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性意义的一步,秘密前往北京,商定了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事宜。
这些事件使中国难以进行严肃认真的谈判:如果中国人能够把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暂时搁置,并开始全面恢复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北京即可拖延与莫斯科的谈判,直到中美关系解冻的影响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止。在美国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这是北京和华盛顿建立新关系的标志——之前,中国人不会设法让边界谈判取得进展。1971年秋冬的几个月中,边界谈判处于停顿状态。①1972年,莫斯科再次提出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1970年曾提出过 ⑤ 同上,1970 年11 月24 日。 ⑥ 《远东经济评论》,1970 年10 月10 日,第4 页;《自由中国周报》,1970 年10 月25 日。 ⑦ 转南斯拉夫通讯社消息,见《中国动态》, 1971 年1 月15 日;《真理报》,1970 年12 月 3 日。 ⑧ 《真理报》,1971 年1 月15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第23 卷,第2 期 (1971 年2 月9 日)。 ① 《真理报》,1971 年3 月24 日;《中国动态》,1971 年4 月19 日。 ② 《真理报》,1971 年2 月20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 年3 月23 日,第20 页;《基督教科 学箴言报》, 1971 年5 月29 日;《中国动态》,1971 年5 月24 日;《真理报》,1971 年5 月22 日, 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 年6 月22 日;《纽约时报》,1970 年5 月22 日。 ① 宣传攻势仍在继续,参阅1971 年7 月1 日《真理报》上发表的“亚历山大罗夫”的文章(见《当代苏联 报刊文摘》,1971 年10 月5 日,第1 — 5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1 年3 月18 日;9 月30 日;《国际事务》(莫斯科),1971 年11 月,第17—24 页。②此建议并遭中国拒绝的情况,就是这次透露出来的。1972年3月20日,伊③利切夫返回北京。这项建议显然是他回京后再次向中国代表团提出的。1971年12月6日开始的边境河流航行谈判未达成协议,于1972年3月21日暂时④中止。中国方面更换了首席谈判代表,以级别稍低的外交部副部长余湛接替⑤了乔冠华。苏联代表团无事可干,又对中国的一些城市做了一次访问旅行。
⑥ ⑦9月,伊利切夫回国“度假”, 10月17日才回到北京。双方的宣传攻势在这一年渐渐停了下来,虽然还不时看到中国的攻击言辞,听到苏联否认或指责中国人的言论。所以,1972年对中国和苏联而言,都是等待观望的一年。
1973年,谈判仍然处于停顿状态。北京发现可以和以前一样,继续借助拖延谈判来推迟解决边界问题。此外,谈判大厅之外的事态对谈判进程的影响更为重大。1973年8月,中共召开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导致该会召开的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和军事方面的各种复杂矛盾,又一次使中国未能团结一致反对苏联。虽然莫斯科的权力斗争没有北京激烈,但克里姆林宫对外交的注意力已被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如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在华盛顿的高峰会谈。水门事件、与欧安会有关的各种活动,以及是年晚些时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应付中东战争时产生的危机等。对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影响最为重大的也许是越南战争:1972和1973年,由于美国逐渐从越战中脱出身来,由于中美和苏美和解都取得了进展,莫斯科和北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战略三角关系的美国方面。最后一点,直到尼克松访华之后,北京才开始认真对待加强中国边界地区军事力量的问题,更换了一批军官和政治干部。苏军的大规模集结——为此中国需要花数年的时间使军事力量更趋于平衡——也是刺激中方推迟达成协议的因素之一。
这样,俄国和中国都把赌注押到了苏美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中苏冲突的影响上。莫斯科很想与华盛顿和解,原因之一是为了孤立北京,或者至少防止新出现一个包括西欧和日本在内的中美联盟——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广泛的反苏同盟的中坚力量。北京也在竭力缓和与美国的关系,目的就是将来——不管是多么不现实——建立这样一个联盟以对抗苏联。
因此,中苏谈判在1973年也未取得进展。苏联对中国的批评随国际形势①和中国对苏联的抨击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谈开始时, ② 《真理报》,1972 年9 月23 日;《纽约时报》,1972 年9 月24 日。 ③ 他返回了莫斯科,以免与尼克松同在北京。 ④ 《纽约时报》,1972 年3 月27 日和5 月各日;《真理报》,1972 年3 月21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2 年4 月19 日,第18 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2 年3 月27 日。中国方面对伊利切夫返回北 京一事未予报道。《中国动态》,1972 年3 月22 日;《远东经济评论》,1972 年4 月1 日,第4 页,1972 年4 月8 日,第9 页。 ⑤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0 年8 月26 日。 ⑥ 《苏联动态》,1972 年5 月1 日;《纽约时报》,1972 年5 月1 日;《中国动态》,1972 年5 月 2 日。 ⑦ 《北京周报》第31 期 (1972 年8 月4 日),第7 — 9 页;《真理报》,1972 年9 月30 日,见《当代苏 联报刊文摘》,1973 年10 月25 日,第16 页;《苏联动态》,1972 年10 月17 日;《纽约时报》, 1972 年10 月18 日;《中国动态》,1972 年12 月15 日。 ① 《纽约时报》,1972 年8 月8 日,9 月6 日,11 月9 日,12 月22 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1972 年8 月26 日。②莫斯科停止了对中国的攻击谩骂,试图促成反对美国的中苏联合阵线。中国③指责莫斯科正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柯西金对此予以否认。《真理报》发表了“亚历山大罗夫”的文章,对中国的指责进行了反驳。6月14日,勃列日涅夫又提出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遭中国人拒绝。(苏联领袖哀叹①道,中国人“甚至懒得作出答复”)。
1月5日至3月5日,中苏国境河流航行联合委员会举行了例会,但和② ③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结果。苏联代表团又在中国各地游历了一圈。 7月19④日,伊利切夫回国度假并接受指示。但这次他在国内整整待了一年。所以,谈判实际上在1973年年中就中断了。
中国人似乎没有为这个危险的信号而感到特别不安,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共“十大”上。周恩来在向大会作的报告中重申,只要苏联不使用武力或进行武力威胁,中国愿意解决边界争端。周对中苏关系的评论意味深长,表明中国已不再担心苏联会马上发动进攻;相反,中国警告西方,俄国人目前正在“声东击西”。可能同样重要的是,周声称北京愿意在和平共⑤处的基础上改善中苏关系,其中可能包括边界争端的解决。 10月底,在周⑥会见C。L。舒尔茨伯格时, 在为纪念“十月革命”而发给最高苏维埃(不是给苏共中央政治局)的贺电中,中国方面都重申了这些观点。⑦第三阶段,1974—1975年1973年年中伊利切夫返回莫斯科后,谈判的第二阶段就结束了。直到①1974年6月20日他回到北京后,谈判的第三阶段才开始。1月,北京驱逐了几名被指控为苏联间谍的人;3月发生了直升飞机事件;中国在离南越不远的西沙群岛采取了军事行动;双方还在卡扎凯维切瓦水道问题上发生了争议。由于上述事件,当时的中苏关系已进一步恶化。前两件事显然是造成伊利切夫1974年初无法返京的原因,因为他在莫斯科参与了使直升飞机和机组 ② 《纽约时报》,1973 年2 月25 日。 ③ 《洛杉矶时报》,1973 年6 月6 日;《真理报》,1973 年6 月2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3 年6 月27 日,第4、12 页);《苏联动态》,1973 年 6 月1 日。 ① 《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1973 年9 月25 日;《经济学家》,1973 年9 月29 日,第42 页; 《基 督教科学箴言报》,1973 年10 月2 日;《国际事务》 (莫斯科)第5 期 (1975 年5 月),第 37 页。 ② 《中国动态》,1973 年3 月9 日;《纽约时报》,1970 年3 月9 日。 ③ 《真理报》,1973 年5 月1 日。 ④ 《纽约时报》,1973 年7 月20 日。他是1 月13 日返回北京的,见《纽约时报》,1973 年2 月 25 日。 ⑤ 《北京周报》第35 和36 期 (1973 年9 月7 日),第23 页。对于这次代表大会的评论,见托马斯·鲁 宾逊:“1973 年的中国:复活的左倾思想威胁着 ‘新事业’”,《亚洲概览》(1974 年 1 月),第1—21 页。 ⑥ 《纽约时报》,1973 年10 月29 日。 ⑦ 同上,1973 年11 月11 日;《真理报》,1973 年11 月10 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3 年12 月5 日,第6 页)。 ① 《洛杉矶时报》, 1974 年6 月26 日;《纽约时报》,1974 年6 月26 日,30 日;《苏联动态》, 1974 年6 月25 日;《金融时报》,1974 年6 月26 日;路透社消息,1974 年6 月26 日; 《中国动态》,1974 年 6 月 21 日;《世界报》(巴黎),1974 年 6 月27 日。②人员安全获释的努力。第三件事引起了莫斯科的关注,因为它是中国总的边③界政策的体现。 最后一件事则促使伊利切夫回到了北京。
1974年5月22日,苏联外交部就通江(苏联称卡扎凯维切瓦水道)问题给北京发出了一份照会。通江 (苏联称卡扎凯维切瓦水道)在西南面把黑瞎子岛与大陆分隔开来,是这一三角形岛屿的一个