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寂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出了大家的疑问,王子明开始了讲解:“这一手棋看似突兀,不符常理,但这却是非常符合韩国流的风格,那就是贴切身缠斗,有便宜先占。在这个局面中,看似白棋只要一爬,黑棋退则棋型松缓,扳则有断,然而纵观全局,从右上角到左下边都是黑棋的势力范围,看似在这个局部白棋先走一手,战斗有利,但实际上一旦引发战斗,黑棋盘上各子都会远远地支援着这里,因此,黑棋是欢迎战斗,不惧此断的。
  就算黑棋不想战斗后退一步,好象在实地上有些损,但这是四路和三路的交换,即便是亏也是微不足道的,况且白棋下一手怎么走?再爬黑棋必将扳头,这个时候白棋切断无理,不必担心;二路反扳,黑棋从上边四路压,只要白棋不敢打断,黑棋就不怕;从上边拐头?黑棋只要粘上就可以满意了,白棋上边还要拆二安定,而右下再补一手黑棋就已经接近全成实空了。所以,这手棋尽管存在定型过早,减少变化的缺陷,但从全盘的配置来说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那白棋怎么应对呢?”李紫芸问道。
  “呵呵,如果对后半盘有信心大可以照着刚才的步骤去走,虽然那几个变化黑棋很理想,但也没有理由说白棋就坏了,说至底,棋终究是刚刚开始,离决胜负还早得很呢。当然,如果不肯让黑棋的构思构成的过于完美,白棋就要在黑棋的断点上做文章,至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现在是难有定论。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如果对手是韩国人的话,战斗是必然的。你们只要事先有了研究,又在比赛中拿到黑棋,那起码可以在棋局的第一次战斗中抢得先机。”王子明微笑地说道。
  “王大哥,你肯定研究过白棋的对策,你就说吧。”李紫芸才不信王子明会把没有结论的东西拿出来给人看的。
  “那可不行,这是布局新手,我的想法也未必就是最好的,如果说出来有可能会让你们先入为主,局限住你们的想向力,万一对手走出意想不到的变化,号亏的就有可能是你们了。”王子明摇头说道。
  “可是。。。。。。。”想了想,这句话也很有道理,李紫芸便不再坚持了。
  “好啦,这个型大家回去可以好好想想,现在我再摆一个新型,是针对韩国棋手惯用的二连星,小飞挂角的布局设计的。。。。。。”王子明收起挂盘上的棋子又进行着下一个进程,那副样子就象以前自已的老师曹灿九段向着那些爱好者讲解自已最得意的对局,一旁开着录音机,拿着记录本的孙敏看着讲台前挥洒自如的人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感觉。

  
第一百一十八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王子明尽量保持低调,希望不被大家所注意以免招来没必要的麻烦,但麻烦的事却偏偏不打算放过他。
  在和李宽莲的交锋中,高杨使出了王子明所指出的新手,初识此招的韩国业余第一人果然如事前所料,强硬断开黑棋进行做战。早有准备的高杨轻松应对,利用攻击对方的机会在下边做出一块巨大的模样,形势是遥遥领先。
  但能在强手如林的韩国业余棋界长期处于顶峰的李宽莲岂会是浪得虚名,在劣势局面下冷静应对,毫不慌张,中盘放出胜负手,不顾中腹的弱棋强行打入下边黑棋大空。
  面对对方近于无理的挑战,高杨失去了平常心,强行罩住对方发起强攻,打算干净利索地吃掉这一子取得中盘胜,不成想李宽莲在贴身战中的力量极为强悍,几个回合之后突发妙手治孤成功,鸡飞蛋打的黑棋反而落了个实空不足的下场。
  感觉到形势不妙,高杨对白棋中腹的弱棋展开了反攻,然而做活容易吃棋难,对于这个等级的棋手如果想专心治理好一块孤棋并非难事,黑棋的拼搏只落得无功而返。
  本来高手相争胜来也是常事,但问题出在赛后的记者采访中。
  记者:李先生,请问您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吗?对北京的感觉如何?
  李宽莲:不,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北京。十五年前我曾经做为冲岩学园的成员和中国国少队的棋手进行过交流,那时的北京还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还经常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很是怀念那时感觉。
  记者:原来李先生出身于韩国著名的冲岩学园,是崔世石九段和金炳辉九段的师兄弟,怪不得水平如此高超,可是是什么原国使您没有继续走上职业棋手之路呢?
  李宽莲:由于那时我的父亲希望我能继承家族产业,所以高中毕业之后送我去了美国读书,因此才没能成为职业棋手。我对我父亲的安排有任何抱怨,但没能成为职业棋手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记者:果然是好事多磨。李先生,请问您对今天的比赛有什么感受?
  李宽莲:虽然在比赛刚开始对方使用的新手制造了一些麻烦,不过很快就让我把局势扳了回来,本以为这次比赛可以和一些真正的高手交流,但没想到中国的最强者只有如此程度,说实话,我真的是有些失望。
  记者:李先生,我对围棋的了解有限,不过以一盘棋的输赢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您不觉得有些武断吗?
  李宽莲:抱歉,或许我的话有些让您难以接受,但我不是一个喜欢讲客套话的人,高先生的实力就通常而言已经是非常好了,在贵国能成为十强之首也说明了这一点,但尽管如此,他和我的差距还是明显的。说句可能有些过份的话,如果让先的话他才有可能真正和我对抗。而且除此之外,全场七比三的总比分也可以说明些问题。
  如此尖刻的评论当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赛场,虽然反应各有不同,但大体来说韩国棋手方面大多支持这个观点,顽强好斗的民族特性使得他们只相信实打实的成绩,虚情假意的表面文章是不屑于做的。中国棋手当然不可能赞同这个论点:仅仅一场比赛就下此结论不仅在理论上不足,在感情上更是难以接受,实际上不少人已经把这当成韩国业余棋手对中国棋界的挑战,更何况那句让中国业余冠军一先的话更是和赤裸裸的挑战书没什么两样,事可忍,孰不可忍,这口气是无论如何不能忍的。至于日本人,则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保持中立,两边互不得罪,只以外交辞令做答。
  做为对局的当事者之一,记者很快就找到了高杨。
  记者:高先生,想必您也知道了李宽莲先生刚才的发言,请问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高杨:首先,我要向各位棋迷,棋友道歉,因为我个人的原因使得中国围棋的声誉受到影响,对此我深感遗憾。
  其次,我承认李宽莲先生的实力极为强大,以我现在的能力虽然能对他产生威胁,但也仅仅是威胁而已。
  最后,尽管这一次我获得了业余大赛的十强冠军,但真正的最强者并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我输了并不意味着中国业余棋手就比不上韩国业余棋手。
  记者:高先生,请问您所指的另有其人是谁?据我所知,国内的业余高手之间大多互有胜负,实力相差无几,很少有人敢称自已为最强。
  高杨:这个人是不是最强我不敢担保,但他的实力绝对不会在李宽莲先生之下。事实上让李先生开局时感到麻烦的布局新手就是这个人提出的。
  记者:那么这位高手到底是谁?是不是今天的参赛选手之一?
  高杨:不,今天他没有在场,否则的话比赛结果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对于韩语我一窍不通,没法当面表达,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您在下次见到李先生的时候告诉他,如果想知道中国棋手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最好可以抽空到古城的乌鹭社找一位王子明先生。
  记者:您说的王子明不会就是因病退出晚报杯个人赛的王先生吧?
  高杨:没错,虽然没有和他亲自交过手,但我深信,只要他肯出手,李宽莲将难以得到好处。
  这番针锋相对的答词很快便传回到李宽莲的耳中,心高气傲的他立刻在第一时间表明,这次十强对抗赛之后,他将专程到乌鹭棋社去访一访这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高手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如此有爆炸性的新闻那些一个比一个敏感的记者怎么会轻易放过,与上次同刘浩的挑战相比,此次的挑战是关乎整个中国棋界颜面的大事,重要性何止提高了几个级别!结果不仅是北京的地方媒体,就连数家全国知名的报刊也登出了专访,更有数位喜好围棋的企业老总悬出重奖,将常见的民间棋手交流上升到正规比赛的高度。
  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一直想方设法想把京西围棋搞上去的管平并没有预料至,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乌鹭社再一次成为棋界的谈论中心,而乌鹭社出了名,京西围棋的声势也自然就能上去,这可是事实,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王子明接受这个挑战。

  
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国业余第一人
  对于韩国的职业高手的生平,性格,战绩,棋风,爱好等等中国棋迷都很熟悉,象李永铉,金炳辉,崔世石,曹宰贤等号称四大天王的超一流高手更是达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但业余棋手显然就不能同一而论了,不过对于拥有庞大资料库的杂志社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难题,很快,孙敏便从电脑中调出了李宽莲的资料:
  李宽莲 ,男, 三十二岁,六岁学棋,七岁从师朴天宇五段,九岁进入冲岩学园,十四岁获得职业段位,十五岁升为二段,十六岁入选韩国国少队,十七岁退役去美国读书,二十三岁回国进入大韩百货公司任市场部经理,二十七岁进入家族企业李氏财团任投资部经理,现为李氏财团投资部部长。
  主要成绩:七岁:汉城围棋大赛少儿组冠军。
  八岁:总统杯全国业余棋手大赛少儿组亚军。
  十岁:世界少年围棋大赛第二名。
  十四岁:世界青年围棋大赛第三名。
  十五岁:新人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