯氏作评后,甚得建南黄观察赏识,曾想刊行而未成,后仅以传
抄的形式在四川一带广为流传,直至光绪十七年,始为合阳喻焜汇四家评于
一本而刊行之。全书共为16 卷,书分上中下三栏,上中二栏刊评语,下栏刊
正文,前有“合阳喻氏校刊”牌记,光绪末年,重庆一得山房又据此本重刻。
光绪十二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图咏本(山东省图书馆等藏)
《聊斋志异》最早配以图咏的是铁城广百宋斋,他根据原书431 篇文,
请名手依每篇事迹各绘图一幅,共收图444 幅(连二则、三则在内)并在每
图题七绝一首,使原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颇受人们欢迎。此书是同文书
局据广百宋斋藏本石印,因其校雠详审,印刷精良,印本一出,颇压一时之
望。但也因节省纸张篇幅,印刷字迹过小而阅读不便,所以,后来上海商务
印书馆、鸿宝斋等又加以改进翻印。全书共分16 卷,采用青柯亭吕注为底本。
除有高珩等序外,还有古越高昌寒食生序(注:寒食生即山阴何镛)、广百
宋斋主人撰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例言。民国初年,上海扫业山房据此本加王士
祯、但明伦评出石印图咏本,在社会上也颇为流行。
道光四年黎阳段■刻遗稿本(北京图书馆藏)
此称遗稿是指补青柯亭本而言,不是蒲松龄手迹稿本。段■在其自序中
对此颇有记述:“己巳(注:即嘉庆十四年)春,于甘陵贾氏家获睹雍正年
间旧抄,是来自济南朱氏,而朱氏得自淄川者,内多数十则,平素坊本所无。
余不禁狂喜,遂假录之,两朝夕而毕。后复核对各本皆阙,殆当时初付剞劂,
即亡之矣。。。然欲付梨枣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兹于道光癸未
(三年)与德州刘仙舫两夜促膝言及之,仙舫毅然醵金,余遂得于甲申秋录
而付梓,俾遗珠得还合浦。。”。全书共分4 卷,收文51 篇,皆为刻本所缺,
间有段■与他的好友胡泉、冯喜赓、刘瀛珍等评说(署名为雪亭、者岛、虞
堂、仙舫等),这是拾遗本中较完整而又可靠的一个本子。光绪四年北京聚
珍堂曾据此本翻刻,书名改题《聊斋志异拾遗》,延至1936 年,又有汉口铅
印本,书名题《聊斋志异未刊稿》。
道光十年刻拾遗本(山东省图书馆藏)
本书即《得月■丛书》本,辑者为长白荣訾。卷首有山阴胡定生序:“聊
斋志异拾遗一卷,都四十二则,乃荣小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