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利维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没有学识的人,凭藉他们的自然慎虑,情况还是比
较好,也比较高尚的;更糟的是有些人由于自己推理错误,或
由于信赖进行错误推理的人,而堕入了虚假和荒谬的一般法
则。因为不懂得原因和法则虽然也使人误入歧途,但其程度
与那些信赖虚假的法则,把相反的原因当作自己热心追求的
东西的人相比起来,则远远不是那么严重。
总结起来说:人类的心灵之光就是清晰的语词,但首先
要用严格的定义去检验,清除它的含混意义;推理就是步伐,
学识的增长就是道路,而人类的利益则是目标。反之,隐喻、
无意义和含糊不清的语词则象是鬼火,根据这种语词推理就
等于在无数的谬论中迷走,其结局是争斗、叛乱或屈辱。
积累许多经验就是慎虑,同样的道理,积累许多学识就
是学问。一般对于两者虽然都只用智慧这一个字来表示,但
拉丁人对于慎虑和学问却始终是加区别的,他们把前者归于
经验,把后者归于学识。为了使他们的区别更加清楚起见,我
们不妨假定一个人天生十分善用武器,并且用法也十分熟练;
另一人则除开熟练之外,还学得一门学识,知道在一切可能
的姿势中,从哪里进攻敌手或被敌手进攻,从哪里防御。前
者的能力对于后者而言,就相当于慎虑对学问的关系。两者
都有用处,但后者是万无一失的。而只相信书本的权威、闭
着眼睛跟着瞎子跑的人就象是信赖击剑师的虚假法则的人一
样,他冒冒失失地冲向敌人,要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名誉
扫地。
学识的证据有些是肯定而不致有误的,有些则不肯定。如
果一个人自称对任何一种事物具有学识而又能传授这种学
识,也就是能清晰地对其他人说明其中的真谛,那便是肯定
的。如果只有某些特殊事情和他自称具有的学识相符,而且
他所说的必然要出现的情形,在许多时候也证明是这样的话,
那便是不肯定的。所有慎虑的证据都是不肯定的。因为要通
过经验观察,并记忆所有对事情成败有影响的条件是不可能
的。但在没有万无一失的学识可循的任何事务中,一个人如
果放弃天生的判断力不用,而只把权威作家例外重重的平泛
词句当作指南,那便是患蠢的证明,一般都被嘲笑为迂腐。即
便那些在共和国的议会中喜欢炫耀政治与历史学识的人中,
除了极少数人外在私事上都是足够慎虑的,他们在有关切身
利害的家事中,也很少人会像那样炫学。但在公事方面,他
们考虑得更多的却是自己才智的声誉,而不是他人事务的成
败。




第六章 论自觉运动的内在开端
——(通称激情);以及表示这些开端的术语
  动物有两种特有的运动。一种被称为生命运动,从出生
起就开始,而且终生不间断;如血液的流通、脉搏、呼吸、消
化、营养、排泄等过程便属于这一类。这种运动无需构想帮
助。另一种运动是动物运动,又称为自觉运动;按照首先在
心中想好的方式行走,说话、移动肢体等便属于这类运动。感
觉是人类身体的器官和内在部分中的运动,是由我们所看到
或听到的事物的作用引起的。幻象是这类运动在感觉之后所
留下的痕迹。这两点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已经讲过了。因为
行走、说话等自觉运动始终要取决于事先出现的有关“往哪


里去”、“走哪条路”和“讲什么话”等的想法,所以构想映
象便显然是自觉运动最初的内在开端。当被驱动的东西看不
见,或其运动的空间由于太小而无法感知时,无知的人虽然
想象不到那里有任何运动存在,却并不妨碍这种运动的实际
存在。因为空间即令是小得不能再小,这个小空间也是被驱
动的东西移经的较大空间的一部分,它首先必须移经这较小
空间。人体中这种运动的微小开端,在没有表现为行走、说
话、挥击等等可见的动作以前,一般称之为意向。
当这种意向是朝向引起它的某种事物时,就称为欲望或
愿望。后者是一般名词,而前者则往往只限于指对食物的欲
望——饥与渴。而当意向避离某种事物时,一般就称之为嫌
恶。欲望和嫌恶,这两个名词都来自拉丁文,两者所指的都
是运动,一个是接近,另一个是退避。希腊文的这两个字意
义也是这样,一个是接近,另一个是退避。自然本身确乎往
往是在把某些真理推给人们,事后人们如果超乎自然限度之
外去寻求什么东西时,他们就会在这些真理上摔一交。经院
学派在单纯的行走或运动的欲望中完全没有发现实际运动存
在,但他们又必须承认其中有某种运动,于是便把这种运动
称为隐喻式的行动。其实这不过是一种荒谬的说法,因为语
词虽然可以称为隐喻式的,物体和运动却无法称为隐喻式的。
人们所欲求的东西也称为他们所爱的东西,而嫌恶的东
西则称为他们所憎的东西。因此,爱与欲望便是一回事,只
是欲望指的始终是对象不存在时的情形,而爱则最常见的说
法是指对象存在时的情形。同样的道理,嫌恶所指的是对象
不存在,而憎所指的则是对象存在时的情形。
欲望与嫌恶有些是与生俱来的,如食物的欲望、排泄和
排除的欲望,以及其他几种不多的欲望都是;后二者也可以
称为对体内所感到的某种事物的嫌恶,这样称呼更恰当。其
余的欲望则是对具体事物的欲望,是由于经验而来的,是由
于本人或其他人尝试其效果而来的。因为我们对于自己完全
不知道的事物或相信不会有的事物,除开进行尝试以外便不
可能有更多的欲望。然而嫌恶则不但是对自己知道曾经有损
于本身的事物可以具有,而且对于不知道是否有损于我们的
事物也可以具有。
既不欲求又不憎恨谓之轻视;轻视就是心在抵抗某些事
物的作用中的无动或不驯从状态;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心
已经由于其他更有力的事物而他移,或是由于对被轻视的事
物缺乏经验。
由于人体的结构经常不断地在变化中,所以同一类事物
便不可能全都在同一个人身上永远引起同一类欲望和嫌恶;
而所有的人对任何一个单一对象都具有相同的欲望就更不可
能了。
任何人的欲望的对象就他本人说来,他都称为善,而憎
恶或嫌恶的对象则称为恶;轻视的对象则称为无价值和无足
轻重。因为善、恶和可轻视状况等语词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
用者相关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单纯地、绝对地是这样。也
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恶的共同准则,这
种准则,在没有国家的地方,只能从各人自己身上得出,有
国家存在的地方,则是从代表国家的人身上得出的;也可能
是从争议双方同意选定,并以其裁决作为有关事物的准则的
仲裁人身上得出的。
拉丁文有两个字的意义接近于善与恶,但却不是完全相
同,那便是美与丑。前一个字指的是某种表面迹象预示其为
善的事物,后一个字则是指预示其为恶的事物。但我们的语
言中,还没有这样普遍的字来表达这两种意义。关于美,在
某些事物方面我们称之为姣美,在另一些事物方面则称之为
美丽、壮美、漂亮、体面、清秀、可爱等等;至于丑,则称
为恶濁、畸陋、难看、卑污、极度可厌等等,用法看问题的
需要而定。这一切的语词用得恰当时,所指的都只是预示善
或恶的外表。所以善便有三种,一种是预期希望方面的善,谓
之美;一种是效果方面的善,就象所欲求的目的那样,谓之
令人高兴;还有一种是手段方面的善,谓之有效、有利。恶
也有三种,一种是预期希望方面的恶,谓之丑;一种是效果
和目的方面的恶,谓之麻烦令人不快或讨厌;一种是手段方
面的恶,谓之无益、无利或有害。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在感觉方面,真正存在于我们体
内的,只是外在对象的作用所引起的运动。从外表上说来,在
视觉方面,这就是光和颜色;在听觉方面,这就是声音;在
嗅觉方面,这就是气味,其余不一一列举。因此,当同一对
象的作用,从眼睛、耳朵和其他器官继续内传到心时,其所
产生的实际效果只是运动或意向,此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可
言。这种运动或意向,就是朝向或避离发生运动的对象的欲
望或嫌恶。而这种运动的表象或感觉,就是我们所谓的愉快
或不愉快心理。
这种被称为欲望的运动,从其表象方面说来就是高兴或
愉快,它看来是生命运动的一种加强和辅助。所以引起高兴
的事物,由于辅助或加强生命运动而被恰当的称为高兴和辅
助;相反的事物则由于阻挠和干扰生命运动而被称为不高兴
和烦恼。
这样说来,愉快或高兴便是善的表象或感觉,不高兴或
烦恼便是恶的表象或感觉。因此,一切欲望和爱好都多少伴
随出现一些高兴,而一切憎恨或嫌恶则多少伴随出现一些不
愉快和烦恼。
愉快或高兴有些是由于现实对象的感觉而产生的,可以


称为感觉的愉快。(“肉欲”一词,由于完全用于贬意,在成
为法律以前是没有使用余地的。)这一类的愉快,包括一切身
体的添增与排除;此外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
觉方面的一切愉快事物。另一些愉快则是由于对事物的结局
或终结的预见所引起的预期而产生的,不论这些事物在感觉
上愉快或不愉快都一样。这类的愉快便是得出这类结论的人
的心理愉快,一般称为快乐。同样的情形,不愉快有些是感
觉方面的,被称为痛苦;另一些则是对结果的预期方面的,被
称为悲伤。
这些被称为欲望、爱好、爱情、嫌恶、憎恨、快乐和悲
伤等等单纯的激情,在不同的考虑下,名词也不同。第一,当
它们一个接着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