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预期增长的外汇需要。①收入分配无论1966—1976年间组织农业生产的方式有多少优点和弊端,人们还是普遍地相信,这种制度至少减少了农村中的和城乡居民之间的不平等。人们担心1978年以后政策的改变,将会造成进一步的不平等。80年代初期公布的数字,提出了有关这两种假设的问题。正如罗尔的评判所表明的,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造成占农村人口20%的最贫困者收入大增, ① 经济计划委员会:《韩国经济主要统计资料》(1986),第75 页。 ② 经济计划与发展委员会:《台湾统计数据册》(1986),第65、67 页。 ③ 中国人的收入年均增长约为9%。对粮食需求(包括牲畜饲料)的收入弹性的保守估计可能是0。6,这 将意味着粮食需求一年中以5。4%的速率增长。假设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同;但是,要提出一个在这 个时期产生出不高于5%的需求增长率的合理假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① 例如,在1987 年11 月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关于乡镇企业的会议上,杜润生在发言中清楚地指 出了鼓励进 口的政策和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案之间的关系。而这绝大部分是在损害地主利益的基础上取得的,地主丧失大部分财产,却②丝毫没有得到补偿。在1953—1955年期间继续存在的不平等,是在既定地区中富裕农民与贫苦农民之间和贫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1955—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消除了土地占有量上的差别。合作社 (以及后来的生产队)中仍然存在着差别,这是由各个家庭中健康的成年劳力与不从事劳动的受赡养者(孩子、上年岁的父母和病人)的不同比例造成的。尽管这些差别可能是千真万确的,但它们与由占有不同数量的土地所造成的不平等大不相同。
对到中国农村参观的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任何一个既定的集体单位都有的相对的平均主义结构。参观者不能或没有看到的是,在地区之间收入差别很大,集体化对这些差别可能根本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与富裕郊区的农民一样,贫困山区的农民也要和本地区的其他贫穷农民结合在一个生产队中。
山区境况较好的农民,尽管收入比全国农村平均收入要低得多,而他们集体后收入还会有所下降;而郊区不太富裕的农民,尽管收入往往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收入一倍,但集体后他们的收入却会有所增长。
对于最终的计算必不可少的数据现在还未找到,但罗尔的数据指出,即①使在1956—1957年完全受集体影响的情况下,不平等也没有减少多少。地区性的差异大到这种程度:集体单位内无论如何缩小不平等,也不足以平衡地区间的差别。本章的中心问题是,1965年后采取的措施是否改变了这种地区悬殊的结果。
农村不平等的缩小,或许是通过这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达到的:农村公社的累进税或许能减少不平等,但中国税制中几乎没有任何累进可言。给予最贫困地区的福利金也有助于不平等的缩小。尽管我们对中国农村的福利制度知之甚少,但地区间的相互调拨显然是相当小的。面临严重营养不良的公社,显然可以获得援助;但绝大多数的其他公社却被要求自谋出路。第三种措施是使农民从最贫困的地区迁往较富裕的地区,但是,在一个几乎没有新的土地可供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中,这个办法势必会在农村导致严重的矛盾。最后,国家可以把投资和经常性投入指向最贫困的地区,或许国家偶尔也曾这样做过。但是,由于在许多贫困地区,资金回收率在运转过程中很低,这种政策经常是以生产率的缓慢增长为代价的。往往较富的地区供水充足,这为更多地利用化肥和改良植物品种提供了可能。
因此,几乎没有理由要求农村的不平等——尽管与绝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程度要低——在六七十年代减少很多,而且,似乎也找不到多少支持这种观点的数据。测量不平等的标准方法是用吉尼系数,这个系数的数值范围是从“0”(完全平等)到“1”(完全不平等)。例如,有关1980年大队集体收入分配的数据,提出一个。232的吉尼系数,这个数字事实上与从罗尔的有关土地改革之后和集体之前那个时期的数据中得出的。227的系数完①全一致。各省的数据表明,各省之间人均农业收入的差异,70%能用人均拥 ② C。R。罗尔:“中国农村收入的分配:30 年代与50 年代的比较”。 ① 罗尔的数据按地区给出了富裕的、中等的和贫穷的农民的收入。如果假设在既定地区富裕农 民和贫穷农 民的收入在集体之后与中等收入农民一样,便能得出这个模拟分配的吉尼系数为。211,这个系数勉强低于 集体之前 (和土地改革后)的那些时期的,277 的数字。 ① 罗尔:“中国农村收入的分配”,第72 页。②有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来解释,这加强了上述结论。由于各个地区间人均拥有土地的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中几乎没有多少变化,相对收入也几乎没怎么变。
1978年后的变化是否改变了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人们很难在短时期里分辨出收入分配的趋势,而且,所能得到的中国数据根本也不适合于这种精确的计算。但是,城市和运输干线周围已富裕起来的公社,很可能从发展经济作物和副业活动的良机中获得大小不一的好处。毕竟,贫困的山区既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又不能为城市企业从事分包工作。因此,自由化的经济控制,或许能在80年代初期造成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的增长。
然而,当我们转向城乡收入差别情况问题时,自由化的控制与更大的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便不十分清楚了。事实上,自由化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地减小不平等。
整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中心特征是,从农村向城市移民实际上是禁止的。此外,成百万的城市青年被遣送到了农村公社和国营农场。如本章早已描述的,在同一时期,国家继续源源不断地把投资倾入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
在投资成为日益增长的资金动力时,城市地区对劳力的需求仍在稳步增长。
这个需求可从已是城市居民的人中得到满足,或从那些住在城市附近的公社中、能经常往来于城市之中而无需城市户口的人中得到满足。结果,在城市中,城市人口的劳动者与被赡养者的比率稳定地增长着,而对那些在国内已经是最富裕的公社来说,在城市中工作的机会增加了。如表28的数据指出的,工资虽未增加,但结果是,城市里人均消费比在农村增加得更快。有关郊区公社的类似数据无法得到,但这些数据或许将指明一个相同的趋势。
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消费表28 (以时价元计)(1) (2) 比率年份农村的消费 非农村的消费 (2)÷(1)1952 62 148 2。391957 79 205 2。591965 100 237 2。371978 132 383 2。901980 173 468 2。711982 212 500 2。361986 352 865 2。46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1982),第7卷,第28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 (1987),第98页。
1978年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部分答案是,从乡村向城市移民并不是在那个时期所制定的放松控制的措施之一。许多被遣送到农村的城市青年,被 ② 德怀特·珀金斯和沙义德·尤素福:《中国农村的发展》,第115—119 页。允许或者已经自愿地返回城市,而到80年代中期,一些农业人口也被允许迁入较小的城镇,但是,农村居民仍然不能随意迁往城市。虽然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大大提高并未改善农村居民的相对地位,但是,由于城市食物的销售价格没有提高,因此,对中央政府的预算来说,这个措施的代价太大,不可能①重蹈这个覆辙。对城市住宅的大规模投资和城市工资的普遍增长,有助于城市居民保持他们优于农村地区的地位。无论如何,只要中国更贫困地区的农民离开本地区、迁往城市甚至县城的做法受到阻制,迅猛的工业化便可能伴生出一个很大的、可能范围很广的城乡收入差额。因此,1980和1982年城乡差距比1978年缩小了一些,但不应将此视为一个长期趋势的开端。尽管由于表28的数据就是如此,以致于从这些估价的微小差别中得不出有力的推论,但是,这个差额实际上在1986年已有所增大。 ① 这个问题在拉迪的“中国的衣业价格”一文中有更大篇幅的讨论。结 论显然,认为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根本没有任何经济发展战略的说法是错 误的。投资计划是一个斯大林主义式重视机械与钢铁的计划没有改动的翻 版。自力更生,或者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国外进口和外国技术的依赖,在1966 —1976年这10年间成了常用的术语,听起来像是毛主义的调门。但在实际 上,自力更生与50年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政策或30年代俄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别。
在中国农村,政策受苏联影响极小。首先,人们认识到如果农业产量停 滞不前,就是致命的大事。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农业产量,而不是要不要提高。 而中国采取了一种双管齐下的战略,将“实用主义”与“激进主义”的观念 不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实用主义”推动了化肥工业迅速发展并进口了大量 肥料。那些与毛观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