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作电脑。晚上等员工下班都走了,他还在边看电脑书籍,边上机练习操作。
熟悉电脑之后,他觉得自己缺乏建筑常识,所以就想到总工程师那里“学艺”。总工程师开始对他根本就不理,但他一点也不介意,时不时瞄准时机给对方端上一杯热茶。细心的他发现总工程师喜欢喝酒,于是又用自己不多的钱买来各种酒,还顺带一些下酒小菜。他的真诚最终打动了总工程师,于是不惜倾囊相授。
这一切都被老板看在眼里,之后他开始有意提拔韦文军,让他做设计师,得到提拔的韦文军更是干劲十足,在设计中总是能别出心裁,最终他的作品得到很多客户的认可,也为公司创造了不少收入。最后他顺利当上了设计总监,为他之后自己创业奠定了基础。看完这个故事,我想很多人会有感慨,正因为能够经受得住“折磨”,才能够有所成就。
有时候,不要害怕别人的“折磨”,因为有人愿意敲打你,是一种幸福,就怕你连挨批评的资格都没有。著名图书评论家邱恒明写了一本《总裁的第一份工作》的著作。我发现,推荐序是腾讯网副总编辑李方写的,主题很有新意——“先争取挨骂的资格”。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好友邱恒明发来《总裁的第一份工作》电子版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同时它也让我联想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工作18年了,我觉得职业场上有两个“第一年”很要紧,工作的第一年和做经理的第一年,都会经历一些特别的心灵历练。第一年做经理以后再说,这里说说我工作的第一年。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报社,在摄影部做图片编辑,那个岗位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它就是一个起步,反正还打算换的。当时每天下午五点半电视里播圣斗士,我是个卡通迷,于是每天五点到下班时间跟谁也不打招呼拎起书包就往家跑。我觉得这很正常,下班时间到了嘛。两周后部门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桌前谈话。主任叫贺延光,摄影界大有名气的人物,他说:“我们都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怎么你下班就跑呢?”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他说:“我要回家去看圣斗士。”贺延光脾气大,很多人怕他,但这回算被雷倒了,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点点头叫我走了,什么话也没说。我没觉得我做错了什么,于是依旧每天五点拎包就走,回家去看我的圣斗士。
这些年在公司里边做事,每每也有下属跟我抱怨,新来的大学生太自我,缺乏职业精神,工作能对付就对付,不肯加班,到点就跑。这时候我就想起我的第一年,庆幸我遇上一个好领导,不打不骂不给小鞋穿,他希望我自己逐渐悟出职业场上应该怎么做。当然十几年前跟今天不同,业绩压力没那么大,有足够的时间给一个毕业生去领悟去成长,今天谁还这么不上道就很令人抓狂。
无疑当下社会没有以前那种耐心了,因此也就要求毕业生尽快上道,尽快找到感觉融入职场。
第四章 经得住“折磨”,才成栋梁(4) 二十多岁,大学刚毕业或者没做几年,它是培养职业精神和寻找合适职业与岗位的阶段——你愿意急着把一支刚刚灌浆的玉米棒子掰下?吗?这其中,第一份工作,可能它带给你的最重要礼物就是一种态度:看淡得失,努力把事情(哪怕最不重要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样一种傻傻的态度才是最好的起步,它将让你终生受益。此外,第一份工作它真的并不意味着什么,你没那么重要,别人也没觉得你那么重要。
回想起来,当初主任都不肯骂我两句,也可能因为我根本就无足轻重。呵呵,这话可能有点贱:除非领导是个变态,否则你挨骂也需要有点资格的。
那么,就去争取挨骂的资格吧!
李方其实是我原来单位《中国青年报》的同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我的印象中,他是聪慧而又勤勉的。在看到这篇文章前,我没有想到:他在刚刚毕业时,也有那“回家去看圣斗士”的一幕。我更没有料到的是,在经历这件事之后,他还得出“先争取挨骂的资格”这一感悟。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试验:将上述文章的标题以及李方对这件事情的评述隐去,而只把当初那个故事读给不少大学毕业生听,希望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结果耐人寻味的是:9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是一致称赞,说李方的主任贺延光的做法,是人性化的体现:让每个大学生有自己的乐趣和爱好,并纷纷“控诉”自己的领导这也不是那也不是。
但是,当我将整篇文章发给大家,再看文章的标题和他的分析时,大家都很震惊。当我以我在《中国青年报》与贺延光同事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贺延光不仅在生活中有人情味,在工作中更精益求精,对团队所有人都要求格外敬业时,大家的惊异就更多了。
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认识误区:一味地要求领导和单位对自己肯定,却害怕他们对自己“折磨”。好像只有肯定自己甚至迁就自己,才有“人情味”,对自己要求得多一点,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为了让自己更好发展而要求,他们就认为这是“折磨”,就是“不人道”。
“争取挨骂的资格”,这话听起来很耐人寻味,的确,很多时候,领导愿意批评你,说明他觉得你还是个苗子,敲打敲打还有培养的前途。如果真的是无足轻重、甚至是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恐怕领导连骂都懒得骂你、直接就将你放弃掉了。所以,不要轻易推开那只“折磨”你的手,因为,它恰恰也是最能帮助你成长和成功的手。
第五章 拜拜,“书呆子” 要在职场有很好的发展,就千万不要当注定被否定和淘汰的“书呆子”。
有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光有知识,却不懂得与现实结合,不?得灵活应用和变通,这些知识就成了“死知识”。而你,就成了众人眼中既好笑又没有任何分量的“书呆子”。
要在实践中尽快学会如何将知识转化成办事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越来越有分量、并且越来越有发展的人。
■ 光读书不够,还得会办事
很多人觉得:自己学了那么多年,知识积累了一大堆,工作起来肯定没问题。而实际上并不一定。满腹经纶并不等于有办事能力。
曾经有一位企业老总谈过这样一件事:他曾经招过一个博士生。论学问,那真是没得挑,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谈起学问来那是一套一套的。但说到办事能力,可实在不敢恭维。举一个细节,有一次,公司来几位重要客人,他让这位博士在饭店定一个包间,中午请客人一起吃饭。本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但等了好一会,也不见有回音。他正想去问个究竟,这时博士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原来,她亲自跑到饭店去定了个包间。这让他哭笑不得,其实,订餐打个电话去预定不就可以了,哪需要亲自跑一趟呢!这位老总感慨说:论学问,她拿博士文凭没一点问题,但论做事,她至多也就是个小学生水平。
的确,职场不是做学问,得有方法、有技巧、有投入产出的概念。那么,员工应该从哪些方面尽快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呢?
(一)做事之前,先明确目的、做好准备
缺乏计划性是很多员工普遍存在的缺点,接到任务之后,总是不假思索就盲目行动,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在一次培训中,一位办公室主任谈到这样一件事:不久前,办公室招了一个文员。一天,她安排这个女孩去邮局给客户寄一个包裹。半个小时后,女孩回来了。她问女孩包裹寄了没有,女孩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原来,她走的时候,光拿了要寄的东西,却忘记带客户的地址。
她忍不住对女孩说:“就算你忘了带地址,也完全可以打个电话回来问一下啊,没必要自己跑回来一趟,多浪费时间啊。”谁知道女孩却回答说:“不好意思,我手机也忘记带了。”
这让她哭笑不得,一是觉得她做事没有计划性,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完全是乱的,同时,也不动脑子,就算没带手机,也完全可以在旁边找一个公用电话。而这时女孩的一句话,让她彻底没了脾气:“不好意思,我们办公室的电话,我也忘了。”
不要觉得女孩的行为很可笑,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呢?其实,要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很简单,那就是养成列计划表的习惯:做事情前先列个表,要做什么,要准备什么,都详细列出来,然后按照计划表去做事。如果自己没有经验或者不太清楚,还可以请领导帮忙看一下计划表,看有什么遗漏或者需要补充的地方。这对于新员工来说尤其重要,尽管是笨功夫,但却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第六章 不抱怨外界,只解决问题 如果要说什么是最损害工作业绩和阻碍个人发展的行为,“抱怨”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抱怨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抱怨的结果?是搞坏了心情、影响了团队的和谐、妨碍了个人的发展。
所以,优秀的人从不抱怨外界,他们只会想如何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到完美。
■“甘愿做,欢喜受”
“甘愿做,欢喜受”是著名高僧证严法师的名言,说的就是做事的时候要心甘情愿,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发生什么、不管面临多大的压力和困难,都欢欢喜喜接受。
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却恰恰相反,做的时候千般不愿意、万般抵触,而做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有难度,那更是怨气冲天,“没法干”、“不是人做的”等等全涌了出来。
这样的人,在职场中注定?最不受欢迎的。你可以不选择这份工作、你也可以选择不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